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制度創新

中國企業制度創新

《中國企業制度創新》是2006年1月1日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傑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企業制度創新
  • 頁數:401頁
  •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1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 第1版 ()
叢書名: 企業經濟學叢書
平裝:
開本: 16開
ISBN: 7800879070
條形碼: 9787800879074
尺寸: 22.9 x 16.5 x 2.1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魏傑,西安市人,改革開放後相繼獲得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企業戰備與政策系主任。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研究所所長。兼任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等多家學會的理事或副會長、多家大學的兼職教授,多家刊物的編委或顧問。自1979年進入經濟學界以來,出版論著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享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獲得多次全國性學術獎。現在主要研究的方向為企業制度與戰備,中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道路等。

內容簡介

《中國企業制度創新》講述我們對企業制度創新的研究,並沒有從現有的企業制度理論出發,而是將中國企業制度變革的實踐作為切入點,根據中國企業制度變革的實踐而探索中國企業制度的創新問題。因為現有的有關企業制度的理論,雖然是我們分析問題的理論工具和思維方法,但我們的目的並不在於它們本身的推進和創新,而是將推動中國企業制度的實踐創新作為目標,即:重在企業制度的實踐創新,而並非理論創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用來分析中國企業制度創新實踐的企業理論,也並不僅僅是屬於哪一種學派的理論,這裡沒有學派之爭,而凡是被實踐所證明在既定條件是正確的理論,都會成為我們分析問題的工具和思維方式,因為實踐是我們判斷一切理論的理終的和唯一的標準。

媒體評論

書評
探討企業問題,必然涉及到企業的三大問題:每一個是企業制度創新的問題,第二個是企業戰略創新的問題,第三個是企業文化創新的問題。無論是研究企業的人,還是經營企業的人,或者是管理企業的人,都必須要把握企業的這三大問題。因為一個企業要充滿活力,同時又能夠可持續地長期有序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制度安排,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戰略選擇,必須要有一個比較好的企業文化設計,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目錄

導論
0.1 企業必須要解決的三大創新問題
0.2 本書所要討論的問題
0.3 企業制度創新必須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1章 企業產權制度
1.1 產權清晰
1.1.1 產權清晰的內在含義
1.1.2 非公有經濟企業產權清晰的關鍵:產權在法律上清晰
1.1.3 國有企業產權清晰的關鍵:產權在現實經營過程中清晰
1.2 產權結構多元化
1.2.1 產權結構一元化必須向產權結構多元化轉變
1.2.2 產權結構多元化的實現方式
1.2.3 非競爭性企業產權結構多元化
1.2.4 產權結構多元化與中小股東利益保護
1.2.5 正確理解產權結構多元化
1.2.6 產權結構多元化下的股東關係協調
1.3 產權順暢流動
1.3.1 完善產權的交易市場
1.3.2 完善產權的定價機制
1.3.3 要提高產權的交易效率
1.3.4 完善產權交易的法律界定
1.4 產權組織體系合理化
1.4.1 產權組織體系的構成成分
1.4.2 產權組織體系中的主導產權
1.4.3 產權組織體系的組合方式
1.5 產權權責明確
1.5.1 剝離國有企業歷史負擔
1.5.2 調整政企關係
2章 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2.1 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特定內容
2.1.1 法人治理結構
2.1.2 委託代理結構
2.1.3 股東治理結構
2.1.4 經營者治理結構
2.1.5 內部人治理結構
2.2 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革命
2.2.1 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的內在含義
2.2.2 人力資本登上歷史舞台的內在原因
2.2.3 必須注重建立新的法人治理結構
2.3 人力資本的激勵機制
2.3.1 對人力資本的經濟利益激勵
2.3.2 對人力資本的權力與地位的激勵
2.3.3 價值理念的激勵
2.4 人力資本的約束機制
2.4.1 內部約束
2.4.2 外部約束
2.4.3 內在約束
3章 企業組織結構
3.1 基於財產制度原則的組織結構
3.1.1 依據財產制度原則應設計哪些機構
3.1.2 依據財產制度原則而設定的有關機構間的關係
3.2 基於財產制度原則而設定的機構的細化分析提高董事會質量
3.2.1 董事會的功能定位問題
3.2.2 董事會的職能定位問題
3.2.3 董事會的工作模式定位問題
3.2.4 董事會的組織結構問題
3.2.5 董事會的議事規則問題
3.2.6 董事會的受委託協調機構問題
3.2.7 董事的分類及其素質問題
3.2.8 董事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問題
3.2.9 董事會的動態性發展問題
3.2.10 董事會與股東大會的契約規定問題
3.2.11 獨立董事的定位問題
3.2.12 董事會的社會基礎問題
3.3 財產制度原則的延伸分析
3.3.1 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組織結構
3.3.2 母公司和分公司的組織結構
3.4 基於經營需要原則的企業組織結構
3.4.1 功能定位原則與機構設定
3.4.2 職能分解原則與機構設定
3.4.3 經營需要原則下各機構的相互關係
3.4.4 基於經營需要原則而設定的組織結構的案例分析
4章 企業管理制度
4.1 企業管理模式創新
4.1.1 親情化管理模式
4.1.2 友情化管理模式
4.1.3 溫情化管理模式
4.1.4 隨機化管理模式
4.1.5 制度化管理模式
4.2 企業管理軸心創新
4.2.1 以生產要素管理為管理軸心
4.2.2 以經營流程管理為管理軸心
4.2.3 以質量管理為管理軸心
4.2.4 以崗位管理為管理軸心
4.2.5 以資源管理為管理軸心
4.3 企業管理體制創新
4.3.1 總公司與子公司的關係
4.3.2 事業部制與分公司的關係
4.3.3 縱向管理與橫向約束的關係
4.3.4 管理與決策的關係
4.3.5 資本經營和生產經營的關係
4.4 企業管理目標創新
4.4.1 利潤最大化目標與理性化目標的關係
4.4.2 企業的設計目標與市場認可目標的關係
4.4.3 企業目標與非企業目標的關係
4.4.4 企業的規模目標與流動性目標的關係
4.4.5 企業的速度目標與穩定目標的關係
4.5 企業管理手段創新
4.5.1 技術設備性企業管理手段
4.5.2 利益性企業管理手段
4.5.3 契約性企業管理手段
4.5.4 新技術性企業管理手段
4.5.5 社會科學性企業管理手段
4.6 企業管理組合創新
4.6.1 正常管理與防危機管理的有效組合
4.6.2 工作性管理與非工作性管理的有效組合
4.6.3 調動積極性與有效控制的有效組合
4.6.4 有形資產管理與無形資產管理的有效組合
4.6.5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有效組合
4.6.6 三大類管理制度的有效組合
5章 企業人格化制度
5.1 企業家在企業中的地位及其企業家與企業的相互關係
5.1.1 企業家概念辨析
5.1.2 企業家的素質
5.1.3 企業家是稀缺資源
5.1.4 企業需要企業家的充分作用
5.1.5 企業對企業家要有有效的約束
5.2 企業中人與人的相互組合關係
5.2.1 人際關係制度化
5.2.2 人際關係目標化
5.2.3 人際關係契約化
5.2.4 人際關係人本化
5.2.5 人際關係組合化
5.2.6 人際關係融合化
5.3 人與企業的相互組合關係
5.3.1 人離不開企業
5.3.2 企業離不開人
5.3.3 人離不開企業和企業離不開人的相互組合
6章 企業契約制度
6.1 契約制度的內涵及外延
6.1.1 信用形式
6.1.2 法律形式
6.1.3 道德形式
6.1.4 制度形式
6.2 企業契約制度的內容
6.2.1 契約制度是企業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最基本的組合方式
6.2.2 契約制度是企業各種組織機構的運行規則和機制
6.2.3 契約制度是企業內部分工和協作原則發揮作用的體制基礎
6.2.4 契約制度是企業有序化高效發展的基本保證
6.2.5 契約制度是企業制度安排的組織原則及制度所採取的基本形式
6.2.6 契約制度是企業人格化的最基本性內在規則
6.2.7 契約制度是企業調節自己同外部關係的基本方式
6.3 企業契約制度的具體形式
6.3.1 企業與人的契約制度
6.3.2 各種產權要素之間的契約制度
6.3.3 各個組織機構之間的契約制度
6.3.4 各個崗位之間的契約制度
6.3.5 企業與外部的契約制度
6.4 影響契約制度的因素
6.4.1 信息因素
6.4.2 稀缺因素
6.4.3 預期因素
6.4.4 地位因素
6.4.5 能力因素
6.4.6 利益因素
6.5 契約制度的實現機制
6.5.1 契約制度在形式上具有完整性
6.5.2 契約制度在內容上具有清晰性
6.5.3 契約制度的參與主體都具有意願性
6.5.4 契約制度在存在屬性上具有嚴肅性
6.5.5 契約制度在現實中具有可操作性
6.5.6 契約制度在執行上具有嚴厲的懲罰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