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村務公開,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發展重點,基層組織,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36.80畝(其中:田326.00畝,地510.80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5,93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3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6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00畝,其中養殖面積3.00畝棕籃宙乘;其他面積2,382.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205戶通自來水。有205戶通電,有16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6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20%和4%)。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灶采淚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5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0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9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90戶,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4 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3.9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1.60萬元,占總收入的45%;畜牧業收入46.80萬元,占總收入的4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4頭,肉牛6頭,肉羊24頭);漁業收入0.50萬元,占總收入的0.4%;林業收入13.30萬元,占總收入的11.6%;第二、三產業收入1.70萬元,占總收入的1.4%;工資性收入11.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3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趨阿數23人(占勞動力的4.5%),在省內務工15人,到省外務工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0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36.80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市員樂益事業建設和“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人口衛生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205戶,鄉村人口926人,其中男性470人,女性456人。其中農業人口921人,勞動力509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白族混居地),其中漢族827人,彝族58人,白族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