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脫羧降解(non-decarboxylated degradation)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脫羧降解
- 外文名:non-decarboxylated degradation
- 所屬學科:植物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不脫羧降解(non-decarboxylated degradation)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
不脫羧降解(non-decarboxylated degradation)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定義生長素酶促降解的一條主要途徑。在氧化物酶催化下,吲哚乙酸被氧化降解,降解過程中吲哚乙酸的側鏈保持完整,生成羥吲哚...
酶氧化降解有兩種,一種是脫羧降解,湯玉瑋和J.Bonner(1947)首先從豌豆幼莖的提取液中發現了能使IAA失活的酶,命名為IAA氧化酶。該酶是一種含Fe的血紅蛋白,以Mn2+和一元酚為輔因子。降解產物包括CO2和3-亞甲基羥吲哚等。目前已知,各類植物來源的POD同工酶都能催化IAA的氧化脫羧反應。另一種是不脫羧降解,...
酶促降解 酶促降解(enzyme-catalyzed degradation)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定義 吲哚乙酸在吲哚乙酸氧化酶催化下分解為吲哚乙醛、羥基吲哚的過程。可分為脫羧降解和不脫羧降解兩種。出處 《植物學名詞》第二版。
脫羧降解 脫羧降解(decarboxylated degradation)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定義 生長素酶促降解的一條途徑。在過氧化物酶催化下,吲哚乙酸發生氧化脫羧反應,生成3–甲基吲哚酮、吲哚–3–甲酸等主要產物。出處 《植物學名詞》第二版。
5.2輔料中的雜質所引起的降解144 5.2.1過氧化氫、甲醛和甲酸引起的降解144 5.2.2高分子輔料中的殘留雜質所引起的藥物降解145 5.3由輔料的降解雜質所引起的藥物降解146 5.4包裝材料中的雜質引起的降解147 參考文獻148 第6章光化學降解151 6.1概述151 6.2非氧化型光化學降解152 6.2.1光化學脫羧:含2-...
某些非泛肽標記蛋白也能被26S蛋白酶體識別和降解,如動物中的鳥氨酸脫羧酶(ODC)是被抗體酶(antizyme)標記的,但被26S蛋白酶體識別和降解(Murakami等,1992)。靶蛋白的泛肽化修飾,除了提供降解信號外,可能還有其它功能,如泛肽化組蛋白H2A和H2B是穩定的,並不立即被降解(Brett等,1993)。近些年來,通過各種生化...
脫羧肌肽(Carcinine),學名β-丙氨醯-L-組氨(β-alanyl histamine),是一種由β-丙氨酸和L-組氨構成的咪唑類二肽。1975年,脫羧肌肽最早在甲殼類動物體內被發現,隨後在一些哺乳動物心臟中也有發現。該成分與肌肽結構類似,具有抗氧化功能,抗糖化功能,因為不會被體內的酶所識別而損失活性,所以具有更好的穩定...
Strecker降解反應即α-胺基酸與α-二羰基化合物反應時,α-胺基酸氧化脫羧生成比原來胺基酸少一個碳原子的醛,氨基與二羰基化合物結合併縮合成吡嗪;此外,還可降解生成較小分子的雙乙醯、乙酸、丙酮醛等。基本介紹 1862年Strecker發現四氧嘧啶能將Ala(丙氨酸)分解為乙醛和CO2。,此反應稱Strecker降解。它與Maillard反應...
降解是指物質由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的過程。污染物在自然環境中的降解主要有三種類型:(1)生物降解——靠生物機體的作用實現的降解,比如進入微生物體內在酶的作用下被脫羧;(2)光化學降解——光能導致的降解,比如受光分解為自由基;(3)化學降解——化學物質起化學作用而發生的降解,比如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蛋白質在胞外水解酶作用下水解為肽和胺基酸,再被攝入微生物細胞內,然後肽被胞內水解酶水解為胺基酸。胺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脫氨脫羧形成脂肪酸,脂肪酸如前面所述過程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脂肪烴 脂肪烴經末端氧化或次末端氧化,逐步生成醇、醛、脂肪酸,脂肪酸如前面所述過程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芳香烴 苯經過氧化...
黑質和紋狀體病變致使多巴胺合成減少還可導致帕金森症發生。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血液中的5-羥色胺和多巴胺很難進入大腦。由於AAD在神經系統和腎臟中活性較高,外周AAD抑制劑如卡比多巴能夠有效降低色氨酸、L-多巴在外周組織中脫羧降解率,臨床上被用於治療帕金森症和緩解外周生物胺含量較高導致的不良症狀。
接著通過系統發育分析,發現其中的一個雙加氧酶PcaA1屬於苯甲酸類降解雙加氧酶,表明PcaA1A2可能兼有PCA脫羧功能。再通過異源表達和全細胞轉化研究,發現只有基因pcaA1A2A3A4一起表達時才能將PCA轉化為1,2-二羥基吩嗪。說明pcaA1A2A3A4編碼PCA降解的芳烴羥化初始雙加氧酶(命名為PCA 1, 2-雙加氧...
在無氧條件下,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可通過脫氫、脫羧等方式氧化降解,但經氧化後大部分的碳仍呈有機態,其中還保留較多的能量,是一種不徹底的氧化。呼吸作用的重要生理意義是:①提供植物生命活動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呼吸作用中釋放的能量一部分以高能化合物腺苷三磷酸(ATP)形式貯存,當ATP水解時釋放出來的能量即可供...
α-氧化(α-oxidation),指α-碳上的氧化,是脂肪酸降解的一種方式。脂肪酸分子中的α-碳原子首先被羥基化,再進一步經過脫氫、脫羧形成脂肪醛;然後在水的參與下脫氫,氧化成比原來脂肪酸分子少一個碳原子的脂肪酸,這種氧化作用稱為α-氧化作用。α-氧化可以發生在游離的脂肪酸上,這種過程不產生ATP,既可在...
只有通過一些細胞毒性測試,證明ZEN的降解或轉化產物是低雌激素活性後,才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脫毒。泛解酸內酯水解酶解毒的推測途徑是先通過加氫還原反應,打開ZEN 12c的酯鍵,接著脫羧反應,去掉12c羧基,形成裂解產物[1一(3,5二羥苯基)一10c羥基一1c烯一6c酮]。
若在無氧環境,放熱的(ΔG´=-25kJ/mol)乳糖脫氫酶(LDH)反應會再生NAD:丙酮酸的還原會生成乳糖和再生NAD(酵母則會使用另外兩種酶—丙酮酸脫羧酶加乙醇脫氫酶)。無氧環境下糖酵解GAPDH-和LDH-反應的相互聯繫,除了少部分NADH+H會被磷酸甘油脫氫酶(GDH)轉化外,大部分會用於再生NAD。關鍵酶 糖酵解的關鍵...
形成異戊烯基或異戊基支鏈,從而成為一種混雜的萜類化合物,多見於香豆素、黃酮、苯丙素和嘌呤類化合物中。有些萜類化合物的基本碳架不符合異戊二烯法則或其基本碳架的碳原子數不是5的倍數,則是因為其在生物合成過程中產生異構化或產生脫羧降解反應所致。
本項目中,我們將基於該途徑,研究酪氨酸,天冬氨酸、組氨酸氨基裂解酶與連線酶/巴豆醯還原羧化酶的對接;對賴氨酸,鳥氨酸、精氨酸和甲硫氨酸等沒有裂解酶的胺基酸,設計了脫胺脫羧降解途徑與上述途徑的對接,發展將胺基酸側鏈引入到聚酮碳骨架的方法。這些方法的建立,將極大的豐富聚酮結構的改造手段,對聚酮藥物...
(2)有機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機制 生物降解是指通過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將污染物質分解成簡單化合物的過程。這些生物雖然也包括動物和植物,但由於微生物具有各種化學作用能力,如氧化—還原作用、脫羧作用、脫氯作用、脫氫作用、水解作用等,同時本身繁殖速度快,遺傳變異性強,也使得它的酶系能以較快的速度適應變化了的...
1.生成過程:由肝臟將乙醯輔酶A經三步反應轉化為乙醯乙酸,再經β-羥丁酸脫氫酶轉化為β-羥丁酸,運往肝外分解利用。乙醯乙酸可自發脫羧形成機體難以利用的丙酮,丙酮有毒性,一般經肺擴散排出。2.利用:肝生成的酮體經血運輸到肝外組織進一步分解氧化。肝是生成酮體的器官,但不能利用酮體,肝外組織不能生成酮體...
色氨酸經氧化脫羧後可轉變為5-羥色胺,主要存在於腦組織、胃腸壁中,血液中含量較少。5-羥色胺的生理作用是使微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亦有作為神經遞質、中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作用。當色氨酸代謝失調時,可引起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煙酸 色氨酸經氧化可轉變為煙酸,它是合成 NAD和 NADP的前體,NAD和 NADP...
ALA兩分子經脫水酶作用可縮合成卟膽原,4分子卟膽原再進一步縮合成尿卟啉原Ⅲ,經脫羧即可生成糞卟啉原Ⅲ,這些過程是在胞液中完成的(見圖1)。糞卟啉原Ⅲ進入線粒體內經部分側鏈氧化脫羧而形成原卟啉Ⅸ,再經亞鐵螯合酶催化,使Fe結合到原卟啉Ⅸ之中而形成血紅素。血紅素作為產物可反饋抑制ALA合成酶的活性並阻抑...
Pearse(1966)根據這些內分泌細胞都能合成和分泌胺(amine),而且細胞是通過攝取胺前體(胺基酸)經脫羧後產生胺的,故將這些細胞統稱為攝取胺前體脫羧細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 APUD細胞)。隨著APUD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許多APUD細胞不僅產生胺,而且還產生肽,有的細胞則只產生肽;...
羧基化作用(英語:Carboxylation,或稱為羧化反應、羧基化、羧化)是有機化學中的一大類化學反應,指將羧基官能團加到底物上,其逆反應為脫羧反應,在生物化學中,羧化作用是翻譯後修飾的一種。定義 羧基化作用,英文名稱為carboxylation,是指在有機化合物分子引入羧基的反應。包括有機化學上的羧基化作用,生物化學...
乙醯乙酸會非酶促脫羧形成丙酮,並釋放一分子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乙醯乙酸也會在D-β-羥丁酸脫氫酶的作用下生成D-β-羥丁酸。以上過程中,乙醯乙酸、丙酮和D-β-羥丁酸合稱為酮體,他們被運出肝臟。β-羥-β-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除了在合成酮體中扮演角色外,它也是膽固醇合成的中間產物。酮體的種類 三種酮體...
在肝臟中,脂肪酸經β-氧化作用生成乙醯輔酶A。2分子乙醯輔酶A可縮合生成乙醯乙酸。乙醯乙酸可脫羧生成丙酮,也可還原生成β-羥丁酸。乙醯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總稱為酮體。β-氧化前提 1、脂肪酸的活化 和葡萄糖一樣,脂肪酸參加代謝前也先要活化。其活化形式是硫酯——脂肪醯CoA,催化脂肪酸活化的酶是脂醯CoA...
以亞甲基和環相連)羥基萘醌在高錳酸鉀作用下,首先轉變為α,β-二羥基茚滿酮-β-羧酸,這個化合物可以分離出來。 它進一步以酮式氧化為鄰二酮。鄰二酮的活潑亞甲基進行羥醛縮合,異構化為烯醇式,β-酮酸的插烯化合物,它容易脫羧生成二羥基不飽和酮,接著發生芳構化轉變為三酚,三酚再進一步脫氫得到醌。
另有一小部分胺基酸尚可經脫羧基作用形成有特殊生理作用的胺,如谷氨酸脫羧生成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組氨酸脫羧生成的組胺可致平滑肌痙攣、毛細血管擴張及刺激胃酶分泌。有些胺基酸經若干步代謝後再脫羧,如色氨酸生成5-羥色胺即是如此。苯丙氨酸主要經氧化生成酪氨酸。 胺基酸代謝的調節物是激素、輔酶和代謝物。胰島素...
羥基萘醌在高錳酸鉀作用下,首先轉變為α,β-二羥基茚滿酮-β-羧酸,這個化合物可以分離出來。 它進一步以酮式氧化為鄰二酮。鄰二酮的活潑亞甲基進行羥醛縮合,異構化為烯醇式,β-酮酸的插烯化合物,它容易脫羧生成二羥基不飽和酮,接著發生芳構化轉變為三酚,三酚再進一步脫氫得到醌。參見 化學反應列表 ...
缺點是由於反應溫度高,在縮聚反應中經常發生各種副反應,如環化反應、裂解反應、氧化降解、脫羧反應等。工業上合成滌綸、酯交換法合成聚碳酸酯,聚醯胺等,採用的都是熔融縮聚。界面縮聚 單體處於不同的相態中,在相界面處發生的縮聚反應稱界面縮聚(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界面縮聚具有以下特點:①復相反應,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