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化學系

中國人民大學化學系

中國人民大學化學系成立於2004年,設有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套用化學碩士點,以及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十年來,人大化學系秉承學校“主幹文科、精幹理工科”的戰略布局,遵循“小、精、尖”,即“小型規模,精幹的教學和科研隊伍,主流研究領域和尖端學術成果”的發展思路,建立了完善的理論與實驗教學體系以及高水平的科研支撐條件,凝聚了一支年輕、精幹的師資隊伍,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人大化學學科於2015年11月跨入了化學學科全球ESI排名前1%的行列,2020年,人大化學系和物理系一起將人大材料學科推向全球ESI排名前1%。2022年,人大化學專業入選2021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大學化學系
  • 外文名:Department of Chemist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成立時間:2004年10月23日 
  • 機構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理工樓
  • 主管部門:中國人民大學
  • 博士點: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定位與目標,師資力量,科研條件,科研研究,人才培養,海外交流,畢業生情況,

定位與目標

人大化學系學科定位和目標是服務於學校人才培養戰略核心,有選擇、有重點地開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基礎研究,成為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化學教育和研究機構。在人才培養方面,培育掌握化學理論基礎和科研技能、具備綜合素質與競爭能力的社會棟樑之材。在科學研究方面,力爭在部分學科方向或研究領域達到國際知名,在面向能源、環境、材料、健康等領域的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圍繞上述定位與目標,我繫著重開展基於材料化學研究;重點布局了有機合成及方法學、功能高分子與超分子組裝化學、分子動態學以及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方向。

師資力量

人大化學學科立足於“小型規模,精幹的教學和科研隊伍,主流研究領域和尖端學術成果”的發展思路,建立了完善的理論與實驗教學體系以及高水平的科研支撐條件,凝聚了一支年輕、精幹的師資隊伍。所有教師均擁有博士學位,並且9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化學系現有在崗教師29人,其中教授11人,特聘研究員1人,副教授16人,講師1人。所有教師均擁有博士學位。教師隊伍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2人。

科研條件

化學系擁有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理化分析與測試中心、功能分子與材料動態結構研究中心,以及19個專業科研實驗室,總面積3400平方米。科研平台擁有600兆核磁共振譜儀、X-射線單晶衍射譜儀、高分辨質譜儀、全時域高靈敏度超快雷射光譜系統、原子力顯微鏡掃描電鏡等大型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6000萬人民幣。全部科研實驗室和大中型測試儀器均向本科生開放。

科研研究

在科學研究方面,我系積極實施學科規劃並引進優秀青年人才,強化對學術潛力大、發展前景好的學科方向的支持,在學術文化建設方面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1)提倡學術獨立。發揮隊伍年輕精幹的優勢,實行副教授科研獨立制度,學術氛圍自由。在公共科研平台的有力支持下,課題組能夠在中小經費強度的項目支持下深入開展科學研究,並取得系列學術成果。
(2)鼓勵科研合作。在充分尊重學術個體的同時,鼓勵課題組之間的科研合作。例如,分子動態學團隊與功能高分子與超分子組裝化學、以及生物物理化學領域的課題組之間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
(3)推動學科交叉。占論文引用總數三分之一的引用分布在化學之外的學科上,如物理、材料、生物、農學、環境等學科領域,表明人大化學學科顯著的學科交叉特色。
(4)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十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保持著實質性合作與交流關係,聘有外籍講座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通過舉辦學術會議、學術講座與國內外同行學者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
自建系以來,我們在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的前沿領域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973項目子課題在內的國家級科研項目105項,總經費4200餘萬元;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4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2項;已培養研究生170多名,獲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科研成果;發表研究論文640餘篇,其中包括《自然通訊》、《美國化學會志》、《德國套用化學》、《先進材料》等高水平論文(影響因子大於5.0)100餘篇。

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逐漸形成了如下的特色和優勢。
(1)本科教育。針對師生比例接近的特點,實行“一對一”導師制;為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基礎上,設立了適應本科培養需求的基礎型、提高型和研究型三級實驗課程,涉及的實驗室資源包括6個基礎教學實驗室和19個科研實驗室。本科生科研活動參與率超過50%,迄今已承擔國家大學生科研創新計畫項目約60項,近三份之一的項目結題獲得優秀,多位同學在“挑戰杯”等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活動中取得佳績。此外,化學學科承擔了全校理工院系的基礎化學教學任務,並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了5門通識課,在提高全校本科生的科學素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2)研究生培養。我系設有校級“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功能分子與材料動態結構研究中心”以及“微納器件製備平台”,全部向研究生開放;充分發揮了科研支撐條件的作用、激發了廣大研究生的創新活力,使他們真正發揮出了科研生力軍的潛力。我系每年派遣研究生出國(境)參加科研合作或學術交流,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開拓了學生的學術視野。

海外交流

化學系與美國、日本、英國、德國、丹麥、俄羅斯、韓國、比利時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的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保持著教學及科研合作關係。聘有外籍講座教授1人。每年派遣本科學生出國(境)學習或參加學術交流,邀請國際知名學者來校講學。

畢業生情況

建系以來,化學系已培養出322名高端化學專業本科人才,其中94名獲得全額獎學金赴美國和歐洲等地的著名大學繼續深造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如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帝國學院等;131名進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本校等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中約80%為免試保研);97名於當年就業或創業,就業或創業領域涵蓋環保、商檢、銀行、化工、醫藥等。當前已有多名優秀畢業生在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獲得副教授及以上教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