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
- 組建時間:解放戰爭時期
- 司令員:王建安
- 政治委員:譚啟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二十個兵團之一,組建於解放戰爭時期。司令員王建安,政治委員譚啟龍,下轄第二十一軍、第二十二軍、第二十三軍、第三十五軍。歷史沿革 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
1949年2月,第7縱隊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軍,彭紹輝任軍長,孫志遠代政治委員,所轄2個旅依次改稱第19、第20師。5月,華北軍區獨立第5旅改編為第21師,撥歸第7軍建制。6月,第7軍由晉入陝,歸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建制。8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0軍的前身是華北軍區第14縱隊。該縱隊是由冀南軍區所屬部分武裝力量發展而成的 [1]。...同月,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組成華北軍區,第14縱隊隸屬於華北軍區第1兵團建制。6月,參加安陽崇固戰鬥。7...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1st Army of the CPLA)於 1949年6月,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以所屬第1、第2、第7軍,共8.3萬餘人,在陝西省戶縣地區組成第1兵團,王震任司令 員兼政治委員,孫志遠任政治部...
民國二年(1913年)為烏蘇縣的一個村莊。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三區革命民族軍占領烏蘇。1949年,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步兵第九軍二十五師。1950年,進駐墾區。1953年,改為農七師。1975年,撤銷農七師建置。1978年,...
7月,第8兵團番號撤銷,兵團機關大部組成華東軍事政治大學;一部與第34軍軍部合併,組成新的南京警備司令部。所屬各軍歸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直接指揮。編制序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政治委員袁仲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
各兵團以統一番號排列,共定20個兵團的番號。其次序是,西北為第一至第二兵團;中原為第三至第六兵團;華東為第七至第十一兵團;東北為第十二至第十七兵團;華北為第十八至第二十兵團。各兵團的正式名稱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某某兵團...
1950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1950年11月1日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11月7日開始入朝。宋時輪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陶勇任副司令員,覃健任參謀長,謝有法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20、第26、第27軍。1...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是原解放軍華北軍區第2兵團改編的一支作戰部隊。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羅瑞卿,參謀長耿飈,政治部主任潘自力,轄63、64、65軍,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19兵團參加了平津戰役、會攻太原、進軍大西北作戰。該兵團...
8月,由太岳軍區部隊組成第15縱佇列入該兵團建制。10月中旬,發起太原戰役,在肅清外圍守軍後,於11月中旬開始對太原實行圍困。1949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北軍區第1兵團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
1950年春,第4軍和第7軍各一部參加修建天(水)蘭(州)鐵路。4月,第2兵團所屬部隊歸西北軍區直轄。9月,第2兵團部免兼甘肅軍區,調北京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裝甲兵領導機構。編制序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政治...
2017年4月,中央軍委決定,以原18個集團軍為基礎,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第一集團軍番號撤銷。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的前身,可追溯到賀龍1930年在湘鄂西創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二軍團。1934年底,他們開創湘鄂川黔蘇區。1935年...
擔負屯墾戍邊任務。1954年10月,第22兵團與新疆軍區生產管理部合併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22兵團番號撤銷。編制序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下轄第九軍二十五師、二十六師、二十七師以及騎兵第七師、第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賡,副司令員郭天民,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劉志堅,轄第十三、十四、十五軍。第十三軍,軍長周希漢,政治委員劉有光,轄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師;第十四軍,軍長李成芳,政治委員雷榮天,...
11月,以原第20兵團機關為基礎,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領導機構。編制序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天煥、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文年生、政治部主任向仲華。下轄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軍。六十六軍下轄196、197、...
解放軍第1兵團成立於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以所屬第1、第2、第7軍,共8.3萬餘人,在陝西省戶縣地區組成。...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二十個兵團之一,組建於解放戰爭時期。司令員鄧華,政治委員賴傳珠,下轄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八軍。1951年3月,第十五兵團番號撤銷。歷史沿革 1949年4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
第67軍組建後,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兵團。4月,參加太原戰役,攻克臥虎山。5月,進駐塘沽、山海關地區擔負海防任務。7月,華北軍區獨立第210師調歸該軍,改稱第201師。同時,由原國民黨軍第92軍第21師改編的獨立第53師分別編入該...
至此,西北5省全部解放。嗣後,賀龍率第18兵團配合第二野戰軍進軍四川,後歸西南軍區建制。第一野戰軍部隊即轉入清剿殘匪,屯墾戍邊。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第一野戰軍與西北軍區合併,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暨西北軍區。
後因情況變化,第1、第2、第3、第4兵團番號沒有沿用。3~5月,陳毅、粟裕率華東野戰軍機關及第1、第4、第6縱隊北渡黃河,進至河南省濮陽地區整訓,準備執行渡江南進的戰略任務。其間,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親臨部隊指導工作。陳士榘...
1949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于山東省峰縣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軍,隸屬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建制。陶勇任軍長,盧勝任政治委員,梅嘉生任副軍長兼參謀長(後彭德清任副軍長,陳宏任...
1951年9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兵團,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擔負修建機場任務,11月回國。1952年12月,第23兵團番號撤銷。編制序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三兵團下轄第三十六軍、三十七軍、騎兵第四師,董其武任司令員,高克林任...
兵團是軍和師的統稱。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軍為戰役戰術兵團,師為基本戰術兵團。兵團還曾是軍隊的一級組織。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革命軍曾編有兵團,是介於戰區和集團軍之間的指揮層次;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曾編有二十多個兵團,下轄...
1949年1月,參加平津戰役,會同兄弟部隊在新保全地區全殲國民黨軍第35軍。部佇列編 1949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北軍區第4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4軍,隸屬第19兵團(由華北軍區第2兵團改稱)。曾思...
1950年3月,第37軍建立軍政委員會,帥榮任主任。12月,第37軍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建制。1951年1月,隨兵團移駐河北衡水地區。4月,軍直騎兵旅撤銷。9月,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7軍,赴朝鮮執行修建機場和後方警戒任務。12月...
2017年4月,中央軍委決定,以原18個集團軍為基礎,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番號分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團軍。 [1...
50師的前身是47年7月由冀魯豫軍區部分基幹武裝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2旅,47年8月1日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2旅,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2旅,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0師。該...
1949年2月,第4縱隊的第10、13旅在河南郾城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軍,軍長為周希漢,政委為劉有光,歸第四兵團指揮。此後,參加渡江戰役,5月22日攻占南昌,9月協同四野解放兩廣。歸建二野,進軍雲南,在滇南活捉國民黨軍陸軍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