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仁愛與施仁政

“仁”雖體現多方面的倫理道德價值,也是對各種美好品德的高度概括,但它有一個核心就是“愛人”。《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可見,仁者愛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講仁愛與施仁政
  • 類別:孔孟的仁與仁政思想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主要影響,

背景介紹

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六年,太宗親自查錄被關押的死刑犯的案情,生起憐憫之心,於是放他們回家,第二年秋天再回來就死。結果,到了第二年,這些被放回的死囚共三百九十人,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按時回到朝堂,竟無一人逃亡。於是太宗將他們全部赦免。有詩讚嘆太宗曰:“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立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死囚四百來歸獄,以心感人人心歸。”太宗“以心感人”,離不開孔孟的仁與仁政思想的影響。

發展歷史

孔子,“仁”是一個含義極其豐富的概念,廣義的“仁”是一個全德之辭,幾乎可以概括所有的德目;狹義的“仁”是五常之一,是以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為主要內涵的道德情感、道德規範、道德品質,是人們處理人際關係使之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基礎。
孟子,“仁”的思想得到進一步擴充。他認為人皆有所愛,只要充分擴充這種愛便是“仁”。同時,孟子的“仁學”,又多從心性入手,他用“不忍人之心”或“惻隱之心”解釋“仁”,認為“仁”的品質是人生而具有,道德教育的目的無非是恢復人本有的仁心。將這種“不忍人之心”運用在政治上,就會施行“不忍人之政”。

主要影響

正是因為孔孟這種仁者愛人的思想,使得“仁政”成為中國古代開明政治的追求。因此,在以禮、樂、刑、政為核心內容的治理體系之中,特別重視禮樂的教化作用。《孝經》中講“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禮記》中也講“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正是因為重視禮樂教化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所以中國文化也被譽為“禮樂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