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六秀苗寨

下六秀苗寨

下六秀苗寨,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大田村,地處元寶山東麓,屬元寶山方圓250平方公里圈內村寨。村寨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為420米。下六秀苗寨,苗族名稱為“勇術達(yong shu da)”。依山傍水,四周蒼天古樹環繞,環境幽雅,自然風光秀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六秀苗寨
  • 保護區級別:自然村
  •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大田村
  • 氣候: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
  • 類型:民族村寨
  • 保護對象:紅軍過苗山 民族村寨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民俗人文,交通條件狀況,社會建設發展,主要景點,名優特產,風味小吃,

地理位置

下六秀苗寨位於融水縣安陲鄉北部,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融水縣城約72公里,離融安縣城約55公里,達柳州市約190公里。
村寨坐落於元寶山東面,東靠拉馬山,西面以大田河(泗維河幹流)為界與元寶山主山脈面面相望。下六秀寨東面與大傘村小坪溝、大坪溝,大田村紅口塘、上拉馬、下拉馬等村寨相連,同時與三寸村九鄧屯相通;東南面與九同村曹口屯相鄰;南面、西南面與上六秀相連;西面接吉曼村吉曼寨、大坡嶺、榮坪屯、同樂屯等;東北面接本村大田壯寨、魚購屯。
秀麗的下六秀苗寨像是鑲嵌在元寶山懷抱中一顆閃亮的綠色明珠。

歷史沿革

下六秀寨,清代屬貝江團,民國時期先後屬中區、和睦區。解放後先後屬香粉區、第十區,1952年後融水苗族自治縣成立,歸屬新設立的安陲區,1958年2月10日安陲區解散,分別成立安陲人民公社和大田人民公社,1958年-1963年間屬大田人民公社,1963年大田人民公社與安陲人民公社合併為安陲人民公社,村級單位稱生產大隊,1984年安陲人民公社改稱安陲鄉,1987年原大田村委會改為大田村公所,1994年又將村公所改稱為村民委員會至今。下六秀一直是大田村的一個自然村寨,解放後依次稱為下六秀生產隊,下六秀村委會(1987-1994年間),1994年後改稱下六秀村民小組。
據傳乾隆嘉慶年間客家人開始勞作於本寨。約200年前吉曼寨中梁氏一支先民遷徙到108礦區居住,不久後,在狩獵中發現勇術達地勢平緩,依山傍水,即遷徙安寨於此,與客家人和睦相處一段時間後,客家人陸續沿泗維河下游遷徙了。
1930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鄧小平、張雲逸等同志的帶領下,從融安迂迴,經安陲江門、大田、大傘進黑魁(註:白雲鄉),黃奈、高文(註:紅水鄉)等地,取道三江縣境北上。據傳紅軍從江門出發,沿曹口河而上,經曹口寨,翻過老馬山,兵分兩路,大部隊進大田寨,部分過拉馬坳,下紅軍嶺,進本寨休整2-3天后,在大田匯合,過大傘瑤寨,取道三江縣(當時白雲鄉屬三江縣管轄),往桂林方向出發。
下六秀是個年輕而幽美的村寨,每年都在不斷的變化,變的美麗,變得更團結,變得更讓人留戀。

民俗人文

該村堅持傳統文化延續,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組建有蘆笙隊和籃球隊等。
下六秀苗寨,民俗節日多、活動內容豐富,每年的春節、正月初七坡會(芒篙節)、正月十五、正月二十坡會(同年會)、春社、“三八”節、清明節、四月八、端午節、新禾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為本村寨傳統節日。春節至正月初七坡會(芒篙節)都舉行文藝活動、籃球賽、拔河、斗鳥、斗馬、鬥牛、鬥雞、機車賽、象棋賽、撲克賽等文體娛樂活動。
融水苗族坡會大都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這段時間,苗族系列坡會群是春節與正月農閒時期融水縣內絕大部分鄉鎮村寨都自行舉行的民俗活動,正月初七坡會(芒篙節)是其中之一。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特別是正月“二十坡會”(同年會),是融水縣第二個正月有兩個坡會的村寨,極其獨特,當日鄰村遠鄉的親朋好友,蘆笙隊自行組織前來,共蘆笙表演、苗族舞蹈、燒烤活動、分享春節以來的快樂、祝福,舉行團圓宴等等,男女老少盡情的歡樂,表示春節與熱鬧的正月即將過去,大家高高興興玩了20天了,春天就在眼前,我們留住歡笑,過了今天明天就要開始一年忙碌的勞作,祈福一年裡健康、平安快樂,幸福團圓,收成豐厚。“二十坡”是苗族系列坡會群最後一個坡會。

交通條件狀況

1970年代通村級公路,融水縣計畫2015-2016年度將該道路改造硬化為環元寶山景區旅遊水泥路,融水直達大田的公共班車經過村里,每天早晚2班次。公路可直通融安縣城,環元寶山的鄉鎮,如香粉鄉,四榮鄉,安太鄉,紅水鄉,白雲鄉,大浪鄉等。經過多年的新農村建設,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鄉村道路建設實現村村通,農村公路交通已經四通八達,人們出行十分方便,村寨之間交流來往十分便利而緊密。
清澈的六秀河水蜿蜒穿寨中心而過,將寬闊平坦的田野一分為二。水路沿著泗維河近可通達安陲鄉所在地(江門村),遠之可達融安縣城,融水縣,柳州市。
寧靜而新興發展的下六秀寨,是環元寶山景區旅遊特別是東環線游的必經之村寨。

社會建設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積極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改革開放積極參與各項國家惠民利民工作,特別積極落實生產責任制,集體投入礦產開採熱潮中,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及積極服從掃盲工作和九年義務教育工作,98%以上村民脫盲,100%享受國家九年義務教育。
積極參與政府農村電網的建設,家家戶戶通電,村民均能踴躍的管理好,用好電,方便了百家人,照亮村落房前屋後。
全寨廣大人民積極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
2005年起下六秀與上拉馬村民前後主動自籌資金30多萬,開通了連村串寨道路,建設通達老馬山路幅5米的道路,長度達10幾公里,解決了以前乾農活靠人背、靠肩扛,靠扁擔挑、靠牲力拉,來回耗上1-3個小時路程的原始而落後狀態,出門有機車,三輪車,農用車便利通行,30-40分鐘都能到達農地與林地,鄰村間人民勞動生活、相互來往交流十分便利。
下六秀積極回響柳州市和融水縣村寨防火綜合整治規劃要求,堅持治本與治標、改造與保護、政府引導與民眾自願參與相統一的原則,完成飲用水、消防水池建設,全寨按規劃要求全敷設消防管網,建設消防責任室,落實村(屯)及有關部門防火責任,健全村寨防火長效機制,整改之後的村寨既整齊美觀,又突出民族特色。
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 、柳州市與融水縣“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精神,完善寨間清潔衛生基礎設施,戶戶進行廁所衛生設施建設與改造。實施村寨垃圾焚燒站工程建設,村容寨貌整潔乾淨,有效的拒絕了白色垃圾污染。解決了以前農村如廁不便,衛生差亂的問題,生活垃圾各家各戶自行收集到垃圾處理點。
村寨生態文明保護與建設得到了良好的繼承與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都上了一個大台階,呈現出一個即原始生態又欣欣向榮的、休閒優美的新農村。

主要景點

主要有紅軍嶺;紅軍橋;六秀觀元寶山(恰似金元寶);“苗王”崖;龍潭瀑布;正月二十坡會(本寨是融水第二個正月有兩個坡會的民族村);每月初一與十五的斗鳥節;老馬山坳、六秀梯田、岩噠(益海)瀑布、泗維河風光等等。以上景點仍屬於原生態待開發狀態,正待需要投資開發保護與發展建設。

名優特產

禾花魚、香菇、木耳、冬筍、乾筍、重陽筍、百合、蜂蜜、山羊、茶葉、香糯、農家豬、竹鼠、七彩雞等。

風味小吃

烤禾花魚、酸魚、酸肉、酸鴨、油茶、糯糍粑、“羊憋”湯(又稱“羊癟湯”,學名羊醬)、“牛憋”湯(牛醬)、烤泥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