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馬賣保險
- 發生時間:2012年
- 涉及人物:馬雲、馬化騰、馬明哲
- 涉及公司:眾安線上財產保險公司
公司情況,事件介紹,事件起因,事件經過,事件結果,三方介紹,馬雲,馬明哲,馬化騰,時間影響,總體評價,影響甚微,行銷升級,創新思維,
公司情況
眾安線上註冊資本金10億元,註冊地上海,阿里巴巴控股19.9%、中國平安和騰訊各持有15%,不設分支機構;將從事網路安全、電子商務、網購消費者權益保護、社交網路等網際網路相關的財產保險業務;目標客戶包括所有網際網路經濟的參與方,如網際網路平台與服務提供商、電子商務商家、網路購物消費者、社交網路參與者、公司客戶和個人客戶等。來自不同行業的翹楚共謀一事,讓業內外興奮不已。外界稱“三馬”聯手意味著新模式的誕生,將由此開啟一個新的網路金融時代。
事件介紹
事件起因
2012年,平安集團聯合騰訊、阿里巴巴組建保險公司,堪稱跨金融業和IT業的重磅新聞,由於三家公司當家人都姓馬,被業內戲稱為“三馬賣保險”。據悉,這家名為眾安線上財產保險公司,阿里巴巴持股19%是第一大股東,平安和騰訊則各持股15%為並列第二大股東,此外還有攜程、優孚等六家網路科技型中小股東。
事件經過
2013年2月,備受矚目的“三馬同槽”聯盟賣保險一事,終於塵埃落定。中國保監會正式發布批文,同意由馬雲的阿里巴巴、馬明哲的中國平安和馬化騰的騰訊參與設立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進行籌建,籌建期為一年。
2013年3月,在拿到保監會的批文後,“眾安線上官博”已悄然註冊並上線,為自己添加了“網際網路基因、保險業新兵、創新家、公益人”等標籤。
2013年3月 “眾安線上官博”發布招聘人才,但引人關注的是,其廣發英雄帖招募的是公司財務負責人和法務負責人,而並不是傳統保險公司中人員占比最大的銷售人員。
這是中國平安乃至整個保險業在網際網路新金融創新上的一次“破冰”。
“眾安線上”或將突破國內現有保險行銷模式,不設分支機構、完全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銷售和理賠,主攻責任險、保證險等兩大類險種。來自不同行業的翹楚共謀一事,讓業內外興奮不已。有媒體稱“三馬”聯手意味著將由此開啟一個新的網路金融時代。
事件結果
三方介紹
馬雲
欲建“金融中心”
2012年初,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中國平安馬明哲,“三馬”交出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結晶“眾安線上財產保險公司”的籌備申請。到如今“眾安”已經走完監管審批流程,“三馬”在網上合作賣保險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對於正在擬建的眾安線上保險公司(眾安線上),業內人士分析它肩負了三個使命:一是利用網際網路資源開闢渠道;二是拓寬產品線,增推電商類保險產品;最後是利用保險的高收益行業特性,藉助阿里和騰訊兩把好手進行網際網路投資運營,讓資金達到增值。由此,一場“e時代”金融銷售攻堅戰撲面而來。“三馬”聯手賣保險,要點恐怕不是強強合作,不是業務互補,更不是簡單地賣保險產品、簡單地在網上提供保險服務,而是在網路金融時代尚未完全到來之時,利用各自的牌照、業務模式和客戶資源,張開一面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上網”的旗幟。 “三馬合作”的眾安線上,阿里巴巴集團持股比例為19.9%,成為其最大股東,騰訊控股和中國平安分別持股15%,從股權結構便可看出,以馬雲為代表的阿里巴巴實為第一大股東。這一領先地位讓市場有所警覺,馬雲這次牽頭平安和騰訊,僅僅是想開一家網路保險公司?也許這僅是阿里未來大金融帝國的初步試水。
2012年馬雲宣布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如今也許可以從這裡找到理由,“馬雲可能在日後集中精力拓展金融業務,將金融打造成集團的支柱之一。”據阿里集團內部人士透露。更有接近阿里巴巴高層的訊息透露,在馬雲2013年的戰略里,阿里金融將轉型。從近幾年來阿里金融的布局來看,除了保險,以銀行、證券、基金、信託等各類金融業務的“全牌照”也許才是馬雲的最終目標。
“2013年馬雲要在全國設7個金融中心,以擔保為主,小貸陸續退出,在未來5年之內要申辦自己的銀行。”
阿里金融擴張的重點方向從一向被外界看好的阿里小貸,轉向擔保業。
2007年6月,阿里巴巴正式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在中小企業融資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命名為“阿里貸款”。2009年後,“阿里貸款”從B2B業務中拆分出來納入阿里巴巴集團,負責集團旗下所有子公司平台的融資業務,此後更名為“阿里巴巴金融”。
此後,馬雲一度加快了步伐。 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全國範圍內首家完全面向電子商務領域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小額貸款公司,也是全國首個電子商務領域的小額貸款公司。隨後,2011年6月,馬雲又到重慶設立了第二家阿里小貸。 2012年年底,一則新聞席捲了廣東的小貸圈子—— 阿里小貸可能會把第三家公司落在廣州,並將在整個廣東省範圍內開展業務。
馬雲涉水小貸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截至2012年6月末,阿里巴巴旗下小貸公司的阿里金融,貸款總額超過260億元。而當年的7月20日,阿里金融已經實現單日利息收入100萬元,且阿里小貸不良率僅為0.9%。正因如此,阿里小貸被業內譽為“最賺錢的小貸公司”。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支付寶就是阿里金融棋局的一個重要支點,未來的支付寶業務將拓展至結算、信貸、銀行卡、信用卡、供應鏈金融等多個方面。
馬明哲
科技,引領平安綜合金融
對於中國平安而言,可通過眾安線上這家新公司,探索金融行銷革命、突破產品及渠道同質化的瓶頸。中國平安旗下設有銀行、證券、信託、基金、壽險、養老險、健康險等諸多子公司,這些都可以轉化成為它們的網路客戶。除了平台建設費用,用傳統渠道1/10成本就能銷售保險帶來很大利潤空間,網銷業務也被公認是業務快速增長新渠道,很多公司網銷保費多翻番增速甚至超過400%。
馬明哲在其2013年新春內部講話中表示,2013年必將是新科技變革加速深化的一年。作為傳統金融業,平安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其他傳統金融企業,而是現代科技行業。馬明哲稱:“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是一場現代科技與傳統金融業之間的競賽,誰跑得快誰就贏。現代科技還在不斷進步,3G過後,很快就有4G、5G,平安要做的,就是主動出擊超越,跑贏現代科技企業。”
對於現代科技企業,馬明哲談到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等國內科技公司,稱現代科技企業進軍銀行業的腳步在不斷加快,它們擁有進攻型的企業文化、反應敏捷的組織體系、先進的網上金融技術,以及粘連度極高的龐大用戶群。一旦“準入”政策限制得以突破,它們將快速搶占市場,對傳統金融業形成勢不可擋和毀滅性的衝擊。
馬明哲稱,中國平安必須在認識上勇於“革自己的命”,發展出具有顛覆性的全新商業模式。他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引進最前沿的技術;二是重點研究客戶體驗,從客戶需求中找到突破口;三是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套用新技術,為平安找到新的增長引擎。
馬化騰
網際網路未來可以跟所有行業結合
在馬化騰眼中,網際網路未來可能也可以跟所有行業結合、互融,雖然剛開始可能會經歷一些“陣痛”,讓大家有顛覆了傳統模式的感覺,但勢必要帶來一些改變,但最終的大趨勢一定不是“敵對”的,一定是互補、融合、共贏發展的局面。
時間影響
總體評價
“三馬”聯手做保險,是保險業在網際網路新金融創新上的一次“破冰”之舉。有人說,“三馬”聯盟是一種突破,“三馬”結盟下產生的“眾安線上”必定將成為各路資本急涌網際網路金融的典型案例。
影響甚微
業內人士稱“三馬”賣保險在顛覆傳統金融業,認為這是保險業領跑者對傳統銷售渠道的“突圍”策略,並已令一些保險公司感到畏懼。
由於傳統保險公司和網路保險公司的目標群體有差別,多家保險公司紛紛表示短期內眾安線上不會對其產生大的衝擊。
“網路保險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但相對於網路購物等來說,目前仍處在一個培育階段,所以對於傳統保險的衝擊力還是有限的。”據中國人壽財險湖南省分公司某負責人表示,在產品研發上,眾安線上避開了傳統車險業務,而專攻責任險、保證險這兩大非車險專業險種,這兩個種險的市場發展還不充分,網路銷售占比很小。
對於衝擊方面,其他保險公司的最大顧慮,是這家新公司的保險產品能藉助阿里巴巴與騰訊渠道,在向眾多阿里巴巴商鋪店主與騰訊活躍用戶推薦保險產品時取得“優先”地位,按照平安保險“一個客戶,多個金融產品”經營策略,一旦這些網路商戶成為平安用戶,將削弱保險公司網際網路行銷的拓展空間。
行銷升級
從國際情況來看,完全通過網上銷售保險的模式正逐漸興起,韓國、美國等已有先例,有些公司運作情況還不錯。
隨著80後和90後這些網路主力軍逐漸成長為消費主力軍,網路金融必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保險網銷亦是大勢所趨,這是任何一個商界的有識之士都不會漠視的。
籌建中的“眾安線上”將是獨立的財產保險公司,其經營模式不同於傳統的線上保險銷售,並不只是單純地“通過網際網路賣保險”,而是為網際網路的經營者、參與者和用戶提供一系列整體解決方案,化解和管理網際網路經濟的各種風險。
而為了防止眾安線上模式成熟之時對現有的保險行銷模式產生大衝擊,其他的傳統保險公司也正在想“新招”應對。
創新思維
網際網路和金融的結合,早已有之,便漸成趨勢。就證券業而言,絕大多數的二級市場交易通過網路完成;就銀行業而言,電話銀行、網路銀行等業務發展也十分迅猛,尤其是在款項支付等中間業務領域,網路銀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就保險業而言,通過網路銷售保險幾乎已經成為所有保險公司的銷售渠道選項之一,當前絕大多數個人代理人都通過網路開展保險銷售業務。
面對豐富多樣的客戶需求,面對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變化,傳統保險行業不可能固步自封,沿襲以往,必須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三馬”合作是保險業和網際網路相互結合的產物,一定程度上說是一個有益的嘗試。據業內人士預測,如果新公司業務開展順利,將極大地改變傳統保險業的生存業態,特別是對個人代理人隊伍的影響將非常深遠。
傳統銷售渠道如果不能保存一份自信和自強,就可能會盲目跟風,慌亂追趕,其結果可能像市場上保險產品的同質化,不追求個性,不堅守自身特色的局面一樣,既追趕不上他人,又丟失了自己,新路走不了,又斷了歸途,那才是重大損失。總之,創新思維難能可貴,跟風思維卻不一定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