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組織體系,代表大會,機構設定,組織成員,業務範圍,學術成就,學術交流,學術刊物,人才培養,科技獎項,科普教育,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宗旨,學會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發展歷史 中國地質學會的前身為1909年在天津創立的中國地學會。
1922年2月3日,學會在北京成立,是在中國建立最早的學術團體之一。
1924年1月5日,丁文江等六人聯名在第二屆年會上提出修改會章(1922年)第三條,在會員中增加通信會員和名譽會員,經大會通過。
1935年,學會遷往南京,峨嵋路21號。
南京峨嵋路21號 1937年,第13屆年會通過學會會徽。
1940年,理事會通過了中國地質學會會歌歌詞。
1943年3月,在重慶舉行的第十九屆年會通過在理事會中增設監事。
1996年,獲國家科委“全國科學普及先進集體”稱號,已連續五次榮獲中國科協“全國先進學會”的光榮稱號。
2012年,獲民政部“4A級社會團體”。
2015年,獲中國科協“優秀社團能力建設項目”。
組織體系
代表大會 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訂、修改學會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會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制定學會工作方針和任務;
(五)決定章程規定的其他重大事宜。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行使的職權:
(一)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或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和常務理事;
(三)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情況;
(四)制定學會發展規劃;
(五)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註銷;
(六)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七)決定會員的入會和除名;
(八)決定副秘書長和各分支機構負責人的聘任;
(九)向國家推薦重大學術成果和優秀人才;決定學會表彰和獎勵事項;
(十)審定內部管理制度、籌集學會活動經費;
(十一)審議、決定學會其他重要工作。
機構設定 據2018年4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設有57個
分支機構 (
專業委員會 、研究分會、工作委員會)。
名稱 主任 秘書長 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
王達
張林霞
區域地質及成礦專業委員會
侯增謙
王濤
岩石專業委員會
楊經綏
吳才來
地質製圖與地理信息專業委員會
盧民傑
丁孝忠
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
朱祥坤
李延河
地層古生物專業委員會
項禮文
姚建新
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
陳毓川
毛景文
礦物學專業委員會
王汝成
蔡劍輝
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專業委員會
陳建平
陳建國
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
黃潤秋
伍法權
岩礦測試技術專業委員會
羅立強
吳曉軍
勘探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
韓子夜
方慧
勘查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
朱立新
史長義
礦產資源保護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
劉亞川
陳炳炎
第四紀冰川及第四紀地質專業委員會
王蘇民
趙志中
古地磁專業委員會
朱日祥
楊振宇
環境地質專業委員會
侯金武
郝愛兵
海洋地質專業委員會
溫寧
周華
農業地學專業委員會
黃學斌
熊自立
水文地質專業委員會
石建省
張發旺
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
金之均
孫冬勝
岩溶地質專業委員會
姜玉池
裴建國
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
張培震
劉俊來
前寒武地質專業委員會
于海峰
王惠初
煤炭地質專業委員會
張群
靳秀良
礦山地質專業委員會
王貽水
王靜純
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
王志紅
徐金芳
非金屬礦產地質專業委員會
李建倫
陳正國
遙感地質專業委員會
方洪賓
楊日紅
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
龍長興
雷偉志
沉積地質專業委員會
劉寶珺
林暢松
地質期刊專業委員會
郝梓國
郝梓國
21世紀中國地質研究分會
壽嘉華
顧曉華
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
姜建軍
王艷君
城市地質專業委員會
李烈榮
鄭桂森
地質學史專業委員會
鄧軍
陳寶國
洞穴專業委員會
姜玉池
陳偉海
地質教育研究分會
孟憲來
余際叢
地質科普工作委員會
賈躍明
彭健
地質科技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張洪濤
王弭力
徐霞客研究分會
張宏仁
曲興元
地質災害研究分會
殷躍平
陳紅旗
非開挖技術專業委員會
朱文鑒
胡遠彪
樁基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
趙竹占
胡平
地質科技情報專業委員會
張洪濤
施俊法
地學哲學研究分會
孟憲來
雷新華
大陸地殼與地幔研究分會
許志琴
楊經綏
青年工作委員會
豐成友
王猛
非常規油氣地質專業委員會
馬永生
翟剛毅
地熱專業委員會
石建省
多吉
納米地質專業委員會
琚宜文
鄭建中
境外地質礦產研究分會
王瑞江
梅燕雄
婦女工作委員會
吳淑琪
姚超美
化石保護研究分會
賈躍明
王麗霞
組織成員 據2018年4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個人會員6萬多名,包括會員、資深會員、名譽會員、學生會員、外籍會員。
業務範圍 學會圍繞中國地質科學技術與相關領域開展以下業務活動:
一、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加強同國內外地質科技團體和地質學家的聯繫;
二、組織和承擔地質科學技術研究工作;
三、編輯、出版、發行學會主辦的地質科技期刊;
四、向社會普及地質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
五、開展繼續教育,組織和承辦各類技術培訓或技術研討班、研討會等,推廣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
六、受掛靠單位國土資源部委託,負責中國註冊地質師的資格認證的相關日常管理工作等;
七、開展地質科技諮詢服務和地質科技開發工作;接受委託,對國家地質科技發展戰略、政策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決策進行科技諮詢;開展地質科技項目論證、成果鑑定和獎勵評審、文獻和標準的編審、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評定等;
八、發現和舉薦地質科技人才,表彰、獎勵在地質科技活動中取得優秀成績的會員和科技工作者;
九、向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地質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十、承擔上級單位交辦的相關事宜和開展為會員服務的其他活動。
學術成就 學術交流 中國地質學會每年都舉辦各種類型的學術會議30餘個,涉及到地學領域的各個分支學科。還承辦國際學術團體委託召開的國際學術討論會,經常派專家學者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中國地質學會學術年會是跨部門、跨行業、跨專業的學術交流會議,旨在為地質工作者特別是年輕地質工作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台,推動中國地質科技創新,支撐找礦突破實踐,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全面發展。
學術年會 學術刊物 《
地球學報 》欄目設定包括綜述與進展、爭鳴與探討、研究與調查、技術與方法、快報與短文、地質遺蹟與地質公園、信息與動態等;是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來源期刊;被俄羅斯文摘雜誌(AJ)、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網站(CS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PD)、日本科學技術文獻資料庫(JST)、英國動物學記錄(ZR)等國際期刊檢索系統收錄;《地球學報》通過全國地質圖書館與國外近200個科研教學單位及圖書館建立永久交換關係, 成為館藏重要期刊之一。
《
地質論評 》所刊論文涉及地學和相關學科各領域,包括地層學、古生物學、地史學、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礦床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區域地質學以及地質勘查的新理論和新技術等。
《
地質力學學報 》主要報導地殼運動與大陸地質構造及其動力機制等方面的前沿動態和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同時關注礦產資源勘查、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環境變遷規律等方面的套用科研成果;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資料庫》、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平台、地球與環境科學信息網(EES)、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錄。
《
地質學報 》被國際諸多知名資料庫收錄,如EI Compendex資料庫,美國湯森路透Zoological Record,Biological Abstracts,BIOSIS Previews資料庫收錄,美國《化學文摘資料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荷蘭《地學資料庫》,美國《GeoRef》資料庫,萬方資料庫,維普資料庫,同方資料庫等。
《
礦床地質 》設有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能源地質、院士論壇、青年礦床地質工作者園地、簡訊等欄目;是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被《Chemical Abstracts》(美國化學文摘)、《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和《Pe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俄羅斯文摘雜誌)收錄,並被國內的《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數位化期刊-期刊論文庫》、《數位化期刊-期刊引文庫》、《中國地質文摘》、《全國報刊索引-自然科學技術版》、《有色金屬文摘》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檢索期刊及資料庫收錄。
《岩礦測試》被美國《化學文摘》、《烏利希期刊指南》、《劍橋科學文摘》、《史蒂芬斯資料庫》,俄羅斯《文摘雜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系列文摘的《分析文摘》和《質譜學通報-增補》,波蘭《哥白尼索引》,《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期刊網》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科技化期刊群》、《數位化期刊——期刊論文庫》、台灣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思博網CEPS)等國內外18家資料庫收錄。
《岩石礦物學雜》主要欄目有:專題研究、問題討論、綜述與進展、方法與套用、學術爭鳴、環境礦物學、寶玉石礦物學、綜合資料、簡訊等;被《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自然科學技術版)、《中國地質文摘》、《中國化學化工文摘》等、俄羅斯文摘雜誌以及美國《Bibliography and Index of Geology》(BIG)、《Chemical Abstracts》(CA)、《GEOREF》、《劍橋科學文摘》等收錄,並一直是《中國地質文獻資料庫》、《中國地質文摘》以及《中國地質文摘》(英文版)的核心期刊,還分別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分析資料庫(CSTPC)、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重慶維普)及台灣中文電子期刊思博網收錄為統計源期刊,已連續六次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年版)選定為地學類中文核心期刊。本刊除印刷版外,還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重慶維普)、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MI)和台灣中文電子期刊思博網等收錄。
人才培養 科技獎項 學會設立的“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即“金錘獎”和“銀錘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野外地質傑出貢獻獎”(即金羅盤獎)、“優秀女地質科技工作者獎”和“優秀科普產品獎”,主要表彰在地質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地質科技人才,在行業內外具有廣泛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科普教育 地學夏令營已成為向廣大青少年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熱愛自然、珍惜資源、保護環境良好習慣的重要平台,是中國最具特色和影響的青少年夏令營。
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令營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字表示中國和中國地質學會,“土、石”代表地質之質,“山、水”分別代表
造山運動 、
火山活動 和海浸、海退及其他水力現象等內、
外力作用 。它們也代表中國四大地史時期的特點,“石”為
元古宙 地層,“水”為古生代海相沉積,“山”為
中生代 造山運動,“土”為
新生代 主要沉積。這四字位置正好反映我國地理特徵,西邊多山,東邊為海洋湖泊,南方多丘陵石山,北方以黃土堆積為主。“土中石”、“石中土”、“山中水”、“水中山”闡述了地質學若干基本哲理。
會徽 大哉我中華!大哉我中華!東水西山,南石北土,真足夸。
泰山 五台國基固,震旦水陸已萌芽,古生一代滄桑久,礦岩化石富如沙。降及中生代,構造更增加,生物留跡廣,湖泊相屢差。地文遠溯
第三紀 ,猿人又放文明花。錘子起處發現到,共同研討樂無涯。大哉我中華!大哉我中華!?
會歌 精神宗旨 團結廣大地質科技工作者遵守憲法,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在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指導下開展活動;
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民主辦會的原則;
積極倡導獻身、求實、創新、協作的精神和優良學風;
促進地質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地質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促進地質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地質科學技術與經濟相結合,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我國地質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學會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理事長
鐘自然
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
李金髮
副理事長
朱立新、馬永生、王香增、鄧軍、任輝、杜運斌、郝芳、侯啟軍、徐錫偉、郭正堂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屆次 年度 理事長(會長) 秘書長(書記) 1
1922
章鴻釗
謝家榮
2
1923
丁文江
謝家榮
3
1924
翁文灝
孫雲鑄
4
1925
王寵佑
孫雲鑄
5
1926-1927
翁文灝
周贊衡
6
1928
丁文江
李四光
7
1929
李四光
孫雲鑄
8
1930
朱家驊
孫健初
9
1931
翁文灝
孫雲鑄
10
1932 —1933
李四光
孫雲鑄
11
1934
謝家榮
孫雲鑄
12
1935
葉良輔
楊鐘健
13
1936
楊鐘健
黃汲清
14
1937
楊鐘健
黃汲清
15
1938
黃汲清
田奇x
16
1939
李四光
尹贊勛
17
1940
尹贊勛
黃汲清
18
1941
翁文灝
朱 森
19
1942
朱家驊
計榮森
20
1943
孫雲鑄
尹贊勛
21
1944
李春昱
尹贊勛
22
1945
李四光
尹贊勛
23
1946 —1947
謝家榮
尹贊勛
24
1948
俞建章
尹贊勛
25
1948 —1949
李春昱
尹贊勛
26
1949 —1950
李四光
孫雲鑄
27
1951
李四光
孫雲鑄
*
1952
孫雲鑄
王鴻禎
28
1953
李四光
王鴻禎
29
1954 —1956
李四光
侯德封
30
1957 —1962
李四光
侯德封
31
1962 —1979
李四光
朱效成
32
1979 —1982
黃汲清
王澤九
33
1982 —1988
程裕淇
王澤九
34
1988 —1992
朱 訓
王澤九
35
1992-1997
張宏仁
趙 遜
36
1997 -1999
宋瑞祥
王弭力
37
2000 -2005
田鳳山
王弭力
38
2006-2008
孫文盛
朱立新
38
2008-2011
徐紹史
朱立新
39
2011- 2016.6
徐紹史
朱立新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