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是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成漢昌
基本介紹
- 作者:成漢昌
- 出版社:中國檔案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4年
- 頁數:639 頁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0194603
《中國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是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成漢昌
土地改革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徹底剷除封建剝削制度的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是我國民主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就提出了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領導了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新中國成立前,占全國面積約三分之一的東北、華北等老解放區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新中國成立後,按照...
中國的土地改革,是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農民廢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運動。亦稱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土地革命。中國的土地改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仍維持封建土地制度,占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占有可耕土地面積的70%~80% ...
認識:變革土地制度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是廣大農民最迫切的要求。不解決土地問題,就不可能把廣大農民真正的發動起來,也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務。在國共政權十年對峙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根據當時的國內矛盾,分別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為適應...
土地改革涉及到敏感的制度屬性,廢除城鄉二元體制會觸動城市集團包括政府自身的利益,推動起來肯定會有很大困難。但中國必須解決農村的內需問題,才能實現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最新檔案 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意見背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三權分置”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決定。這次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主要就是為了將農村土地實行“三權分置”的制度法制化,以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由國家以法律調整土地關係,保護、利用和管理土地的制度。1950年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3年公布了《國家建設徵用土地辦法》(1957年修訂),1982年公布了《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1983年公布了《國務院關於制止買賣租賃土地的通知》等,...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會生產方式下,由國家確認的土地所有權歸屬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礎。中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有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具體形式。勞動者小土地私有制,在幾種以私有制為基礎的...
《土地改革法》共分總則、土地的沒收和徵收、土地的分配、特殊土地問題的處理、土地改革的執行和執行方法、附則等六章40條。《土地改革法》頒布後的同年冬季開始,在全國開展了一場歷史規模最大的土地改革運動。《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它還確定了土地沒收和...
中國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 《中國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是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成漢昌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還有2/3的地區存在著封建土地制度。“在大約2.9億農業人口的華東、中南、西南、西北等新解放區和待解放區,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嚴重地束縛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中國人民迫切需要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解放農村生產力的需要。《共同綱領》第二十七條還規定:“土地改革為發展...
狹義的土地制度僅僅指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國家管理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上,習慣把土地制度理解為狹義的土地制度。改革開放特別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人們對我國土地制度含義的理解不斷深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逐步探索和調整中,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形成土地產權更為清晰、用途管制更為有力、節約集約更為顯著、資源配置更為高效、收益分配更為合理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體系和運行規範、平穩有序、城鄉統籌的土地市場,促進城鎮化、工業化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土地資源保障。一、現行...
於1947年上半年開展土改複查工作,較好解決了上述問題。人民解放軍進入戰略進攻後,要求解放區更加普遍深入地開展土地制度改革運動,以充分調動廣大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央工作委員會在河北省建屏縣(今屬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草案)》(...
通過調研總結和思考,充分借鑑我國其他地區農村土地改革實踐的經驗和教訓,嘗試創立了以土地使用產權改革為核心的“三位一體”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模式,並著手開展了試點工作,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擁護。改革原因 棗莊市推行農村土地使用產權改革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農業生產力發展...
第二,在謀發展的經濟模式上要及時有效的進行過渡性的調整與安排,全面的將地方政府的土地資源情況進行全面的清理,從而做好相應的債務風險評估工作,更進一步的推動我國的土地經營模式實現一定的改革與發展。第三,國家積極的將土地改革工作進一步的深化,有效的建立城鄉用地中的市場體系,不斷的在土地征地制度的改革進行...
其原因是:(1)引導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能沒收他們的土地,也不能贖買他們的土地,而只能通過示範,提供幫助,讓他們組織起來走集體所有的路子。這是由中國農民的性質和社會主義的性質共同決定的。(2)農村土地的公有化程式絕非人們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受制於農村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的。就我國現階段農村生產力的狀況...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制度。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農村經濟逐步改革,普遍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即把集體所有的土地等生產資料承包給農民以戶為單位獨立經營,自負盈虧。除向集體上交提留和向國家交納農業稅以外,其餘全部收入歸農民個人。這種家庭聯產承包制度,實際上是把土地的使用權與所有權在一定...
看來,仍是一個基本問題,只不過和民主革命時期相比,有不同的特點。一、社會主義制度下解決農民的基本思路 新中國成立之後,黨和政府首先面臨的兩個大問題,一是在戰爭廢墟上恢復 生產以維護民生,為現代化建設創造條件;二是開展旨在解決民主革命遺留問題的初步改革,這方面,在農村就是開展土地改革。中國南方各省的...
其間有一次不成功的王莽改制,他仿照古代井田制全國土地改稱"王田",不許買賣。不僅沒有解決社會土地問題,相反又把農民禁錮在"王田"里當牛做馬,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北魏至隋唐 (孝文帝改革——780年)封建土地國有制→以人丁為主負擔均田制、租庸調製(庸在隋出現,唐朝取消年齡限制,保證了農民的勞動時間)、...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是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農村宅基地、征地制度等改革。2014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此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國各地逐步推進。
1956年改造前,土地是以小農所有制為主的私人所有制。就是說,土地被分成一份一份的,歸農民所有,這個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完成的;而因為私有制容易引起土地兼併的問題,並導致鄉紳/地主/土皇帝等問題出現,56年改造後,土地收歸國家,收歸集體,土地屬於公有制,農民對土地只擁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農民...
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數地區外,土地改革在全國農村基本完成。加上老解放區土地改革,全國大約有3億多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得到了大約7億畝土地和其他一些生產資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繳納的數千萬噸以上糧食的地租。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使我國農村的土地占有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
由於土地制度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為審慎穩妥推進,2014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行頂層設計。2015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三十三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新的土改政策檔案《中國土地法大綱》。中共中央於10月10日公布實施。這是抗日戰爭勝利後第一個公開頒布的土地改革的綱領性檔案,它標誌著自1937年中共中央改變土地政策為減租減息以來,重新宣布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