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學》是2019年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有李守軍,楊仁超,趙秀麗,倪金龍。本書主要分為九章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學
- 作者:李守軍、楊仁超、趙秀麗、倪金龍
- 出版社: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9787511452542
《中國地質學》是2019年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有李守軍,楊仁超,趙秀麗,倪金龍。本書主要分為九章內容。
地質學(Geology)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數學、物理、化學基礎,具備良好的地球系統科學和人文素質,掌握現代地質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的高級專業人才。專業定義 地質學主要研究地球的演化過程,研習地質調查、資源開發和管理等地質基本工作技能,主要進行地礦、石油、煤田、天然氣等資源的開發...
《易·坤》“六二,直方大”。三國魏王弼註:“居中得正,極於地質,任其自然而物自生。”孔穎達疏:“質謂形質。地之形質,直方又大,此六二居中得正是盡極地之體質也。”梁啓超《論中國之將強》:“地質肥沃,物產繁衍。”簡介 地質指地球的成分和結構。地質學是研究地殼的組成物質、地殼構造及各種地質作用...
《中國地質學》是2019年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有李守軍,楊仁超,趙秀麗,倪金龍。本書主要分為九章內容。內容簡介 本書各章內容:1、國際地質科學的發展歷史和現狀,2 、中國大地構造格局與演化,3、中國區域岩漿岩與岩漿作用,4、中國區域變質岩與變質作用,5、中國中、新元古代—新近紀地層劃分新...
中國地質科學院是自然資源部屬地質科研事業單位,成立於1956年,1999年重組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非營利科研機構。中國地質科學院從事的地質研究領域包括基礎地質、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岩溶地質、環境地質、深部探測、物化探勘查技術、岩礦測試技術、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等。據2016年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官網顯示...
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 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
《中國地質學(擴編版)》一書的出版社是地質出版社,作者是李四光,出版時間是1999-10。內容簡介 本書是李四光原著《中國地質學》(英文版,1939)的擴編版。全書共13章,包括中國的地貌、地層、岩漿岩、變質岩、構造運動序列、構造體系及其活動性與控礦規律,以及構造模擬實驗和力學分析、第四紀冰川、環境地質、災害...
中國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是由中國地質科技工作者組成的學術性民眾團體,其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掛靠單位是自然資源部。學會辦事機構設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由秘書處和期刊處組成。 學會前身可追溯至1909年創辦的中國地學會;由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李四光等26位知名學者發起,1922年,中國地...
《岩石礦物學雜誌》是由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學術性期刊,科學出版社出版,創刊於1986年,為雙月刊。設定的主要欄目有專題研究、問題討論、綜述與進展、方法與套用、學術爭鳴、環境礦物學、寶玉石礦物學、綜合資料、簡訊等。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知網(CNKI)、中國萬方資料庫...
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究中心:新構造與地殼穩定性研究中心、極地地學研究中心 設備儀器 設備資源 根據2024年5月該機構官網信息,研究所下屬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地質力學重點實驗室有儀器設備23台(套), 3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15台/套。 館藏資源 根據2024年5月該機構官網信息,研究所圖書館藏有地質學為主的各類專業書...
培養的學生具有紮實的地學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除為地球科學研究和發展輸送高層次人才外,還將在資源、環境、災害、寶玉石、地質工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國土資源規劃等地學及其延伸領域中拓寬,使學生在上述部門和領域具有較強的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及發展的能力。科學研究 地球科學學院的地質學科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優勢學科...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簡稱地大,位於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48],是國家“雙一流” [41],“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入選“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成立於1952年北京地質學院建校之初,是中國地質大學中歷史最為悠久、師資力量最為雄厚的學院之一,它始於原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地質與普查勘探系(大系)。1991年由一系、二系、三系、中心實驗室、地質學史研究室合併組成地質礦產系,1999年改稱現名。在60年的風雨歷程中,學院...
中國國內有關檢索機構均收錄該刊,如《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科學文獻資料庫》、《中國數位化期刊》等。《地質科學》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該刊主要反映地質學領域內具有較高水平的新理論、新成果、新發現、新方法、新進展,特別關注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岩石...
國家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周口店野外地質國家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名單不全)國家特色專業:地質學、地球化學 湖北省高等學校本科品牌專業:地質學 中國地質大學品牌專業:地質學 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變質地質學(2008)國家理科基地名牌課程:構造地質學(創優質名牌)、古生物地史學、地球化學、岩石學 省優質課程:...
地質學類專業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的一個類別,包括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和古生物學4個專業。報考限制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可不予錄取;主要臟器:肺、肝、腎、脾、胃腸等動過較大手術,功能恢復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
《地質學發展史》是人類在生產和探索地球奧秘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地球的組成和結構,地球及其生物界演變的規律,特別是地殼和岩石圈運動規律,並為人類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礦產資源保護環境服務的歷史。簡介 地質知識積累和地質學的萌芽時期 (遠古~1450)岩石和礦物知識的積累 對地質作用的認識 對地球的啟蒙認識 中世紀...
2021年中國科協等單位組織的期刊國際影響力評價中,《中國地質》獲得國內地質學期刊第一名的佳績。近年來,本刊還多次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百強科技期刊”“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等稱號。是我國科技期刊界知名期刊之一。歷史沿革 1953年4月,《地質通訊》創刊。1954年,...
優先享受學校設立的其他獎學金等。基地班的畢業去向:學生畢業後可以在院校、科研院所、國家機關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或在國家政府部門從事管理工作。也可在能源、交通、礦業、冶金、建材等行業從事研究和技術工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對基地班成績偏低的學生實行分流政策,安排在同年級地質學專業其它班級學習。
2019年,地質學基礎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2020年11月24日,地質學基礎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教師簡介 袁晏明,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從事青藏高原區域地質調查及周口店野外實踐教學工作。王軍鵬,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承擔構造地質學、解析構造...
2001年,任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岸帶地質研究中心主任、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科技諮詢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海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沉積學會理事,中國地質學會冰川及第四紀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海洋與湖沼》《沉積學報》等學報級刊物編委。曾任青島海洋大學...
(1894~1977),中國地質學家。號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於河北成安縣,1977年1月30日卒於寧夏銀川。1916年畢業於農商部地質研究所。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礦產調查隊隊長,河北建設廳廳長,地質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總工程師,水利部勘測設計管理局地質總工程師,水電建設總局副總工程師等職。早年...
1929年,奧地利的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質學》;1937年蘇聯的薩瓦連斯基的《工程地質學》一書問世。50年代以來,工程地質學逐漸吸收土力學、岩石力學與計算數學中的某些理論和方法,完善和發展了本身的內容和體系。在中國,工程地質學的發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工程地質學主要研究建設地區和建築場地中的岩體...
十八世紀末岩石學從礦物學中脫胎出來而發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岩石學發展的初期,主要研究的是火成岩,到了十九世紀中葉才開始系統地研究變質岩,而沉積岩直到二十世紀初才引起人們的注意。科一種岩石都有其生成以及後期保存,變化的特定環境。以下分別進行討論。1、花崗岩經天文地質學的研究,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