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戈壁是
荒漠的一個類型。即地勢起伏平緩、地面覆蓋大片礫石的荒漠。來自
蒙古語。蒙古語稱礫石質荒漠為戈壁。
分布
中國的戈壁廣泛分布於溫都爾廟—
百靈廟—
鄂托克旗—
鹽池一線以西北的廣大荒漠、半荒漠平地,總面積約45.5萬平方公里。
茫茫
戈壁灘上布滿粗砂、礫石,踏在上面,沙沙作響。中國幾個主要的、大的沙漠和沙地主要位於新疆、內蒙古、甘肅和寧夏等地,沙漠(包括
沙丘和風蝕土地)總面積為71.29萬平方千米,戈壁總面積為56.9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面積的13.36%,其中新疆沙漠總面積為42.0萬平方千米,戈壁面積為29.3萬平方千米,位居全國沙漠和戈壁面積的首位。
形成
科學家認為,200萬年以來,特別是幾十萬年以來的中、晚、更新世時期,
中國西部地勢不斷上升、乾燥。
戈壁
氣候區不斷擴大。這些地帶表面沉積的砂岩、粉砂質泥岩以及砂礫岩等比較疏鬆的岩體在太陽和
風的作用下,不斷被風化剝蝕,變成大量碎屑物質。
這些大小混雜的碎屑物質從山上崩解下來,開始在山腳下堆積起來。在洪水的作用下,被衝到較遠的
山麓地帶,形成大面積的洪積平原。
每當乾燥季節,在大風的作用下洪積平原上的碎屑物質中的細砂和塵土被吹到天空中,其中塵土被吹到千里外的地區,形成了黃土高原;而那些細砂則被風攜帶到附近,形成沙漠。粒徑比較大的礫石,則被留在原地了,就形成了如今的戈壁灘地貌了。
戈壁是粗砂、礫石覆蓋在硬土層上的荒漠地形。按成因礫質戈壁可分為風化的、水成的和風成的三種。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因洪水沖積而成。
當發洪水,特別是山區發洪水時,由於出山洪水能量的逐漸減弱,在洪水衝擊地區形成如下
地貌特徵:大塊的岩石堆積在離山體最近的山口處,岩石向山外依次變小;
隨後出現的就是拳頭大小到指頭大小的岩石。由於長年累月日曬、
雨林和大風的剝蝕,稜角都逐漸磨圓,變成了我們所說的石頭(學名叫礫石)。這樣,戈壁灘也就形成了。
而那些更加細小的砂和泥則被沖積、漂浮得更遠,形成了更遠處的大沙漠。
戈壁地面因細紗已被風颳走,剩下礫石鋪蓋,因而有礫質荒漠和石質荒漠的區別。蒙古人稱沙漠地區,這種地區儘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荒漠中的吹蝕區中的各類沉積物,例如山前洪-沖積平原面上的
洪積物、沖積物、冰川、冰水平原上的
冰磧物和冰水堆積物以及
基岩經強烈風化後的碎屑殘積物等,經過強勁的風力作用,細粒砂與粉塵被吹掉,留下粗大的礫石,成片覆蓋於地面形成礫漠。中國的甘肅
玉門一帶十分典型。
礫漠中的礫石在風所挾帶的沙的磨蝕下,形成具有稜角的風棱石,風棱石表面有褐色的鐵錳氧化物殼,這層殼稱為荒漠漆,是礫石中水分蒸發時所溶解的礦物質沉澱於礫石表面而成。
類型
戈壁的地表依據其組成物質可劃分為
岩漠、礫漠兩類。岩漠是指地表岩石裸露或僅有很薄的一層岩石碎屬 戈壁
覆蓋的山麓地帶,分布在周圍及內部山前面積不大。如
馬鬃山、
雅布賴山、
賀蘭山、
罕烏拉山、
巴彥烏拉山的山前地帶,礫漠地表為礫石覆蓋,礫石大小不等,在
石漠的外圍地帶面積廣大,強勁的風力,將細小顆粒吹走,留下粗大的礫召,礫石多成為風棱石,上覆蓋一層堅硬光滑的黑褐色
荒漠漆皮,以岩漠和礫漠組成的荒漠戈壁面積廣大,分布範圍只在阿拉善
巴丹吉林騰格力、
烏蘭布和三大沙漠外圍。
戈壁可分為剝蝕(侵蝕)和堆積往由山地向兩側谷地或盆地作帶狀排列。
剝蝕(侵蝕)類型
戈壁形成過程以剝蝕(侵蝕)作用為主,主要分布於
內蒙古高原中西部及其邊緣山地,為白堊紀以來連續聳起成陸,其後未經海侵或劇烈地殼運動因而長期處於
剝蝕作用的地區。地面組成物質較粗,地面起伏稍大,基岩時常裸露,礫石堆積很薄,水土資源貧乏,又可分為2個亞類:
剝蝕(侵蝕)石質戈壁。作狹帶狀分布於馬鬃山等內
蒙古高原邊緣山地及其山前地帶,
準平原化現象顯著,地面幾乎全部為戈壁,而戈壁面上基本沒有或很少堆積物,因而大部分地方基岩裸露,山地基本削平,僅以零星殘丘存在。地面平坦而略有起伏,
侵蝕溝廣布。
常流河缺乏,
地下水位埋深10米以上。土壤瘠薄,以粗骨質石膏棕色
荒漠土和石膏灰棕荒漠土為主,植被極稀疏,覆被度不及1~5%,以散生的紅砂、
泡泡刺、勃氏麻黃、
梭梭等為主。
剝蝕(侵蝕)—坡積—洪積粗礫戈壁。廣布於內蒙古高原中西部,在馬鬃山、天山等山麓地帶也有狹帶狀分布。
地面組成物質以直徑2~20厘米粗礫為主,由坡積—洪積作用而成,帶稜角,分選作用和磨圓度不佳,一般堆積物厚度不到1米,其下即為削平的基岩;距山地愈遠,堆積物的顆粒愈細,厚度也愈大,地面基本平坦,自山地向兩側逐漸傾斜,坡度一般為3~5度,侵蝕溝發達,但常流河不多,地下水位深達10米以上。
土壤瘠薄,以礫質灰棕荒漠土和棕鈣土為主。植被覆蓋度一般為1~5%,以紅砂、泡泡刺、珍珠、包大寧等為主。
堆積類型
上述內陸盆地周沿的高大山地(
崑崙山、天山、
阿爾泰山、
祁連山等)經長期剝蝕和侵蝕後,產生大量岩屑碎石,在山麓及盆地邊緣堆積,即為戈壁形成的豐富物質基礎。崑崙山北麓戈壁頻寬達200公里,酒泉附近祁連山北麓礫石層厚達700~800米。本類型包括下列3個亞類:
坡積—洪積碎石和櫟砂戈壁。主要分布於
山間盆地的邊緣和山麓地帶。戈壁分布特點是與石質低山及山間盆地相錯綜,或廣大成片,或較為零星。
戈壁的地區差異性甚顯著,例如在馬鬃山地,戈壁分布於山間盆地的邊緣,由強烈剝蝕的古老岩層風化物就近坡積和洪積而成,
地面坡度達3~5度,礫徑多為3~10厘米,一般具有明顯的漆皮,當地稱為“
黑戈壁”,土壤多為貧瘠而厚僅 50~60厘米的石膏棕色荒漠土,植被覆蓋度5%左右,人煙稀少。
在祁連山地則情況不同,由洪積—坡積形成的戈壁位於海拔2200米以下的山間盆地邊緣,組成物質為粗大的礫石和碎石,呈灰色或灰黑色,當地稱為“白戈壁”。地面坡度達5~10度,降水較多,水文網較密,植被較好,覆蓋度可達20~30%左右,基本上已綠化。
洪積—沖積礫石戈壁。分布面積在堆積類型中最為廣闊。地貌上相當于山麓扇形地,地面絕大部分是礫石戈壁,主要由
第四紀洪積、沖積物組成。礫石磨圓度較好,分選較明顯。
戈壁分布和性質也表現了地區差異。例如在馬鬃山南麓傾斜平原,礫石戈壁作東西向的狹帶,礫石層約厚10~20米,礫徑2~10厘米,均有稜角和漆皮。祁連山北麓扇形地,其礫石戈壁作東西向的寬頻,礫石層厚100米左右,礫徑2~20厘米,磨圓度較好,呈灰色及灰黑色。
特點
終年少雨或無雨,年降水量一般少於250毫米,降水為陣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
氣溫、地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多晴天,
日照時間長。
風沙活動頻繁,地表乾燥,裸露,沙礫易被吹揚,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荒漠中在水源較充足地區會出現
綠洲,具有獨特的生態環境利於生活與生產。
自然特徵
地形
嘎順戈壁西以天山支脈為界,南以北山為限,海拔高達1,524公尺(5,000呎)。呈緩和的波狀起伏,帶戈壁。
有複雜的迷宮似的寬闊凹地,而凹地又為有時高出平原90多公尺的平頂小丘和岩石山脊所分隔。儘管鹽沼處於封閉的凹地之中,荒漠卻多石無水。土壤為灰褐色且含有石膏。
外阿爾泰戈壁,北面和東面分別為蒙古阿爾泰山和戈壁阿爾泰山的支脈,南為北山。平原隆起,峭拔而崎嶇。延伸到平原上達10公里(6哩)餘的遼闊山區,挨著平原和低矮圓形的丘陵群。這些山是貧瘠的,並為乾谷所破碎。
外阿爾泰戈壁的西段也基本是平原,但上面散布著小塊的隆起地區,並為乾河床所切割,此外還有闊大的鹽沼。在中部,這種破碎程度有增無減,
台地(頂部平坦側面陡峭的丘陵)和乾溝一道出現,末端為平坦的凹地,上面覆蓋著黏土層。外阿爾泰戈壁是焦乾的,年降水量不足100公釐(4吋),不過地下總是有水。然而,這裡實際上並沒有井和泉,植被非常稀疏,對於家畜幾乎無用。
準噶爾戈壁在嘎順戈壁的北面,蒙古阿爾泰山東部支脈與天山最東端之間。它類似外阿爾泰戈壁,邊緣為溝壑、殘餘丘陵和低矮山脊所破碎。
阿拉善沙漠位於北面的中國蒙古邊界、東面的黃河與賀蘭山、南面的祁連山與西面的
黑河北段之間。它由一廣袤的近乎荒蕪的平原組成,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升高。阿拉善大片地區為沙子覆蓋。
東戈壁具有與西部地區類似的特徵,海拔高度在701~1,524公尺(2,300~5,000呎)之間,但其降水量卻稍多一些——達到每年203公釐(8吋)——不過實際上卻沒有河流。地下水相對豐富,僅部分礦化。地下水還接近地表,為小湖和泉提供水源。然而,植被卻是稀疏的,主要由粗糙的灰褐色土壤中的蒿草構成。在潮濕的凹地,常見鹽沼和草澤。在北部和東部的外圍地區,有著較大的降水量,荒漠景觀逐漸變得不再那麼嚴酷,有時甚至像大草原似的。
氣候
氣候是極端大陸性的和乾燥的︰冬季嚴寒,春季乾冷,夏季溫暖。年氣溫升降幅度相當大,1月份平均低溫可達到-40℃(-40℉),而7月份平均高溫則可攀升到45℃(113℉);日氣溫升降幅度也可十分巨大。年總降水量從西部的不足76公釐(3吋)至東北部的203公釐(8吋)餘不等(夏季降水量最大)。類似季風的狀況存在於東部地區。北風和西北風盛行於戈壁。
水系和土壤
荒漠水系主要是地下的;地面河流幾乎沒有常流。山地水流局限於戈壁邊緣,即使如此,當它們流入鬆散的土壤或多鹽的、封閉的凹地時也很快就乾涸了。許多河流僅在夏季流水。另一方面,地下水卻廣泛分布,質量足以勝任畜牧。
戈壁土壤主要是灰褐色與褐色的碳質土(富於碳)、
石膏土(含有石膏)、粗礫石土,常與多沙鹽沼及黏土結合在一起。
植物
植被稀疏罕見。在高原和山下的平原上,有灌木似的矮小植被。在鹽沼,也以鹽生植物類為主;在沙漠生長著
沙蒿和稀疏的多年生及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半荒漠地帶,植被較為豐富,屬於草本植物類和蒿類。在戈壁阿爾泰山和其他高山,荒漠草草原完全覆蓋了較低的山坡,而在較高的部分,則有羽草草原的山地變體。
動物
動物多種多樣,有諸如
野駱駝、
蒙古野驢(Equus hemionus)、詹蘭羚羊和捷爾倫羚(dzeren)一類的大哺乳動物。
普爾熱瓦爾斯基氏
野馬曾分布於荒漠西部地區,在野外可能已經滅絕。齧齒類動物包括旱獺與囊鼠,還有爬蟲類。
經濟發展
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公里1人(每平方哩不足3人)——在內蒙古主要是蒙古人及漢人。漢人人口自1950年以來大為增加。居民的主要職業是遊牧,不過,漢人聚集的地區以農業為主。蒙古牧民的傳統住宅是氈蒙古包及帳篷,而漢人農民則住在粗磚建的土房中。
戈壁地區及其半荒漠地段主要是牧區,綿羊和山羊占牲畜總數的一半多。次重要的是大角家牛。馬僅占牲畜總數的一小部分,與大角家牛集中在東南地區草木較為茂盛的半荒漠。相當數量的牲畜由
雙峰駱駝組成,至今還在一些地區用於運輸。
自從1950年代以來,人口增加和對邊地的過度使用,減少了植被並增加土壤的侵蝕,導致戈壁沙漠地區的全面擴展,犧牲了邊緣半乾旱草原。80年代,戈壁的工業化強化了環境污染。一個明顯的例子為呼和浩特地區化肥生產造成的地下水磷酸鹽污染,反過來又影響了當地的牲畜。
研究和探索
古代
絲綢之路在沿
塔克拉瑪乾沙漠北緣及西緣一線延伸時,橫貫阿拉善沙漠南部且穿越嘎順戈壁。戈壁地區最初是通過13世紀時
馬可·波羅的生動描述而為歐洲人所知的,除此之外,他們在實際上一直並不了解這一地區而且沒有到這一地區旅行過。
戈壁最有文化趣味的地區是中國
敦煌市附近的佛教系列洞窟寺廟群。這些寺廟建於4~10世紀,在沙漠乾燥的空氣中被很好地保存下來,其中壁畫與文獻的質量和數量一直無與倫比。對這一建築群的科學研究,隨
匈牙利裔英國考古學家和地理學家
斯坦因(Aurel Stein)在1907年發現
千佛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