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 發布單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
報告發布,報告全文,十二屆政協,十三屆政協,

報告發布

2018年3月3日,萬鋼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向大會作的十二屆政協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2023年3月4日,邵鴻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向大會作的十三屆政協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報告全文

十二屆政協

各位委員:
我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向大會報告十二屆政協提案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一、提案總體情況
十二屆政協期間,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瞄準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緊扣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貧攻堅、氣水土污染防治等重大問題提出提案,為民主決策、制定規劃、建立制度、科學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年來,共收到提案29378件,經審查立案23975件。在立案提案中,委員提案21949件,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提案1702件,有關人民團體提案72件,界別、界別小組提案215件,政協各專門委員會提案37件。各承辦單位深入開展協商,積極採納落實建議,截至2018年2月20日,99%的提案已經辦復。大多數提案的意見建議得到採納或正在逐步落實中。
在經濟建設方面,關於化解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支持製造業最佳化升級,大力發展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建議,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提供了參考。關於打通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最後一公里”、加快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建議,有力推進多式聯運,一批中西部鐵路工程開工或納入鐵路網規劃。關於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強化農業科技管理等建議,進一步推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農村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的培育和發展。關於綜合施策提高城鎮化質量,京津冀協同發展,贛南、左右江、大別山等革命老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議,為完善新型城鎮化建設頂層設計,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了作用。關於加快減稅降費、推進利率市場化、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建議,在營改增試點全覆蓋,制定普惠金融政策中吸納。
在政治建設方面,關於制定民法總則、國歌法、反恐怖法、中醫藥法,修訂證券法、環境保護法等建議,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供了參考。關於推進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改革、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等建議,為推動司法體制改革發揮了作用。關於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加強行政審批信息化建設等建議,為推進“放管服”改革提供了參考。關於治理懶政怠政、打擊商業賄賂和職務犯罪等建議,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發揮了作用。關於加強黨外幹部培養、有效發揮民主黨派監督作用等建議,為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提供了參考。關於保護海外中國公民、華僑人身安全等建議,推動成立了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
在文化建設方面,關於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等建議,為制定實施相關指導意見提供了參考。關於加強大運河、長征沿線遺址、莫高窟、傳統村落保護等建議,為統籌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弘揚民族精神發揮了作用。關於加強文化藝術創作服務引導、擴大優秀藝術人才對外交往等建議,為設立國家藝術基金,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文交流合作發揮了作用。關於利用優勢特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創意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建議,為文化企業技術、服務和內容創新,增強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發揮了作用。關於以籌備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建議,為冰雪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體育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參考。
在社會建設方面,關於完善建檔立卡動態管理機制,建立扶貧考核評價體系,最佳化配置財政、金融、政策等扶貧資源的建議,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發揮了作用。關於統籌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等建議,在實施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等政策措施中得到體現。關於大力扶持新生代農民工、青年人創業就業等建議,在出台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提升創業能力、改進創業服務等政策時吸納。關於加強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權益保障,建築工人工傷維權等建議,為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提供了參考。關於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擴大三醫聯動改革試點、推進異地就醫結算、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等建議,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發揮了作用。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關於加快燃煤超低排放技術裝備研發、大力發展智慧型電網、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建議,推動了節能環保等產業的發展。關於深入研究霧霾成因、改善土壤環境質量、整治農村環境污染等建議,為污染防治和立法提供了參考。關於探索建立跨區域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加強長江經濟帶岸線資源化管理等建議,為統籌推進國家生態保護綜合實驗區建設發揮了作用。關於加強石漠化治理,劃定森林、草原、濕地、湖泊等生態資源保護紅線,嚴格控制排海污染總量等建議,推動國家層面加大了綜合治理力度。關於環境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融合等建議,在建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時吸納。
一些提案還就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擴大對外交往等方面提出建議,為推動相關工作提供了參考。
2017年,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重點圍繞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提出意見和建議,立案的4215件提案已基本辦復,41項重點提案督辦已全部完成,修訂了有關規章制度,評選表彰240件優秀提案和45個先進承辦單位,提案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二、提案工作的發展與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高提案質量和提案辦理質量的重要指示,為加強和改進提案工作指明了方向。國務院每年在常務會議上作出專門部署,有力推進了提案辦理工作。全國政協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提案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提案工作呈現嶄新局面。
(一)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建立了主席會議、主席辦公會議審定提案工作制度、確定重點提案題目、聽取重點提案督辦情況匯報的工作機制。副主席帶隊視察、調研督辦重點提案,出席提案交辦會、提案辦理協商會,走訪提案承辦單位。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副秘書長、專委會駐會副主任牽頭領辦提案。各提案承辦單位堅持把提案辦理作為年度重點任務,逐級建機制、明責任、抓落實。重點提案督辦呈現層次提升、力度加大、示範帶動的良好態勢,促進了重點提案的採納落實。
(二)提案質量不斷提高。強化宣傳引導,對新委員進行提案工作專項培訓,向提案承辦單位徵集並發布提案參考選題,召開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工作座談會,定期向住港住澳全國政協委員通報提案工作情況,增強了提案的針對性和可行性。嚴格立案把關,加強溝通協商,把情況明、問題準、建議實的提案立起來。黨派團體、界別小組、政協各專門委員會通過層層篩選、廣泛商議,提出高質量的提案,集體提案比重明顯上升。
(三)提案辦理協商廣泛深入。注重為政協重大協商活動服務,重點提案題目與議政性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會和雙周協商座談會議題相銜接。注重擴大協商參與面,通過邀請提案者參加重點提案督辦和提案辦理協商會、走訪承辦單位,為提辦雙方的直接溝通搭建平台。注重加強理論研討,召開提案辦理協商工作座談會、提案承辦單位工作座談會,探討提案辦理協商的定位、內涵、形式等,推動協商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的意見》得到貫徹落實。
(四)提案監督穩步推進。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脫貧攻堅、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等重要決策部署落實情況,針對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環衛工人權益保障等民眾關注的實際問題,開展監督性調研,情況摸得更清,問題找得更準,建議提得更實。連續五年跟蹤督辦“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提案,促進建立省部際協調機制和規劃項目的落地。開展提案辦理情況意見徵集和反饋工作,調查了解提辦雙方反映,在走訪提案承辦單位時有針對性地溝通意見,寓監督於協商之中。
(五)工作制度更加健全。按照加強協商民主建設的要求,制定提案辦理協商辦法,規範提案各環節協商。修訂提案審查工作細則,細化完善立案標準和審查程式。修訂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辦法,重點提案更加聚焦中心工作和民生關切,調動提辦雙方積極性,加強督辦成果運用。編寫工作指南,工作流程更加嚴謹科學。提案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水平不斷提高。
同時也應看到,在如何持續推進提案工作整體質量提高、完善提案工作制度、拓展提案監督方式方法、進一步健全提案辦理信息反饋制度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三、今後工作建議
政協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協職能的重要方式,是推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重要渠道。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把政協提案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責任,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努力開創新局面、展現新作為。
(一)聚焦中心任務。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要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重大問題獻計出力,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等貢獻智慧,更好發揮提案服務大局的作用。
(二)強化質量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精心選題,深入調研,務實建言,增強提案的針對性、可行性。落實辦理責任,完善機制,主動協商,促進合理建議採納落實。加強統籌協調,暢通信息渠道,服務提辦雙方形成合力。做到提案質量、辦理質量、服務質量同向發力、整體推進,全面提升提案工作水平。
(三)深化辦理協商。把協商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不斷豐富協商內容和形式。健全跟蹤督查和成果反饋機制。以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為監督重點,進一步通過提案開展協商式民主監督。
(四)完善制度體系。進一步推進提案辦理協商辦法、提案審查工作細則、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辦法等制度的貫徹落實。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總結提案工作實踐經驗,適時修訂提案工作條例,與時俱進推動提案工作制度建設。
各位委員,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提案工作新使命,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凝心聚力,履職盡責,銳意進取,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創造出人民政協提案工作的新業績!

十三屆政協

各位委員:
我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向大會報告十三屆政協提案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十三屆全國政協期間,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及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緊扣“國之大者”、民之關切提出提案,建真言、出實招、聚共識。五年來,共收到提案29323件,經審查立案23818件。在立案提案中,委員提案21520件,集體提案2298件,其中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界別提案1812件。截至2023年2月底,99.8%的提案已經辦復。全國政協會同有關方面深入開展協商,提案中的許多意見建議已體現到相關規劃政策和舉措中,充分發揮政協提案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優勢和作用,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經濟建設方面,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部署提出提案9500餘件。其中,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提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提案,為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獻計出力。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提案,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有關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革命老區建設等區域發展戰略的提案,促進相關政策落地見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等提案,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參考。
政治建設方面,緊扣紮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國、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重點領域提出提案2400餘件。其中,加強民主黨派專項民主監督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治理宗教領域商業化、拓寬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等提案,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鞏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凝心聚力。保障《民法典》順利實施、推進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完善涉外法治體系等提案,助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加強新時代邊海防工作、加強儲備設施和應急能力建設、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升全民網路安全意識、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等提案,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獻計出力。紮實開展“四風”糾治、推動反腐敗鬥爭向縱深發展等提案,有針對性地為全面從嚴治黨建言。為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提出堅決維護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等提案。
文化建設方面,聚焦增強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等時代主題提出提案2100餘件。其中,加強革命文物和紅色遺址保護利用、長效化開展“四史”宣傳教育、發揮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改進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等提案,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深入人心。培育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常態化推進厲行勤儉節約、深化全民閱讀活動等提案,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提供有益參考。創作更多以人民為中心的優秀文藝作品、支持數字文創產業發展、持續推進大運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辦好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提案,為發展文化事業、建設體育強國發揮了積極作用。深化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提案,助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社會建設方面,聚焦增進民生福祉、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等民之關切問題提出提案7000餘件。其中,充分發揮靈活就業作用、切實維護勞動者分配權益、健全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制度、完善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政策體系等提案,助力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等提案,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力量。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加快完善“雙減”配套措施、加強高等教育跨學科人才培養、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等提案,有效推動相關政策落地實施,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發揮積極作用。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加大中醫藥資源發掘和保護、加快建立租購併舉住房制度、加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系統構建生育支持政策等提案,為積極回應民生關切、解決好人民民眾急難愁盼問題貢獻了力量。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圍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戰略要求提出提案1400餘件。其中,完善重點流域生態保護和補償機制、構建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加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氣候研究、統籌林草植被保護修復等提案,積極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建言。最佳化能源結構、推動新能源有序發展、推進多式聯運交通綠色低碳轉型、促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提案,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了有價值的建議。重視新污染物治理、最佳化各類廢棄物利用等提案,在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等政策檔案中得到體現。
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提出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制度建設、加大藥物和疫苗研發力度、加強口岸檢疫、重點產業復工復產、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等提案,為精準防控、高效統籌貢獻政協力量。還有一些提案就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推動相關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2年,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重點圍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十四五”規劃實施等,提出提案6173件,立案提案5079件。評選表彰十三屆全國政協優秀提案248件和先進承辦單位46個。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提案工作實踐、理論、制度創新,提案工作取得新成效、邁上新台階。
(一)加強政治引領,確保正確工作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提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加強對提案工作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組織召開全國地方政協提案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等,開展常態化長效化的理論學習、業務研討,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系統總結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編寫“新時代提案工作叢書”,推動提案工作與時俱進。
(二)突出著力重點,持續提高提案質量。堅持“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原則,制定提高提案質量的意見,引導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以問題為導向,加強與界別民眾聯繫,在深化研究上下功夫,努力促進提案有理有據、切實可行。將平時提案納入重點提案遴選並開展督辦,增強提案工作針對性、時效性。提案辦理質量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同向發力、相互促進,有力助推了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成為國家治理效能。
(三)把握特點規律,不斷健全制度機制。建立健全以提案工作條例為主幹,提案審查工作細則等若干專項規定程式銜接、相互配套的提案工作制度體系,提案工作各環節都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完善主席會議研究確定重點提案、主席會議成員牽頭督辦重點提案、主席會議聽取年度重點提案督辦情況匯報機制,形成辦公廳統籌協調、各專門委員會分工協作的工作格局,將重點提案督辦與雙周協商座談會、視察調研等有機結合,累計督辦重點提案312項。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空域精細化改革等重點提案開展跟蹤督辦,逐年深化、推動落實。完善各民主黨派以本黨派名義在政協提出提案等機制性安排,探索建立工作會商平台,研究推進提案選題論證、協同督辦等各項工作。
(四)加強協同聯動,彰顯政協協商優勢。將協商民主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協商,深化提辦雙方常態化溝通交流,達到提得認真、商得深入、辦得滿意的效果。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深刻理解通過提案推動工作、促進問題解決是成效,在辦理中深化認識、增進共識是成效,所提建議啟發思路、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創造條件也是成效。
(五)積極實踐探索,切實推進工作創新。加強統籌謀劃,研究確定提案工作五年總體思路,每年一個重點,有力有序推進。建設智慧型提案系統,實現提案提、立、辦、督、評全流程網上運行,為委員提供更加便利、快捷、智慧型化的履職平台。推動委員讀書活動成果轉化為提案,實現學習與履職相互促進。評選表彰70年來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編輯出版《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的故事》,生動展現政協委員通過提案履職風采和黨政部門辦理提案成效。
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持續提高提案工作質量、拓寬提案者知情明政渠道、發揮提案的民主監督作用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做好新時代提案工作,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廣泛凝聚智慧的生動實踐,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強化責任擔當,紮實履職盡責,創新方式方法,推動提質增效,更好發揮人民政協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
(一)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緊扣中共二十大的重大戰略部署和目標任務,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引導廣大政協委員精準選題、深入調研、務實建言,提出有見地、高質量的提案,助力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各項工作,更好服務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中心任務。
(二)不斷提高工作質量。依據政協章程,適時對現有制度進行修訂完善,深化規律性認識和制度保障。圍繞持續提高提案質量、提案辦理質量、提案服務質量,推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加強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等功能建設,努力開創提案工作新局面。
(三)創新完善工作機制。豐富提案辦理協商內容,不斷創新協商形式。重視發揮提案監督作用,增加重點提案中監督性提案的比重。探索建立提案辦理情況督查檢查制度。最佳化智慧型提案系統,促進信息技術與提案工作有機結合,努力形成更為完善的提案工作機制。
同志們,新時代新征程上人民政協事業前景廣闊,人民政協提案工作大有可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務實進取、守正創新,不斷推動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