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是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編制完成的地質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2016年11月8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中國地質調查科技創新大會暨紀念中國地質調查百年學術研討會上正式對外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 發布機構:中國地質調查局 
  • 發布時間:2016年11月8日 
  • 規劃期限:2016-2020年 
規劃內容,指導思想,編制依據,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內容解讀,解讀一,解讀二,

規劃內容

《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下稱《規劃》)11月8日正式對外發布。《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地質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深入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地質科技創新發展的行動指南。規劃期限為2016年~2020年,同時還對2030年、2050年兩個階段進行了展望。

指導思想

《規劃》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國土資源系統科技創新大會要求,用科技創新改造、支撐和引領地質調查,把地質調查的過程變成地質科技創新的過程,全面提升依靠科技創新解決重大資源環境問題和地球系統科學問題的能力。

編制依據

規劃是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編制完成的。規劃期限為2016年至2020年。

戰略目標

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圍繞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國土資源中心工作,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地質科技前沿領域創新能力,用“十大計畫”聚焦並服務“六大需求”,用科技創新解決重大資源環境問題和地球系統科學問題。力爭到2020年,地質科技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五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重要資源環境領域地質科技水平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到2030年,地質科技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兩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和地球深部探測等領域成為世界領跑者;到2050年,建成世界地質科技強國。
規劃對“十三五”期間要完成的目標進行了細化,力爭在6個領域領跑,11個領域並行;主導創建1個國家實驗室,參與共建1個國家實驗室,力爭建成1~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增1~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增1~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增1~2個國際地學研究中心。
——6個領域地質科技成為世界領跑者。在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理論與勘查試采技術、套用地球化學理論與技術、岩溶動力學、青藏高原基礎地質理論創新、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防治技術、地層古生物等領域領跑世界。
——11個領域地質科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地球深部探測、深海探測、深空對地觀測技術、極地基礎地質研究、頁岩氣成藏機理與勘查技術、砂岩型鈾礦成礦理論與勘查技術、地熱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資源綜合綠色高效利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城市地質等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開放合作、優勢互補的科技創新平台體系初步建成。
一是主導創建地球深部探測與能源資源安全國家實驗室,參與共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建精建強海洋礦產資源評價與探測技術功能實驗室。
二是積極推動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岩溶動力學、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套用地球化學、活動構造與地殼穩定性、天然氣水合物、地質環境監測技術等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力爭建成1~2個。
三是建精建強現代地質勘查、非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推動天然氣水合物、頁岩氣、城市地下空間探測與完全利用、地熱能源勘查開發、地下水與土壤污染防治等5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力爭建成1~2個。
四是積極推動深部地下觀測與實驗系統(深地實驗室)、北京離子探針中心、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地下水監測網等4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建成1~2個。
五是建精建強國際岩溶地質研究中心、全球尺度地球化學國際研究中心,建實上合組織地學研究中心,創建青藏高原國際地學研究中心、海岸帶濕地生態地質國際研究中心、大數據與資源環境評價國際研究中心,力爭新增1~2個國際地學研究中心。
六是建設15個創新研究中心。
——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地質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培養和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地質科技創新隊伍不斷壯大。通過自主培養和引進,造就李四光學者20名、傑出人才80名、優秀人才200名。
——高效順暢、充滿活力的地質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基本形成。用科技創新全面改造地調局和29家直屬單位,破除一切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深度融合,將地調局建成世界一流的地質科技創新機構。以申報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項目、創建國家實驗室為契機,將地科院建成全國地質科技創新中心。以六個大區地質調查中心為基礎,聚焦區域重大需求,弘揚傳統優勢學科,整合區域創新資源,創建六個區域地質科技創新中心。
——地質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初步形成。地質科技成果的發布、示範套用、標準制定、績效激勵等制度完善,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地質科技成果轉化制度體系,成果轉化率大幅提升。
——地質科學普及能力大幅提升。新建一批地質科普基地,科普資源共享能力增強,擴展傳播渠道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使社會公眾對地質科學和能源、資源、環境、災害的認知程度有較大提高。

主要任務

能源資源領域,確定了六大主要任務:
——北方新區新層系油氣資源形成理論與調查評價技術。開展北方新區新層系原型盆地恢復和演化研究,分析後期構造演化及重大地質事件對油氣成藏的影響。攻關火山岩覆蓋區二維地震採集技術,探索北方新區火山岩覆蓋區下“非震+地震”綜合物探方法組合。
——青藏高原油氣成藏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開展高原隆升背景下油氣成藏理論研究,分析Pangea大陸解體對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積充填過程及石油地質條件的控制,分析高原隆升剝蝕對油氣成藏與保存的影響。研究高原凍土區二維地震採集技術方法,研究低頻人工震源與井炮相結合的二維地震採集方法,攻關高寒凍土區高密度、高疊次、小點距、小面元地震採集新技術。
——南方複雜構造區頁岩氣成藏理論和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體系。開展南方複雜構造區頁岩氣成藏理論研究,分析頁岩岩相類型、熱演化程度與頁岩孔隙特徵、頁岩氣賦存狀態等相互關係,揭示不同類型頁岩氣保存條件和富集主控因素。構建頁岩氣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體系,攻關甜點預測、地震壓力預測、3000米深井中原位地應力測量系統等關鍵技術,研發頁岩10~5納米三維結構、成分重建和可視化技術。
——松遼盆地頁岩油成藏地質理論與勘查開發技術體系。查明松遼盆地湖盆頁岩油形成機理、富集規律和主控因素,建立大型陸相湖盆頁岩油成藏地質理論,形成一套適合於陸相頁岩油勘查開發的鑽探及壓裂技術體系。
——北方砂岩型鈾礦成礦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搭建鈾礦成礦理論創新框架,將“盆內隆緣型”作為一種重要的鈾礦成礦模式,創新提出陸相盆地沉積環境對北方大規模成礦作用制約理論,實現成礦理論的重大創新。創新北方砂岩型鈾礦勘查技術方法,建立關鍵技術指標,二次開發煤炭、石油行業海量鑽孔等放射性測量地質資料,創建一套砂岩型鈾礦勘查技術方法體系,推動我國砂岩型鈾礦調查規範和標準修訂與升級推廣。
——地熱能資源探測與評價。探測我國不同深度的地熱資源分布、揭示成藏模式與形成機理,初步查明重點地區地熱資源總量,分層優選開發區域。開展淺層地熱探測(0~200米),中深部水熱系統探測與熱儲評價(4000米以淺),深層地熱資源探測與高溫地熱田評價(4000米以深)。
在重要礦產資源領域,確定了四大主要任務:
——巨型成礦帶成礦動力學機制及成礦系統形成與演化。研究西部地區西南三江、班公湖-怒江、岡底斯、崑崙、環揚子等巨型成礦帶銅、鉛鋅等大型-超大型礦床時空分布格局、形成機理與成礦環境,探討成礦動力學機制及成礦系統形成與演化。
——大宗急缺和戰略新興礦產成礦規律與關鍵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鋰、鉀鹽以及“三稀”金屬礦產時空分布格局、形成機理與成礦環境,成礦物質來源及富集規律,探討構造控礦動力學機制。創建大型資源基地技術經濟、環境綜合評價技術方法體系,探索鋰-鉀多元體系滷水中各鹽類礦物分離條件和機理以及綠色環保開發技術,建立鎵、鍺、銦、鈹、鈮鉭等稀有稀散金屬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和高效利用技術。
——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技術。進一步探索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建立一批礦集區尺度礦床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創新基於不同成礦作用類型的地質填圖方法技術,突破地質找礦“最後一公里”問題。
——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以大型資源基地為單元,支撐大型資源基地找礦突破和服務綠色礦業發展,開展地質、環境和技術經濟評價綜合地質調查,查明資源潛力和地質環境條件,評估礦業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及環境承載能力,建立一套大型資源基地綜合調查的流程和方法技術要求,建立大型資源基地綠色勘查開發評價的技術標準和規範,形成以1∶5萬比例尺為主體的系列產品圖件和信息平台,為資源基地礦業勘查開發最佳化布局提供對策建議,為資源基地的找礦突破、綠色礦業開發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
地質環境領域,確定了八大主要任務:
——國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技術方法。緊緊圍繞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國家戰略部署,構建地質環境、地下水及能源礦產等資源承載能力評價與監測預警技術體系,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最佳化、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城市地質和地下空間利用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圍繞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面臨的地質安全和地下空間利用問題,開展城市地質調查評價、地質大數據分析、三維建模、信息服務等關鍵技術方法研究,為提升我國城市地質安全保障和地質資源協同利用提供有力支撐。
——地下水系統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加強中國區域水文地質學、基岩地下水理論、岩溶地下水系統理論、沉積盆地地下水流系統理論創新。發展區域地下水流與水質數值模擬技術,建立區域地下水循環演化大模型,實現對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潛力及地下水水質演變趨勢進行定量評估與預測。探索地下水系統調蓄及劣質水改水等水資源利用技術,以及地下水資源環境承載力評估技術方法和含水層修復技術。加強深部含水層結構探測關鍵技術研發,構建不同類型地下水調查、勘查和評價技術方法體系,形成數據採集、分析和信息服務一體化的地下水監測網路體系。
——地下水水質與污染防控理論與關鍵技術。探索水質遙感調查技術、新型污染物和地質微生物調查技術,水質動態監測預警和水、土污染快速調查分析技術、污染源及污染途徑快速識別技術,形成地下水水質與污染防控技術體系。研製地下水天然基底國家級標準物質、制定污染物多指標分析測試標準,建立測試樣品信息和遠程質量監控系統,建立健全地下水分析測試“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質量控制體系。加強地下水水質與污染PRB修復技術的研究與示範,構建“基礎調查-污染編錄評級-動態預警監測-污染防治區劃”四位一體的區域地下水水質與污染防控理論與關鍵技術體系。
——岩溶動力學理論與資源環境災害效應研究。完善岩溶動力學理論,創新岩溶地下水系統圈劃、調查及立體動態表達方式,形成岩溶隧道工程區地下水循環模式,建立岩溶地下河系統水資源評價模型,開展岩溶地下河系統水污染過程模式和機理研究,探索岩溶地下水污染突發事件處置方法,研發岩溶地下河污染快速識別和含水層修復技術。重建全新世增溫期古氣候環境的演化格局,進行氣候變化與環境回響分析及未來氣候變化預測。研發岩溶碳源甄別技術,建立流域尺度岩溶碳循環概念模型。建立岩溶碳循環與氮循環耦合模型,創新人工干預增匯減排技術。研究二氧化碳地質儲存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形成二氧化碳儲存選址調查、勘查、評價、灌注試驗與環境影響監測的全流程技術體系。
——重大地質災害過程機制與風險防控技術。加強區域崩塌、滑坡、土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條件、分布規律和成災模式調查研究,揭示降雨、地震和工程活動誘發地質災害地質過程和動力學機制。創新不同降雨、地震和工程活動情景條件下的地質災害危險性、風險評估與防控理論與技術方法體系;創新地質災害調查研究成果,拓展成果服務領域,建立全鏈條成果轉化服務示範。研發地質災害天空地一體化地質災害調查、探測、監測預警和技術體系,探索重大災害情景構建技術,建成基於大數據和雲平台的全國地質災害信息系統與服務平台。研製地質災害應急勘查、快速處置技術裝備和滑坡、土石流災害新型防治技術,形成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安全檢測與防控標準化技術體系。
——活動構造帶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災害風險防控技術。創新活動構造帶區域工程地質學理論和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方法體系,加強活動構造帶三維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災害填圖試點研究。研究活動構造帶內外動力耦合作用下的重大滑坡災害、隧道工程圍岩大變形、岩爆等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的地質過程機制。加強覆蓋區活動斷層調查、探測、工程穩定評價和風險防控技術方法研究,研發深孔(1000米以上)原地應力測量、監測和三維構造應力場模擬技術。加強震源模型、場地地震動模擬技術、斜坡地震動回響特徵和重大地震滑坡啟動、動力學和災害鏈過程機制研究,創新地震滑坡危險性評估模型,完善地震滑坡風險理論與技術方法體系。建立活動構造帶斷層、地應力等科學數據共享平台。
——生態地球化學和土地質量生態管護理論與方法。圍繞當前土地質量管理的迫切需求,選擇典型地區,研究耕地重金屬遷移轉化規律,完善南方丘陵區、西北等特殊景觀區以及東北黑土地地區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監測技術方法體系,開展工業用地轉型土地質量評價技術方法研究,以及面向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土地質量監管方法研究,為保障農產品安全、優質農產品開發和城市集約用地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海洋地質調查領域,確定了五大攻堅任務: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理論和勘查技術。重點開展天然氣水合物成礦特徵、賦存規律、成藏機理、資源環境效應研究,進行天然氣水合物勘查技術攻關,研發關鍵設備,建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評價技術體系,初步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環境影響調查評價技術。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採及其環境監測技術。重點開展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技術工藝和裝備體系的攻關與集成,研發開採環境監測技術和裝備,形成適用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藏的開採及其環境監測技術體系,並成功進行套用示範。
——重點海域油氣成藏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針對制約深水、深層油氣資源勘查的地震採集、資源評價、目標優選等技術和理論難點,建立南海北部深水區新生界、海相中生界,南黃海海相中-古生界油氣成藏機理和理論。開展南海北部深水區及海相中生界勘查技術攻關,創新形成以小道間距為特色的高密度三維地震採集處理以及儲層預測技術;進一步完善南黃海“高富強”(高覆蓋次數、富低頻、強能量震源)地震勘查技術體系。
——海洋地質基礎理論與調查技術方法。系統集成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成果,建立中國海構造與地層格架,闡明陸架沉積“源-匯”過程及其機理,創新發展南海構造形成演化、西太平洋溝弧盆構造體系、邊緣海地質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等基礎理論。重點加強搭載無人機、無人艇開展海洋地質調查技術創新,集成近海底探測技術與裝備,研發海底地質災害原位監測技術與裝備,建立海域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方法體系。
——近海地質調查技術方法。針對我國近海常規技術無法開展的問題,滿足地質災害監測的需要,重點加強航空物探與遙感綜合調查、無人機航磁測量、淺層地震勘探、電磁法勘探,以及淺水區無驗潮測深等科技創新,實現潮間帶無縫地質測量;開展海洋地質環境監測套用技術創新,提高監測精度;研製海底活動斷層監測新型設備,不斷完善地質環境、地質災害監測體系。
基礎前沿領域,確定了四大任務:
——前寒武紀大陸形成與演化。以華北、揚子和塔里木三大陸塊為重點,深化古陸核的研究,進一步找尋地球早期地殼物質,探索早期地殼的形成與演化;探究中國古陸塊對前寒武紀超大陸旋迴以及太古宙拼合過程和泛非事件在中國的回響,建立早前寒武紀構造體制轉換的識別標誌;深入研究前寒武紀超大陸旋迴對成礦作用的制約、變質基底對顯生宙成礦作用的制約。
——重要造山帶結構、造山過程及能源資源效應。系統查明我國不同類型主要造山帶(碰撞造山帶、增生造山帶和複合型造山帶)構造格局,全面剖析造山帶的構造演化過程;加強大型斷裂系統對造山帶格局及礦產分布的控制和影響,深化造山帶及盆山耦合方面的構造學研究;將不同類型造山帶作為一個系統整體研究,系統劃分中國大地構造演化旋迴,根據不同構造旋迴的實質進行構造單元和斷裂系統的劃分,總結不同演化階段的地球動力學過程與機制,探討其對資源和環境的控制。
——重要古生物群起源與古地理、古環境協同演化。開展重要生物群落的起源與演化研究,重點研究生物群生存與演化的古地理、古環境以及埋葬學特徵;深入研究古生物地層學,為區域地層劃分與對比、建立區域地層格架提供支撐;重點研究中、新元古代以來重大生物演化時期的生物多樣性、絕滅-復甦事件,以及不同時期古生物地理和古環境特徵,探討地史時期生物演化事件與古地理、古氣候及古環境特徵的相關關係和驅動機制。
——區域地層系統與全球對比。系統集成區域地質調查資料和成果,加強地層立典性研究與疑難地層問題解決,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古生代各系內統、階的界線層型及其對比研究;加強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年代學和中、新元古代內部分統建階研究;加強中國陸相地層對比研究;加強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和地層建階剖面與區域地層單位的對比研究;加強化學地層學、事件地層學、旋迴地層學、定量地層學、生態地層學的示範研究,拓寬地層學的服務領域,不斷完善我國區域地層系統。
在對地觀測技術與地質信息服務領域,確定了三大任務:
——天地深一體化對地觀測技術。構建天基(星載、機載)遙感對地觀測系統,包括高光譜載荷、熱紅外載荷、近紅外載荷、多光譜載荷等多種載荷,形成天基對地觀測能力;構建地面觀測系統,包括手持式光譜儀、各類地面觀測、監測等站點,形成地面觀測與驗證能力;構建地殼深部觀測系統,包括高光譜岩芯掃瞄器、深部鑽探、深部地應力觀測系統、深部地熱觀測系統等,形成地殼深部觀測能力。
基於“天、地、深”觀測系統,採用先進感測網及物聯網技術,遵循相關行業標準規範,在地質大數據框架下,構建集數據採集、管理、分析、套用及服務於一體的天地深一體化對地觀測雲平台,為地質找礦、油氣調查、土地監測、災害評估、深部空間開發利用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和決策支持。
——“地質雲”與信息服務。建設基於超算平台的“開放共享、互聯互通”地質大數據處理與服務支撐平台,實現海量地質數據的高效平台化處理,實現海量地質數據的高效平台化處理,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和服務。提升地質信息化支撐能力,推進天地空一體化智慧型地質調查體系建設,實現數字區域地質際礦產地質調查向智慧型化地質調查的跨越,並逐步推廣到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等領域,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對傳統地質調查方法流程進行改造,從而顯著提高地質調查數據採集、傳輸、處理的能力和效率。建立地質調查業務管理系統,實現地質調查工作統一綜合部署、項目運行監管、生產調度指揮、安全管理等的全過程信息化,提高國家地質調查工作輔助決策的支持能力。
——地質調查技術標準修訂。按照“聚焦需求、提高質量、促進套用、強化科技”的原則和“五問”要求,修訂基礎地質調查、礦產地質調查和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地質、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技術標準及各類地質調查預算標準,用標準引領行業發展,用標準促進地質調查與地質科技創新融合,增強地質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地質調查成果水平。

內容解讀

解讀一

11月8日召開的中國地質調查科技創新大會暨紀念中國地質調查百年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提出圍繞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國土資源中心工作,用“十大計畫”聚焦並服務“六大需求”,實施四項重大行動,用科技創新改造、支撐和引領地質調查,把地質調查的過程變成地質科技創新的過程,全面提升依靠科技創新解決重大資源環境問題和地球系統科學問題的能力。
四項重大行動涉及推進地球深部探測工程(計畫)、深海探測工程、深空對地觀測與衛星套用工程等“三深”探測工程;實施南方頁岩氣調查、北方新區新層系油氣調查、北方砂岩型鈾礦調查、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采“四大地質科技攻堅戰”;推進“化學地球”大科學計畫、全球岩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大科學計畫、青藏高原地學研究大科學計畫“三大”國際大科學計畫;申報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地與人才專項和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國家科技“五大平台”項目。
《規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地質科技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五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重要資源環境領域地質科技水平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到2030年,地質科技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兩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和地球深部探測等領域地質科技成為世界領跑者;到2050年,建成世界地質科技強國。
根據《規劃》,中國地質調查局明確了30項重點任務,涉及能源資源領域6項、重要礦產資源領域4項、地質環境領域8項、海洋地質調查領域5項、基礎前沿領域4項、對地觀測技術與地質信息服務領域3項。
《規劃》還提出,將全面推進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有機融合,構建地質調查“十大計畫”與國家科技“五大平台”協調聯動機制,加大地質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建設力度,推進地質科技創新作為成果評價和人才評價標準,探索激勵機制促進地質科技成果轉化套用,制定大型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享激勵機制,深化地質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機制。

解讀二

《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解讀
從1916年至今,中國地質調查事業走過了整整100年的艱辛歷程。100年來,地質工作者依靠科技創新,認識深海大洋,探秘地球深部,報效國家、服務人民。在這100年中,得益於科技創新,地質科技方法手段與時俱進,中國地質調查事業從無到有,發展壯大。
11月8日,中國地質調查科技創新大會暨紀念中國地質調查百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正式發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地調局地質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地調局深入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地質科技創新發展的行動指南。
1.用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地質調查
科技創新是地質調查事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回首百年,中國地質調查事業發展的歷史,是一部地質工作者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歷史,也是一部科技創新、人才成長的歷史。
在當前,創新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發出了向地球深部進軍的總動員令,國土資源系統科技創新大會提出了“三深一土”總體戰略布局,更是明確了地質科技創新的主戰場。
“十三五”,是地質科技創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如何更加有效地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如何更加緊密地服務於經濟建設主戰場與地質調查主戰場,如何推進地質調查工作在“三深”探測等領域走向世界前沿,《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都描繪出清晰的路線圖。
地質調查過程就是科技創新過程,要用科技創新改造、支撐和引領地質調查,全面提升地質調查依靠科技創新解決重大資源環境問題和地球系統科學問題的能力。
基於這一指導思想,《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中國地質調查工作必須堅持面向世界地質科技前沿、經濟建設主戰場和國家重大需求,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五問”、“五不唯”的評價標準,堅持國家地質調查平台和國家科技平台協調聯動,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堅持地質調查和科學研究有機融合,堅持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
《規劃》明確,“十三五”總體目標是圍繞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國土資源中心工作,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地質科技前沿領域創新能力,用“十大計畫”聚焦並服務“六大需求”,用科技創新解決重大資源環境問題和地球系統科學問題。
到2020年,力爭實現地質科技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五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理論與勘查試采技術、套用地球化學理論與技術、岩溶動力學、青藏高原基礎地質理論創新、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防治技術、地層古生物等領域領跑世界;在地球深部探測、深海探測、深空對地觀測技術、極地基礎地質研究、頁岩氣成藏機理與勘查技術、砂岩型鈾礦成礦理論與勘查技術、地熱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資源綜合綠色高效利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城市地質等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到2030年,地質科技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兩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和地球深部探測等領域地質科技成為世界領跑者。到2050年,建成世界地質科技強國。
2.六大領域規劃部署30項任務
鎖定目標,中國地質調查局規劃部署了“十三五”期間30項重點任務,涉及能源資源、重要礦產資源、地質環境、海洋地質調查、基礎前沿、對地觀測技術與地質信息服務六大領域。
其中,能源資源領域主要開展北方新區新層系油氣資源形成理論與調查評價技術研究、青藏高原油氣成藏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研究、南方複雜構造區頁岩氣成藏理論和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體系、松遼盆地頁岩油成藏地質理論與勘查開發技術體系、北方砂岩型鈾礦成礦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地熱能資源探測與評價。
重要礦產資源領域包括巨型成礦帶成礦動力學機制及成礦系統形成與演化、大宗急缺和戰略新興礦產成礦規律與關鍵綜合利用技術、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技術、大型資源基地資源環境綜合調查4項主要任務。
地質環境領域重點開展國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技術方法、城市地質和地下空間利用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地下水系統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地下水水質與污染防控理論與關鍵技術、岩溶動力學理論與資源環境災害效應研究、重大地質災害過程機制與風險防控技術、活動構造帶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災害風險防控技術、生態地球化學和土地質量生態管護理論與方法研究。
海洋地質調查領域涉及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理論和勘查技術、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採及其環境監測技術、重點海域油氣成藏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海洋地質基礎理論與調查技術方法、近海地質調查技術方法研究5項任務。
基礎前沿領域著重關注前寒武紀大陸形成與演化、重要造山帶結構、造山過程及能源資源效應、重要古生物群起源與古地理、古環境協同演化、區域地層系統與全球對比研究。
對地觀測技術與地質信息服務領域的重點是天地深一體化對地觀測技術研究、“地質雲”與信息服務、地質調查技術標準修訂。
3.四項重大行動助推地質科技創新
為加快地質科技創新,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十三五”期間將著力實施四項重大行動。
一是推進地球深部探測工程(計畫)、深海探測工程、深空對地觀測與衛星套用工程等“三深”探測工程。
地球深部探測工程(計畫),重在地下空間探測與安全利用、深部礦產資源探測與評價、深部能源探測與利用、地球深部觀測與地殼活動性監測、深部探測前沿技術與裝備研發以及地球深部探測與地球系統科學發展。
深海探測工程,主要是核心技術與裝備研發、海洋能源資源勘探與開發、深海礦產勘探與利用、深海觀測與環境監測、地球系統科學發展以及透視海底與深海空間利用。
深孔對地觀測與衛星套用工程,將構建觀測數據長效保障(裝備)體系、創建智慧對地觀測套用系統、創新自然資源與環境安全監測技術體系、推進新型對地觀測技術研發、拓展地外行星地質科學探測研究、地球系統科學綜合觀測前沿技術研究。
二是實施南方頁岩氣調查、北方新區新層系油氣調查、北方砂岩型鈾礦調查、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采等“四大地質科技攻堅戰”。
南方頁岩氣調查,將建立南方複雜構造區頁岩氣成藏理論和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體系,選擇四川盆地周緣、武陵山、中揚子地區為重點,開展頁岩氣基礎地質調查和戰略選區工作,實現南方複雜構造帶下古生界海相頁岩氣突破;在中下揚子和滇黔桂地區開展基礎地質調查和戰略選區調查,實現二疊系海陸互動相頁岩油氣與上古生界海相頁岩氣的突破。
北方新區新層系油氣調查,將在總結中國北方石炭系—二疊系油氣地質理論研究與勘查技術方法攻關的基礎上,優選有利目標區實施油氣地質調查鑽井與參數鑽探,實現油氣調查重大發現與突破。
北方砂岩型鈾礦調查,將進行重大找礦突破和豐富鈾礦成礦理論與勘查技術方法創新,創新“油鈾、煤鈾兼探”機制,建立煤田、油氣田區砂岩型鈾礦勘查技術方法體系,推動形成新的國家級鈾礦資源戰略接續基地,大幅提高我國鈾礦資源保障能力。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采,將建立以成礦機制、控礦機理和找礦方法為核心的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地質理論和勘查評價技術體系,解決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理論及技術問題。創新適合於彌散型天然氣水合物儲層特點的試采技術方法,形成“地層流體抽取法”新型試采技術,實施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采。
三是推進“化學地球”大科學計畫、全球岩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大科學計畫、青藏高原地學研究大科學計畫等“三大”國際大科學計畫。
“化學地球”大科學計畫,將全面實施全球尺度地球化學填圖計畫,到2020年建成覆蓋全球50%陸地面積的地球化學基準網,構建關鍵帶地球化學觀測網平台和“化學地球”數據平台,估算全球資源總量。發布第一期76個化學元素基準值和基準地球化學圖。
全球岩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大科學計畫,將攻克水土耦合調控等系列技術,建立岩溶動力條件快速捕捉、岩溶資源勘探利用和環境治理關鍵技術體系,查明全球岩溶動力系統的碳水鈣循環規律,完善全球岩溶環境監測網。
青藏高原地學研究大科學計畫,將研究特提斯形成演化、青藏高原地殼結構及資源環境效應,揭示超大型礦床巨量成礦物質的聚集機理,豐富與完善現代大陸動力學理論和地球動力學理論;摸清青藏高原氣候環境變化過程、構造活動規律及地震地質災害機理,建立高原區地質災害監測防治技術,為青藏高原地震監測預報和找礦突破提供理論指導和科技支撐。
四是申報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地與人才專項和技術創新引導專項等國家科技“五大平台”項目。
推動地球深部探測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實施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研究深部資源勘查理論與技術,研發深海地學探測關鍵技術與裝備,開展岩溶、乾旱荒漠區和海岸帶等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研發西北乾旱區和西南岩溶區地下水資源探測監測與合理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農田地質高背景重金屬污染機理和地球化學修復技術,研發同位素地質學專用TOF-SIMS儀器、岩芯光譜掃瞄器、光譜視頻成像儀和機載高光譜成像儀等重大科學儀器。
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地球早期形成與演化、大地構造、青藏高原深部結構構造與動力學、重要古生物群生命起源與演化、大規模成礦作用、重要礦床類型成礦過程與成礦規律、活動構造、地震斷裂帶、區域地下水循環、海洋地質等重要領域,開展前沿探索研究。
依託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同位素地質研究和重大科學儀器研發,開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勘查技術以及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
實施國家人才計畫,在對地觀測、深部探測、油氣地質、深海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等領域開展創新研究。
與相關企業合作,在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地質鑽探技術與工藝以及鑽探裝備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推進技術突破,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撐產業化。
4.深化改革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障礙
《規劃》提出了7項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具體措施。
全面推進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有機融合。加強並拓展“8+6”、“1+1+6”等合作機制,推進項目合作、人才交流、科技資源共享,聯合共建實驗室,聯合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後。通過最佳化整合地質調查系統資源,強化區域地質調查機構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中國地質科學院引領地質科技創新、支撐地質調查的能力,推進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深度融合。
構建地質調查“十大計畫”與國家科技“五大平台”協調聯動機制。促進產學研密切協同,建立對內對外高度開放、國際國內廣泛合作的新機制。在實施地質調查“十大計畫”過程中,通過不斷凝練重大地質科技問題,積極組織申請國家科技創新“五大平台”科技項目,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研究取得突破後,有目的、有計畫地套用到地質調查“十大計畫”中,推動地質調查工作,使國家地質調查“十大計畫”與國家科技創新“五大平台”形成良好循環。
加大地質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建設力度。以解決重大資源環境問題為導向,做好卓越地質人才、傑出地質人才和優秀地質人才的選拔工作,建立地質人才成長“雙通道”。建立績效工資分配機制、地質科技成果收益分配製度、地質科技成果獎勵制度,有效激發地質科技人才創新創造。加強人才培訓,引聘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帶動優秀創新團隊和高層次人才梯隊建設。提高地質科技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適應地質調查業務結構調整及地質科技創新發展要求。
推進地質科技創新作為成果評價和人才評價標準。以“五問”、“五不唯”為標準,對成果評價和人才評價分別建立推進地質科技創新的指標體系,圍繞地質科技創新的能力、業績及效果,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及考評辦法,促進高水平成果產出和優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探索激勵機制促進地質科技成果轉化套用。支持直屬單位按照國家和主管部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要求,將地質科技成果轉化淨收益按適當比例用於獎勵對完成和轉化地質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推動地質科技成果轉化套用和各類地學數據資料共享服務。
制定大型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享激勵機制。開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科學數據資源現狀調查和開放能力評估,建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清單和開放共享平台,分類制定開放共享目標,大幅提升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和科學數據共享水平。
深化地質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機制。在申請、實施深地探測、深海探測和深空對地觀測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時,積極聯合國內有關科研、教學、地質調查、地質勘查、設備生產等單位。推動化學地球、岩溶環境、青藏高原等國際大科學計畫,紮實推進中美雙邊地質科技合作、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地質調查合作等,努力深化地質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