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對“中國製造”的影響研究

中國交通對“中國製造”的影響研究

《中國交通對“中國製造”的影響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張光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交通對“中國製造”的影響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光南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當前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並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因此研究交通投資對製造業生產和出口競爭力的影響,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本課題將基於跨期利潤函式和最最佳化動態結構框架,運用似無關SUR方法解決聯立方程相關性和同期性問題,採用空間計量技術構建地理和經濟權重消除跨區域交通設施空間相關,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反映交通設施和製造業的空間分布,區分公路、鐵路和機場等交通設施之間存在的特徵差異,研究中國交通投資對製造業勞動力、中間品和資本的投入彈性,及其對製造業成本效應的空間溢出,並在此基礎上採用多國多部門一般均衡模型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進一步分析中國交通對中國製造競爭力的短期和長期動態效應,從而為我國最佳化交通設施投資和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提供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建成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並“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因此,在中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逐年增加的條件下,研究中國交通對“中國製造”的要素投入影響,分析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製造業成本效應的關係,對於制定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政策,提高“中國製造”的生產率和競爭力,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本項目基於包含中間品要素的跨期利潤函式及其動態分析框架,採用中國各省工業企業面板數據,通過因素誤差似無關ECSUR-FGLS和空間權重方法,實證分析中國交通對製造業生產要素投入的影響。研究發現:中國鐵路客運交通能顯著降低勞動力流動成本,使廠商通過勞動密集生產技術減少中間品和資本投入;公路客運交通能產生規模效應促進要素投入;但鐵路貨運影響並不顯著,公路貨運對可變生產要素投入影響為負。此外,“相鄰經濟”地區鐵路客運導致本地要素轉移的空間溢出競爭效應,但鐵路貨運和公路客運交通空間溢出則產生規模效應;而製造業結構接近的“相似經濟”地區比相鄰地區 的交通空間溢出效應更為顯著。 通過研究中國交通基礎設施及其空間溢出對製造業生產要素投入的影響,這對實現十二五規劃“建成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並“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的目標,制定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政策,提高“中國製造”的競爭力,都具有較強的政策含義。交通網路特徵產生空間溢出效應,而且“相似經濟”地區交通空間溢出產生的規模效應和競爭效應比“相鄰經濟”地區更為顯著。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加大交通投資的同時,應特別注意對“相似經濟”和“相鄰經濟”地區之間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統籌規劃,避免各地以基礎設施作為區域競爭工具可能導致的過度投資和無序競爭。此外,本項目基於可變成本函式與外部性因素分析框架,採用中國各省工業企業面板數據,通過空間計量和SUR實證分析中國基礎設施空間溢出的成本效應及其行業溢出。研究發現:基礎設施跨區域空間溢出的製造業成本效應高於本地基礎設施,且東部成本彈性高於中西部;基礎設施地區分布不平衡導致其網路效應降低,存在產業競爭地區的基礎 設施空間溢出和市場稠密溢出導致本地製造業邊際成本提高和要素投入減少;此外,基礎設施空間溢出的成本效應還取決於製造業的集聚程度。這對於分析我國政府基礎設施投資產生的跨區域邊界收益,降低製造業生產成本和提高企業競爭力,都具有較強的政策含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