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文學名著典藏:變形記
- 作者:弗朗茨·卡夫卡
- 出版社: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197頁
- 開本:32
- 品牌:長江文藝出版社
- 外文名:Die Verwandlung
- 譯者:王宏
- 出版日期:2011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450482, 9787535450487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判決
變形記
流放島見聞
鄉村醫生
法律門前
飢餓藝術家
獵人格拉庫斯
馬戲團頂層樓座之上
致某研究院的報告
先帝遺詔
亞洲胡狼與阿拉伯人
苦難的開始
歌手約瑟芬,或耗子民族
一隻雜種
有家之人的煩惱
寓言
野蠻人
禿鷹
老光棍布魯姆費爾德
日常混亂
序言
從卡夫卡的文學創作成果來看,短篇小說的數量大大超過長篇小說;而且,其生前公開發表的作品幾乎都是短篇小說。由此可見,短篇小說不僅是卡夫卡最常用的藝術形式,而且也是他最擅長的藝術形式。人們常常談起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例如傑克·倫敦、莫泊桑或契訶夫等,卡夫卡雖然不在其中,但是他在短篇小說方面的藝術成就並不比以上任何一位遜色。與人們喜聞樂見的這些短篇小說大師很不相同的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說大都是寓言式的,其故事情節既不是文本的中心,也沒有非常明確的實質性含義。用他自己在《論寓言》中的話來說就是:它們都是“智者的話”,“往往只是一些比喻”。許多從字面意義上去解讀卡夫卡的讀者都感到非常困惑,即使勉強獲得某種解釋,也是出於誤解。這部以《變形記》命名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卡夫卡最重要的一些短篇傑作,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卡夫卡的主要風格和藝術技巧。
提起卡夫卡的短篇小說,人們就會立即想到《變形記》,這是他生前發表的為數不多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說。我們可以從有關這個文本的一段逸事中窺見《變形記》對世界文壇的重要影響。加西亞.馬爾克斯曾經回憶起早年寫作的經歷,他談到有一天自己躺在床上讀《變形記》,讀完之後無比激動地跳下床,自言自語地說:“如果小說可以這樣寫的話,那我也能行。”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隨後的創作之中的確巧妙地汲取了卡夫卡的小說藝術,採用寓言形式展現了南美洲那片神奇的土地,其成名作《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並且在世界文壇上掀起了一陣“魔幻現實主義”熱潮。當然,加西亞·馬爾克斯並不是唯一具有這種影響體驗的小說家,卡夫卡的作品在許多方面對歐美小說界產生了巨大的衝擊,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
在中國,《變形記》也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小說的主人公格雷高爾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銷員,長年累月到處奔波,努力賺錢養活家人。在一個普通的早晨,他從不安的睡眠中醒來,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這時,更加令他深感不安的倒不是自己身體的奇怪變化,而是沒能夠按時起床去趕火車、去上班。他的父母和妹妹看到他在早晨7點之後還沒有走出自己的房間,都感到極度驚訝。然而,儘管他竭盡全力,也沒能成功起床。隨後,公司里的經理親自登門詢問他遲到的原因,並且威脅說,如果再不立即去上班,就開除他。在家人和公司經理的催促下,他掙扎著起床去開門。可是,他的身體變化越來越大,起初還可以說話,但終於完全喪失了人的聲音,整個人徹底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他的新形象嚇跑了經理,幾乎嚇昏母親,於是被父親粗魯地用手杖趕回自己的房間。從此,格雷高爾被關在自己的房間裡,因為家人看到他的感覺只有恐懼和厭惡。他成為家庭中的醜聞,成為親人們的累贅,以前與他最親近的妹妹現在不僅不再理解他,而且成了對他誤解最深的人,雖然起初她每天費心為他準備食物和打掃房間。格雷高爾內心裡仍然希望自己能夠好起來,重新擔當起養家的責任,但是由於他一直沒有任何起色,父母和妹妹不得不各自想辦法找一份工作,過起自食其力的生活。終於,家人不再能夠容忍他了,妹妹公然宣稱人不能和動物生活在一起,而他也由於長期不吃東西,最後悄然死去。
小說的故事非常簡單,一些人因此把它理解為一篇描寫家庭糾紛的作品。這當然是誤解。解讀這篇小說的關鍵問題是:格雷高爾的“變形”究竟意味著什麼?自從20世紀60年代卡夫卡被介紹到中國之後,對於這一“變形”的權威解釋就是馬克思的“異化”理論。評論家指出,格雷高爾之所以會變形,就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個人受到迫害,不再可能作為真正的人而存在,因此發生了異化,變成了非人。筆者認為,這樣一種解釋顯然與小說中一些細膩的心理描寫難以吻合。例如,格雷高爾早晨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蟲之後,腦子裡仍然考慮的是他的差事,而不是眼前自己所遭遇的厄運本身;除了飲食上愛好的變化之外,他幾乎保留了以往的一切習慣,包括對牆上那幅畫像的喜愛,為了阻止妹妹和母親搬走自己房間的家具,他招來了父親的那隻幾乎要令自己喪命的蘋果;因為被妹妹的美妙琴聲所吸引,他情不自禁地爬出了房間,內心裡充滿了一如既往的對妹妹的熱愛以及對將來應該如何努力協助她完成音樂專業學業的幻想,結果卻嚇壞了房客,讓妹妹覺得丟臉,也終於招致家人的徹底唾棄。從這些細節我們看出,格雷高爾的變形僅僅是表面上的,他真正的內心仍然執著於以往的一切,沒有大的改變。換言之,格雷高爾並沒有發生本質上的“異化”。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參照本小說集中的另一篇作品《致某研究院的報告》來進一步解讀。這篇小說採用極為幽默的方式描寫了一隻猴子如何迫於生存的壓力而努力改變自己,成為一個“努力模仿人類的學生”,並且“用世上從來沒有過的驚人的毅力,使自己達到了一個普通歐洲人的文化水平”。從此,這隻猴子生活在喧鬧的“榮譽”之中,忙於“傳播知識”,做各種演講和報告,而只有在夜深人靜面對“一隻半馴服的小黑猩猩”時,它才重新恢復自己的習性,從“她”那裡“得到無窮的快樂”。從某種更為貼切的角度看,這隻猴子才是真正產生了“異化”的動物。因為.如哲學家斯賓諾莎所說:“如果一匹馬變成一個人,那么就像一匹馬變成一隻昆蟲一樣被毀滅了。”
既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異化”,那么這一“變形”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或許可以從關於人的生存的一個基本問題出發,去解讀卡夫卡這個謎語一樣的文本。這個生存問題涉及到人與社會、人與文化、人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關係到人的孤獨而獨特的存在以及對理解的深切渴望。《變形記》中反覆提及的是社會(由公司經理作代表)和家人對格雷高爾的誤解,他的“真實形象”(這裡由甲蟲這種令人厭惡的醜陋形態來寓指)一再讓人們驚恐並遭到無情的拒絕。在這些辛酸的文字下面,潛伏著的是卡夫卡對於“絕對孤獨”的體驗和對於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之匱乏的痛苦描述。卡夫卡的情人密倫娜曾經描繪過她自己眼中的卡夫卡,認為他的真誠和獨特使得他就好像一個“赤身裸體的人,生活在衣冠楚楚的人群當中”,完全是一個無比尷尬地生存在我們這個庸俗的世界之中的孤獨者形象。卡夫卡的日記中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我在自己的家裡,在那些最好、最親愛的人們中間比陌生人還要陌生。”在這裡,卡夫卡所表述的與人們慣常所理解的大不相同,這不是對親人的抱怨或表達與親人的隔膜,這些人都是他“最好、最親愛的人們”,這一點是肯定的。但是,恰恰是他們讓卡夫卡感到絕望,因為這些“最好、最親愛的人們”絲毫也沒有消除他自己的孤獨感。換言之,我們不能把卡夫卡筆下具有形而上意味的“孤獨”體驗與一般人們所談論的因社會壓迫或家庭冷漠所招致的精神痛苦相提並論。卡夫卡筆下的“公司”和“家人”都不能夠簡單地從字面上去理解,他們絕不僅僅單純指代他的單位領導或他自己的父母和妹妹,因為卡夫卡所深切渴望的並不是寬容和溫暖的親情這樣一些普通的情感。而且,事實上他的生活中似乎並不真的缺少它們。卡夫卡是一個用文學形象來進行哲學思考的作家,他的寓言式小說自始至終都在探討著深刻的哲學問題,記住這一點是我們理解卡夫卡的前提條件。從哲學思考的角度來看,我們或許可以把格雷高爾的變形理解為: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一個人真實的自我形態(它之所以被表現為醜陋的形象,可能是因為人在本性上的自私等卑下品性)突然暴露出來,它不僅讓這個人自己無比吃驚,也徹底揭示了人的孤獨存在和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之不可能。
如同格雷高爾的變形,卡夫卡的小說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寓言式情節。例如,《判決》中的父親突然判處自己的兒子去“投河淹死”,而兒子非但沒有任何反抗,反而“就像一個優秀的體操運動員”一樣,從一座大橋上翻身跳下河;在《流放島見聞》中的絞刑架、《鄉村醫生》里的那個神秘的門鈴聲和非人間的馬、那個專門為“鄉下人”而開設的“法”之門、那個躺在死亡之船上四處流浪的獵人格拉庫斯、那個決意要把“飢餓藝術”發展到“完美”境界的飢餓藝術家、那個不知是否真的在歌唱的耗子歌手約瑟芬……對於這一切人們都只能夠進行某種寓言式的閱讀。所謂寓言式的閱讀是指這樣一種閱讀形式,即文本的深刻含義產生於閱讀過程之中,而不是先驗地、確定地存在著的。這些可能的“含義”與文本中的細節和具體的形象本身並沒有任何必然的、本質上的聯繫,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不確定的、可變的。例如,格雷高爾可以變成一隻大甲蟲,也可以變成一隻小螞蟻。這一細節上的要素基本上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文本的意義,因為它們僅僅是對於“變化”的一種寓言式表述,而寓言式閱讀的關鍵就在於體悟這些寓言形式背後的豐富“含義”。因此,寓言式閱讀不再是某種“發現真理”(或文本的唯一真實意義)的嘗試,而成為人的一種精神旅程,一種想像中的生命體驗。我們或許永遠也說不清、道不明上述種種寓言式情節的實指意義,不能肯定卡夫卡在寫下它們的時候究竟內心裡想的是什麼,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去感悟它們經由通過文字而傳達出的種種迷惘而痛苦的精神狀態。
本雅明曾經絕望地問:“卡夫卡是誰?”他認為卡夫卡始終竭力阻止人們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這卻是對卡夫卡的誤解。卡夫卡並沒有故意地給人們的闡述設定障礙,他的晦澀和神秘更主要的是因為他自己也沒有尋找到自己所思考的各種問題的答案。可以說,卡夫卡用他的作品構造了一個迷宮。對於那些像他一樣不能滿足於簡單的物質生活的讀者來說,這個迷宮永遠充滿魅力,永遠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南京大學外國文學碑博士
昂智慧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