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司是中國宋朝到明朝在陪都設定的官署。
留守司是中國宋朝到明朝在陪都設定的官署。
留守司是中國宋朝到明朝在陪都設定的官署。...... 遼朝五京留守司,設立留守行府尹事、副留守、知留守事、少尹、同知留守事、同簽留守事、留守判官、留守推官。金...
五京留守司,遼代軍事機構名。遼設上京、東京、西京、南京、中京五京。太宗時起,五京先後置留守司兼府尹統領軍事,屬南面官系統。官職有某京留守、行某府尹事、某...
官署名。北宋陪都北京置,掌守衛、彈壓之事及錢穀、兵民之政、設留守為長官。金朝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設於北京大定府,長官為留守,秩正三品,帶本府尹兼本路...
中都留守司是明朝軍事機構和軍事行政區劃單位,隸屬中軍都督府,下轄八衛一所。...... 中都留守司是明朝軍事機構和軍事行政區劃單位,隸屬中軍都督府,下轄八衛一所...
官署名。遼朝、金朝皆置。南面官,太宗天顯三年(928),升東平郡為南京,治遼陽(今遼寧遼陽),會同元年(938),改幽州為南京,治析津,遼陽為東京。先後設留守司統領...
西京留守司 官署名。遼為南面官,興宗重熙十三年(1044),升大同(今山西大同)為西京,置留守司統領軍民政事,治大同府。置留守,行大同府尹事;下設副留守、判官。...
官署名。遼朝為南面官,會同元年(938),皇都更名上京,置留守司,統領上京軍民政事,治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置留守行臨潢府尹事、副留守、...
官署名。遼南面官,統領中京軍民之政。太宗大同元年 (947),升鎮州 (今河北正定) 為中京,置留守司。聖宗統和二十五年 (1007),以奚王牙帳地建中京 (今...
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置大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主管少府監事。二十一年,另置大都路都總管府管理民政,並少府監歸留守司。仁宗皇慶元年(1312),另置少府監。...
官名。唐朝始置。太宗出征置京城留守,其後凡皇帝不在京師,即置,而以右金吾大將軍為之副。玄宗開元十一年(723) 太原府亦置,以少尹為之。遼、金諸京留守司置...
官名。北宋陪都北京留守司長官,員一人,以知府兼任,掌守衛、彈壓之事及錢穀、兵民之政。金朝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於北京留守司設,為長官,秩正三品。帶本府尹兼...
東京留守司軍,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1130),南宋軍主力之一,東京留守宗澤創建。高宗登基後,宗澤任東京留守司留守,聯絡王彥八字軍、五馬山寨義軍等,收編潰兵游勇...
官名。元朝上都留守司長官,兼上都路總管、虎賁衛親軍都指揮使,置六員。秩正二品,下設同知二員,正三品; 副留守二員,正四品; 判官二員,正五品。 ...
官名。① 即東都留守。唐玄宗天寶(742—756) 改是稱,肅宗復為東都留守。詳“東都留守”。②宋朝置。太祖建隆元年 (960) 始置,以親征澤、潞,由樞密使吳...
《宗忠簡留守司二劄家書吾友三帖贊》作者岳珂 ,據考證是宋朝的一首詩詞。...... 《宗忠簡留守司二劄家書吾友三帖贊》作者岳珂 ,據考證是宋朝的一首詩詞。...
西京留守,官名。唐玄宗久住東都洛陽,天寶元年(742)以京師長安為西京,改西都留守為西京留守,仍掌京師軍政要務。肅宗以後稱長安為上都,仍沿用西京(都)留守舊稱...
宋屬將作監,掌宮殿 元隸 大都留守司 官署名。北宋、金、元皆置。宋屬將作監,掌宮殿、太廟修繕事務。北宋設勾當官。以大內內侍充任。神宗元豐改制後,隸將...
留守司正留守 一人 正二品 留守司副留守 一人 正三品 留守司指揮同知 二人 從三品 留守司經歷 一人 正六品 留守司經歷司都事 一人 正七品 留守司...
官署名。遼代有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皇太子、親王等祗應司。隸屬工部,掌應宮中諸色事務。設提點、令、丞等官。元代設於世祖中統年間。隸屬大都留守司,秩從...
索超,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河北人氏,本來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大名縣)留守司正牌軍。上梁山後排名第十九,為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之一。慣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