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副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丙型副傷寒沙門菌
- 外文名:Salmonella para-typhi C
- 所屬學科:感染病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丙型副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丙型副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沙門菌屬C群。可引起副傷寒丙。臨床分3個類型:傷寒型、胃腸炎型和敗血症型,以敗血症型最為多見。公布時間 201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感染了傷寒桿菌、丙型副傷寒桿菌及其它沙門菌[如羅斯托克桿菌]的病人,在抵抗力低下的情況下,可以發生轉移性多發性皮膚或皮下組織的膿腫,從病灶內可以查到病原菌。此外,沙門菌屬感染還可引起潰瘍性外陰炎或外陰陰道炎。撫弄病畜的人,皮膚感染了都柏林桿菌或鼠傷寒桿菌,在感染部位的皮膚可發生炎症性結節,中央有...
副傷寒沙門氏菌是Salmonella屬的微生物,原產地為中國。形態特徵 革蘭氏陰性無芽孢直桿菌,兼性厭氧,周生鞭毛運動,發酵葡萄糖產酸產氣,不發酵乳糖,利用檸檬酸鹽,能使賴氨酸和鳥氨酸脫羧基,不產吲哚,不分解尿素,甲基紅試驗陽性,VP試驗陰性。主要價值 主要用途為研究,教學,具體用途為用於科研。
小兒其他沙門菌感染(salmonellosis)是指傷寒、副傷寒甲、乙、丙以外的沙門菌感染,亦稱非傷寒沙門菌感染。簡介 小兒其他沙門菌感染(salmonellosis)是指傷寒、副傷寒甲、乙、丙以外的沙門菌感染,亦稱非傷寒沙門菌感染。其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主要原因 (一)發病原因 1885年Salmon和Smith首次發現豬霍亂沙門菌,從此揭開了研究...
副傷寒丙的症狀較為不同,可表現為輕型傷寒,急性胃腸炎或膿毒血症。傷寒和副傷寒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髮生爆發流行。本病分布我國各地,常年散發,以夏秋季最多,發病以兒童、青壯年較多。病因 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均屬於沙門菌屬,呈短桿狀,不形成芽孢,有鞭毛,膽汁培養易生長。菌體裂解產生內毒素致病。臨床表現 ...
目前,已知沙門氏菌共有2000多種血清型,在中國已發現有161個血清型,但從人類和動物經常分離出的血清型卻只有40~50種,其中僅有10種是主要血清型。與人類有關的血清型主要隸屬於A~E組,即傷寒桿菌、甲、乙、丙型副傷寒桿菌、鼠傷寒桿菌、豬霍亂桿菌、腸炎桿菌、鴨沙門氏菌、新港沙門氏菌等,僅少數幾種對...
與人類有關的血清型主要隸屬於A~E組,即傷寒桿菌、甲、乙、丙型副傷寒桿菌、鼠傷寒桿菌、豬霍亂桿菌、腸炎桿菌、鴨沙門氏菌、新港沙門氏菌等,僅少數幾種對人致病,其中以鼠傷寒桿菌、腸炎桿菌及豬霍亂沙門菌為最常見。沙門氏菌是怎樣感染人體的? 因沙門氏菌病經糞口途徑傳播,故攝入污染了沙門氏菌的...
沙門氏菌病的病原體。屬腸桿菌科,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已發現的近一千種(或菌株)。按其抗原成分,可分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組。其中與人體疾病有關的主要有甲組的副傷寒甲桿菌,乙組的副傷寒乙桿菌和鼠傷寒桿菌,丙組的副傷寒丙桿菌和豬霍亂桿菌,丁組的傷寒桿菌和腸炎桿菌等。除傷寒桿菌、副傷寒...
副傷寒沙門氏菌能運動,常常感染或在腸道定居包括人類在內的非常廣泛的溫血和冷血動物,禽群的感染非常普遍。但很少發展成急性全身性感染,只有處在應激條件下的幼禽除外。誘發禽副傷寒的沙門氏菌能廣泛地感染各種動物和人類,因此在公共衛生上有重要性。人類沙門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也常常來源於副傷寒的禽類、蛋品...
主要用於腸熱症的輔助診斷。常用肥達試驗(Widal test)。系用已知的傷寒沙門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傷寒沙門菌H抗原與不同稀釋度的待檢血清作定量凝集試驗。測定受檢血清中有無相應抗體及其效價的一種血清學試驗。“肥達試驗”結果的解釋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和病程,病史,以及地區流行病學情況。1,正常值 預防接種或隱形...
是由各種沙門菌(Salmonellae)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傷寒沙門菌、副傷寒沙門菌常統稱為傷寒沙門菌,雖然亦屬於沙門菌屬,但由於傳統習慣及傷寒、副傷寒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有一定特點,故已作另題介紹。因此,其他沙門菌感染是指由非傷寒沙門菌引起的沙門菌病(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本病的主要傳染方式是通過進食被...
小兒其他沙門菌感染是指由傷寒、副傷寒以外的沙門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亦稱非傷寒沙門菌感染(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多侵犯2歲以內多病體弱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我國的發病高峰為5~7月。該病特點是病情重,合併症多,病死率高。病因 小兒其他沙門菌感染是指傷寒、副傷寒以外的沙門菌感染,以鼠傷寒、豬...
甲型副傷寒沙門菌 甲型副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沙門菌屬A群。可引起副傷寒甲。感染後發病急,多有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症狀,成人多見。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
甲型副傷寒沙門氏菌是Salmonella屬的微生物,原產地為中國。形態特徵 革蘭氏染色負反應無芽孢桿菌,無莢膜,有鞭毛, 有動力菌株,菌落呈中等大小,光滑、濕潤、隆起,產硫化氫,對氯黴素、土黴素、鏈黴素和磺胺類藥物敏感。可發酵葡萄糖、麥芽糖、甘露醇分解賴氨酸,不發酵乳糖、蔗糖,不分解尿素,可以檸檬酸鹽作為唯一...
乙型副傷寒沙門菌 乙型副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沙門菌屬B群。可引起副傷寒乙。人群感染以小兒多見。
豬霍亂沙門氏菌是非傷寒沙門菌的一種,是引起仔豬副傷寒的主要病原菌,給養豬業造成重大危害。病原學 (2010年)認為引起豬副傷寒的主要是豬霍亂沙門氏菌及其變種豬傷寒沙門氏菌、鼠傷寒沙門氏菌及其哥本哈根變種、腸炎沙門氏菌等。沙門氏菌有2000多個血清型,在中國已發現200 多個菌型。沙門氏菌為革蘭氏...
鼠傷寒沙門菌(S.typhimurium)屬多價O抗血清的B群,也是一種臨床較常見的沙門菌。鼠傷寒沙門菌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感染髮病率居沙門菌感染的首位,約占人源沙門菌感染的40%~80%。多見於嬰幼兒,可導致醫院感染和暴發性食物中毒,病死率較高。病原及傳播 一、傳染源病:人及帶菌者是本病主要傳染源...
(3)胃腸道感染,由志賀菌屬、沙門菌屬、產腸毒素大腸埃希菌、親水氣單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傷寒。(5)骨和關節感染。(6)皮膚軟組織感染。(7)敗血症等全身感染。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鹽酸環丙沙星。其化學名稱為:1-環丙基-6-氟-1,4-二氫-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鹽酸鹽...
腸熱症是傷寒病和副傷寒病的總稱,主要由傷寒桿菌和甲、乙、丙型副傷寒桿菌引起。臨床症狀 傷寒和副傷寒的致病機制和臨床症狀基本相似,只是副傷寒的病情較輕,病程較短。傷寒沙門菌是兼性胞內寄生菌,在機體內被巨噬細胞吞噬後能在吞噬體中生存和繁殖。部分細菌通過淋巴液到達腸系膜淋巴結大量繁殖後,經胸導管進入...
沙門菌感染後,也常引起胃腸炎(食物中毒)和敗血症。常用的檢測手段是肥達試驗。 (2) 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菌以鼠傷寒、腸炎、豬霍亂、乙型及丙型副傷寒沙門菌為常見。 (3) 慢性腸炎:沙門菌可引起老人和兒童的慢性腸炎。 (4) 敗血症:多由豬霍亂沙門菌引起。 (5) 沙門菌的局部感染如頸部、腰部等 需要...
(五)傷寒與副傷寒 由傷寒桿菌及副傷寒甲、乙、丙四種沙門菌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以傷寒桿菌發病率較高,副傷寒甲次之。傷寒與副傷寒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症狀很相似,難以鑑別,主要靠細菌培養及血清學來區別之。病人和帶菌者是傳染源。含傷寒桿菌的糞便污染水源或食物,可以造成流行。細菌經口進入人體,部分未被胃酸殺死...
第8章傷寒沙門菌和甲、乙、丙型副傷寒沙門菌100 8.1分類學100 8.2流行病學100 8.2.1臨床發病率100 8.2.2暴發和傳播101 8.3臨床意義101 8.4實驗室鑑定103 8.4.1分離103 8.4.2鑑定105 8.4.3免疫診斷105 8.4.4分型105 8.5發病機理106 8.6抗生素敏感性及疫苗106 參考文獻107第9章克雷伯菌屬...
2008年課題組參加“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傷寒、痢疾等病原體診斷試劑盒研製”課題研究,共有11家單位參加。研究目標是2年周期內試劑盒獲5個國家醫療器械證書。已開發國際首個1管同時檢測2種致病菌的商品化螢光PCR試劑盒,國際首個同時篩查傷寒沙門菌、甲、乙、丙型副傷寒沙門菌、...
第二十五條 鼠疫,霍亂,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傳染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腺病毒、諾如病毒感染,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沙門菌腸炎,脊髓灰質炎,麻疹,風疹,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 白喉,...
流行性斑疹傷寒 地方性斑疹傷寒 第六節手足口病 第七節包蟲病 第八節絲蟲病 第九節黑熱病 第十節麻風病 第十一節感染性腹瀉 具致病性的大腸埃希菌感染 非傷寒沙門菌腸炎 彎曲菌腸炎 耶爾森菌腸炎 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 輪狀病毒胃腸炎 諾瓦克病毒性胃腸炎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細菌性食物中毒 神經型細菌性食物中毒...
副球孢子菌病 軍團桿菌病 諾卡菌病 百日咳 肺結核 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性腹膜炎 腸結核 非典型分枝桿菌病 白喉 鼠疫 細菌性痢疾 附流動灌腸術 附保留灌腸術 傷寒與副傷寒 傷寒 副傷寒 沙門菌感染 霍亂 細菌性食物中毒 胃腸型食物中毒 神經型食物中毒 致腹瀉性大腸桿菌腸炎 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 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
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可引起傷寒和副傷寒。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有鞭毛抗原(H)和菌體抗原(O)及莢膜多糖抗原(Vi),均可產生抗體。肥達反應(WR)是診斷傷寒和副傷寒的血清學試驗。用已知的傷寒沙門菌的O、H抗原和甲、乙副傷寒沙門菌H抗原與不同稀釋度的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試驗,從而測定患者人體內抗體含量的...
第十節沙門菌感染 傷寒沙門菌感染 副傷寒沙門菌感染 其他沙門菌感染 第十一節大腸桿菌感染 第十二節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第十三節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第十四節布魯菌感染 第十五節厭氧菌感染 第十六節L型細菌感染 第十七節白喉 第十八節霍亂弧菌感染 第十九節志賀菌感染 第二十節鼠疫 第二十一節百日咳桿菌感染 第二十二節...
1.3 細菌繁殖體及親脂病毒污染物(如霍亂弧菌、痢疾桿菌、白喉棒狀桿菌、傷寒沙門菌和副傷寒沙門菌、布魯桿菌、淋病奈瑟菌、麻風桿菌、流感病毒、B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漢坦病毒等病原體的污染物等):選擇含氯類、含溴類、過氧化物類、醛類、含碘類、雙胍類、季銨鹽類、醇類等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