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丘鶴儔
- 別名:乳名阿英
- 出生地:廣東省新寧縣那泰鄉(今台山市端芬鎮那泰管理區)
- 出生日期:1880年
- 逝世日期:1942年
- 主要成就:編著出版了廣東音樂最早的入門課本《弦歌必讀》及增刊
- 代表作品:娛樂昇平、獅子滾球、雙龍戲珠、聲聲慢、相見歡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主要作品,外界評價,
人物生平
1880年,丘鶴儔出生於台山縣那泰鄉那呂村,乳名阿英,村里人都叫他“靚仔英”。當時正值清朝末年,封建迷信盛行,地方各種齋祭較多,而這些竟然成為了丘鶴儔後來學習音樂的最早啟蒙。丘鶴儔自幼酷愛音樂,由於天資聰穎,記憶力很好,幾歲時,“南巫”(僧)“師姑”(尼)的齋祭唱曲,只聽過兩三次即能熟記仿效,能彈會唱,被鄉人譽為“神童”。稍長便開始能為“南巫”、“師姑”的齋祭作伴奏了。
1889年,那呂村從附近的廣滇鄉樂家村聘來一位“八音”師傅胡德高負責組織“八音班”(鑼鼓櫃)。從此,他又常到村裡的祠堂里去聽“八音”。不久,丘鶴儔被胡德高收為徒,教授其樂器。丘鶴儔13歲就被八音班吸收,成為最年輕的嗩吶吹奏員。其間,他還刻苦攻習揚琴等樂器,練成系統的揚琴左竹演奏法。幾年之間,丘鶴儔在胡德高的耳提面命下,對各種樂器、曲牌以及民間音樂理論知識,都學有所成,成為當時民間樂隊中引人注目的少年嗩吶吹奏手。
1894年,15歲的丘鶴儔為生計遠涉南洋,約20歲回香港定居,最初在私營電話公司任職員,後來自己經營一間出售文具、樂器的小店,在營業之餘,也收徒授藝,創辦起音樂私塾,並逐漸變成以此為生的主要職業。在教學過程中,他採用圖解的方法,介紹各種樂器的性能、演奏入門、指法等,並注意中(工尺譜)西(簡譜)樂譜的對照,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學員們的歡迎。丘鶴儔從事廣東民間音樂教學的同時,還深入民間,訪問、蒐集20世紀20年代前後在廣東流行的古調、民間樂曲和粵曲、粵劇的“過場曲”、“譜子”、“小曲”、“大調”、“小調”等,並先後編輯出版了《弦歌必讀》、《琴學精華》、《國樂新聲》、《琴學新編》等書刊多種。這些曲集問世後,遠銷美國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為傳播粵樂、粵曲做了積極推動的工作。在教學、研究之餘,丘鶴儔還潛心於廣東音樂的創作。
1932年,由於父親病逝,丘鶴儔回鄉治喪,在鄉居留了較長時間。期間因推託不了鄉人請其表演的苦苦要求,遂於家鄉大同市新生活茶居和端芬前積厚國小(現那泰學校)分別獻演了一個多小時的音樂節目。他還分別用小提琴、高胡演奏了《鳥投林》等曲子。他巧妙地運用婉轉的回音和上下行的快速迂迴滑音,模仿了各種雀鳥的啼叫,逼真動聽。
1934年間,丘鶴儔專程赴美國紐約等地巡迴演出。在演出中,他用揚琴、嗩吶、三弦等樂器演奏。
1941年,日寇侵華期間,由於時局動亂,生活艱苦,加上愛子被日軍飛機炸死,令丘鶴儔深受打擊,聽覺日衰,憂鬱成疾,於1942年病逝於香港,享年62歲。
主要成就
丘鶴儔於20年代起編著出版了《弦歌必讀》、《琴學新編》等書,提出了"竹法十度",是廣東音樂揚琴最早研究演奏技法特點的理論,他還創編了《娛樂昇平》、《獅子滾球》等樂曲。
主要作品
序號 | 類別 | 作品 | 備註 |
---|---|---|---|
1 | 廣東音樂 | 《娛樂昇平》 | 國樂大師彭修文改編成民族管弦樂合奏曲。 |
2 | 廣東音樂 | 《獅子滾球》 | 馬思聰於1950年將其改編成鋼琴獨奏。 |
3 | 廣東音樂 | 《雙龍戲珠》 | / |
4 | 廣東音樂 | 《聲聲慢》 | / |
5 | 廣東音樂 | 《相見歡》 | / |
6 | 曲集 | 《弦歌必讀》及增刊 | 廣東音樂最早的入門課本。 |
7 | 曲集 | 《琴學精華》(首編和二編) | / |
8 | 曲集 | 《國樂新聲》 | / |
9 | 曲集 | 《琴學新編》 | / |
註:參考資料來自 |
外界評價
丘鶴儔最早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揚琴演奏竹法,刊登在他的著作中加以傳播,為形成廣東流派的揚琴演奏藝術奠定了基礎。業內專家認為,丘鶴儔的廣東音樂作品,既能保持傳統粵樂的特色,借鑑西洋音樂的作曲技法,使廣東音樂的風格有所突破,豐富了樂曲的表現力,使廣大聽眾更加喜聞樂唱,其中《娛樂昇平》、《獅子滾球》等很快就在省、港、澳、東南亞及美國等華人華僑聚居的地方流行,成為廣東音樂中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
丘鶴儔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地長期從事廣東民間音樂的研究、編著和教育工作,並且與何柳堂、呂文成、易劍泉等一班蜚聲樂壇的作曲家、演奏家一起把廣東音樂引人高雅音樂的殿堂。資深音樂評論家馮光鈺教授認為,“嚴老烈、丘鶴儔、何博眾被公認為廣東音樂的啟蒙者!”(評價內容根據南都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