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AS)1999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51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為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和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為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和1929年在北京成立的國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所併入該所,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同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電離層研究室整體調整到該所。整合後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中國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學研究機構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AS
  • 成立時間:1999年6月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
  • 現任所長朱日祥
  • 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土城西路19號
  • 專職院士:15人
  • 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
  • 碩士點:3個(一級學科)
  • 博士後流動站:3個
歷史沿革,合併前身,合併發展,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備設施,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刊物,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所徽,石碑,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合併前身

  •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
195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成立於南京,侯德封任所長。同年遷往北京。
1960年,分出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1966年,分出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1978年,分出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1985年,工程地質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建立。
1990年,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實驗室建立。
1997年,地質環境系統研究中心建立;礦產資源研究中心建立;中國科學院·香港大學邊坡岩土工程力學聯合研究中心建立。
1999年,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身)成立。
1950年,中國科學院對前中央研究院24個單位接管,其中氣象、地磁、地震等部分合併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趙九章任所長。
1954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遷往北京。
1959年,通過蘭州分所的方案,蒞年建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分所。
1966年,分建成為5個研究所,即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套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後歸屬七機部),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昆明地球物理分所。
1972年,國家地震局成立,地球物理所被劃歸國家地震局建制,並脫離中國科學院。
1978年,重新組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88年,成立WDC-D地球物理數據中心。
1994年,組建現代地球科學研究中心。
1994年,成立中國礦物資源探查研究中心(JICA)。
1999年,與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整合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合併發展

1999年,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丁仲禮
1999年,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丁仲禮。
2003年,劉東生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4年,將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的電離層研究室整體調整到所。
2004年,整合原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所,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
2005年,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主任為朱日祥院士。
2007年,朱日祥院士為第二任所長。
研究所正門研究所正門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5年3月,研究所有職工748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80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4人,“千人計畫”入選者1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6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7人,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兩院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朱日祥、丁仲禮、萬衛星、劉叢強、郭正堂、李獻華、張毅剛、肖舉樂、林楊挺、李小凡、孔屏、孫繼敏、張宏福、張劍鋒、吳福元、呂厚遠、潘永信、楊小平、范宏瑞、肖文交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朱日祥、劉叢強、楊長春、李獻華、楊小平、秦四清、李小凡、孔屏、漢景泰、高俊、張劍鋒、吳福元、符力耘、劉青松、吳海斌、張輝

科研部門

截至2015年3月,研究所(北京本部)設有特提斯研究中心和地球深部結構與過程、岩石圈演化、油氣資源、固體礦產資源、工程地質與水資源、新生代地質與環境、地磁與空間物理等七個研究室;建有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北京空間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及地球與行星物理、頁岩氣與地質工程、礦產資源研究、油氣資源研究、新生代地質與環境等五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綜合樓綜合樓

設備設施

截至2015年3月,研究所設有地球物質成分與物質性質分析系統、地球深部結構觀測系統、地質年代學測定系統、空間環境探測系統、古環境數據分析系統、數據處理計算系統等六大觀測系統。
設備設施
觀測系統名稱設備設施概況
地球物質成分與物質性質分析系統
擁有Cameca1280型離子探針、固體放射性同位素質譜儀、穩定同位素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X光螢光光譜儀、等離子光譜儀、電子探針、X光衍射儀、掃描電鏡、雷射拉曼光譜儀、以及原子吸收、離子色譜、氣相色譜等各類分析測試儀器。可以滿足物質成分和性質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和穩定同位素測量、原位微區微量成分和結構測量等。
地球深部結構觀測系統
擁有較完整地球深部研究儀器序列的地球深部結構觀測系統。其中地震台陣探測實驗室擁有瑞士STS-2型和英國CMG-3T型甚寬頻(120S-50H)、英國CMG-3ESP型寬頻帶(30S-50Hz、60S-50Hz)等型號地震計172台和國產BKD-2型寬頻帶(20S-40Hz)、CDJ-S2A型短周期(2Hz-80Hz)等型號地震計130台;美國REFTEK72A、130A型採集系統172套和國產DAS24-3A、3B型採集系統90套。同時建立了國際標準的數字處理系統和數據共享機制。實驗室裝備有超導磁力儀、居里溫度測試儀、變梯度磁力儀、地磁強度儀、旋轉磁力儀、長岩芯超導磁力儀和低溫磁性質測量系統等,並建有國際一流的零磁空間。
地質年代學測定系統
擁有熱釋光-光釋光儀、高精度液體閃射記錄儀、熱表面電離同位素質譜儀、多通道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和惰性氣體質譜儀等儀器及相應的年代學實驗室。離子探針中心同樣可以開展微區高精度年代學研究。
空間環境探測系統
由空間環境觀測台鏈,台鏈監控與數據中心等組成。觀測台鏈包括漠河、北京、武漢和三亞空間環境綜合觀測台站,並在南極中山站和北極黃河站開展有關觀測,其觀測內容涉及到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中磁場、電場、電子密度、風場和溫度場等各種空間環境參量。台鏈擁有質子磁力儀,磁通門磁力儀,電離層數字測高儀,GPS TEC和電離層閃爍監測儀,高頻都卜勒探測儀,全天空流星雷達和氣輝成像觀測儀等多種先進的地基空間環境綜合觀測設備,台鏈監控和數據中心對各台站觀測儀器和數據狀態進行監控,為了形成對中國空間環境特性觀測最有效的觀測方式,台鏈從中國大陸最北到最南沿子午線布置,是中國東半球空間環境綜合監測子午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北京站是中國地磁觀測基準台,也是國際實時地磁網Intermagnet成員,武漢站是中國電離層觀測歷史最悠久的國際知名台站。
古環境數據分析系統
擁有粒度分析儀、磁化率測量儀、有機元素分析儀、液體閃爍記錄儀、熱釋光光釋光儀等,並擁有MAT253穩定同位素質譜儀及元素聯測裝置,建有配套的穩定同位素處理室、化學實驗室等。
數據處理計算系統
擁有多個較大型的數據處理計算系統,包括分子動力學並行計算系統、地震成像及油氣資源建模計算系統、地幔動力學並行計算系統、石油地震資料處理系統和地震資料處理與解釋系統等。世界數據中心中國地球物理數據中心(WDC)建在該所。
資料來源:

合作交流

2014年研究所總計有311人次赴50個國家或地區參加國際會議、合作研究和交流培訓活動;邀請43個國家共166人次外賓來華參加國際會議、開展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共承擔7個在研國際合作項目;舉辦1個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學術機構或期刊任職方面,楊小平研究員當選GSA Fellow,翟明國研究員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林巍副研究員應邀擔任國際學術期刊《Microbiological Research》編委,祁生文博士應邀擔任國際著名刊物《Engineering Geology》、《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編委;2014年與朝鮮、寮國、韓國及伊朗等國家的地學相關機構簽署四項合作協定;來自法國、伊朗和孟加拉國的三位外國專家獲獲院人才計畫批准,2015年將來所開展科技合作;朱日祥院士獲首屆“法中獎”。
研究所開放日研究所開放日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5年3月,研究所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和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重點項目、重大項目課題、重點項目及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等國家級重要項目200餘項;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6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30餘項、登記軟體著作權230餘個。此外,該所研究成果以第一排名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2003年劉東生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99-2014年地質地球所SCI論文發表情況
年度SCI論文總數(篇)國際SCI(篇)中國國內SCI(篇)
2014
420
313
107
2013
346
236
110
2012
336
243
93
2011
283
196
87
2010
293
167
126
2009
258
148
110
2008
244
145
99
2007
209
126
83
2006
214
123
91
2005
184
110
74
2004
187
105
82
2003
182
90
92
2002
139
65
74
2001
168
74
94
2000*
122*
41*
81*
1999*
83*
26*
57*
備註:1999/2000數據是將“地質所”、“地球物理所”、“地質與地球物理所”三種標註合併而成。
1999-2014年該所獲得的國家級獎勵
年度獲獎類別與等級成果名稱該所主要完成人單位排名
2003年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
2014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晚新生代風化成壤作用與東亞環境變化
——
2014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二十萬年來軌道至年際尺度東亞季風氣候變率與驅動機制
譚 明(排名第三)
——
2013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華北克拉通早期陸殼形成與演化
翟明國(排名第一)
郭敬輝(排名第二)
彭 澎(排名第三)
——
2012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中亞增生造山作用及其環境效應
肖文交(排名第一)
孫繼敏(排名第二)
高 俊(排名第三)
——
2011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中國東部燕山期花崗岩成因與地球動力學
吳福元(排名第一)
李獻華(排名第二)
楊進輝(排名第三)
——
2009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大別山-蘇魯大陸深俯衝及其對華北克拉通的影響
葉 凱(排名第一)
張宏福(排名第二)
王清晨(排名第三)
楊建軍(排名第四)
劉景波(排名第五)
——
2009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工程地質結構研究及重大工程防災套用
伍法權(排名第一)
楊志法(排名第二)
秦四清(排名第三)
胡瑞林(排名第四)
李 曉(排名第五)
馬鳳山(排名第六)
張路青(排名第七)
劉大安(排名第八)
尚彥軍(排名第九)
祝介旺(排名第十)
第一
2006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岩石剩磁機理與古地磁場
朱日祥(排名第一)
張毅剛(排名第二)
潘永信(排名第三)
鄧成龍(排名第四)
——
2001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中國西南特提斯造山帶構造與新生代碰撞變形研究
鐘大賚(排名第一)
從柏林(排名第二)
張 旗(排名第五)
——
2000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中國乾旱半乾旱區十五萬年來環境演變的動態過程及發展趨勢
劉東生(排名第一)
劉嘉麒(排名第三)
——
2013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鄂爾多斯盆地中部延長組下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論與關鍵技術
羅曉容(排名第三)
第三
2012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金川鎳礦高應力特大型礦床連續開採綜合技術
馬鳳山(排名第八)
第六
2011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特等獎
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
王二七(排名第三十一)
第二十三
2011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中國東部成熟探區新增17億噸探明儲量油氣成藏新認識與勘探新技術
——
第六
2008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三峽庫區重大地質災害防治與監測關鍵技術
李 曉(排名第三)
胡瑞林(排名第五)
第三
2006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黃河流域水資源演變規律與二元演化模型
——
第四
2003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招遠金礦集中區地質與找礦
劉秉光(排名第六)
——
資料來源:
2000-2015年地質地球所第一署名單位發表的  NATURE、SCIENCE與PNAS論文統計表
刊物名稱序號發表年份第一作者職稱論文類型
NATURE
1
2012
副研究員
Letters
2
2008
博士後
Articles
3
2005
副研究員
Letters
4
2005
研究員
Brief Communications
5
2004
研究員
Letters
6
2002
研究員
Letters
7
2001
研究員
Letters
8
2000
葉 凱
研究員
Letters
NATURE
Geoscience
1
2012
研究員
Letters
2
2010
研究員
Letters
SCIENCE
1
2006
研究員
Brevia
2
2002
研究員
Technical Comments
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
2015
副研究員
Article
2
研究員
Article
3
2013
博士後
Article
4
2012
研究員
Article
5
2009
研究員
Article
6
2005
研究員
Article
資料來源:

學術刊物

第四紀研究第四紀研究
第四紀研究》:是地學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有多種著名國際檢索系統檢索該刊,中國國內有關檢索機構均收錄該刊,如《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科學文獻資料庫》、《中國數位化期刊》等。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8年底版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CJCR)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TPC)中,《第四紀研究》的總被引頻次為2224,排名第4,影響因子為1.780,在地球科學學科排名第7;根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年度報告(CSCD)(2008版),《第四紀研究》的總被引頻次為1530,影響因子為1.524。
岩石學報》: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主要報導有關岩石學基礎理論的岩石學領域各學科包括岩漿岩石學、變質岩石學、沉積岩石學、岩石大地構造學、岩石同位素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岩石成礦學、造岩礦物學等方面的重要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成果,同時也刊載綜述性文章、問題討論、學術動態以及書評等。
沉積學報》創刊於1983年,由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沉積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沉積地質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主要報導沉積學、沉積礦產、地球化學以及相關分支學科、交叉學科的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論文,介紹沉積學研究的新技術、新理論及中國國內外最新沉積學論著,同時也報導有關學術活動、學科研究動態及學術思想的討論和爭鳴。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CSCD)、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 ASF)等資料庫收錄。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2年12月工作的2011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板),2011年《沉積學報》影響因子為1.053,總被引頻次達2031次;根據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統計數據,2012年《沉積學報》的影響因子為1.0903,學科影響力位列全國地質學科技期刊第11位,總被引頻次為2614次。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統計的數據,2011年《沉積學報》的影響因子為1.346,在地質學(98種)學術期刊中排名第14位。《沉積學報》併入選《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報告》(2012版)遴選的2012年度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沉積學報沉積學報
地質科學》於1958年7月創刊,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該刊力求綜合、及時快捷地反映地質學領域內具有較高水平的新理論、新成果、新發現、新方法、新進展,特別關注構造地質學、岩石礦物礦床、石油地質、地球化學、地質年代學、構造物理、地層與古生物等方面的最新理論、野外和實驗成果,支持多學科交叉研究成果,鼓勵公開質疑精神。
地球物理學進展》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共同主辦的地球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報導中國國內外地球物理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成果,探討地球物理學的發展戰略,評價地球物理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刊登有創新性或意義重大的研究論文、專論、綜述、快報和其他文章;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版之地球物理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分析資料庫(CSTPC)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期刊。
工程地質學報》是中國工程地質學科綜合性的高級學術期刊。1993年批准創刊發行。主要介紹當前規劃、設計和在建國家重點工程的工程地質和地質環境實例及其論證;討論理論進展和方法創新;討論在土木、水電、鐵路、公路及礦山建設、城鄉規劃、地質環境和災害治理,以及能源和工業採掘等方面的新技術和經驗。
地球物理學報》創刊於1948年,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是有關地球物理科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固體地球物理、套用地球物理、空間地球物理和大氣、海洋地球物理以及與地球物理密切相關的交叉學科的研究論文,著重報導創新性研究成果;已列入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有多種著名國際檢索系統檢索本刊,如SCI、SA、CA、“全俄科學情報研究所文摘雜誌”、日本“科學技術文摘速報”、“世界譯文索引”、“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水科學文摘”、“TULSA石油文摘”、“美國地質文摘”、“法國文獻通報”等。中國國內有關檢索機構均收錄該刊,如《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等。在《中國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1999年10月公布的“1998年全國被引頻次最高的科技期刊前500名排行榜”中名列第12位,在地學類期刊中排名第一。從“1994年-1998年被引頻次最高的中國科技期刊百名表”顯示,《地球物理學報》的被引頻次在逐年增加,這5年的總引頻次排位第10。在《地球物理學報》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獲國家自然科學等各項基金資助的論文占總數的83.84%,經統計,2000年1-6期中的該項基金比例已上升為95%。
地球物理學報地球物理學報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研究所是國家最早確定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和博士後流動站單位,是中國科學院首批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截至2015年3月,該所具有培養“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和“海洋地質學”二級學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培養資格和學位初審權。設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3個博士後流動站。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3月,該所有研究生600餘人,博士後158人,包括博士生330人(含留學生12人)、碩士生173人,2000——2014年共畢業研究生1540人,其中博士畢業生1178人。研究生在讀期間,通過開展地質野外教學實習、開設專家系列講座、博士學位專業課程、以及加強學位論文開題、中期等必修環節考核的管理,提高研究生的學習、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並在在中國國內多個高校高設立“地學攀登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並與中國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辦學,先後設立“趙九章—現代地球和空間科學英才班”(2010年)和“地學菁英班”(2012)。
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近年來,該所研究生多次獲得國家級、院級各項獎勵,包括4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10人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獲得李四光優秀博士生獎、3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19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15人獲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每年平均有13名研究生獲得博士生國家獎學金、4名研究生獲得碩士生國家獎學金。

文化傳統

所徽

整個徽標呈正圓形。圓的外層上半部為中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對應的下半部為英文“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AS”(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圖案中心以旋轉的兩個“G”為主體,為地質學(Geoloy)和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英文的第一個字母,象徵兩大一級學科的緊密結合,並形成“S”(Science:科學)。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石碑

所大門口鐫刻有“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英文名稱的巨型花崗岩石碑, 2004年采自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附近著名的“房山花崗閃長岩體”,運抵後經加工、雕刻而成。石碑長9.88米,寬1.28米,高2.28米,重約80噸。
“房山花崗閃長岩體”屬中生代早白堊世燕山晚期侵入岩,鋯石U-Pb同位素年齡為130.7±1.4Ma,主要造岩礦物有斜長石、條紋微斜長石和石英,次要礦物有綠色普通角閃石和黑雲母,副礦物有磁鐵礦、磷灰石、榍石、鋯石等。該岩體以早期岩石學開創性研究聞名於中國固體地球科學界,有關它首篇岩石學研究論文是中國著名岩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該所研究員何作霖先生的科研成果,發表在1937年中國地質學會專報上。
研究所矗立巨型花崗岩石碑,第一,顯示研究所的門牌標識;第二,昭示研究所的科研對象是大地和石頭;第三,是該所老一輩科學家追求真理、開拓創新、勇攀高峰的實物見證和精神象徵;第四,代表研究所厚重的歷史,積澱的文化,牢固的根基,寓意研究所根深葉茂。
石碑石碑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所長
黨委書記、副所長
鐘 華
黨委副書記、副所長
副所長
副所長
副所長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歷任所長
姓名任期
1950-1968
1977-1989
1989-1993
徐文耀
1993-1998
1951-1980
1980-1984
1984-1987
1987-1995
1995-1999
1999-2007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