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礎》是2018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礎
- 作者:李鋒
- ISBN:9787520133043
- 頁數:216頁
- 定價:69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180千字
《中國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礎》是2018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鋒。
《中國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礎》是2018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鋒。內容簡介倫理道德是國家治理賴以依存的邏輯前提,它決定了社會政治生活質量的優劣。德治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智慧結晶,不僅影響了古代社會的治...
(一)法治需要思想道德建設先行 道德品格是德治的前提,法律的產生以道德為基礎。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規範是法律規範的主要來源之一。沒有對道德理念的追求,法律可能成為專制與奴役的工具。法治的關鍵在於善法或良法的存在。法的正義與否,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立法者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水準。不體現道德,甚至背叛道德的不義之...
“刑”,在中國古代是“法”的代名詞;“德”,則有兩層基本的意思:一是“為政以德”的“德”,指與“法”相對應的國家與社會治理措施,即執政者治國的措施應該得到民眾的認同,符合民眾的利益;二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德”,指一種社會規範,即以社會民眾普遍認同的是非觀、價值觀為基本內容的道德...
作者從先秦典籍、正史、筆記中擷取大量資料,深入分析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傳統法律中體現的人情觀、道德觀、人治觀、平等觀、自然觀、法治觀,並論及這種融習俗、人情、道德等為一體的法律體系的特徵、淵源、社會影響及對現實法制建設產生的影響,提出:中國古代社會有別於西方的突出表現為社會的治理以道德為基礎,由里及...
中國古代官德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容,是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不斷總結為官從政的經驗教訓而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國家治理和官員道德建設的基本規律,凝聚了中華民族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治國理政經驗,是當代幹部為官從政和修身養德的有益資材。作者立足現代視角,以虔敬、辯證和揚棄的理念,梳理了中國古代...
古人認為,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是構成社會最重要的五種人際關係,稱為“五倫”。“五倫”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的規律。順應著人的天性可以建構起社會倫理基礎,遵循著自然的規律可以建立起社會道德標準,這既是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文明社會的開端、和諧社會的基礎。後來孟子又進一步將“...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基本概念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道德治理與法律治理》是2017年1月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振清。內容簡介 《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道德治理與法律治理/中國書籍·學術之星文庫》通過對中國古代道德治理思想的考察和對西方國家道德治理思想的系統梳理,以及對兩者之間關係的比較分析,清晰地展現了道德治理產生的理論基礎。從...
第三節 文化發展的歷史演化 第四章 治理思想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是誕生治理學的母體 第二節 慧識悊學文化的道德觀是治理學的靈魂 第三節 根文化的迷失是社會治理之殤 第四節 治理思想源流 第五節 東方治國之道的歷史回顧 第二部分 學說體系 第五章 治理學的基本概念與定義 第一節 無為...
政治與經濟、法律、宗教、道德等社會現象有密切聯繫並且互相影響。 與經濟的關係 經濟是整個社會的基礎,也是政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反映,它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一方面,政治的發展最終取決於經濟生活的狀況,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以及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運動的狀況。另一...
三綱五常簡稱「綱常」。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臣、子、妻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規範和道德意識,用以保障實行「三綱」。在對三綱的定義中,宋代儒家所定義的三綱完全不符合《中國哲學大辭典》所說...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
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法,法治和人治都有一些關於人和社會的基本假設。假設 歸納起來,人治論者的基本假設大致有以下幾點:1、社會決策中為了法治所需付出的溝通成本高於個人決策的風險成本。2、社會和國家的統治說到底最終要通過個別人來進行,特別是賢人和智者。3、社會中會產生這樣的具有高尚道德和高度智慧的人。4、...
歷史作用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修身養性。從個體來講,孝道是修身養性的基礎。通過踐行孝道,每個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則,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碼的德性。因此,儒家歷來以修身為基礎。倡導孝道,並以此作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
在中國古代儒法兩家的爭論中,人治指的是主要依靠道德高尚的聖賢通過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法治則是指統治者應主要依靠強制性的法律來治理國家。在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之爭中,人治不僅指依靠道德高尚的人以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而且指對人們的行為應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具體指引,還指君主或少數寡頭的統治。法治則...
早在夏商周時期,古代先賢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為完善的禮樂制度,並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上的人倫和諧。禮和樂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完整有序的社會政治文化制度。禮樂文明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基本介紹 禮樂文明是中國古代的...
孔子、孟子和荀子在談教民時,都強調教民與養民的結合,以養民為教民的基礎。漢儒開始片面強調道德教化,宋代理學興起後,進一步推向極端,提倡存天理滅人慾,把養民置於十分次要的地位。明清以後,許多儒家學者則主張恢復先王之道、聖人之教,強調人倫日用和教化的結合,反對塞欲、禁慾。教民說的歷史發展說明,其...
到明太祖後期,田地大量開墾,軍隊糧食基本自給,政府稅收大大增加(劉韶軍,1997)。《道德經》對明初“休養生息”政策的影響很大,明太祖在其《御注道德真經》序中,講述了對犯人從極刑改為勞役的原因,“又久之,見本經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當是時,天下初定,民頑吏弊,雖朝有十人而棄市,暮有...
宋儒把個人道德修養放在核心,正符合儒學“格物、致和、正心、誠意、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要求。晚清打破了“以農為本”的傳統主張,經濟上提出了“工商皆本”,政治上“中學西用”“西學東漸”等。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的幾個“重”重農。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古代社會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中地主階級和農民的...
在基尼係數不斷擴大,一部分人致富建立在剝奪貧者的基礎上,大多數人陷入貧困,失去發展、致富的可能的社會狀況下,改革甚至革命就成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公平的必由之路。20世紀中葉中國爆發的土改、土地革命同樣也是民本主義在特殊歷史條件下的必然選擇。其次,按照馬斯洛的五級需要理論,社會變化的同時,民心也在變化,人在...
周禮所確定的法統的根本宗旨,是在人間秩序效法天道秩序的基本原則下,把天道法則及其價值落實在世俗立法中,把君主、大臣,普通人民的行為全部規導到一個秩序中來運作,即所謂“天人合一”。古人認為,“禮”是人的道德、倫理、修養的體現;“樂”是人的情感、思想、慾念的表現。將人的道德、倫理、修養和情感、思想...
恥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儒家和法家,都非常強調“知恥”的重要性。恥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儒家強調:“恥”意識是道德的基礎,“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並把“禮、義、廉、恥”稱為四德,當做為人處世的根本。《禮記·哀公問》曰:“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
發展歷史 孔子,“仁”是一個含義極其豐富的概念,廣義的“仁”是一個全德之辭,幾乎可以概括所有的德目;狹義的“仁”是五常之一,是以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為主要內涵的道德情感、道德規範、道德品質,是人們處理人際關係使之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基礎。孟子,“仁”的思想得到進一步擴充。他認為人皆有所愛,只要充分...
中國古代政客言與行的分化遂形成,政客們即使是對開渠引水或者治理黃河這樣實際的、事務性的問題,都要引申大義,引用聖賢之語錄。他們以討論倫理道德和天地的語言和方式來討論日常政務。 董仲舒之後,又以陰陽家的思想為基礎,發展了圖讖、五德等學說,強調天意,為政權合法性增加理論基礎。董仲舒認為天與人具有相同的...
天道自由主義是將自由主義這一普世價值與中國傳統的天道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從自然法到天道 在人類歷史上,每個文明和殊別的傳統都關注某種形而上的宇宙法則。這種宇宙法則是世界上一些主要宗教和哲學體系的共同基礎。例如,在起源於印度的佛教中有“達摩”(Dharma,包括自然法則和道德法則在內的宇宙法則),在猶太教...
58.《試論中國特色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體制建設與創新》,理論研究,2008年第6期 59. 《公民社會是實現權力多元化制衡的重要社會基礎》,理論探討,2008年第6期 60.《論弱勢群體權利表達與結社自由權》,山西師大學報,2008年第5期 61.《論社會轉型時期腐敗預防機制的道德防線與權力防線》,桂海論叢,2008年第4期 ...
現存的儒家思想(不同於孔子的思想)作為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將階級視為人類社會的基礎,鼓吹封建道德觀,強調通過個人的自我約束,而忽略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有儒家文化在,中國就難以建成法治社會。西方學者認為儒家思想是亞洲國家難於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對待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近代以來...
從先秦儒家的人倫道德家國觀,到兩漢儒家的政治權力家國觀,再到宋明理學天理本體家國觀,儒家的家國觀完成了其理論形態的演變歷程。基本內容 主要有以下觀點。家國起源論 核心是由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儒家認為,古代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其根本特徵是“天下為公”,後來發展到“小康”社會,出現了家庭和國家...
第一,罰與教必須統一於德的基礎之上。周公認為教化與刑罰的目的都是勉勵人民立德,如商湯代夏,以至帝乙,“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罔不明德慎罰,亦克用勸”。教化是為道德教化,是以教化者首先須有“德”,因而《尚書》之“明德”首先強調君王之德。“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