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土改

老區土改就是老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區土改
  • 全稱:老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 類型:土地改革
  • 制度參考:《五四指示》
引言,《五四指示》,訴苦賬,果實帳,忻縣的土改運動,《中國土地法大綱》,丈量土地和購置農具,土地登記底冊,土地房產證,農民翻身,武鄉民眾教育館,關於老區結束土改問題,封建未鬥垮、民眾未充分發動的幾個原因,

引言

老區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解放區,1946年中共中央發出的《五四指示》,吹響了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運動的號角。開會訴苦、分享鬥爭果實、丈量土地、登記財產、頒發土地房產證,千百萬農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徹底翻身,笑逐顏開。

《五四指示》

1946年3月,中共中央聽取了有關山西、河北、山東、華中等解放區廣大農民民眾在反奸、清算、減租、減息鬥爭中直接從地主手中獲取土地的情況報告,之後又進行了反覆討論研究,最後由劉少奇綜合各方面的意見,起草了《關於土地問題的指示》。5月4日,中共中央將此作為黨內檔案發至各解放區貫徹執行,這即是著名的《五四指示》。其中指出:“各地黨委在廣大民眾運動面前,不要害怕普遍的變更解放區的土地關係,不要害怕農民獲得大量土地而地主則喪失了土地,不要害怕消滅了農村中的封建剝削,不要害怕地主的叫罵和污衊,也不要害怕中間派暫時的不滿和動搖。相反,要堅決擁護農民一切的正當的主張和正義的行動,批准農民已經獲得的和正在獲得的土地;對於漢奸、豪紳、地主的叫罵,應當給以駁斥;對於中間派的懷疑應當給以解釋;對於黨內的不正確觀點,應當給以教育。各地黨委必須明確認識解決解放區的土地問題是我黨目前最基本的歷史任務,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環節。必須以最大的決心和努力,放手發動民眾與領導目前的民眾運動來完成這一歷史任務。”至此,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在老解放區普遍開展起來。

訴苦賬

“訴苦”是貧苦農民在土改運動中表現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這對於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是1946年晉城縣賈泉村土改運動中的部分“訴苦賬”,從中可以看出當時農民進行“訴苦”內容的多樣性。如在“關金旺總訴”中:1.我吃喝嫖賭都乾過。2.欠一斗多糧秣,把張新殊扣起來並不教吃飯。3.白毛孩因偷牛將他打死,情願將至居家遺屍,由浮山搬回葬埋。4.李小拐來偷牛,被吊打。5.穿了一件袍,到臘月才撥了二百元。6.捉中秋時系小替、希武、盤根等指使,海旺做公事到工作隊後,死於所內。原來是關潤狗報告的,海旺、大田等應負責。7.雇申小旦支長差,不給價。8.關新正因失豆不賠,未交糧秣,反把新正扣起。9.前年9月,丁路長弟有病不能支差,硬教路長去頂工。在城扣了二十天,每天二升小米,應賠償四斗等。

果實帳

農民協會是土地改革運動中最基層的組織形式,沒收地主老財的土地財產後,這些東西就成了屬於人民的“鬥爭果實”。這是陽城縣南安陽村1946年土改後的“分果實榜賬”。如馬多娃家分得果實有:黃綢褲一條,籮床一付,小泡桿一個,碎鐵,馬扎,火柱一根,瓷碗一個,缸一口,米二升,麥四斗,油一斤,小木盒一個,鐵娃一個,圪鈴一個,油輛一個,扎花車一個。牛逢泰分到的有:犁一張,紅被一條,單被一條,黑領褂一件,鐮一張,褥子一條等。張三醜分到的有:黑緞大襖1件,板箱一對,熨鐵一個,梳妝盒一個,車柱一根,桶一個等。

忻縣的土改運動

《五四指示》頒布後,各解放區的土改運動暴風驟雨般的開展起來。1946年8月由範亭中學、實驗學校及靜樂縣幹部一共25人組成了土改工作團到忻縣六石、尹村、土陵橋三村開展土改工作。這是有關此次土改運動的工作報告的部分內容,對三個村莊的基本情況和土改的具體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其中指出:1943年在六石村進行了減租分糧。這裡多為伙種形式,原條件為:地主全部投資,佃戶只出勞動力,分配條件為地主先去過一斗地畝糧後,三條腿伙分,即佃戶分的三分之一,地主分的三分之二。1943年部分的減去了,地畝糧大部為明減暗不減,1944年改為35(佃戶)65分,大部來執行。1945年解放後,改為四六分(佃戶四),大部按照這個規定執行了。當減租不久,環境變化,閻錫山軍隊即來,地主報告了佃戶,敵人即將佃戶大部捉住、捆綁、吊打後,將減租分了的糧全部要回,並將兩個佃戶扣到城內。此時我民主政府決定扣了王和、張懷章、索合等五個地主,以作為交換條件。後來敵將佃戶放回來了,我們也將地主放了。這個鬥爭使民眾看得很清楚,這是明顯的兩個陣營。這以後佃戶深怕晉綏軍不敢動,但地主也深怕八路軍(並不是怕民眾),也就暫時安分守己。民眾不敢動,這給工作團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中國土地法大綱》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新的土改政策檔案《中國土地法大綱》。中共中央於10月10日公布實施。這是抗日戰爭勝利後第一個公開頒布的土地改革的綱領性檔案,它標誌著自1937年中共中央改變土地政策為減租減息以來,重新宣布廢除封建土地制度。
《大綱》規定了徹底消滅封建剝削,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等各頂政策。它為廣大的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消滅封建制度提供了一個戰鬥綱領,從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奠定了牢固的民眾基礎。

丈量土地和購置農具

中共中央的《五四指示》和《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後,太行區根據中共中央的部署,在老區進行了土改複查,在新區有計畫、有步驟的進行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被剝削、被壓迫的廣大農民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

土地登記底冊

老解放區土地改革時期,在正式分發土地房產證之前,普遍進行了土地房產登記。這是土改時清徐縣王答村第六本“房屋地土登記冊”頁,登記的內容有戶主姓名;家庭總人口;地名;土地長寬度、畝數、四至、等級、產量及備考(全麥地或其它)。

土地房產證

土改的實際結果,就是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及其它財產,土地房產證是其憑證。這是1949年12月華北區頒發給沁縣第三區青屯村居民張栓勞的土地房產所有證,內容有:依據《中國土地法大綱》之規定,確定土地、房屋、地基若干,“作為本戶私有產業,有耕種、居住與轉讓贈予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

農民翻身

土改改革徹底改變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在太行區農民召開歡慶大會,保衛土地改革勝利果實,載歌載舞,慶祝土地改革的勝利。看那一個個肩扛鐵杴,拳頭緊握,或議論風生的翻身農民,不免使人聯想到那句著名的陝北民歌,“一桿桿地那個紅旗喲,一桿桿槍,咱們的隊伍勢力壯”。

武鄉民眾教育館

民眾教育館是戰時中共進行宣傳教育的一種方式和手段。武鄉民教館豐富多樣,首先組建了以生產衛生、人體解剖、生理常識、破除迷信為內容的展覽室;其次,組織和改造盲宣隊、鼓書隊進行宣傳,並建立了廣播台和大眾黑板報;還設有寫標語、編鼓詞、編劇本、編對聯、編歌謠、集會宣傳等多種工作機構。這份總結寫到:我們一來都感到是門外漢,對這個工作覺得生疏的很,究竟如何著手呢?搞些啥呢?盲目的很,腦子裡只有個圖書館印象。因此,我們首先感到布置一個展覽館很重要,於是就動手搞展覽室。把縣裡給我們的掛圖模型(生產、衛生、人體解剖、生理、破除迷信)陳列了一下,當時縣裡開參議會,我們便組織西洋鏡、留聲機。因此,在一開館,參觀的人來往,擁擠不開,特別是結合了開民眾大會。據統計,展覽了十天,參觀民眾達八千多,平均每天八百左右。又因為處於新區環境,民眾簡直覺得新奇,特別是衛生館,亦是三三五五,總要詳細的看個仔細,問個清楚。我們幹著亦很帶勁,好像這樣便可把館永久地活躍起來。

關於老區結束土改問題

老區土改運動進行的轟轟烈烈,結束土改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它標誌著這一運動的結束,告知人們要及時由運動階段轉入生產階段中去。這是1948年12月17日晉中區黨委發給晉中一地委關於老區結束土改中兩個問題的指示。一個是善於普遍採用已被土改經驗所證明有效之各級代表會,以發揮民眾之力量的問題。地委認為土改過程中,各級代表會(主要是貧雇代表會或農代會)起了很大作用,但並未把這種民眾路線最好地組織形式貫注到各種工作中去,多在四月大補軍後即陷於停頓或有名無實的狀態中。另一是對有錯誤,為民眾所反對之村乾,不加改造而官復原職,對土改中湧現的新幹部未經教育和提高而輕易推下去,這是嚴重的錯誤,不但停止而應糾正。

封建未鬥垮、民眾未充分發動的幾個原因

土改運動對於動員農民民眾參軍參戰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這一過程又是多有變化和充滿艱辛的。這是一份關於1947年10月武鄉縣政府調查當地民眾未能發動起來的報告,強調原因有四點:一是幹部黨員無階級觀點,對落後民眾不是教育,而是仇恨,因此落後不能發動,封建就消滅不盡。二是強調對抗幹家屬的照顧,使得反封建不徹底。由於不少幹部是地主富農出身,加之一條標準,九條照顧,封建清楚不徹底。三是貧雇佃赤未得權,所以立場不穩定,作風不正。四是與地主有聯繫,所以包庇了地主,當了地主的防空洞。據調查,全縣幹部黨員與地主有聯繫者1162個,與地主女兒結婚的黨員幹部有199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