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生民歌節每兩年舉辦一屆,旨在展示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傳統民歌,為傳統民歌及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加強各民族的交流溝通,進一步弘揚中國民歌的精神追求和時代價值。
2021年12月,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展演和閉幕式分別在重慶市黔江區十三寨和濯水古鎮舉行。2023年11月16日至20日,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在江西省上饒市、贛州市、鷹潭市三地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原生民歌節
- 活動時間:2021年12月
中國原生民歌節每兩年舉辦一屆,旨在展示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傳統民歌,為傳統民歌及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加強各民族的交流溝通,進一步弘揚中國民歌的精神追求和時代價值。
2021年12月,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展演和閉幕式分別在重慶市黔江區十三寨和濯水古鎮舉行。2023年11月16日至20日,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在江西省上饒市、贛州市、鷹潭市三地舉行。
中國原生民歌節每兩年舉辦一屆,旨在展示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傳統民歌,為傳統民歌及傳統音樂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加強各民族的交流溝通,進一步弘揚中國民歌的精神追求和時代價值。2021年12月,2...
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將於2023年11月16日至20日在江西省上饒市、贛州市、鷹潭市舉辦。活動內容 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首次加入了器樂類節目,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將為廣大觀眾奉上63個民歌節目、16個器樂類節目,多角度呈現傳統音樂類非遺保護傳承成果。本屆民歌節邀請田歌、山歌、...
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 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是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活動。2019年7月,由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以“鄉音·鄉情·鄉愁”為主題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在雲南開幕。
2019年7月2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以“鄉音·鄉情·鄉愁”為主題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閉幕,為期4天的民歌盛會劃上了圓滿句號。活動上演唱了苗族古歌《戴雄古老話》。2020年12月4日,瀘溪縣洗溪鎮芭蕉坪村舉行盛大的2020年“苗族跳香節”活動活動現場,...
展演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酉陽民歌”等。 2019年7月21日至25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與雲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節目展演在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舉行。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酉陽民歌》重要組成部分的“黑水薅秧號子”改編的《啊啦調之薅秧歌》參加這次展演活動。
國家非遺大別山民歌專題演與講活動在安徽大學磬苑校區藝術樓音樂廳舉行。2019年,由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舉辦。經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推薦,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組委會專家委員會評選,六安市大別山民歌對唱曲目《十二月花名》代表安徽省參加展演活動。
重要活動 2019年7月22日,以“鄉音·鄉情·鄉愁”為主題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在雲南開幕,來自富川瑤族自治縣的原生民歌代表演唱了瑤族蝴蝶歌《流水歡歌迎客來》。2020年5月,在金秀瑤族自治縣成立68周年及“六一”國際兒童節之前,以瑤族蝴蝶歌為曲風的原創歌曲《瑤山築夢》在全國各大音樂平台和視頻網站發行。
2009年 參加上海東方衛視《民歌大會》。2009年 參加百事可樂贊助李連杰壹基金新聞發布會並表演節目。2009年 拍攝原創MTV《春花秋月》《中國意象》《好歌唱出幸福來》。2009年 應雲南玉溪電視台邀請拍攝MTV《高原水鄉》。2009年 參加全國第五屆中國原生民歌節閉幕式。2009年 參加安徽省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大型文藝晚會。2010...
家鄉的變化》在雲南省曲藝現代曲目觀摩演出大會中進行了表演。2015年,布朗族彈唱在北京音樂節中進行了表演。2019年7月22日,布朗族彈唱曲目《太陽照進我心田》在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中進行了表演。榮譽表彰 20世紀80年代初,布朗族彈唱曲目《歡樂的布朗》在中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獲得優秀節目獎。
項目保護單位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化藝術研究所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4年4月28日,第14屆“相約北京”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開幕,哈薩克族民歌《瑪依拉》上演。2019年7月2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啟幕,哈薩克族民歌等50個傳統民歌種類進行展演。
建有陝北民歌傳承保護基地1個、傳習所3個。先後舉辦了五屆陝北民歌大賽和各類民歌比賽。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通過民歌展演、民歌進校園等形式,拉近民眾和民歌的距離。此外,還選送延安市陝北民歌手參加第四屆中國西部民歌會、中國原生民歌節、中國洛陽牡丹節等活動,進行對外文化交流。2017年,榆林市...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7月2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以“鄉音·鄉情·鄉愁”為主題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在雲南楚雄舉辦,活動上表演了壯族嘹歌《日夜相守》。2020年11月1日,2020年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暨鹽田區首屆非遺文旅嘉年華在鹽田舉辦,活動上表演了壯族嘹歌節目。
成為蓮花鎮及周邊安溪、長泰等地山村農民的文化活動盛事。2019年7月2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以“鄉音·鄉情·鄉愁”為主題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在雲南楚雄開幕。由廈門市和同安區兩級宣傳和文化旅遊部門打造的蓮花褒歌曲目《褒歌調》成功入圍,登上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的舞台。
2019年7月22日,在中國原生民歌節“進社區·進村寨”雙柏縣專場上,彝族老虎笙得到展出。文化軼事 雲南雙柏有一個彝族支系稱老虎為“倮馬”,認為天地萬物都是老虎創造的,認為自己是老虎的後代,自稱“倮倮”。傳說早年當地的彝族頭人都要披虎皮,死後也要裹虎皮。每年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是雲南省楚雄州雙柏縣...
石屏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09年,彝族海菜腔《金鳥銀鳥飛起來》在“國風――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晚會”中演出。2019年,彝族海菜腔《月下情歌》亮相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榮譽表彰 2006年,彝族海菜腔歌手李懷秀、李懷福在第12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獲得原生態唱法一等獎。
2021年12月19日晚,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閉幕式在黔江區濯水古鎮舉行。2022年6月24日,第三屆中國黔江雞雜美食文化節,在濯水古鎮舉行。特產美食 古鎮特產 濯水往事酒、黔江乾香菇、黔江小河蝦、濯水綠豆粉、黔江雞雜、濯水蜂蜜、濯水苦蕎茶、濯水苦蕎面、濯水苦蕎酒、濯水苦蕎米。特色美食 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入選...
姚安縣文化藝術團)。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8年1月,雲南省首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日前在昆舉行,姚安壩子腔參加匯演的節目作為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2019年8月,姚安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姚安壩子腔”在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上演出。
口含怕化手心捧 鬢角插上揚萬家 但願花朵配郎心 郎才女貌天作合 花前月下影成雙 發展歷程 2021年12月訊息,由文化和旅遊部、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展演和閉幕式分別在重慶市黔江區十三寨和濯水古鎮舉行,劍河縣《革東飛歌》參加原生民歌節展演並受邀參加閉幕式表演,受到專家學者高度評價。
成功舉辦“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進社區進村寨雙柏縣專場演出”等活動。雙柏縣彝族老虎笙傳承演藝有限公司創作的表演競技類節目《搭火把》代表雲南省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榮獲金獎,2019年成功申報州級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8人。衛生 2019年,全縣有醫療衛生健康機構108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薅草鑼鼓(宣恩薅草鑼鼓)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宣恩縣文化館。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8月29日,宣恩土家族薅草鑼鼓《麼姑篩茶來》亮相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閉幕式,在雲南衛視上演。
山歌《燈哪燈》入選2023年中國原生民歌節鷹潭龍虎山會場展演,活動相繼在鹹寧新聞網、新華社、中國日報網、央廣網等推送報導,總瀏覽量達211.3646萬人次。桂花美景被“央視新聞”全網推介,蘿蔔公社——劉家橋——桂花源風景區“桂子聞香豐收之旅”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秋季精品線路;馬橋油菜花海入選“2023湖北最美油菜花...
2009年參加東方衛視《民歌大會》2009年拍攝MTV《春花秋月》《中國意象》《好歌唱出幸福來》2009年應雲南玉溪電視台邀請拍攝《高原水鄉》2009年參加全國第五屆中國原生民歌節閉幕式。2009年參加安徽省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大型文藝晚會。2010年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的《歌曲》雜誌專欄報導。參演電視劇 《聖地萬佛山》、...
1988年,台江區文化局舉辦了漁歌演唱會。2017年1月22日下午,台江區省級非遺項目福州疍民漁歌(福州疍民盤詩)在蒼霞公園受邀參與文化部《福建文化記憶》專題片拍攝工作。台江區20餘位疍民漁歌傳人參與拍攝工作。2021年,由福州市台江區文化館創作並錄製的《福州疍民漁歌》演唱視頻,被選送參加2021中國原生民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