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學

古埃及文學

埃及奴隸制國家的出現約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它延續的時間很長,流傳至今的古埃及文學作品,都是奴隸制社會形態下的產物。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 他們用尼羅河邊的蘆葦製成的紙草紙和蘆管制成的筆書寫記事,許多文學作品就是寫在紙草紙上保存下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埃及文學
  • 外文名:The ancient Egyptian literature
概述,背景,起源,發展,成就,考證,

概述

背景

在埃及的古樸時期和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3200~公元前2280),就已產生了歌謠、詩歌、故事和箴言等。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有刻在金字塔墓壁上的禱文和大臣墓地上的碑銘。
第一中間時期和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280~公元前1778),文學有了很大發展,中埃及語成為埃及古典文學語言。
中王國時期是古埃及文學的繁榮時期,其文學作品在修辭、表意、描繪等方面是後來各個時期文學作品的典範。
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公元前1090)最突出的文學體裁是寫實的旅行記,這個時期還留下許多對神和法老的頌歌。

起源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和亞洲西南部,為亞、非、歐三洲之交通要衝。早在遠古時代,埃及人就在尼羅河兩岸生產勞動,繁衍生息。他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埃及文化。古代埃及文學是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人類藝術史上一份寶貴的遺產。古代埃及經歷了漫長的史前時期,在原始公社制度逐漸解體以後,奴隸制便開始居於統治地位。早期奴隸制國家的出現,是公元前三千多年以前的事,延續的時間很長,留傳至今的古埃及文學作品,都是奴隸制社會形態下的產物。
大約到公元前3300年,埃及人就發明了文字。埃及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或稱圖形文字。經過不斷發展和完善,逐漸形成一種用字母、音符、詞組組成的複合文字。有了文字,就有可能把大量流傳在口頭上的文學作品記錄和保存下來。

發展

古代埃及人用紙草書寫(註:紙草是下埃及尼羅河邊的特產。先將蘆葦狀的紙草莖幹剖為長條,再排齊連結成片,最後壓平曬乾成紙。)。寫好的紙草捲起來,扎以細繩,以便保存。這樣的紙草卷有長有短,有些作品手稿竟達十幾公尺至幾十公尺,古代許多文學作品就是這樣保存下來的。 在埃及的古樸時期和古王國時期(公元前3200-前2280年),就已產生了歌謠、詩歌、故事和箴言等。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比較突出的文學遺蹟有兩類:一類是金字塔禱文,即刻在金字塔墓壁上祈禱法老死後升天獲福的詩歌;另一類是大臣墓地上的碑傳。除此之外,也有少數民間文學的材料保留了下來。這主要是勞動過程中唱的民歌,如農夫,打穀工,腳夫的歌子,一般都比較樸實、真摯。這些歌子的原文是在古王國的墓壁上發現的。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280-前1778年),文學和其他藝術門類如建築、繪畫、雕塑一樣,有了很大發展,作品中使用的是由中埃及語提煉的埃及古典文學語言。在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的人民口頭創作故事有了進一步發展。埃及的文學史家認為,中王國時期的文學作品是最精彩的,它在表達、描繪、修辭等方面是後來各個時期文學的典範,這是古代埃及文學的鼎盛時期。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前1090年)最突出的文學體裁是寫實的旅行記,同時還留下不少對神和對統治者的頌歌。

成就

由於有了紙草卷保存下來的古代文獻資料和刻在金字塔墓壁、廟宇牆壁上的文字,近現代的學者才有可能了解、研究古代埃及文學的內容及其發展情況。但多數文學作品至今仍無法知道作者是誰,傳統上把這種榮譽歸於虛構的或半神話式的古代智者的名字。 古代埃及文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就其形式來說,先有詩歌,後有散文。詩歌包括世俗詩、宗教詩、讚美詩、宗教哲理詩等等。散文方面則有訓言、箴言之類的教諭體作品以及比較豐富的故事和旅行記等。但是,由於年代久遠,保存不易,許多作品都已蕩然無存,流傳至今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就各個時期保存下來的材料看,文學體裁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卻是以上所列的幾類。古埃及文學無論在題材上或在體裁上,都長期地影響了古代希臘文學、科普特文學和中世紀東方文學。它的傳統,在這些文學中得到了發揚光大。
金字塔金字塔
古埃及的詩歌有世俗詩、宗教詩、讚美詩等,其中許多詩歌讚美神和國王,有的則反映人民的喜怒哀樂的情緒。如出現較早的勞動歌謠《莊稼人的歌謠》、《打穀人的歌謠》、《搬穀人的歌謠》,是勞動者的心聲,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階級關係。還有一類用笛子和豎琴伴奏的情歌,歌唱者以兄妹相稱,表達了青年男女互相愛悅的純真感情。
古代埃及盛行圖騰崇拜,中央法老政權強化以後,在埃及興起了統一的對太陽神的崇拜,被奉為最高之神。埃赫那通(公元前1369~公元前1353)宗教改革時期,曾一度以阿通神為唯一的太陽神。《阿通太陽神頌詩》是古代頌歌中的名篇,它熱烈讚頌給萬物帶來生機的太陽神。這篇頌詩代表了古代埃及宗教詩的主要成就,埃及考古學家認為阿通神頌詩對古代希伯來文學產生過影響,特別是《舊約·詩篇》中可以看出古埃及頌詩的痕跡。
讚頌尼羅河是古代埃及文學的重要主題之一。古代埃及有名的尼羅河頌詩是麥爾納普塔(一譯美楞普塔)時期的《尼羅河頌》。這篇長詩共14節,據埃及學者推斷,它創作的時代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

考證

早在古王國時期,法老陵墓中就已經有了各種符籙。中王國時期,這類宗教符籙種類增多,而且中等居民階層也在死者棺中放入符籙。新王國時期便產生了《死者之書》(一譯《亡靈書》),它是寫在長捲紙草紙上的各種咒文、禱文和頌歌,放在奴隸主帝王的陵墓或石棺里供“亡靈”閱讀。它的內容大多是對神的頌歌和對魔的咒語,為奴隸主歌功頌德。這些頌詩和咒語保存了豐富的古代埃及神話和民間歌謠。《死者之書》也是為死者提供進入冥國的指南,幫助死者順利地應付審判,避免各種厄運,保護“亡靈”在冥國生活幸福。《死者之書》包括27篇詩,每篇長短不一。許多詩句莊嚴典雅,氣象宏偉。它表現了古埃及人對太陽神的無限崇拜,他不僅能把生命和歡樂帶給生者,也能帶給死者;人們生前禮讚他,死後也禮讚他。古代詩歌中有許多是讚頌國王的,如對拉美西斯二世的讚美,把他比作神,比作太陽。國王是人化的神,神是神化了的人。古埃及奴隸主統治者認為,對太陽神的禮讚和對人間君王權力的禮讚是一致的。古代埃及還有一些詩歌描寫節日的喜慶活動。
古代埃及詩歌是有節奏的韻詩,詩句較短,往往三、四行組成意思完整的一節。
古代埃及每個時期都有訓言、箴言之類的教諭文學。箴言這類作品多出自統治者或法老之手,教導其子弟、臣下如何統治人民;有些則宣揚如何立身行事。後世把教諭文學上溯到古王國時期,《普塔霍蒂普箴言》就是這時期的作品。據說在著名的《所羅門智訓》里,可以看出古埃及大臣普塔霍蒂普所寫箴言的影響。
埃及古代故事起源於人民的口頭創作,各個歷史時期都有許多故事傳世。中王國時期,由於經濟活動範圍的擴大,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增多。這些故事大多敘述主人公遊歷冒險的事跡,情節曲折。它表明當時埃及人社會視野大為開闊,也反映當時埃及跟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強。有些故事取材於歷史事件,而有些則純屬虛構。中王國時期第十王朝的《能說善道的農夫的故事》(一譯《有口才的莊稼人的故事》),是其中優秀的作品之一。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刻畫了一個聰明的勞動人民的形象。《賽努希故事》是根據第十二王朝初年的真實事件而創作的,它描述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狀況,反映了埃及人在巴勒斯坦的真實生活。中王國時期另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是《遭難水手的故事》(一譯《沉舟記》),它很象《一千零一夜》中的《辛伯達航海旅行的故事》,也象《魯濱孫飄流記》。這部作品饒有風趣,引人入勝,充滿驚險的場面和奇異的情節,反映出當時埃及水手的生活和愛國熱忱。新王國時期留下了許多曲折離奇的故事,如《兩兄弟的故事》、《倒霉的王子》、《占領尤巴城》和《關於真理和非真理的故事》等。新王國時期另一個突出的文學體裁是寫實的旅行記,著名的《威納蒙旅行記》寫於第二十王朝的末期,它描述阿蒙神廟大祭司哈雷侯爾派威納蒙前往腓尼基比布魯斯城採購木材的故事。許多埃及古代故事既有寫實的一面,往往也揉進一些古老的傳說,這些傳說大多也是各國民間文學所共有的。古埃及文學在題材或體裁上對古代希臘文學、科普特文學和中世紀的東方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