中國小口徑步槍彈

中國小口徑步槍彈

中國小口徑步槍彈是1971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輕武器科研工作會決定研製我國小口徑彈/槍系統,並初步提出戰術技術論證指標。在1978年,正式決定中國小口徑自動步槍採用5.8mm口徑,到1987年,第一代小口徑步槍完成設計定型,命名為QBZ87式5.8mm自動步槍,同時DBP87普通彈也設計完成。

中國生產的小口徑步槍彈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生產的小口徑步槍彈相比,許多性能指標都占有絕對的優勢,它引起了世界輕武器界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國外的種種猜測。本刊這裡轉述美國經常為輕武器雜誌撰稿的David M Fortier先生對中國生產的小口徑步槍彈評述的一篇文章,與廣大輕兵器愛好者共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小口徑步槍彈
  •  有效射程::400m;
  • 初速::約1000m/s
  • 口徑::約6mm;
前言,猜測,概況,研製,型號一,優點,對比,數據,型號二,介紹,性能數據,型號三,介紹,性能數據,

前言

中國生產的小口徑步槍彈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生產的小口徑步槍彈相比,許多性能指標都占有絕對的優勢,它引起了世界輕武器界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國外的種種猜測。本刊這裡轉述美國經常為輕武器雜誌撰稿的David M Fortier先生對中國生產的小口徑步槍彈評述的一篇文章,與廣大輕兵器愛好者共享。
中國小口徑步槍彈

猜測

隨著 中國經濟實力的發展,其軍事實力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軍隊正在成為亞太地區一支處於上升時期的值得關注的力量。與以前主要依靠進口或仿製武器不同,中國軍隊的武器自主研發能力和自制能力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各種自製海陸空武器不斷出現,輕武器當然也不例外。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95式武器系統。解放軍的許多部隊已裝備了該武器系統。
解放軍現裝備的無托輕武器家族包括突擊步槍、縮短型突擊步槍、班組自動武器,另外還包括KBU88狙擊步槍QJY88通用機槍。令人最感興趣的是,解放軍的這些武器(包括通用機槍)都使用自己設計生產的5.8mm×42彈。通過配備裝有中國自己生產的子彈的國產輕武器,解放軍武器生產的自主性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並展示了其技術特色。而在過去,中國軍隊的輕武器及彈藥主要依靠從國外引進。

概況

從20世紀初開始,德國是中國輕武器及彈藥的主要供應者,並在中國派駐武器生產的顧問,直到1937年與日本簽定反共產國際條約。其中在中國最有影響的是C-96“掃帚柄”手槍,還有毛瑟步槍、馬克沁機槍等。美國也曾經是中國武器的供應者,尤其在第二次大戰期間,與日本作戰時,美國向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彈藥。在此期間,中國軍隊也繳獲並裝備了大量的日本武器和彈藥。與中國在輕武器、彈藥、技術支持方面聯繫最密切的是前蘇聯。早在1932年,前蘇聯便開始向中國供應武器。有一段時間,援助的規模逐漸增大。前蘇聯不僅向中國提供武器和彈藥,還進行技術支持,幫助中國軍隊進行訓練。前蘇聯的托卡列夫手槍、馬卡洛夫手槍(本刊2006年1月號進行了詳細報導)、PPSh-41衝鋒鎗莫辛-納甘步槍、AK-47步槍等很快成為中國軍隊的主要輕武器。然而,在韓戰後,中國與蘇聯的關係急劇惡化,尤其在赫魯雪夫上台後,中蘇關係更是降到最低點。
中國小口徑步槍彈
中國小口徑步槍彈
前蘇聯對中國的武器供應所發揮的作用眾人皆知。然而,中國從何時開始進行自己的武器設計卻鮮有所聞。自從解放後,中國把武器製造工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新的兵工廠不斷建立,用於武器研究與製造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起來。1958年起,中國的兵工企業開始更廣泛的研究,他們的輕武器製造水平也逐漸提高。中國步槍研製基於其在戰鬥中對各種輕武器的使用經驗,這包括各種戰鬥步槍彈、6.5mm×51口徑三八式步槍、7.62mm×25口徑衝鋒鎗等。還有7.62mm×39中間威力M43槍彈和卡拉什尼可夫步槍。由此誕生了中國的第一代(63式)和第二代(81式)步槍,它們都配備前蘇聯的7.62mm×39 M43彈。
雖然7.62mm×39 M43彈是一種有效的中間威力彈,但它也並不完善。其準確性和彈道性能都不盡如人意。當全自動射擊時,由於後坐力的衝擊,輕型的武器很難控制,尤其對於剛使用該彈的士兵很不適應。而且,這種彈相對較重,鋼質彈心的終點效應不好。由於這些原因,前蘇聯於1974年正式採用了小口徑的5.45mm×39 M74彈。

研製

與前蘇聯一樣,中國在越南戰爭中注意到小口徑步槍彈的速度優勢,於是在1970年中央軍事委員會建議研製一種初速大、重量輕、殺傷威力大、終點效應好的輕型高速彈。根據這個指示精神,1971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裝備部在北京召開了輕武器科學研究工作會議(稱713會議),會議制訂了研製一種新型小口徑彈和步槍系統的規劃,決定研製中國小口徑彈/槍系統,並初步提出戰術技術論證指標。
中國小口徑步槍彈
具體內容包括:
1 口徑:約6mm;
2 初速:約1000m/s;
3 有效射程:400m;
4 威力:終點效應和穿透力應超過7.62mm×39 56式彈在600m內的性能,在600m距離上能穿透3mm厚的A3鋼板;
5 準確性:連發時準確性應超過7.62mm 63式自動步槍
6 武器的設計必須簡單,人機工效好,易於製造,使用方便,適於我軍作戰;7 步槍的重量不超過3.17kg;
中國小口徑步槍彈
8 彈的設計需考慮特殊用途彈,如穿甲彈曳光彈、燃燒彈等;
9 400m的彈道高度不應超過0.4m。
10 膛壓:≤3200kg/cm2;
根據“713會議”提出的初步戰術技術論證指標,確定7家參加論證研製的單位,並在1971年開始進入軍用小口徑步槍論證階段。當時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受“左”的思想影響,無論是科研還是生產都搞民眾運動。於是在各大軍區和省軍區的領導下組成8個會戰組:浙江會戰組、安徽會戰組、江蘇會戰組、廣州蘭州軍區會戰組、北京軍區會戰組、瀋陽軍區會戰組、重慶地區會戰組(一組和二組)、973廠和942廠會戰組。實施兩個“三結合”:研究所、工廠、部隊三結合;工人、知識分子、領導幹部三結合。因此,中國軍用小口徑步槍的論證工作是輕武器科研有史以來參加人數最多、涉及單位最多、覆蓋地區最廣的一次大規模行動。參加口徑、火藥、槍械論證的單位有27個工廠、3個研究所、2所院校、1個訓練基地和有關部隊,參加人數100多人,論證工作歷時8年,於1978年結束。
選擇口徑的主要原則是保證步槍的戰術技術性能,即在400m和600m距離內具有足夠的殺傷威力,保證自動步槍的連發射擊精度,減輕武器系統質量和提高攜彈量,同時也要考慮製造的工藝性。最初設計的口徑有5種不同的選擇,即5.6mm、5.8mm、5.81mm、5.98mm、6mm。每種口徑有多個方案,每種口徑的方案又配多個方案的槍,火藥和底火也是如此,有多種配方方案。由此可見工作量之大。四川會戰組開始論證的口徑是5.6mm和5.81mm。經過多次計算與試驗,從基本性能和工藝性考慮認為5.81mm比5.6mm要好。浙江、東北、北京、安徽、湖南、江蘇等會戰組論證的口徑是5.8mm、5.98mm和6mm。
1972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自動步槍科研工作會,簡稱“7210會議”。會議總結了一年多來的科研工作成績,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如不重視理論分析、工作不嚴謹等等。會議還明確指出,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為提高產品性能,設立若干專題進行技術攻關。新槍口徑的選擇由四川地區會戰組負責;減小新槍抽殼阻力的研究由東北地區會戰組負責;新槍彈最佳彈形的選擇由940廠和華東工程學院(即南京理工大學)負責;新槍的膛線形狀及導程的研究由930、376、9336廠和華東工程學院負責;新槍槍彈合理藥室容積的選擇由861、977廠負責;變化槍膛結構尺寸、降低膛壓、提高初速的研究由972廠負責。
經過進一步的測算,5.6mm口徑很快被淘汰。接下來,5.98mm口徑也被淘汰。1974年4月,四川地區會戰組提出“關於自動步槍口徑的選擇”案報告,初步認為5.81mm口徑比較好(5.81口徑中的81取自八一建軍節之意)。1974年4月又召開科研工作會(簡稱“744會議”)。在1974年4月的“744會議”上,共有7種彈在考慮之列,見表一。
經過認真討論決定,放棄5.81mm口徑的政治含義,繼續進行5.8mm和6mm兩種口徑的論證。經過4年的努力工作,1978年口徑試驗論證結果表明,5.8mm和6mm兩種口徑的方案都能滿足戰術技術指標要求,但是各有所長。最終由總後軍械部和五機部正式下文決定採用5.8mm口徑為軍用步槍制式口徑。至此,歷時7年多的口徑論證工作全面結束,隨後轉入5.8mm口徑槍彈和槍的方案論證及研製階段。
在小口徑槍彈論證的同時,十幾個槍廠根據不同口徑進行了多方案的小口逕自動步槍設計。起初,5.8mm口徑的自動步槍有5個方案,6mm口徑的自動步槍有4個方案。到1974車,在浙江省麗水軍分區駐972廠軍代室的主持下,8個會戰組所研製的小口逕自動步槍方案進行了對比試驗。由於彈和槍技術均不成熟,根本就不能試驗,但是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只能服從上級的安排,於是只做了少量試驗就告結束。
到了1978年,正式決定中國小口逕自動步槍採用5.8mm口徑,於是在1978年11月15日開始正式啟動中國第一代5.8mm小口逕自動步槍的研製工作。此時,科研工作開始步入正軌,不再採用民眾運動的辦法搞科研,只集中幾個有技術實力的單位進行5.8mm自動步槍和彈的研製。經過9年的艱苦奮鬥,做了大量的試驗研究,槍和彈緊密配合採用多方案、多途徑的技術攻關,到1987年,第一代小口徑步槍完成設計定型,命名為QBZ87式5.8mm自動步槍。這就是中國第一代小口徑步槍和步槍彈。
QBZ87步槍主要是基於中國的7.62mm×39口徑81式步槍研製的,曾少量試製並配發部隊試用,但部隊意見不如理想,於是在1989年開始研製第一代5.8mm小口徑班用槍族,並提出更高的戰技指標要求。此項研製工作的成果就是95式班用槍族、QJY88通用機槍和QBU88式狙擊步槍

型號一

中國87式步槍彈
然而,中國軍隊卻對5.8mm×42口徑彈情有獨鐘,它的性能比56式7.62mm×39彈更出色,而且,這種彈需要有更高級的武器平台進行發射。於是配用於最新的95式槍族(QBZ95,Q指重量輕,B指步槍,Z指自動)。
95式槍族包括3.22kg導氣式無托步槍,它採用短行程導氣活塞,機頭有三個閉鎖突筍,槍管長46.2cm,可安裝光學瞄準鏡榴彈發射器;還包括班組自動武器,重3.9kg,槍管長55.6cm,採用75發彈鼓供彈;該槍族另包括一種縮短性的突擊步槍(QBZ95B),槍管長大約為30.5cm(這種槍的槍管長度未經證實)。
95式槍族配用標準的5.8mm×42口徑87式步槍彈,這種彈乍看起來會使人想起稍小一點的俄羅斯5.45mm×39彈。5.8mm×42彈的斜肩與5.45mm×39彈相似,但彈殼口部明顯縮短。雖然使用直臂式彈殼如5.56mm×45彈有利於射彈的準確性,但具有斜肩的彈殼更利於供彈和退殼,因此,軍用自動武器更傾向於使用斜肩式彈殼。87式步槍彈彈殼由鋼製造,長42.2mm,表面塗裝褐色油漆,以免腐蝕。而且,該彈採用採用結實的彈殼底緣和伯丹底火,彈總長為58mm。
中國87式步槍彈採用重4.1g直徑為.236的全被甲彈頭,彈頭總長24.2mm,具有1.46g的穿甲彈心。當使用槍管長46.2cm的95式突擊步槍發射時,槍口初速為929.6m/s;槍管長55.6cm的95式班組自動武器發射時,槍口初速為969.9m/s;而使用短槍管的QBZ95B步槍發射時,槍口初速為789.7m/s。
與7.62mm×39 56式彈相比,87式步槍彈大大減輕,同樣的情況下,士兵的攜彈量增加25%。例如,假如一個士兵可攜帶200發7.62mm×39彈,當攜帶5.8mm×42彈時,配裝250發彈而不會感到有任何壓力。當戰爭中大批量運輸時,其優勢更加明顯。而且,與7.62mm×39 56式彈相比,87式步槍彈的可控性顯著提高,其後坐衝量減少約30%,從而步槍無論是全自動發射還是半自動發射,都更容易控制。另外,射擊的準確性也大大提高。中國軍隊在使用95式步槍在300m距離上試射時,87式步槍彈的平均射彈散布為15.5cm,這比AKM步槍在100m距離上發射7.62mm×39彈的效果還要好。在600m距離上,95式步槍發射87式彈的射彈散布為39.6cm,其準確性相當令人滿意,比7.62mm×39口徑步槍的準確性大大提高,比M16A2步槍發射M855彈的準確性也要好。
在穿透性方面,87式步槍彈也有顯著提高,比7.62mm×39彈和5.56mm×45 M855彈的穿透性更好。當使用95式班組自動武器在700m的距離上發射時,87式步槍彈每次都可穿透3.5mm的硬質鋼板。與此相比,當使用FNC步槍發射SS109彈時,22次只有16次可以穿透如此厚的鋼板。更令人信服的是,在310m的距離上發射22次87式步槍彈,每次都能穿透10mm厚的硬質鋼板。而SS109彈在此條件下根本不能穿透如此厚的鋼板。 製造5.8mm×42 87式步槍彈比7.62mm×39彈更能節省原材料。每生產1億發這種子彈,可節省大約500噸銅,500噸鉛,150噸發射劑。而且,87式彈的製造成本也比M855彈大大降低。在戰爭時期,所有這些是很重要的。

優點

總結起來,中國的87步槍彈與56式7.62mm彈相比有如下優點:
增加單兵彈藥攜帶量
DBP87彈質量僅為7.62mm彈重量的3/4,因此在同等負荷條件下,DBP87彈的攜彈量比56式普通彈可增加約25%。採用DBP87彈不僅可增加單兵彈藥攜帶量,而且可提高單兵火力的持續能力。另外,由於DBP87普通彈體積小、質量輕,使用同樣的運輸工具時,後勤運輸量可比7.62mm普通彈成倍提高,有利於後勤供應;
彈藥後坐衝量減小
小口徑彈藥的另一個優點是後坐衝量小。一般口徑越小,彈頭越輕,武器的後坐衝量就越小。DBP87彈的後坐衝量與56式彈的後坐衝量相比約降低了30%。另外,DBP87彈R50值比56式彈R50值小1/3。彈藥後坐衝量減小,使武器操作和使用容易,有利於提高點射命中率。
侵徹力和殺傷威力增大
眾所周知,小口徑槍彈具有獨特的殺傷威力,其原因在於槍彈的侵徹力和殺傷威力,而這又主要取決於命中目標時彈頭的飛行速度、彈頭進入肌肉組織後的翻滾和(或)變形。彈頭飛行速度越高,侵徹力越大。試驗證明,DBP87彈在100m射擊距離上對普通鋼板的侵徹深度為8~10mm,而56式彈只能貫穿6~8mm厚的普通鋼板;對近距離的肥皂塊進行模擬人體肌肉組織射擊,56式彈出口比87式5.8mm槍彈小40%左右。所有這些都說明了DBP87彈比56式彈的侵徹力和殺傷威力大,致傷效果顯著。另外,DBP87彈初速高達960m/s,所以其彈道低伸性好。例如對人腦目標的直射距離,DBP87彈為400m,而56式彈為300m,這也提高了射擊效果。
節省原材料
步/機槍彈在戰時的需求量大,生產常以億計,如果每發彈藥節約1g金屬,1億發就可節約100噸;按每發節約1分錢計算,1億發就可節約100萬元。以DBP87彈與56式彈相比,1億發可節約銅和鉛各約500噸,節約發射藥近150噸。同時,向戰區輸送以每台汽車載重量2.5噸計算,1億發彈可少用車輛450台次。由此可見,以DBP87彈代替56式彈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對比

DBP87彈綜合性能優於其他小口徑槍彈。這裡對DBP87 5.8mm彈、1956年式7.62mm彈、北約SS109 5.56mm步槍彈和俄羅斯7N6 5.45mm步槍彈的性能進行一番對比。
首先,DBP87彈在初速上高於SS109彈和7N6彈。增加彈頭初速,能增大彈頭的飛行距離,使彈道更加低伸;減少外界條件對彈頭飛行的影響;增大彈頭的殺傷力和對目標的貫穿能力。
其次,DBP87普通彈在直射距離上優於SS109彈和7N6彈。由表中可看出,DBP87彈彈頭重,槍口動能大,中遠距離存速能力強。故配用DBP87彈的自動步槍輕機槍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增加外彈道的直射距離,使其直射距離分別達到375m和680m,比SS109彈遠25m。直射距離大可使武器更能充分發揮其戰鬥性能,具體表現為:⑴對直射距離內的目標射擊時,不變更表尺分劃就可進行連續射擊,提高了戰鬥射速。⑵可以彌補測量距離的誤差對命中的影響,提高射擊效果。
第三,DBP87彈在同等距離內侵徹力和殺傷威力均優於SS109彈和7N6彈。侵徹力和殺傷威力與彈頭的長徑比(彈頭的長度與口徑之比)、斷面比能(彈頭的瞬時動能與其最大橫截面面積之比)有關,長徑比、斷面比能大,對目標的侵徹力就相對高。DBP87彈、SS109彈和7N6彈的彈頭長徑比分別是4.3:1、4.1:1和4.6:1,通過對600m距離上2mm厚的冷軋鋼板加松木板構成的複合目標射擊試驗對比,DBP87彈侵入木板的深度達到140mm,比7N6彈深24mm,比SS109彈深54mm;另外,長徑比大的彈頭在擊中目標時,飛行穩定性更容易被破壞,翻滾力矩增大,極易造成彈頭翻滾,擴大目標創傷面。
伊拉克戰爭,5.56mm×45小口徑彈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不得不向國外公司訂購。中國的87式彈特別適用於現代自動武器,而且適於大規模生產,其使用的便宜的組件也適於在資源材料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應急生產。其彈道性能和終點效應也不比5.56mm×45 M855彈遜色。對於美國部隊來說,使用的M855彈是最好的彈藥。但是,也許87式步槍彈是其最好的選擇。也許人們更加明白為什麼中國不遺餘力發展87式步槍彈,而不使用5.56mm×45彈或5.45mm×39彈的原因。中國軍隊在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後認為國外的這些槍彈都不能滿足需求。
除了87式步槍彈,中國軍隊還採用了至少一種(也許是兩種)5.8mm×42彈。其中一種用於QJY88式機槍,據稱其有效射程為1000m。據有關媒體稱,中國的KBU88式狙擊步槍採用了一種專用的槍彈,射程800m,但未被證實。也許更多的秘密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揭開!
根據前蘇聯解密的資料,早在1939年蘇聯的槍械彈藥專家就已經在研究減小口徑的槍彈和相應的半自動卡賓槍了,但由於戰爭的爆發,蘇聯需要人力物力生產現成的武器彈藥,因此這項工作在戰爭期間被終止。受1960年代由美國掀起的小口徑步槍熱潮影響,蘇聯又重新開始了小口徑槍彈的研究工作。大概在1967年,蘇聯人在M43彈的縮口彈殼上裝配5.56mm的
彈頭進行試驗,在積累一定的經驗後,確定了設計小口徑彈藥的指導思想,但由於上級領導不願意採用西方國家的口徑,因此就採取了更小口徑的5.45mm。1974年,這種小口徑新彈被蘇軍採用,當蘇聯採用這種新彈及新槍(AK-74)後一直瞞著西方,直到1978年才公開新槍新彈,而西方國家在1979後期才獲得這種彈藥的樣品。除前蘇聯外,原華約一些國家的軍隊也使用這種槍彈。
標準的5.45步槍彈名為7N6,彈頭結構非常特殊,由黃銅被甲、鉛套和鋼心組成。彈頭的弧形半徑很大,為口徑的11倍(M193為5.2倍,SS109為9.03倍),以改善彈形,減小飛行阻力。7N6的彈頭長細比也較大,達4.66倍口徑(M193為3.44倍,SS109為4.14倍),能增大彈頭質量係數,提高彈頭飛行穩定性。7N6與M193和SS109相比,雖然口徑最小、重量最小,但存速存能較大,鋼心的長細比也比較大,這對侵徹有利。試驗結果表明,在600m距離可侵入木板深度116mm,比SS109深26%,在800m距離可侵入木板深度27mm,比SS109式淺53%。因此,該彈作為有效射程為600m 的機槍彈和有效射程為400m的步槍彈是合適的。被甲尖部內留有5mm的空腔,彈頭擊中目標後,因受到阻力急劇減速,由於鉛套和鋼心的慣性作用而二次前沖,當遇到骨骼時,鉛套有可能衝破被甲而形成開花彈;此時,彈頭質心前移,在目標內更易失穩而翻滾,使彈頭動能大量釋放給目標而增大對目標的殺傷力。該空腔還可使彈頭質心後移,從而提高彈頭飛行穩定性。經過阿富汗戰場上證實,7N6的殺傷力很大,因此有人認為是一種變相的達姆彈
另外7N6的彈殼瓶形也比較大,這是因為口徑小而又需較大的裝藥量,以滿足有足夠的槍口動能的要求。7N6採用無凸緣塗漆鋼彈殼,可降低成本。在彈殼與彈頭連線處塗有紅色漆條。底火為一般黃銅伯丹式。彈殼的外形尺寸與M43彈很接近。採用裝填密度較大的雙基扁球鈍化裝藥,以減慢裝藥在初期燃燒階段的燃速而控制最大膛壓不致太高。由於彈頭輕,槍口衝量較小,有利於提高武器射擊穩定性和減小武器質量。其槍口的衝量比M1943式、M193式和SS109式分別減小27%,13%和9%。

數據

口徑----5.45mm
全彈長----56.5mm
全彈質量----10.75g
彈頭類別----普通彈
彈頭結構----尖頭、錐底、鉛套、鋼心、全被甲
彈頭直徑----5.59mm
彈頭長----25.07mm
彈頭質量----3.44g
彈頭被甲材料----覆銅鋼
彈心長----15.13mm
彈心重1.2g
彈殼型式----無凸緣、瓶形
彈殼長----39.5mm
底緣直徑----10mm
彈殼材料----塗漆鋼
發射藥----雙基扁球藥
發射藥量----1.45g
底火類型----伯丹式
初速----900m/s
槍口動能----1383J

型號二

5.56mm SS109步槍彈

介紹

1967年美國陸軍決定換裝M16A1式5.56mm步槍/M193式槍彈系統,撤裝1957年列裝的M14式步槍及其7.62mm槍彈。1969年駐歐美軍也裝備了M16A1式5.56mm步槍,只是班用輕機槍/彈系統仍留用7.62mm口徑。美國這一行動促使歐洲一些公司掀起了小口徑熱。在此情況下,比利時FN公司開始改進M193式槍彈,並使改進彈的外形尺寸、成本與M193式相當。而且該公司研製成功一種用鋼/鉛複合結構的新彈頭,明顯提高了遠距離的侵徹力,但其殺傷性能比M193式稍降低。彈頭質量稍有加大,以利於加大有效射程和提高侵徹力。比利時5.56mm×45新彈在1977~1979年北約選型中獲勝,1980年10月被定為北約小口徑制式槍彈。比利時將該彈定型為SS109式,美國裝備時,型號定為M855式。
1981年後,FN公司又對SS109式槍彈的鉛心形狀和發射藥成分進行了改進。改進後的發射藥可減小對槍管的燒蝕和低溫條件下燃速的下降,提高彈頭的侵徹力。現生產該彈的國家有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法國、以色列、英國、美國等。
SS109式槍彈的設計基本保持美國M193式5.56mm槍彈的全部優點,但彈頭結構有特色,能顯著提高遠距離的存速能力和侵徹性能。彈頭為尖頭、錐底、鋼/鉛心複合結構、銅被甲;彈殼為無凸緣式、瓶形;底火為伯丹式;裝藥為雙基扁球藥。它與美國M193式彈的區別是:1.增大彈頭弧形半徑(M193式為33.1mm,SS109式為50.2mm),以改善彈形;增加彈頭長度(M193式為18.8mm,SS109式為23mm),以增加彈頭質量係數及提高存速能力;減短線膛纏距(由305mm縮短為178mm),以提高飛行穩定性。2.採用鋼/鉛心複合結構彈心,將0.66g硬鋼心直接放入彈頭殼內弧形部,柱狀鉛心放在後面。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加工、裝配比鋼心/鉛套結構簡單;彈頭的鋼心所在位置不嵌入膛線,可減輕對槍管的磨損;重心位置後移,赤道轉動慣量減小,有利提高飛行穩定性;兼顧侵徹和殺傷的雙重作用,命中目標時,由於鋼心不易鐓粗,且受鉛心的慣性力作用而被加速,所以比M193式的鉛心彈頭侵徹效果好。該彈除普通彈外,還有曳光彈穿甲彈等彈種。80年代初期,美國奧林公司研製的M855式5.56mm槍彈,即是美國化的SS109式槍彈,其彈心採用了淬硬鋼材料,侵徹能力大大高於美國M193式5.5mm槍彈。

性能數據

口徑----5.56mm
全彈長----57.3mm
全彈質量----12.44g
彈頭結構----尖頭、錐底、被甲、鋼/鉛心
彈頭直徑----5.66mm
彈頭長----23mm
彈頭質量----4.0g
彈頭被甲材料----覆銅鋼
鋼心質量----0.663g
鋼心直徑----4.64mm
鋼心長度----7.9mm
彈殼型式----無凸緣、瓶形
彈殼最大直徑----9.55mm
彈殼長----44.7mm
底緣直徑----9.6mm
彈殼質量(含底火)7.0g
發射藥----雙基扁球藥
發射藥量----1.67g
底火類型----伯丹式
初速----946m/s
槍口動能----1700J
平均最大膛壓----380MPa

型號三

介紹

M193式5.56×45mm槍彈又稱阿瑪萊特0.223槍彈或雷明頓0.223特種槍彈,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小口徑步槍彈。從20世紀初至60年代,7~8mm(主要是7.2mm)口徑的槍彈一直居統治地位。50年代初期, 北約宣布以7.62mm作為制式武器口徑後,美國陸軍仍在繼續尋求更有效的步槍/槍彈系統。1957年,雷明頓公司在0.222民用槍彈基礎上研製成功5.56mm槍彈,並配用於AR-15 5.56mm步槍(後定型為M16式)上。60年代初, 該彈在越南戰場上試用。1964年,美國陸軍宣布以此彈作為制式彈,正式定型為M193式。自1969年起,M193式槍彈開始全面裝備美國陸軍部隊。除美國外,生產這種槍彈的國家還有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以色列、葡萄牙、新加坡、南非和西班牙等。
M193式5.56mm槍彈屬常規結構。彈頭為尖頭、錐底、鉛心,全黃銅被甲;彈殼為瓶形、無凸緣式。該彈與7.62mm北約制式彈相比,除有效射程為400m外,全彈質量減小52%,全彈體積減小48%,後坐衝量減小50%,初速提高17%,飛行時間縮短,彈道低伸。由於彈頭輕、初速高,該彈侵入目標後容易翻滾、變形或破碎,使穿透目標後的出口面積增大,提高了彈頭的殺傷效果。

性能數據

口徑----5.56mm
全彈長----57.3mm
全彈質量----12g
彈頭結構----尖頭、鉛心、錐底、全被甲
彈頭直徑----5.66mm
彈頭長----18.8mm
彈頭質量----3.56g
彈頭被甲材料----覆銅鋼
彈殼型式----無凸緣、瓶形
彈殼最大直徑----9.50mm
彈殼長----44.45mm
底緣直徑----9.50mm
彈殼材料----黃銅或鋼
發射藥----WC844或WC846雙基扁球藥
發射藥量----1.56g
底火類型----FA-41博克塞式(內裝FA - 956標準擊發藥)或伯丹式
初速----975m/s
槍口動能----1798J
平均最大膛壓----380MP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