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品秩職掌如大都留守司,而兼治民事。車駕還大都,則領上都諸倉庫之事。留守六員,正二品;同知二員,正三品;副留守二員,正四品;判官二員,正五品;經歷二員,都事四員,照磨兼管勾一員,令史四十四人,
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品秩職掌如大都留守司,而兼治民事。車駕還大都,則領上都諸倉庫之事。留守六員,正二品;同知二員,正三品;副留守二員,正四品;判官二員,正五品;經歷二員,都事四員,照磨兼管勾一員,令史四十四人,
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品秩職掌如大都留守司,而兼治民事。車駕還大都,則領上都諸倉庫之事。留守六員,正二品;同知二員,正...
十八年(1281年)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正二品,下設留守、同知、副留守、判官。十九年(1282年),大都路也設留守司如上都。留守司是掌管守衛宮闕、都城,...
金置桓州。世祖中統四年(1263),改開平府為上都路總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一作十九年),並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下轄警巡院、開平縣、順寧府及興...
中統四年(1264年)設立上都路總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年)設立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官府。上都留守司及下屬20多個直屬機構主要負責管理宮廷事務和皇帝巡幸時的...
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置大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主管少府監事。二十一年,另置大都路都總管府管理民政,並少府監歸留守司。仁宗皇慶元年(1312),另置少府監。...
官名。金以會寧府為上京,置上京留守司,以留守兼本路兵馬都總管。 ...... 金以會寧府 官名。金以會寧府為上京,置上京留守司,以留守兼本路兵馬都總管。詞條...
置留守,行大同府尹事;下設副留守、判官。推官。金于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後置司大同府,留守帶本府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下設官員同遼: [1] ...
置留守行臨潢府尹事、副留守、判官、推官等職。金朝於熙宗天眷元年(1138)在會寧府設司,留守帶本府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總領軍民之政,秩正三品。下設同知...
金朝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於北京留守司設,為長官,秩正三品。帶本府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又,唐朝北都留守曾於玄宗天寶(741—756)間改稱北京留守,肅宗時復舊稱...
上都城內先設定上都路總管府,遇車駕巡幸時,行駛留守司職權。1281年(至元十八年)正式設定了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事,改變了以往用路總管府代替留守司的...
崇福司 卷九十志第四十 百官六 大都留守司 都水監 秘書監 司天監 回回司天監 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 大都路都總管府 卷九十一志第四...
二十五年,省議:「上都留守司兼本路總管府令史出身,三考正八品,其自部令史內選取者,同宣徽院、太醫院令史一體出身。上都留守司升為正二品,見設令史,自行...
隋煬帝分太府寺置少府監,主官為監、少監,秩分別為從三品、從四品,統左尚...延祐七年(1320),仍罷,以大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少府監事。此外,元有利用、...
金的地方官制較為複雜,以諸京留守司留守帶本府府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為第一級,諸府府尹兼都總管為第二級,諸府府尹不兼都總管為第三級。州分節鎮州、防禦州、...
至大三年,進光祿大夫、左丞相,行上都留守,兼本路總管府達魯花赤。尋又加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奉聖州民高氏,籍虎賁,以貲雄鄉里,身死子幼。...
隋煬帝分太府寺置少府監,主官為監、少監,秩分別為從三品、從四品,統左尚...延佑七年(1320),仍罷,以大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少府監事。此外,元有利用、中...
卒後贈恭勤竭力功臣儀同三司太保上柱國,追封雍國公。其子賀勝,16歲通經傳大義,為世祖所器重,拜集賢學士,領太史院事。後代父職上都留守,兼本路都總管開平府...
[22] 行宮建成後,武宗又設立中都留守司兼開寧路都總管府,繼續推進工程建設。不過由於武宗駕崩,中都的建設被叫停。後來武宗的兩個兒子元明宗和元文宗就在中都...
二十五年,省議:「上都留守司兼本路總管府令史出身,三考正八品,其自部令史內選取者,同宣徽院、太醫院令史一體出身。上都留守司升為正二品,見設令史,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