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壤系統分類 : 首次方案》是199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統分類課題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課題研究協作組。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土壤系統分類 : 首次方案
- 作者: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統分類課題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課題研究協作組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1年04月
- ISBN:703002074X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 : 首次方案》是199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統分類課題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課題研究協作組。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 : 首次方案》是199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統分類課題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課題研究協作組。內容簡介《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是在總結我國和國際土壤分類經驗...
先後提出了《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初擬)》(1985)、e中國土壤系統分類(二稿)》(1987)和《中國土壤系統分類(三稿)》(1988),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1991,1993),並於1995年提出了《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具體分類 以診斷層和診斷特性為基礎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既與國際接軌,又充分體現我國...
建國以來土壤分類是不斷完善的過程。涉及全國的土壤分類系統至少有9個。可分為三個時期。解放初 採用美國馬伯特土壤分類系統,以土類為基本單元,土係為基層單元,其中就有中國特有的山東棕壤、砂姜黑土和水稻土等類型;從 1954後 開始採用土壤發生分類系統,之後陸續提出了一些新土類,如黃棕壤、黑土、白漿土、磚紅壤...
中國從80年代中期正式開始研究土壤系統分類,以診斷層和診斷特性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也提出了《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這一分類突出了我國特有的人為土、乾旱土、高山土壤和季風亞熱帶土壤,在國內外產生了影響。?世界土壤分類的趨勢是以診斷層和診斷特性為基礎,走定量化、標準化和國際化的道路。除熱帶土壤和...
1960年,美國提出了土壤系統分類第七次草案,這是一個以診斷層和診斷特性為基礎的診斷定量分類系統,是土壤分類歷史上的一次革命。中國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我國的土壤系統分類研究,並制定了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體系,出版了土壤發生與分類等專著,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原則 (1)發生學原則 土壤分類的理論基礎就是...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是200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作者是Gong Zitong(龔子同)。圖書簡介 The rise and fall of civilizations have been closely linked withthe use and abuse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There is little reasonto believe that these linkages will disappear in the future. Peopleneed ...
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經過100多位土壤學家歷時10多年的時間,在《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土壤系統分類(修訂方案)》和《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第三版)》,並編制了相應的1/200萬土壤圖和附有土壤剖面的土綱、亞綱分布圖。
中國土壤區劃 中國土壤區劃的系統和分級具有明顯的地方性。現有3種方案。第一種方案 將全國土壤分為7級。即:0級,稱土壤氣候帶,分寒溫帶、 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5個帶;1級,稱土壤地區或亞地區,根據0級中土壤因經度的差異而發生的變化劃分;2級,稱土壤地帶與亞地帶;3級,稱土壤省;4級,稱土壤區...
土壤分類系統是指土壤分類的科學體系。簡介 我國採用土類、土種為主的分段分類制,共分為土綱、土類、亞類、土屬、土種等五級。(1)土綱。根據成土過程的共同特點加以概括,以反映各土類之間在發生上的聯繫,共分為12個土綱;(2) 土類。根據生物氣候條件、水文條件、耕作制度等自然和杜會條件的獨特的形成過程...
1958年中國第一次土壤普查採用農民土名,改稱黑土;1963年中國土壤分類系統(草案)把黑土和黑鈣土分為兩個獨立的土類。在1978年的中國土壤分類中列入半水成土綱的黑土土類;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分類(1988年)中劃歸均腐殖質土綱的黑土土類;在《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1991)中屬於均腐殖土土綱,濕潤均腐殖土...
乾旱土作為土綱是美國土壤分類第七次草案(1960年)最先提出的,乾旱土的定義是指具有乾旱土壤水分狀況、淡色表層和若干診斷下層的診斷特性的土壤,1961年聯合國糧農組FAO與教科文組UNESCO草擬的土壤分類體系認為:乾旱土系指半乾旱的乾旱土壤(灰鈣土和半漠境土)。我國於1991年正式出版了《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
美國土壤學家馬伯特接受了道庫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學說的影響,綜合闡述了土壤特性及其分異,提出了土壤分類的概略模式,特別對土系進行了劃分,這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詹尼用函式式定量地描述了土壤與成土因素之間的關係。隨著美國土壤科學研究的深入,以史密斯為首的土壤學家建立了土壤系統分類,提出以三維...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理論·方法·實踐》是199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龔子同。內容介紹 龔子同等著 頁數:903頁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簡介:中國科學院特別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出版 作品目錄 目錄:第2章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建立和發展 ;2.3 中國土壤系統...
在土壤分類中,必須將耕作土壤和自然土壤作為統一的整體進行土壤類型的劃分,具體分析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對土壤的影響,力求揭示自然土壤與耕作土壤的發生上的聯繫及演替規律。土壤分類級別 我國現行的根據土壤發生分類的土壤分類系統,是在1992年匯總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成果編撰《中國土壤》時而擬定的《中國土壤分類系統》。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新論》是199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研究叢書》編委會編著。內容簡介 內容包括最新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研究中在乾旱土綱、人為土綱、鐵鋁土和鐵矽鋁土綱、淋溶土和雛形土綱等以及關於土壤水分和溫度狀況、土壤基層分類、土壤系統分類套用方面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論述,總計79篇。圖書...
以及方法論研究的參考。圖書目錄 目錄 1∶50萬海南島土壤與土地製圖及數位化資料庫的建立 周慧珍 海南島土壤類型——按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 陳志誠 趙文君 附錄Ⅰ 海南島土壤與土地屬性數據編碼 附錄Ⅱ 海南島土壤與土地屬性資料庫的數據結構 附錄Ⅲ 海南島土壤與土地屬性資料庫 ...
包括土壤性狀普查、土壤類型普查、土壤立地條件普查、土壤利用情況普查、土壤資料庫和土壤樣品庫構建、土壤質量狀況分析、普查成果匯交匯總等。以完善土壤分類系統與校核補充土壤類型為基礎,以土壤理化性狀普查為重點,更新和完善全國土壤基礎數據,構建土壤資料庫和樣品庫,開展數據整理審核、分析和成果匯總。查清不同生態...
1949年以來,中國政府進行了兩次全國範圍的土壤普查和兩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第一次土壤普查在1959年到1961年間開展,主要了解中國的耕地資源到底有多少、在哪兒,初步建立了一個土壤分類系統,摸清了耕地資源分布與土壤基本性狀。 對比第一次土壤普查,第二次土壤普查範圍更大、更精細。巨大的工作量加上交通、工作條件...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進展》是199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研究叢書》編委會編。內容簡介 該書是《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探討》的續集,徵集有關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研究的論文53篇。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目錄 一、總論 二、人為土 三、鐵鋁土、鐵矽鋁土 四、矽鋁土 五、乾旱土 六、其他土壤 七、...
1984年全國土壤普查分類會議擬訂的中國土壤分類系統及1991年出版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均在人為土綱之下,列入了灌淤土類。近似於美國土壤系統分類中的厚熟始成土(Plaggept)。在中國土壤系統分類(修訂方案)中部分灌淤土相當於灌淤旱耕人為土。中心概念 灌淤土是具有一定厚度灌淤土層的土壤。這種灌淤土...
中國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一直使用“黑鈣土”名稱,在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分類(1958)中曾一度改稱為“石灰性黑土”、“火性黑土”(土類)。1978年《中國土壤分類暫行草案》及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土地分類(1988)中又恢復黑鈣土(土類)名稱。在《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1991)中列入均腐殖質土綱,半乾潤均...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龔子同教授就是一位與“土壤相親”的踐行者,在他研究的項目“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進步二等獎後,他的感言仍是那句老話:“沒有不良的土壤,只有不良的耕作和技術。 ”最近20年,他的目標就是能建立中國土壤的“完整族系譜式圖”,在37家科研單位、200多名科學家的幫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