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區體育發展實施方案

《上海市社區體育發展實施方案》由上海市體育局於2022年8月24日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社區體育發展實施方案
  • 發布:上海市體育局
  • 發布時間:2022年8月24日
發布通知,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滬體群〔2022〕118號
各區體育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等檔案,推動社區體育發展,現將《上海市社區體育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體育局
2022年8月24日

檔案全文

上海市社區體育發展實施方案
社區體育承擔著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的重要任務。為進一步做好社區體育工作,加快建設國際知名、全國領先、上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力城市,依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國辦發〔2021〕56號)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滬府發〔2021〕21號),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發展基礎與形勢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上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下沉社區,初步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社區體育黨建能力不斷加強,以黨建帶聯建,社區體育組織黨建覆蓋面不斷提高,初步構建“體育社會組織+基層黨組織”的社區體育黨建工作模式。社區體育設施不斷完善,截至2020年底,累計建成各類市民健身步道(綠道)、騎行道總長度1954公里,建成市民益智健身苑點17556個、市民球場2714片、市民健身步道(綠道)1669條、社區市民健身中心101個,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社區體育服務供給不斷最佳化,為居民提供健身技能培訓、科學健身講座等社區體育服務配送,基本實現街鎮全覆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社區科學健身指導模式初步形成。體質健康監測服務持續惠及廣大市民。社區體育健身組織活力不斷釋放。社區體育賽事活動不斷豐富,上海社區健康運動會、社區體育聯盟賽和“一區一品”“一街(鎮)一品”“一居(村)一品”等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有序開展。社區體育服務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截至2020年底,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62086名,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的2.5‰。社區體育服務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建成上海市社區體育設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實現近2萬處社區體育設施“二維碼全覆蓋”,智慧健康驛站基本實現街鎮全覆蓋。社會體育指導員等信息化平台最佳化升級。
(二)發展形勢
“十三五”時期,上海社區體育服務範圍持續拓展,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上海社區體育服務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問題和挑戰。面對社區體育治理重心下移的形勢和要求,社區體育工作理念有待提升,社區體育服務標準有待明晰,社區體育保障機制有待完善,社區體育組織和社區體育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有待加強,社區體育信息化服務有待完善。面對市民多元化、品質化的體育服務需求,社區體育服務供給總體上還存在供需不平衡、品質待提高等問題。“十四五”時期,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人民民眾新期待,要在新起點推動上海社區體育事業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滿足廣大社區居民多層次、多樣化、高品質的健身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黨的領導、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立足社區、融入社區、聚焦社區、服務社區,推動社區體育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完善治理。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於社區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完善社區體育組織的黨建功能,以黨建引領社區體育治理向縱深發展。
2.堅持共建共享,激發活力。推動社區體育工作機制創新、能力提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社區居民、健身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等參與社區體育服務,激發社區體育治理活力。
3.堅持服務為民,提升品質。圍繞人民民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體育服務需求,推進社區體育服務供給側改革,以更高質量的社區體育服務創造城市美好生活。
4.堅持培育特色,典型引領。依託上海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培育社區體育特色,樹立典型,積極探索符合上海實際、彰顯城市魅力、人民民眾滿意的社區體育發展路徑。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設高品質的“15分鐘社區體育生活圈”取得新進展。社區體育治理機制更加健全完善,社區體育服務供給更加優質均衡,社區體育健身設施更加舉步可就,社區體育健身組織更加規範有序,社區體育賽事活動更加豐富多元,社區體育健身指導更加科學高效,社區體育隊伍建設更加專業成熟。形成多方參與、共建共享、服務精準、保障有力的社區體育治理新格局。社區體育成為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健康城市和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支撐,力爭走在全國前列。
“十四五”時期上海社區體育發展主要指標
序號
指標(單位)
2020年
基礎值
2025年
目標值
屬性
1
社區市民健身中心街鎮覆蓋率(%)
47
100
預期性
2
市民健身驛站街鎮覆蓋率(%)
100
預期性
3
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個)
100
預期性
4
社區體育服務配送(場)
5547
≥8000
約束性
5
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街鎮覆蓋率(%)
75.3
(162個)
100
(215個)
預期性
6
社會體育指導員占常住人口比例(‰)
2.5
≥2.5
預期性
7
萬人擁有體育健身組織數量(個)
23.8
≥24
約束性
8
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測驗活動街鎮參與率(%)
30
100
預期性
註:以上指標情況來源於《上海市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等檔案和有關統計數據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社區體育工作機制創新行動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政府在社區體育服務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拓展社區體育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推進社區體育服務全面融入社區治理和社區生活。健全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體育服務激勵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體育服務。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納入社區服務體系,制定實施社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標準,完善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管理、社區體育服務配送、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指導、市民體質監測等服務標準。落實以街鎮為重點的社區體育工作責任,建立以市民滿意為導向的服務評價制度,加強跟蹤監測。
(二)實施社區體育健身場地拓展行動
以街鎮和基本管理單元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均衡布局為導向,最佳化社區健身設施布局。補齊和拓展社區居民身邊的健身場地,推進市民益智健身苑點、市民健身步道、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市民健身驛站等為民辦實事項目。加快實現社區市民健身中心街鎮全覆蓋。推進社區足球場建設。新建居住小區按照有關標準和規劃,配建社區健身設施。想方設法補建老舊小區的健身設施。系統梳理可用於體育健身的空閒地、邊角地、公園綠地、建築屋頂等空間資源。支持利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黨員活動室、老年服務站、衛生服務站、文娛書畫室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拓展民眾健身場地。加強社區體育設施更新、維護與日常管理。實施社區健身設施夜間“點亮工程”。推動學校體育場館向社區居民開放。
(三)實施社區體育健身組織建設行動
發揮社區體育健身組織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建立以體育社會組織、健身團隊為重點的社區體育健身組織網路。到2025年,實現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街鎮全覆蓋。支持上海市社區體育協會更好發揮在指導、凝聚和服務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等方面的樞紐作用,完善組織架構,探索通過選舉、聘任、向社會公開招聘等方式實現秘書長等工作人員專職化。加強街鎮社會體育指導員站點等建設。引導和規範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社區體育健身團隊、網路健身組織、草根健身組織等健康發展,促進社區體育健身組織規範化、專業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
(四)實施社區體育賽事活動升級行動
完善社區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組織體系,積極構建“街鎮——居村”賽事活動體系,促進社區賽事活動與市級、區級賽事活動相銜接。辦好上海市民運動會、城市業餘聯賽相關社區賽事活動。廣泛開展上海社區健康運動會、社區體育聯盟賽和“一區一品”“一街(鎮)一品”“一居(村)一品”等品牌賽事活動。鼓勵街鎮打造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賽事品牌,支持承接市級、區級賽事。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推廣線上線下“雙線”辦賽新模式,更好滿足社區居民的健身需求。
(五)實施社區體育科學健身指導行動
建立更高質量的覆蓋各個街鎮的“你點我送”社區體育服務配送機制,創新配送形式,構建“網際網路+科學健身”的數位化服務網路,統籌和整合能夠提供科學健身服務的高校、體育協會、醫療機構、企業等社會資源,推進科學健身講座、健身技能培訓、賽事活動指導等公共體育服務進社區、進園區、進校園、進樓宇、進企業、進單位。“十四五”期間,全市每年開展社區體育服務配送不少於8000場。
加強對社區體育工作者、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醫生等人員的健身指導能力培訓,提高健身指導水平。健全市、區、街鎮三級市民體質監測網路,提供標準化體質監測服務,推動體質監測服務下沉社區。組織《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測驗活動,力爭實現街鎮參與全覆蓋。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要求,開展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科學健身指導,總結推廣簡便易行、科學有效、方便掌握的健身方法,引導市民科學健身。
(六)實施社區體醫養融合促進健康行動
整合社區體育、衛生健康、養老等服務資源。推進健康老齡化,到2025年,全市建成長者運動健康之家不少於100家,為社區居民提供“一站式”運動康養服務。推廣運動健康師項目,常態化開展運動健康師培訓工作,提供社區志願服務。支持體質監測中心和站點與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合作。倡導“運動是良醫”理念,推廣常見慢性病運動干預項目和有效方法。完善智慧健康驛站便民服務功能,為居民提供體質測試、健康檔案查詢、個性化體質健康測評、運動干預指導、運動理療康復等服務。開展社區運動健康中心建設試點,打造運動促進健康的新型公共服務設施。
(七)實施社區體育人才隊伍建設行動
加強社區體育工作人員配備,充分發揮社區體育管理人員、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健身組織負責人等作用。推動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專項化、專業化、年輕化,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健全社會體育指導員評估激勵機制、創新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服務模式。最佳化社會體育指導員年齡結構、等級結構,引導退役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健身俱樂部教練等體育專業人士加入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
(八)實施社區體育數位化賦能行動
整合社區體育設施信息化服務功能,完善全民健身電子地圖,提供場地預約、體育消費券領用、信息查詢、器材報修等服務。升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信息管理平台,方便線上開展社會指導員招募、培訓、管理、考核等工作。最佳化社區體育服務配送信息系統,探索數位化賦能,提供線上健身指導。打造社區賽事活動智慧服務平台,方便市民查詢信息和報名參與。
(九)實施社區體育文化培育和宣傳行動
加強社區體育文化培育。依託各類社區服務陣地組織開展運動促進健康的社區體育文化宣傳活動。開展“最美市民健身步道”“最美市民益智健身苑點”“最美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系列評選活動。鼓勵全民健身志願服務。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交流展示活動。鼓勵通過身邊人講身邊體育故事的方式,引領社區文明風尚。
加強社區體育文化宣傳。挖掘上海體育文化內涵、提煉社區特色的體育文化符號。採取專家講座、專題報告、市民論壇等多種方式,傳播社區體育文化。結合重大體育賽事開展社區體育文化宣傳,讓社區成為廣大居民運動健身、情感聯結、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和政府對社區體育的領導,構建以街鎮及所屬居村為主要單元,居(村)委會、業委會、物業、居民等共同參與的社區體育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落實《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有關社區體育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創建上海市全民運動健身模範街鎮。
(二)加強政策保障。落實社區體育有關場地設施、人才隊伍、經費等保障,確保社區體育服務有效覆蓋廣大社區居民。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賽事活動、科學健身指導等向社區傾斜。支持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體育服務。
(三)加強隊伍建設。選優配齊社區體育工作隊伍,組織社區體育管理人員、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骨幹、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培訓,搭建社區體育學習交流平台。鼓勵高校、體育場館、醫院、科研機構、企業等人才共同參與社區體育服務。
(四)加強社會宣傳。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和網路新媒體開展社區體育宣傳,營造社區體育健康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挖掘社區體育工作中湧現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加強典型引領,提鍊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