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數據中心承擔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國家數據中心技術系統日常運行維護任務;承擔中國地震局下達的地震應急數據處理任務。負責陸態網路數據匯集、數據分析處理、數據質量監控、數據共享服務與數據發布,產出地殼運動、地球重力場變化等相關數據產品。開展GNSS、重力觀測技術與數據處理技術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數據中心
- 承擔工作:中國地震局下達的地震應急數據處理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數據中心承擔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國家數據中心技術系統日常運行維護任務;承擔中國地震局下達的地震應急數據處理任務。負責陸態網路數據匯集、數據分析處理、數據質量監控、數據共享服務與數據發布,產出地殼運動、地球重力場變化等相關數據產品。開展GNSS、重力觀測技術與數據處理技術研究。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數據中心承擔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國家數據中心技術系統日常運行維護任務;承擔中國地震局下達的地震應急數據處理任務。負責陸態網路數據匯集、數據分析處理、數據質量監控、數據共享服務與數據發布,產出地殼運動、地...
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設在中國地震台網中心,是地震科學數據共享工程的主體和核心,承擔地震科學數據共享服務技術體系的構建和主體資料庫的整合與改造。專業數據共享分中心設在各研究所,承擔專業數據資源的整合與改造,以及專業數據的共享發布與服務。省級數據節點是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的主要數據源。1. 國家地震...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是2018年5月12日舉行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宣布建設的地震科學實驗場。美國、俄羅斯、埃及、亞美尼亞、阿爾及利亞等13個國家參與建設。2019年5月,中國地震局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總體情況和一年來的進展。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在研項目...
中國地震科學探測台陣是《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地震學綜合研究的大型野外觀測系統。該系統主要由流動觀測儀器系統、觀測單元監控管理系統、可控震源系統、流動觀測技術保障系統、流動觀測數據中心和流動觀測實驗場構成,總投資10777.58萬元。流動觀測 流動觀測儀器系統是科學探測台陣系統的核心...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地震孕育與發生機制、地震災害預測與工程套用為主要研究領域,開展地球物理學相關的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重點加強地震學、地球內部物理學、地磁學、工程地震學四個優勢學科和觀測、實驗兩個基地的建設。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設有9個研究室、1個防災減災技術工程...
科學探測台陣系統由6個子系統組成:流動觀測儀器系統、觀測單元監控管理系統、可控震源系統、流動觀測技術保障系統、流動觀測數據中心和流動觀測實驗場.流動觀測儀器系統是科學探測台陣系統的核心部分,由600台GURALP 地震計、600台REFTEK-130B數據採集器和600套太陽能供電系統組成.其中,有10台CMG-3T 甚寬頻地震儀、...
1.跟蹤國內外地震科學相關科技前沿發展,開拓中心科技新領域;2.開展大地測量、地球物理、地震地質等防震減災相關領域的地震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相關工作;3.承擔地震監測數據精化處理與產品研製工作;4.承擔地震分析預測和震情會商工作,開展年度危險地區的異常分析跟蹤工作;5.承擔地震監測和科技領域相關實驗室建設及運維...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科學設計》是2019年12月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科學設計編寫組。內容簡介 在野外開展觀測實驗和理論驗證一直是地球和地震科學的重要實踐方式。中國的首代地震預報實驗場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的“新疆實驗場”。滇西地震預報實驗場、京津唐張地震預報實驗場還曾作為...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工作進展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工作進展》是2021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工作進展》編寫組。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的發展環境與國家需求、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建設以來取得成果與存在差距、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的發展願景三個部分內容。
其中科技人員618人、科技支撐人員13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據2024年5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3個部委平台、5個上海市平台、11個研究所學科研究中心;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有職工1400餘人;建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卓越創新中心,3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下設7個研究單位,並在廣東東莞設有分部;擁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8個二級...
中國科技網(CSTNET)為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國家天文台烏魯木齊南山站e-VLBI套用提供技術支持,通過中國科技網進行的國內首次速度為256Mbps/站的高速實時VLBI(e-VLBI)實驗獲得圓滿成功。在2009年國際天文年開幕儀式上,支持其參加全球最大規模的17個射電望遠鏡同步e-VLBI聯網演示,同時支持其與EVN、JIVE間定期科學實驗...
之後又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出國留學獎學金,2007年在美國德拉瓦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中心作訪問)學者一年,獲該中心“突出貢獻訪問學者獎”,並與該中心建立了相應的學術研究合作關係。由我獨立完成的論文“新疆人口與資源、環境協同效應之思考”入選為1995年北京“人口zj$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並獲新疆軟科學二等獎...
“大地形變測量學科分系預報地震方法指南及實用軟體系統”1991年獲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套用系統科學研究大陸地震前兆與地震預報”1993年獲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三等獎;“鮮水河斷裂帶斷層形變動態觀測系統的建立與實驗研究”1994年獲中國地震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地震前兆物理模式建立及前兆空間分布特徵的物理機制...
(一)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工程。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集野外觀測、數值模擬、科學驗證及成果轉化套用全鏈條的科技創新平台。在川滇菱形地塊東邊界帶和重點地區,建成國際領先的多學科高時空解析度地震科學觀測網、地震預測與防震減災套用分析平台和地震災害鏈觀測實驗平台,提高地震預測能力,...
落實國家實驗室專項支持政策,爭取更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四川,支持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川最佳化重組,謀劃建設第二批天府實驗室。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等大科學裝置開工,加快打造稻城天文觀測設施集群。在天府新區興隆湖周邊100平方公里集中布局建設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按照“一核四區”...
面向國內、國際範圍的中央和部門國家任務、重大科技項目、重大國際合作和地方、社會與高校等方面廣大用戶展開業務;按科學實驗模式、巡航模式、應急反應模式和訂單模式提供服務;組織好航空遙感飛行試驗,形成一流的運行條件和環境,堅持公益性飛行和數據共享原則,為多用戶提供高性能綜合對地觀測信息支持。4.面向國家重大...
深中通道、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深圳長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屬工程、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 安徽合肥城市雲數據中心、新疆英吉沙火車站數據機房 中科院(成都)光電技術研究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
可視化eCRF編輯功能,更易於數據收集,數據疑點同步自動核查,減少錯誤,提高數據質量,不同用戶及角色選擇性地擁有數據接觸權,保證數據安全,保留所有用戶數據操作痕跡以備查。系統兼容不同研究機構不同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同步線上監查,保證數據及時性和正確性。數據遞交、數據審閱和數據鎖定的多層次構造,第三方同步稽查...
(6)獲取全球大洋和近海的高解析度風、浪監測數據,提高海洋預報和海況預報精度;(7)更新海島和海岸帶環境綜合督查數據,為海洋綜合管理提供服務。拍攝影像 2022年,由李德仁院士領銜,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國家衛星海洋套用中心等單位聯合研製我國首個全球雷達正射影像一張...
完善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台和應急物資保障數據庫,匯聚應急物資信息。(四)綜合支撐能力提升工程。12.科技創新驅動工程建設。建設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綜合防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防控、複合鏈生災害事故防治、城市安全與應急、礦山重大災害治理、防汛抗旱應急技術、應急醫學救援等國家級實驗室和部級實驗室。建設地震科學實驗場...
完善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台和應急物資保障數據庫,匯聚應急物資信息。(四)綜合支撐能力提升工程。12. 科技創新驅動工程建設。建設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綜合防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防控、複合鏈生災害事故防治、城市安全與應急、礦山重大災害治理、防汛抗旱應急技術、應急醫學救援等國家級實驗室和部級實驗室。建設地震科學實驗...
利用數據挖掘(Data Mining)技術,我們將能夠更好地認識和分析所觀測到的海量數據,從中找出規律和知識。科學計算將使我們突破實驗和理論科學的限制,建模和模擬可以使我們能更加深入地探索所蒐集到的有關我們星球的數據。技術種類介紹 (1)虛擬技術 可視化是實現數字地球與人互動的視窗和工具,沒有可視化技術,計算機...
“網際網路+”不僅僅是網際網路移動了、泛在了、套用於傳統行業了,更會同無所不在的計算、數據、知識,造就了無所不在的創新,推動了知識社會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Living Lab(生活實驗室、體驗實驗區)、Fab Lab(個人製造實驗室、創客)、AIP(“三驗”套用創新園區)、Wiki(維基...
陳令坤,博士(後),揚州大學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副教授,是愛丁堡大學與摩根斯坦利公司聯合資助Research Fellow、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土木環境系客座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後、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分校土木結構及環境工程系(MCEER實驗室)訪問學者及北京交通大學博士後。個人經歷 2019.09~至今 研究...
打造具有全國示範效應的信息化聯合創新中心和實驗室,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進入智慧應急領域,加強“智慧應急”試點工作建設。建設全面暢通通信網路。推進指揮信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通信網改造建設,採用先進通信技術,構建全域覆蓋、全程貫通、區域增強、隨遇接入、按需服務的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網路,實現有線...
加快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檢測認證中心等公共技術平台和創新服務體系,突出抓好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建設,全力打造國家級孵化器。構建社會化、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用好科技發展專項基金。發揮政府採購扶持自主創新的作用。實施人才開發戰略,完善和落實人才政策,加快建設一支高層次、國際化的優秀人才隊伍,重點建設...
(2)深部探測技術實驗與集成,(3)深部礦產資源立體探測及實驗研究,(4)地殼全元素探測技術與實驗示範,(5)大陸科學鑽探選址與鑽探實驗,(6)地應力測量與監測技術實驗研究,(7)岩石圈三維結構與動力學數值模擬,(8)深部探測綜合集成與數據管理。承擔單位 該專項承擔單位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及地質研究所、...
少數民族人口占青海省總人口的49.47%,是民族自治區域面積最大和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各民族交往頻繁,多元文化聚集,擁有熱貢、格薩爾、藏族文化三大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孕育的崑崙文化、河湟文化、格薩爾文化、熱貢文化等交相輝映,共同創造了博大精深的高原文明。經濟社會發展不足。2020年,青海省...
2008年,黃仁勛向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捐款3000萬美元,用於建設黃仁勛工程中心,計畫包含全電子圖書館、計算器和圖像中心等先進設施 [15]。 2008年8月5日,NVIDIA向接受了101名四川地震災區中小學生的北京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捐贈了一間“愛心電腦教室”。黃仁勛出席“愛心教室”捐贈儀式,向學生贈送萬花筒禮物 [49]。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