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附屬黃浦比樂中學

上海音樂學院附屬黃浦比樂中學

上海市比樂中學由黃炎培、江問漁、孫起孟等著名愛國人士和教育家創建於1946年,首任校長為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孫起孟先生,現任校長為羅立新女士。

比樂中學坐落於上海時尚地標新天地旁,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學校以不斷進取的精神,形成了“比優樂學自主發展”的辦學理念和“自覺主動,樂群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辦學理念是:比優樂學,自主發展。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和諧。這即包括學生、教師自身多方面素養的和諧發展,還包括個體之間、團隊之間相互合作而實現的共同發展。其二,主動。在發展的過程中無論學生、教師自覺主動追求,相互激勵、相互競爭;同時享受主動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尊嚴與歡樂。

2009年底我校成為教育部首批“普通高級中學特色學校建設”100所項目學校之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力爭使比樂中學成為具有鮮明辦學特色、濃郁文化氛圍、先進教育思想的現代化完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比樂中學
  • 簡稱:比樂中學
  • 創辦時間:1946年
  • 類別:普通中學
  • 所屬地區:上海市
校名來源,機構設定,歷史沿革,辦學理念,領導班子,師資力量,主要榮譽,

校名來源

上海市比樂中學校名取自愛國教育家、復旦大學首任校長馬相伯先生於1930年為中華職教社禮堂的題名——“比樂堂”。“比樂”一詞,源自《易經·雜卦》。“比”字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一個卦名。《易經·比卦第八》(原文:“比:吉。”)指出:“比”卦象徵親密無間、相親相輔、團結互助,預示著吉祥。《易經·雜卦》原文所述的“比樂”意指“‘快樂’是‘比’卦蘊涵的意義”。
上海音樂學院附屬黃浦比樂中學
馬相伯先生題詞“比樂堂”
因此,用“比樂”兩字作為校名,就是要做到“五育並重,樂育英才”的意思。

機構設定

比樂中學學校管理機構依據有效、精簡和分級管理的原則設定。學校組織按性質分包括行政、業務、民眾和其他組織。該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負責全校工作,對重大問題有最後決策權。黨支部對行政工作起保證、監督的作用,發揮政治核心的作用。教代會是教職工民主參與、監督和管理的機構。全校實施以年級組為主體,教研組織相協調的綜合管理機制

歷史沿革

1946年8月——學校創辦,校址在雁盪路80號。
1949年8月——“青年中學”併入比樂中學,學校遷址淮海中路553號。
上海音樂學院附屬黃浦比樂中學
上海市比樂中學
1951年8月——“明德女中”併入比樂中學。
1956年1月——比樂中學改為公立學校
1958年8月——“崇實中學”併入比樂中學,學校遷址淮海中路375號。
1993年1月——學校臨時遷到建國西路154號。
1995年8月——“新華中學”併入比樂中學,學校遷址崇德路43號。
2018年8月——“上海市李惠利中學”併入比樂中學,學校遷址肇周路420號。

辦學理念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建設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先進教育思想的現代化完中,讓高品質的中學生活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讓高品位的專業生活激發教師自我更新,讓高雅的學校文化與高尚的城區文明共同發展。學校的培養目標:使比樂中學的學生成長為“自覺主動、追求高尚”的當代新人。

領導班子

羅立新,上海市比樂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上海市園丁獎
羅小燕,上海市比樂中學副書記、副校長,中學一級教師
朱培辛,上海市比樂中學副校長,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馮燕飛,上海市比樂中學副校長,盧灣區新長征突擊手

師資力量

上海市比樂中學全校專職教師有90名,全部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有23名;中高級教師占82%;2名上海市名校長名師後備人選。

主要榮譽

該校現為上海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射箭重點學校盧灣區素質教育實驗基地、盧灣區文明單位、盧灣區科技特色學校,近年來獲得了“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上海市普通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親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連續五年獲得“盧灣區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盧灣區教學成績顯著表彰、表揚單位”等榮譽稱號
2021年11月,擬入選第三批全國中國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
2021年11月23日,入選第三批全國中國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