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土壤中的地帶性土壤
沙漠土壤的地帶性土壤包括荒漠土和乾旱土。
荒漠土
1、概念
荒漠土:也稱漠土、漠境土,系指在漠境地區所發育的地帶性土壤。
2、分布
荒漠土廣泛分布於溫帶和熱帶漠境地區,世界荒漠土約占大陸面積的10%,主要分布在6個地區。
非洲撒哈拉大荒漠:620萬km;
大洋洲荒漠:280萬km ;
中亞大荒漠:220萬km ;
阿拉伯大荒漠:120萬km ;
南美洲大荒漠:100萬km ;
美國西南部大荒漠:90萬km。
3、荒漠土成土過程的特點
①生物累積過程顯著削弱(與乾旱土相比),缺乏明顯的腐殖質層。荒表面發生了明顯的漆皮化、龜裂化過程,並形成特有的荒漠結皮。
②土體很薄,並表現為“原始性”。
③由於降水稀少,土體中各種元素基本上不發生移動或移動極弱,CaCO3在表層聚積,較易移動的石膏和易溶性鹽類也淋洗不深。
④土壤剖面的發生層次比較明顯,從上到下依次為:聚集石灰的表層、石膏聚集的中層和累積易溶鹽的底層。
“三化一積累”:漆皮化、龜裂化、礫質化和碳酸鹽的表聚化,以及石膏易溶性鹽分的累積是荒漠土形成過程的基本特點。
4、荒漠土的共同特徵
①土壤的組成與母質非常近似,腐殖質含量很低,通常在0.5%或0.3%以下。
②地表多礫石、龜裂,土壤表層為孔狀結皮層和結皮下的鱗片狀層;亞表層具有“黏化”和“鐵質化”的紅棕色緊實層。
③土層中普遍含有石膏和較多的易溶性鹽類。
5、我國的荒漠土
我國沙漠地區的荒漠土廣泛分布於西北乾旱地區,以新疆、甘肅、青海和內蒙古西部最為集中,區內氣候極端乾旱,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不少地區還不足50mm,植被稀疏簡單,有些地段甚至無高等植物,植被覆蓋度一般在10%以下。
我國荒漠土可分為三個地帶性土類:
乾旱土
1、乾旱土分類概述
乾旱土作為土綱是美國土壤分類第七次草案(1960年)最先提出的,乾旱土的定義是指具有乾旱土壤水分狀況、淡色表層和若干診斷下層的診斷特性的土壤,
1961年聯合國糧農組FAO與教科文組UNESCO草擬的土壤分類體系認為:乾旱土系指半乾旱的乾旱土壤(灰鈣土和半漠境土)。
我國於1991年正式出版了《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首次方案)》,書中區分出乾旱土綱,下設4個亞綱,11個土類。
2、乾旱土的分布及其形成特點
乾旱土是荒漠草原植被下發育的地帶性土壤。
乾旱土主要包括:棕鈣土、灰鈣土。
棕鈣土:為溫帶荒漠草原植被下發育的地帶性土壤;
灰鈣土:為暖溫帶荒漠草原植被下發育的地帶性土壤;
灰鈣土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墨西哥腹地沙區、南美洲阿根廷北部沙區及非洲沙漠最北端,在歐亞大陸以前蘇聯中亞細亞地區面積最大。
棕鈣土主要分布在各大陸溫帶荒漠邊緣地帶,其中以歐亞大陸荒漠草原地帶的面積最大。
形成特點:存在著兩個基本的土壤形成過程,腐殖質累積過程和鈣積化過程。以物理風化為主,有時地表或地下有碳酸鹽可溶性鹽類的積聚。
乾旱土壤的共同特點是:①由於氣候條件較乾旱,土壤受淋溶作用較弱,土壤下部均有明顯鈣積層,交換性鹽基呈飽和狀態。②有機質主要以根系的形式進入土壤,故腐殖質含量自表層向下逐漸減小。⑧土壤反應為中性至鹼性。
3、我國的乾旱土
棕鈣土廣泛分布於內蒙古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中西部,新疆準噶爾盆地的兩河流域。
灰鈣土分布於內蒙古高原西部、青海高原東部、北疆伊寧盆地。
沙漠土壤中的非地帶性土壤
沙漠土壤中的非地帶性土壤包括鹽鹼土、風沙土和草甸土。
鹽鹼土
1、鹽土
指受中性鈉鹽(主要指NaCl和Na2SO4)影響的土壤,地表層含鹽量>0.6%時,即屬於鹽土。不同鹽分對植物的危害不同,不同鹽分種類構成鹽土含鹽量的下限不一:
氯化物鹽土下限為0.6%,
硫酸鹽鹽土為2%,
氯化物和硫酸鹽混合類型的鹽土為1%左右。
積鹽的原因:
2、鹼土
鹼土:受能起鹼性水解作用的鈉鹽(主要是NaHC03、Na2C03、Na2Si03、亞矽酸鈉)影響的土壤。
鹼土呈強鹼性反應,pH值可高達9或更高。其中的易溶性鹽處於淋溶狀態,交換性鈉含量高(占交換性陽離子總量的20%以上),土壤中的無機和有機成分均處於高度分散狀態,潮濕時泥濘,乾時板結堅硬,耕性差。
鹼土具有特殊的剖面構型,由上至下以次為:
淋溶層:一般是灰色或淺灰色,片狀或鱗片狀結構。
鹼化層:呈褐色或近於褐色,為圓頂形的柱狀結構。
鹽化層:易溶性鹽含量很高,塊狀或核狀結構。
風沙土
風沙土相當於美國的沙質新成土,
屬於聯合國分類的粗骨土。
風沙土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北方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沙漠和沙地中,橫跨東北、華北及西北9個省(自治區),面積74萬多km。實際是指沙質荒漠和東部的沙地。
風沙土形成特點:成土作用微弱,並經常被風蝕和沙埋作用打斷。吹蝕和堆積使得風沙土的成土過程很不穩定,很難形成較為成熟的剖面,一般只表現腐殖質層和母質層,缺乏明顯的澱積層,並經常出現一層或多層的埋藏土層。土壤有機質積累少,缺乏物理黏粒,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母質的性狀。
草甸土
草甸土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河流泛濫地、沖積平原、三角洲以及濱湖、濱海的低平地區。我國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內蒙古及西北地區的河谷平原沿河兩岸。
草甸土形成過程的主要特點是,具有明顯的腐殖質累積過程和瀦育過程。
沙漠土壤的特點
(一)土壤類型較多
有地帶性的乾旱土和荒漠土,還有非地帶性風沙土、鹽鹼土、草甸土和沼澤土等。
(二)低質量的土壤資源比例大
全世界荒漠土面積為28億km,占世界土地面積的20.1%,其中可耕地1400萬km,僅占該類型土壤面積的0.5%。
沙漠地區的土壤多數土層薄,質地粗,有機質和水分含量低,表層或亞表層常有鈣積層和石膏層,甚至礫石裸露。還有鹽鹼土。
(三)開發潛力大
例如,新疆面積160多萬km,現已開墾的面積只占總面積的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