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布朗族彈唱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的打洛鎮、布朗山鄉、西定鄉和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哈尼族鄉等地,同時還有與打洛鎮一江之隔的緬甸撣邦第四特區布朗族聚居地。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布朗族彈唱經歷了初期自在地發展、“文革”期間發展嚴重受限,以及國家對民族文化重視後繁榮發展等發展階段。
1950年前:受傣族文化影響的布朗族彈唱
打洛鎮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境小鎮,長期以來生活著傣族、愛伲人和布朗族、拉祜族等。1950年前,由於受傣族土司的長期統治,其文化受到傣族文化的巨大影響。布朗族沒有文字,民間曲藝受傣族文化影響較大。佛教傳入布朗地區後,布朗族男孩十一二歲都要進佛寺當小和尚,學習傣文、讀經書。傣文為布朗族記錄保存民族的文化、吸收外來文化創造了條件。由於大量傣文文獻被布朗族吸收、套用,布朗族文化因而得到充實和發展。因此,布朗族彈唱中多是傣語,後來才有了布朗語的歌本。此外,受傣族文化影響較大的村寨,布朗族當地人稱他們為“傣布朗”,“傣布朗”的特徵是平時交流用傣話,依然唱布朗歌。
1950年至2000年:布朗族彈唱的曲折發展與復興
1949後,隨著傣族土司制度的終止,布朗族村寨辦起了學校,傣族對布朗族的影響逐漸減弱,布朗族音樂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布朗族開始打破用傣語演唱民歌的格局。原來布朗族民歌是用傣族的樂器伴奏,20世紀50年代加入了布朗玎作為伴奏樂器。20世紀80年代,西雙版納州歌舞團吸收了一名專業從事布朗族彈唱的演員。後來,布朗族彈唱不斷出現在西雙版納州的大型文藝演出和外事演出活動中。1950年後,布朗族彈唱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一是“文革”前布朗族彈唱的“搶救”。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指引下,國家提出搶救民族民間音樂遺產的政策,並在1958年開展了採風運動,對民間音樂、傳統民歌、少數民族民間樂種、民族樂器等進行了挖掘整理。1965年布朗族女歌手南罕甩在全國少數民族民眾業餘藝術觀摩演出中展露布朗族民歌的優美旋律。
20世紀50年代初,布朗族不滿足用傣語演唱曲藝格局,希望完全用本民族語言說唱,充分表現社會主義社會新生活、新事物,經過民間藝人“章逋”長期精心探索,對民間巴逋說唱中使用的民間音樂曲調進行改編,創作了不少新曲本。布朗族彈唱現代曲目《家鄉的變化》,1965年參加雲南省曲藝現代曲目觀摩演出大會並獲獎。民主改革很大程度上尊重民族文化,其音樂文化得到保留與發展。
二是“文革”期間布朗族彈唱的“失聲”。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各種宗教信仰和民俗有關的活動均遭禁止,寺廟改為學校、倉庫,和尚被迫還俗,經書被燒,無論是宗教音樂還是民間音樂均遭禁唱,使中國的音樂事業受到嚴重影響,除了唱革命樣板戲等政治功利性的作品,音樂創作基本停止,之前的民間音樂收集工作也陷入停頓。
三是改革開放後布朗族彈唱的“復興”。改革開放的政策使中國的音樂從僵硬的“為政治服務”、“反階級鬥爭”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傳統的音樂民俗也重新恢復和發展起來。改革開放以後,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布朗族彈唱登上文藝舞台。
2000年以後:布朗族彈唱的繁榮發展
進入21世紀後,布朗族彈唱得到了人們的重視,政府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布朗族彈唱的發展進入繁榮發展的階段。
基本特徵
演唱形式
布朗族彈唱歌唱形式多樣,可一人獨唱、二人對唱、多人合唱等。其中,即興而唱是其重要特徵之一。一般情況下,二人對唱多為情歌對唱;多人合唱多為節日期間,村民們一起慶祝節日時,眾人一起合唱,營造節日氛圍。
布朗族彈唱的傳統形式是坐唱式,一般為一男一女對唱,男子需邊彈琴邊唱。由於這一傳統彈唱形式來源於青年男女的“談情說愛”方式,確切點說,是布朗族小伙子晚上“串姑娘”的一種“基本”形式。彈琴的水平也直接影響著小伙子能否找到心上人或找到什麼樣的心上人的“大問題”。因此,布朗族山寨的青年小伙子一般都能彈奏“玎”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布朗族彈唱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形式,登上文藝舞台演唱的布朗族彈唱新曲目,其演唱形式為走唱式,女演員邊唱邊舞,男演員邊唱邊舞還邊彈琴。
音樂唱腔
布朗族彈唱的音樂唱腔,是用布朗族民歌中叫“嗦”(又稱“索”)的曲調演變而成。這種曲調屬五聲音階,有官、徵、商、羽四種調式。曲調旋律性、歌唱性很強;常有八度音程的上跳或下跳;旋律的運行基本上隨唱詞而定,每個樂句的小節數不固定,少則二小節,多則六、七小節;也無明確的樂段大小,唱詞有多少旬,其音樂的樂句就有與該句子數基本一致的樂句數;音樂的旋法,是在該種曲調典型音樂材料所組成的樂句基礎上,隨唱詞句子的長短和聲調起伏走向而變化再現。其次,唱腔的開頭和每個樂句之間均有一個樂句的間奏,既為演唱者提供歇息,又烘託了演唱氣氛。因此,其唱腔不但歡快熱烈、完整統一。而且活潑動聽、富於變化,且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彈唱音樂的特點。
曲調特點
布朗族彈唱曲調種類多樣,題材內容豐富。按照打洛鎮布朗族彈唱傳承人對其的分類,主要有宰、拽、索、笙、筒瑪五大類。宰調包括宰、宰目、宰崩、宰瓦、色排宰、宰咪、宰目列目然(童謠);索調分為佧甜、佧頂、佧約、佧景邁(高低)、佧幫朵、佧景德、佧三島(緬甸三島調)、佧西美(西美調)等。拽、笙和筒瑪沒有更多的分類。索調一般年輕人唱的比較多,常用來歌唱愛情,是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表達。笙調一般用以講故事和擺家常的內容。按照演唱布朗族彈唱的不同年齡結構群體劃分,又可以劃分為兒童歌、情歌(青年未婚男女)、風俗歌(所有人)等;在過去由於布朗族村寨居住分散,加之大山的阻隔、交通不便、信息交流困難等因素造成村寨之間文化交流較少,因此,形成了布朗族“各守各的山、各唱各的歌”的局面,本民族風格基本相同,但各村寨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因此,在其本原曲調的基礎上,各個布朗族村寨又派生出本村寨特色的“曲調”。在打洛鎮布朗族村寨中,有“曼夕調”“曼芽調”“曼山調”等,而在整個西雙版納布朗族中,又有“打洛調”“西定調”“曼邁調”和“布朗山調”等。
唱詞特點
布朗族彈唱用布朗語演唱,其唱詞及平時的語言表達中,都會出現一些傣語、佤語和漢語辭彙。布朗族彈唱的文字腳本均由唱詞構成,沒有散說式道白。其唱詞分段,每段的句數不定,少則一、二句,多則十多旬,根據該段的內容而定,沒有明顯的規定。傳統布朗族彈唱的內容多為愛情故事和表現愛情的唱段。其唱詞結構多為問答式。從文字結構看,布朗族彈唱的唱詞為問答式或試探式、相互傾訴式。每段唱詞句數不等,可多可少。
布朗族彈唱多是即興創作,在歌詞寫作方面,人們擅用比喻。而尤以在情歌中擅用比喻,且多把愛情、思念等比喻為山花、飛鳥、游魚等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
伴奏樂器
布朗族彈唱主要的伴奏樂器是布朗玎,傳統的布朗玎是兩根弦,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間藝人對其進行改造和創新,改編成了有四根弦的布朗玎。布朗玎屬於彈撥類樂器,由琴頭、琴桿和音箱組成,三個部分由同一塊木板經由畫尺寸、挖空、打磨、噴漆、安裝琴弦和琴柄等步驟製作而成。各地布朗玎形狀和規格不同,但差異不大,以打洛鎮曼夕下寨為例,布朗玎全長96~97厘米,音箱31厘米,品區39~39.5厘米,一般琴桿修長,音箱呈柔和的長方形。一般做布朗玎要選好木料,如香椿樹等。
代表作品
布朗族彈唱題材豐富,內容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宰調《布朗族遷徙歌》講述了布朗族由於遭遇戰亂,其頭人岩冷帶領著部落成員從昆明滇池附近先遷徙到德宏、緬甸、打洛和瀾滄的過程;宰文《拉木料》唱出大家喊著拍子拉木料時的團結一致;么里么然調《相遇黃牛》唱出了布朗族兒童遇到一頭大黃牛時的欣喜,表現出兒童的天真可愛;索調《情歌對唱》表現出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讚美和嚮往。宰目《賧佛歌》歌唱的是賧佛時,每個人所賧的物品以及將會受到祈福保佑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布朗族彈唱的題材內容有了很大擴展,增添了表現社會進步、新人新事不斷湧現的一些內容。其代表作品有《歡樂的布朗》《兩朵花兒一樣香》《今夜月色多美好》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布朗族彈唱是布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布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它不僅是布朗族身份表達與彰顯的文化象徵符號,也是布朗族與其他周邊民族文化交流與互動的重要載體。
傳承狀況
受外來文化的衝擊和女子婚後不能在公共場合唱歌之類傳統習俗的限制,布朗族彈唱的傳承人越來越少,急需採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
傳承人物
岩瓦洛,男,1959年出生,2009年5月26日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彈唱),雲南省勐海縣申報。
保護措施
從2008年開始,勐海縣文化館每年一次布朗族彈唱培訓班,由傳承人授課,負責向參與學習者講述某一曲調的文化內涵、唱法等。
2010年5月,勐海縣文化館在打洛鎮曼芽村組建了布朗族彈唱傳習所。
2014年8月,勐海縣文化館在布朗族彈唱省級傳承人玉坎拉家成立了第二個布朗族彈唱傳習點。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勐海縣文化館獲得“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彈唱)”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彈唱)項目評估合格,勐海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65年,布朗族彈唱現代曲目《家鄉的變化》在雲南省曲藝現代曲目觀摩演出大會中進行了表演。
2015年,布朗族彈唱在北京音樂節中進行了表演。
2019年7月22日,布朗族彈唱曲目《太陽照進我心田》在2019中國原生民歌節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20世紀80年代初,布朗族彈唱曲目《歡樂的布朗》在中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獲得優秀節目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