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是文物系統國有博物館,法人登記機關為三門峽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館長王宏民。
2023年,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入選2023年省級科普基地建設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
- 地理位置:三門峽市商務中心區召公路與迎賓大道交叉口東北角
- 投用時間:2021年10月17日
- 開放時間:每天9:00 - 17:00(16:30後停止入館),周一例行閉館(國定假日除外)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是文物系統國有博物館,法人登記機關為三門峽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館長王宏民。
2023年,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入選2023年省級科普基地建設單位名單。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是文物系統國有博物館,法人登記機關為三門峽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館長王宏民3。2023年,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入選2023年省級科普基地建設單位名單。建築布局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位於三門...
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內,西鄰迎賓大道,南鄰召公路,東北為廟底溝溝體,西南側有現存黃土台塬遺蹟,占地面積約95畝,正式開館時間為2021年10月17日。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建築設計,以“交融”為設計構思出發點,將建築體量南北分為7個楔形體塊,西高東低或東高西低交錯布局,...
2020年10月,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2021年10月17日,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廟底溝遺址被中國國家文物局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廟底溝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交通信息 公交:乘坐三門峽市公交15路、18路、22路等至廟底溝遺址公園站下車到達。
三門峽廟底溝 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在10月18日上午開幕。在開幕式上,將發布“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和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優秀項目,並且進行《三門峽廟底溝》等考古報告新書展示。
三門峽市博物館(Sanmenxia Museum)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陝州公園內。三門峽市博物館是一座集文物收藏、陳列展示、科學研究、社會教育與文化交流諸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三門峽市博物館占地面積19800平方米,始建於1988年4月,1991年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據2020年7月博物館官網顯示,三門峽市博物館有展廳面積...
第二部分則展出了河南省境內10個具有代表性的仰韶文化遺址,如三門峽廟底溝、淅川下王崗、鄭州大河村、汝州洪山廟、鄭州西山以及澠池班村等發掘出土的各類器物50餘件,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河南省境內不同類型的仰韶文化的面貌及特點,整個陳列採用實物展出與模擬生產、生活場景相結合的手法,既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湖北省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湖北省博物館)偉大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延安革命紀念館)向海圖強——人民海軍歷史基本陳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花開中國——廟底溝與中華早期文明的發生歷程(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山高水闊 長流天際——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四川博物院)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
廟底溝遺址位於陝州古城南,距市區4公里,是一處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遺址,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為河南省重點廟底溝文物保護單位。1956一1957年為配合三門峽大壩的建設,考古人員在此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共發現房屋3座、灰坑194個、窯址11座、墓葬156座,出土文物極其豐富,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這裡...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開館 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暨仰韶文化發現100周年郵票紀念冊發行儀式 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考古新成果發布和展示會 公共考古講座 尋根溯源——中原地區舊石器時代人類與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圖像文字 從小屯到二里頭——夏商都邑的探索歷程 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概要 上林苑的考古...
陝縣溫泉甘山森林公園亞武山風景名勝區玉皇尖森林公園女郎山風景區 韶山風景區 空廂寺三門峽大壩風景區鼎湖灣旅遊景區 茅津古渡 回春河景區 白浪黃河鐵索橋 桃花谷自然風景區高河白龍廟原始森林風景區甘棠苑,鐘鼓樓 盧氏城隍廟 龍湖風景區 廟底溝遺址豫西大峽谷風景區熊耳山湯河溫泉風景區 娘娘山風景旅遊區 ...
三門峽市 楊浩樺 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產業發展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 王宏民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 李鴻雁 三門峽市三人形象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 單戰戰 靈寶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主任科員 劉新安 河南仰韶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田 偉 盧氏豫西大峽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7.“字韻華夏·喜樂元宵”夜遊中國文字博物館直播(推薦單位:中國文字博物館合作單位:央視新聞)8.《花開中國—廟底溝與中華早期文明的發生歷程》宣傳(推薦單位: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9.《讓文物活起來——古玉鑑賞雲視頻》(推薦單位:南陽文物保護研究院、河南大學出版社合作單位: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10.《考古·...
據資料考證,四千多年前的軒轅黃帝時期,陝塬先民們已經掘地為穴而居,《詩經》稱為“陶復陶穴”。據專家考證,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廟底溝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地坑院的雛形。20世紀前期,德國人魯道夫斯基在《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一書中向全世界介紹了地坑院。書中刊載了4幅航拍的陝縣地坑院村落照片。2011年...
南樂縣倉頡文化博物館 許昌市 鄢陵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禹州市全域旅遊發展中心 漯河市 漯河食尚年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三門峽市 河南仰韶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 南陽市 方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淅川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商丘市 民權縣文化廣電旅遊局 商丘市文化館 信陽市 溮河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信陽...
黃河古棧道 溫塘摩崖造像 楊連弟橋與楊連弟烈士紀念碑 陝縣溫泉 甘山森林公園 亞武山風景名勝區 玉皇尖森林公園 女郎山風景區 韶山風景區 空廂寺 三門峽大壩風景區 鼎湖灣旅遊景區 茅津古渡 回春河景區 白浪黃河鐵索橋 桃花谷自然風景區 高河白龍廟原始森林風景區 甘棠苑,鐘鼓樓 盧氏城隍廟 龍湖風景區 廟底溝遺址 ...
遺址發現較早,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研究中產生了重大影響,對於深入研究廟底溝二期文化與河南龍山文化以及周鄰時期考古學文化之間的相互關係,有著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2013年3月5日,不召寨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民國十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發掘仰韶村...
1957年,參加三門峽水庫區的考古調查和廟底溝遺址發掘工作。1958年,擔任甘肅考古隊隊長,主持劉家峽水庫建設的考古工作,發掘永靖張家咀、秦魏家、大何莊和姬家川等遺址。秦魏家遺址發現齊家文化男女合葬墓,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側身屈肢面向男性,謝端琚先生由此提出當時的婚姻形態已經由對偶婚過渡到一夫一妻制,引發學界...
7.宋海超、董祖權、倪婉:《博物館展陳館校所企合作教學方式》,《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8.宋海超、彭蛟:《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光明日報》2021年05月28日第02版;9.樊溫泉、宋海超、蘇明辰:《河南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廟底溝文化H408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21年第4期;10.樊溫泉、宋海超、蘇明辰:...
廟底溝類型 代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廟底溝和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泉護村出土的彩陶器型: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 風格:挺秀飽滿、輕盈而穩重 彩繪紋樣:紋樣多為兩端相交組成的新月形、葉形、花瓣形紋(植物紋),以及弧線與直線相交而構成的三角形紋(幾何紋),還有少量的動物紋和編織紋。代表作品:彩陶花瓣紋盆、...
中國古代葛麻織物,Hemp and Ramie Textiles in Ancient China 以葛、麻纖維為原料的中國古代紡織品。原始社會時已經出現。河南三門峽廟底溝和陝西華縣泉護村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曾發現了每厘米經緯線各10根的布痕。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發現了 100餘件帶有編織物印痕的陶器,其編織方法已多種多樣,有平紋編織...
2023年12月1日至3日,該論壇在三門峽市舉辦。活動背景 此次論壇以“廟底溝遺址發現70周年,《中華遠古之文化》發表100周年,仰韶文化新發現”為主題,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陳星燦、劉國祥、王仁湘、趙春青,中國國家博物館安家瑗,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吳小紅,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韓建業,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曹兵武...
陝縣溫泉 甘山森林公園 亞武山風景名勝區 玉皇尖森林公園 女郎山風景區 韶山風景區 空廂寺 三門峽大壩風景區 鼎湖灣旅遊景區 茅津古渡 回春河景區 白浪黃河鐵索橋 桃花谷自然風景區 高河白龍廟原始森林風景區 甘棠苑,鐘鼓樓 盧氏城隍廟 龍湖風景區 廟底溝遺址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 熊耳山湯河溫泉風景區 娘娘山風景旅遊區 ...
仰韶文化區內,廟底溝遺址的花瓣紋彩陶耀眼奪目,“華夏之花”在文明中綻放,映照出古代先民對美與藝術的獨到追求。賈湖遺址博物館內,史前音樂的餘音裊裊,跨越千年而來,讓人感受到中華大地上最初的文明樂章。在南陽漢畫館中,漢代藝術的氣韻在石雕上展現,厚重與雋永之間,歷史的脈動躍然眼前。而在許昌禹州瓦店遺址...
七是考古旅遊突破,包括將殷墟、二里頭、三門峽廟底溝打造成考古旅遊的示範性工程,建設國際考古研學中心、籌辦國際考古旅遊大會、謀劃建設國際考古旅遊安陽示範區等。八是品牌擦亮,將“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作為河南省文化和旅遊的主品牌,通過與媒體廣泛合作,讓該品牌走紅全國。會議還提出,要抓好交旅融合、民宿加速、...
主要導遊路25條15985米,主要旅遊景點寶輪寺塔、三門峽博物館、太陽渡等16個,其中距今已有800年歷史的寶輪寺塔是中國四大回音建築之一,典雅古樸的三門峽博物館聞名遐邇。發展歷史 陝州古城始建於西漢景帝年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時規模很大,形勢險要。歷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戰、周召分陝、假虞滅貌、秦晉之戰等...
根據考古資料表明,在二里頭銅鈴之前的遠古時期,河洛地區已有陶鈴出現,陝縣廟底溝遺址出土的陶鈴為最早的一例,其鈴體為手工捏制而成,形制呈圓台形,肩下兩側有一對對稱的斜孔直通體內,頂上有圓鈕。仰韶文化時期鄭州大河村遺址也有一例陶鈴出土,形制為手制,橢圓形,鈴口較侈,肩上無穿孔。至河南龍山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