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話(科教頻道電視欄目)

中國史話(科教頻道電視欄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史話》節目系科教頻道特為暑期特別製作的大型歷史題材系列片。 《中國史話》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華文明初始,下至風雲變幻的20世紀初期民族危亡、奮發自強的五四運動,浩浩蕩蕩地為觀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動的普及性的歷史知識電視文獻。

基本介紹

節目簡介,節目播出時間,節目影響,節目清單,欄目摘錄,

節目簡介

《中國史話》節目系科教頻道特為暑期特別製作的大型歷史題材系列片。 《中國史話》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華文明初始,下至風雲變幻的20世紀初期民族危亡、奮發自強的五四運動,浩浩蕩蕩地為觀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動的普及性的歷史知識電視文獻。
中國史是中國各民族誕育和發展的歷史。它的發達的封建社會,曾創造了同時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當西方某些地區跨入資本主義,特別是當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中國之後,中國越來越落後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中國獲得了前進的新起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闢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振興中華的前景。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中國歷史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5000年。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可以和歷史更親近,更熟悉,對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認識。

節目播出時間

《中國史話》共38集,每集47分鐘,於7月19日-8月21日播出,每日分三個時段,每段連播兩集。

節目影響

《中國史話》系列叢書來源於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的同名大型專題節目,科教頻道的理念就是“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應該說無論是編導者的最初創意,還是編輯的後期加工與整理,都完全貫穿了這一理念。體現在圖書中,便是通過最新的考古發現,通過大量的歷史遺存,穿透如煙風塵,真實地再現歷史上的某一個畫面或細節,若干個畫面與細節,便組成了上自於舊石器時代的“北京猿人”、下至於風雲激盪的“五四運動”的歷史長篇畫卷。
歷史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細節,就在於幾千年後,通過對歷史遺存的發掘與文獻的整理,使讀者輕鬆地融入到歷史氛圍里,去感覺當時人的心態和他們的生活狀態。在《中國史話》中,復原了許多這樣的生活細節,我們從中既看到了半坡人的房屋類型、審美情趣,以及從八孔陶片中所顯示出來的對數字的認識,同時也能看到石窟中所埋藏著的歷史故事,那個被史學家稱為來無蹤去無影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儘管它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然而它的足跡卻深深地印在了石窟藝術之中,歷史雖然已成往事,但遺留下來的文化卻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
《中國史話》以講述歷史故事的手法,將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華文明開始,下至風雲變幻的二十世紀初期民族危亡、奮發圖強的五四運動,浩浩蕩蕩地為觀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動的普及性的歷史知識電視文獻。

節目清單

中國史話一共播出38集。
1.中國史話之尋找失落的年表1-夏商周斷代工程
2.中國史話之尋找失落的年表2-夏商周斷代工程
3.中國史話之尋找失落的年表3-夏商周斷代工程
4.中國史話之文明初始
中國史話-明清近代圖書中國史話-明清近代圖書
5.中國史話之三星堆文化
6.中國史話之西周東周
7.中國史話之春秋戰國
8.中國史話之曾侯乙墓
9.中國史話之秦人崛起
10.中國史話之鐵血軍團
11.中國史話之一統天下
12.中國史話之短暫的帝國
13.中國史話之兩漢三國南北朝
14.中國史話之金縷玉衣
15.中國史話之魏晉風度
16.中國史話之雲岡龍門
17.中國史話之盛唐氣象
18.中國史話之大唐遺風
19.中國史話之五代與遼文化
20.中國史話之汴京夢華
21.中國史話之錦繡江南
22.中國史話之西夏王朝
23.中國史話之党項變遷
24.中國史話之元朝風韻
25.中國史話之定鼎北京
26.中國史話之大明勢漸
27.中國史話之康乾盛世
28.中國史話之山莊秘史
29.中國文化之文化之劫
30.中國文化之清末鐵路
31.中國文化之庚子國變(一)
32.中國文化之庚子國變(二)
33.中國文化之庚子國變(三)
34.中國文化之庚子國變(四)
35.中國文化之庚子國變(五)
36.中國史話之暮鼓晨鐘
37.中國史話之風雨變革
38.中國史話之少年中國

欄目摘錄

《中國史話·一統天下》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開始接掌秦國的大權。嬴政在13歲的時候繼承了王位,但由於年齡太小,國家大事一直控制在太后手裡。在莊嚴的鹹陽宮中,為他加冕的典禮正在進行。這是一種權力交接的儀式,從此,秦國的命運就掌握在這個年輕人手裡。
在皇宮外面,一場蓄謀已久的叛亂卻乘機開始了。一個叫嫪毐的人帶著自己的人馬,衝進鹹陽宮。他想鋌而走險,奪取權利。陰謀並沒有得逞,叛亂以失敗而告終,嫪毐被處以極刑。司馬遷記載:這次武裝反叛僅僅斬首了幾百人。圖謀造反的嫪毐沒有取得軍隊的支持,參加叛亂的只是幾千個親信而已,他們很快就被一網打盡。
《中國史話·一統天下》《中國史話·一統天下》
嫪毐的權勢僅次於國君,位居二十級爵位的頂峰。司馬遷的描述讓我們知道,秦國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嫪毐決定。但是,他始終也沒有辦法成功地調動軍隊,他甚至企圖用國王和太后的印章去策反軍隊,但印章根本不管用。在秦國,軍隊的調動大權歸誰呢?
這個東西叫虎符。秦國法律規定:除了戰爭時期,調動50人以上的軍隊 ,必須持有虎符。虎符被分成兩半,左邊的歸統兵之將,右邊的由國君掌管,兩半合攏才能徵調一支軍隊。虎符是軍隊指揮權的標誌,它使所有的秦軍都控制在國君一人手裡。
可以想像,秦國國君必定有無數個虎符。得知叛亂的訊息,秦始皇迅速調集了大批的御林軍,乾淨利落地鎮壓了反叛。由於無法竊取虎符,謀反的嫪毐就根本得不到軍隊得支持,失敗的結果從一開始就注定了。
作為秦國軍隊的象徵,兵馬俑只能有一個最高統帥,那個人就是秦始皇。離兵馬俑坑一公里左右,偉大的秦始皇就安葬在這個巨大的土堆下。
商鞅變法以來,強大的秦軍通過一次次戰爭消耗東方列強的軍事力量。在130年的時間裡,秦軍殲滅六國軍隊160多萬。到公元前230年的時候,再也沒有對手能夠與秦軍抗衡,秦王嬴政就此發動了大規模的統一戰爭。
十年統一戰爭期間,六國軍隊的傷亡總數超過了200萬。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公元前221年,最後的齊國不戰而降,秦軍挺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臨淄。至此,戰國時代結束,秦帝國誕生了。
從崛起於西北高原到一統中國, 這支偉大的軍隊經歷了550多年的奮戰。
兩千多年前,秦人的軍隊將中華文明推進到一個史無前例的轉折點上。然而,在史學家司馬遷的筆下,這支軍隊秦軍摧城拔地、殺人如麻。秦軍,這支令人生畏的軍隊,果真是依靠殘暴和野蠻統一了中國嗎?
197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現了大量的兵器,對這些兵器的研究讓人們逐漸看到了秦軍鮮為人知的一面,司馬遷未曾記錄的那一面。
在河南省的西平縣,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古人煉鐵的遺蹟。兩千多年前,這一帶是韓國的冶鐵中心,鐵器的生產在當時已經有一定規模。
在河北易縣出土的這把燕國鐵劍,鋒刃部分已經達到了今天高炭鋼的硬度!春秋戰國的幾百年間,青銅正在慢慢退出歷史,鐵,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令人費解的是,處於同一時期的秦人,似乎沒有跟上時代。兵馬俑坑中出土的四萬件兵器,幾乎全由青銅鑄成。難道用武力統一了中國的秦軍是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嗎?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了一次著名的謀殺事件。在秦統一中國前一年,強悍的秦軍正準備消滅燕國的時候,一個叫荊軻的使者帶著燕國的地圖來到秦國。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獻圖投降是假,刺殺秦始皇是荊軻真正的目的。
史記上這樣描述: 刺客荊軻手持匕首,繞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圖拔劍還擊,三次拔劍而劍竟然不出。
司馬遷解釋說,秦始皇的配劍太長了,所以不能及時拔出來。
青銅劍一般都是短劍,它無法做長的原因是因為青銅材料容易折斷。春秋戰國時期,最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全長不過55.6厘米。青銅劍普遍寬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銅劍的極限。這種長度的配劍隨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為劍太長而拔不出來呢?對於司馬遷的這個解釋,歷史學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在兵馬俑坑的黃土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令專家吃驚的是,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秦人能夠製造如此之長的青銅劍!
可以推測,當年秦始皇佩帶的很可能就是這種加長的青銅劍。在刺客緊逼的奔跑當中,要拔出將近一米的長劍,確實不容易。司馬遷記載:在一個宮廷醫生的提醒下,秦始皇握住晃動不已的劍鞘,最終才拔出了配劍。
專家很迷惑:秦人將劍加長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19世紀英國古兵器學者理查伯頓認為,在短兵器格鬥中,刺要比砍更有優勢,因為它更逼近對手。古羅馬軍團在血戰中總結出一條規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傷。
比對手的劍長出大約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麼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
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但秦劍更讓人著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袁仲一教授仔細地研究了秦劍奇特的形狀變化。
這種設計使秦劍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強,而又保持一定的彈性,同時劍身又不會過於沉重。或許,秦劍加長暗示著秦軍對格鬥技巧的認識有了某種重大的突破。
秦劍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頂峰,它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司馬遷記載:秦始皇只一擊就使刺客荊軻倒地不起,燕國也隨後滅亡。
兩千多年前,在消滅了中原六國之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軍主要的對手。在秦軍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匈奴騎兵乘機南下,侵占了黃河以南大面積的土地。在帝國地都城鹹陽,如何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就擺到了秦始皇面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