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埃及

下埃及

下埃及(Lower Egypt)埃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習慣上指開羅及其以北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農業集約經營,主產棉花、稻、玉米、洋蔥。紡織、冶金、煉油等工業都發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埃及
  • 外文名稱:Lower Egypt
  • 所屬地區:埃及
  • 下轄地區:開羅、亞歷山大
  • 地理位置:開羅及其以北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
  • 創建者:美尼斯
簡介,背景,領域,統治者,人物檔案,時代背景,生平紀事,政治韜略,統治策略,名稱的來源,全盛階段,影響評述,首都介紹,歷史背景,宗教建築,教堂,統一混戰,文明古蹟,地下神牛廟,精美的首飾,馬利日特,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古埃及,

簡介

背景

下埃及(Lower Egypt)埃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習慣上指開羅及其以北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農業集約經營,主產棉花、稻、玉米、洋蔥。紡織、冶金、煉油等工業都發達。有全非大城市開羅和
下埃及下埃及
上下埃及乃埃及在前王朝時期,以孟斐斯為界,位處尼羅河上下游的兩個各自獨立政權。上游南方地區為上埃及,下游北方地區為下埃及。埃及的統一及由之而來的早王朝時期的開端,發生在前3100年左右。在那時之前,統治著上下埃及分別為兩個不同的政權。但統一對埃及的未來至關重要,因為為了對灌溉工程進行集中管理,為了確保尼羅河全線航運的暢通,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政府。據傳統說法,完成埃及統一之事業的是一位來自南方上埃及的武士,他叫美尼斯,是第一位把北至尼羅河三角洲的整個埃及都置於自己控制之下的國王,當了第一名法老,配雙重王冠(象徵上下埃及統一)。在前3100年後的大約400年間,兩個統治王朝相繼支配著一個統一的埃及。但是到了公元前兩仟零叄,尼羅河流域的下埃及王國為上埃及所滅。

領域

下埃及指的是這個國家的北半部分,包括尼羅河三角洲;上埃及指的是南半部分和底比斯(現在的盧克索)。這兩個名詞事實上是很合邏輯的,因為尼羅河由南向北順山而下流過上埃及,進入下埃及。
下埃及下埃及
下埃及(Lower Egypt)埃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習慣上指開羅及其以北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農業集約經營,主產棉花、玉米、洋蔥。紡織、冶金、煉油等工業都發達。有全非大城市開羅亞歷山大

統治者

美尼斯的王冠
上埃及的統治者第一王朝的開國國王。他統一了埃及,開啟了法老統治時代,建立了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長期而輝煌影響的王國。
下埃及下埃及

人物檔案

姓名:美尼斯(米那、納爾邁)
生卒年:約公元前3100 年(具體時間不詳)
出生地:提尼斯城
國籍:古埃及
身份:國王

時代背景

大約在1萬年前,非洲北部的居民遷至尼羅河兩岸。他們辛勤勞作,不斷提高耕作技術,從而將尼羅河谷地變成了古代著名的糧倉。公元前3500 年,埃及進入階級社會,國家發展起來。但當時埃及還沒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全境有十幾個部落,由於信仰不同,經常爭戰不休。這些部落被希臘人稱為“諾姆”(又譯為州),它們都有各自的名稱、都城、政權、軍隊,實際上就是一個個獨立的王國。在長期的兼併戰爭中,狹長的尼羅河流域被分成了北部和南部兩個獨立王國。北部為下埃及王朝,國王頭戴紅色王冠,以蛇為保護神,以蜜蜂為國徽。南部為上埃及王朝,國王頭戴白色王冠,以為保護神,以白色百合花為國徽。多少世紀以來,上、下兩個埃及王國一直是分裂的,直到公元前3100 年左右,終於在美尼斯法老的領導下統一了。 上下埃及的第一統治者美尼斯王

生平紀事

美尼斯出生在上埃及的提尼斯城。最初他是提尼斯地區部落首領,後來成為上埃及王國的國王。他在統一了上埃及之後,不斷向外發動戰爭,約在公元前3100年,他征服下埃及,使整個埃及初步統一成一個國家,開創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他運用靈活的手腕統治著埃及,並在尼羅河三角洲南端(今開羅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後來的孟斐斯城,作為埃及的首都。美尼斯在統一上、下埃及後,曾向外發動征服戰爭。據歷史學家推斷,埃及著名的“納爾邁石板”中刻畫的征服者即是美尼斯。據說美尼斯在位時間達26年,他是在一次打獵中不幸身亡的。
下埃及下埃及

政治韜略

美尼斯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創建者,他最先完成了埃及歷史上的統一,對埃及國家的發展,對該地區文明的進步,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作為一個王朝的開創者,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締造者,美尼斯在北非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征服。一般地講,美尼斯的鼎盛時期在公元前3100年前後,因為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3100 年,美尼斯征服了埃及,完成了埃及最初的統一大業,這無疑是美尼斯一生中最偉大的功績。

統治策略

美尼斯統一了上、下埃及之後,為穩固統治,他採取了較靈活的統治策略。由於下埃及較為富裕,下埃及的人民對於美尼斯的征服並非是沒有怨言的,所以美尼斯作出了一些讓步,以鞏固國家的長治久安。在王國統一前,上埃及的統治者頭戴白冠,以鷹為保護神,以白百合花為國家象徵;下埃及的統治者則戴紅冠,以蛇為保護神,以蜜蜂為國家象徵。兩個地區的這一差別使得美尼斯在實現統一後分別在上埃及、下埃及加冕,他宣稱自己是“上下埃及之王”。自此,繼任的國王在十餘年間都沿用此王號,同時必須具有雙重身份,經過兩次加冕,舉行兩種不同的典禮。另外,美尼斯針對上埃及、下埃及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在上述兩個地區分別設立了國庫,實行各自獨立的財政管理。同時,在美尼斯統治時期,上埃及、下埃及分別保留著自己的宗教中心,設立聖城。這一切說明美尼斯在位時,埃及的統一隻是初步的,很不鞏固。

名稱的來源

納爾邁雕版
美尼斯還是一位傑出的統治者,他採取了一些措施來加強對下埃及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在下埃及建立新都,將國家的政治、軍事中心放在下埃及,以達到由上制下的目的。於是在尼羅河三角洲(今開羅附近)他創建了新都城——白城。後來白城改稱為孟斐斯。孟斐斯又被稱為吉加普特,其意為“普塔神之宮”,埃及的希臘文名稱“埃及普托司”由此而來,這也是埃及國家名稱的來源。
下埃及下埃及

全盛階段

由美尼斯開創的埃及第一王朝,共有8 個王,歷時250 年之久。其中至第五任國王時,埃及進入專制統治時期,社會發展到了全盛階段。這一時期的國王把土地視為自己的財產,把人民視為自己的奴僕,一切行政、軍事、司法權力集於自身。國王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對象。後來,埃及國王漸漸被稱為法老。法老在古埃及原意為“宮殿”,就像古代中國稱皇帝為“陛下”一樣。

影響評述

埃及是人類文明的四大發祥地之一,在極早的時期,埃及就已產生了高度發達的文明。埃及在人類文明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永恆的,它最早點亮了世界文明之燈,在人類文明史上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首都介紹

歷史背景

下埃及孟菲斯
孟菲斯位於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南端,今開羅西南23公里的米特·拉辛納村。從公元前3100年前起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首都,定都且長達800年之久。據傳於公元前三千年為法老納爾邁(美尼斯)所建,城市以白色城牆圍繞,故當時名“白城”,後改稱孟菲斯。曾作為古王國(公元前二十七至前二十二世紀)的都城。公元前二千年代為底比斯所取代,但仍為埃及宗教、文化名城。公元七世紀被毀。當時是全世界最壯麗偉大的都市,現在只留下一個迷你博物館及花園中殘破的石雕供人憑弔。 孟菲斯的雕。這座雕像原約14公尺高,由整塊石灰岩雕成,相當精美。雖歷經3200年的歲月,但雕像上的象形文字都還清晰可見。在一場地震中,雕像的雙腿及左手摺斷,因此現在讓雕像橫躺在博物館大廳的地上;如果要看個清楚,最好上二樓陽台繞行一圈。雕像的另一個孿生兄弟在開羅市區拉穆斯火車站的廣場上,非常壯觀。

宗教建築

孟菲斯的世俗建築富有新古典主義或浪漫主義的風格。孟菲斯古城的宗教建築眾多,有格拉卡教堂、胡安·巴蒂斯塔教堂、多卡爾莫教堂、內維斯教堂、聖本托教堂等。這些教堂均建於公元十六到十八世紀,內部裝飾華麗,繪畫精美,表現了古典主義的藝術風格。同外部聯繫也非常方便。古城內的主建築之間相互連線;街道曲曲折折,隨地形變化而自然起伏;由此而在街道匯合處和教堂前的空地上形成眾多的小廣場。古老的建築群掩映在繁密的棕櫚樹之中,讓這座城市愈發顯得婀娜多姿。
下埃及下埃及

教堂

孟菲斯內最有名的宗教建築是主教教堂,它包括三座大殿。格拉卡教堂是十六到十七世紀興建的,胡安·巴蒂斯塔教堂是十七世紀建造的,內維斯教堂、多卡爾莫教堂和聖本托教堂都是18世紀修建的。這些教堂的相同點是內部裝飾豪華壯麗,繪畫精美,具有古典主義的藝術風格,這是歐洲基督教藝術在美洲地區的具體展現。現存的古代民用建築中有很多修建於十七到十九世紀。建造於二十世紀初的民用建築則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或新古典主義風格。

統一混戰

下埃及古蹟
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撒哈拉沙漠大規模擴張,使原本在埃及各地散居的部落都被迫遷移到尼羅河流域。幾千年後,尼羅河慷慨地饋贈使一些原始部落迅速發展,結果卻是應驗了 “有錢就變壞” 這句俗語。先富起來的部落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不斷的侵略和掠奪,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下埃及下埃及
混戰的結果是尼羅河流域最終出現了兩大王國,位於尼羅河中上游一帶的王國被稱為上埃及,從地圖上看就是今天埃及開羅以南的地區;而尼羅河下游三角洲一帶的王國被稱為下埃及,也就是今天開羅以北部直到地中海的這片地區。上下埃及交匯的地方大致在今天開羅西南的孟菲斯,這種混戰一直持續到公元前3100年才結束,埃及的秦始皇——美尼斯(Menes)登場了。
美尼斯是歷史與傳說相結合的英雄人物,他原本是上埃及的國王,他率領軍隊徹底打敗了下埃及,建立了古埃及的第一個王朝,美尼斯本人也被後人認定為古埃及的第一位法老。美尼斯統一埃及後為了控制下埃及,把埃及歷史上第一個都城就建在了孟菲斯,還頒布了統一的法典。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裡保留著一塊《納美爾(美尼斯的王銜名)記功石板》,用非常精美的浮雕記錄了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統一王國的歷史畫頁,這也是迄今為止埃及發現的最古老的石刻歷史記錄。從這一刻起,埃及進入了長達三千年法老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統治埃及的國王被稱為法老,所以古埃及的這個階段又被成為法老時代。
下埃及下埃及
上埃及的勢力逐漸超過了下埃及。上埃及的國王美尼斯一看時機已到,便帶領大軍去攻打下埃及。美尼斯親自來到陣前督戰,鼓舞士氣。在陣陣吶喊聲中,雙方的軍旗交錯在一起。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下埃及軍隊終於因為兵力稍差而被擊潰了。下埃及國王帶領著殘存士兵跪在地上,並脫下紅色王冠,雙手獻給了美尼斯。為了紀念這次戰爭的勝利,美尼斯把決戰的地點命名為“白城”。白城就是統一後的古埃及王國首都——孟斐斯城。接受下埃及國王投降後,的第二天,美尼斯就在白城大宴功臣。從此,美尼斯自稱“上下埃及之王”,有時戴白冠,有時戴紅冠,有時兩冠合戴。上下埃及終於成了一個統一的奴隸
制國家。

文明古蹟

地下神牛廟

在埃及的歷史上,神具備人形是後期的事了,古代埃及的神都以符號,植物或動物的形象出現,如女神海梭爾是一頭在榕樹上棲身的母牛,奈菲爾特姆神住在荷花上,耐斯女神是一面盾牌,上面交叉釘著兩支箭。但多數神是以動物形象出現的,如赫農神是公羊,赫盧斯是隼(一種兇猛的鳥),托斯朱鷺,賽貝克是鱷魚,布巴斯締斯的女神努特是貓,女神布托是蛇。除各種動物外,有些動物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也成為崇拜對象。孟菲斯的公牛塞拉皮斯就是最著名的神獸,它受到的崇拜禮儀也是最隆重的。神牛就是活的公牛,由牧師在廟裡餵養,死後由藥劑保付,葬禮隆重,然後尋同樣花色的公牛接替。
地下神牛廟地下神牛廟
這些神獸的墓地規模不下於神祇和帝王的陵墓。布巴斯締斯和班呢.哈桑有貓陵園,昂博斯的鱷魚陵園,阿什穆耐因的朱鷺陵園,埃勒芳坦的公羊陵園,在孟菲斯神牛的地下墓的入口出有一座安葬前的放置神牛屍體的教堂,其規模較之埃及貴族的平頂墓前的教堂不相上下。一條很陡的通道通向長形墓室,裡面安放著從拉美西斯大帝起,數百年來無數具神牛的屍體,這些屍體各占一間墓室,許多墓沿著320英尺長的通道排成長列,加上後來托密勒時期的墓葬,墓總長達到1120英尺。對神牛的崇拜一至於此。神牛墓的主長廊是個在裸露的岩石上挖成的大墓穴,實際上是由幾條互相交叉的長廊組成,大份長廊的左右兩邊都有墓室,裡面安放著神聖的神牛木乃伊。孟菲斯的神牛廟裡共有64間墓室。每一個墓室里,中央都豎著一個阿瑪西斯時期以後的巨大石棺。這些石棺都是用光亮平滑的黑色或紅色的花崗岩鑿磨製成。每個高約9。6英尺,寬約6。4英尺,估際重約72,000公斤,最小的一個至少也有65,000公斤。

精美的首飾

在盛行崇拜塞拉斯時代,光埋葬一頭神牛,就要花費150萬法朗的錢。這也就不奇怪人們會在羅浮宮看到那么的埃及精美的首飾,小雕象和器皿了;可惜神牛廟裡的很多石棺蓋都被掀去了。後來的考古學者一共只發現了兩具內部保存完整的石棺,其它都已遭到粗暴掠奪,盜墓者還在墓頂堆上象一道牆的石塊,把屍體挖掘出來,割成碎塊,而陪葬品被一掠而空,在墓頂上堆上石塊是表示蔑視。盜墓的人沒有留下姓名。埃及學者們不止一次發現,盜墓的人知道他們(考古學者)會來的,但總搶在他們前面,這使得埃及學者們毫無辦法。不斷移動的流沙堙沒了多少廟宇,墓葬和古城,盜墓者留下的痕跡早已被沙蓋得無影無蹤了。
下埃及下埃及

馬利日特

提到神牛廟就不能不提一個人,法國人馬利日特。馬利日特1850年11月開使挖掘神牛廟,1851年2月11日到達使日年牛廟的外圍,8年後他在布拉克創建了一座埃及博物館,不久,埃及總督任命他為埃及古蹟辦公室主任,並主管一切出土文物工作。埃及博物館於1891年遷往吉薩,於1902年最遷往開羅 。地點距尼羅河不遠。埃及博物館是一座管理中心,也是埃及文物的匯總之地。自從那時起,凡埃及出土的文物,不論正式挖掘還是偶然發現,都必許送交埃及博物館,馬利日特雖然是外國人卻制止了埃及文物被亂盜亂賣的現象,使埃及人保住了自己的財富,為了表示對馬利日特的感謝,埃及人在埃及博物館院內建立了他的塑像。他逝世後遺體被運往埃及,放在一口大理石棺里,接受埃及人民的敬仰。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最雄偉壯觀的一座。據說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它被列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建於公元前2760年,據說是30多萬人花了30年的時間建成的。金字塔底部為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高146.5米(另一資料:146.59米),由於風化侵蝕,現只有138米。塔底的面積為5.29萬平方米。修建之初四周底邊各長230米,現在大約只有220米左右,斜面傾角為51°(另一資料:51°52’),其四面與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正相對。修建這座大金字塔所用巨石達230萬塊,采自吉薩附近的石灰岩,厚1米,寬2米。長短不一,其中最大一塊約重16噸,每塊的平均重量在2.5噸左右,最重的達30噸。所用的石塊經過仔細加工,石塊之間不用灰漿或任何粘合物,但疊壘嚴密,刀插不進。相傳,修建這座巨大的陵墓動用了30多萬人,花費了30年時間。塔內有三間石砌墓室,兩間在地上,另一間在地下,墓室內使用的花崗岩則是從遠在一千公里外的亞斯文來的。

哈夫拉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胡夫之子哈夫拉金字塔是埃及第二大金字塔(稍小於胡夫金字塔),坐落在一塊較高的台地上。底邊長215.7米(另一資料:基底215.25米見方),高143.6米(另一資料:143.5米),用石灰岩和花崗岩砌成。著名的獅身人面像與此塔緊挨著,它是在一塊巨大岩石上就地雕鑿而成的。高約20米,長約60米,獅爪長約15米。因為它酷似希臘神話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司),所以西方人又把它稱為“斯芬克斯(司)”。獅身人面像除獅爪外,整座像是用一整塊巨石雕成的。據傳說它的面部是根據哈夫拉的容貌雕成。

門卡烏拉金字塔

門卡烏拉金字塔(另一資料譯為:孟考拉金字塔):塔體積較小,但十分精緻。它的底邊長108.7米,高66.5米。

古埃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