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風景區

陝州風景區

陝州風景區總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有效利用土地2070畝,水面積18000畝。景區位於三門峽市區的黃河岸邊,又名陝州老城風景區和陝州古城風景區,是在古陝州城遺址中建設起來的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園林。陝州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古代就有“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之說。周文王之弟召公曾封此邑,教民於甘棠樹下,民感其德,建祠紀念,故陝州又稱甘棠舊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陝州風景區
  • 地理位置:河南省三門峽市區的黃河岸邊
  • 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
  • 景點級別: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園林
  • 著名景點:寶輪寺塔、石牌坊等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寶輪寺塔,三門峽博物館,太陽渡,提示,旅遊信息,

發展歷史

陝州古城始建於西漢景帝年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時規模很大,形勢險要。歷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戰、周召分陝、假虞滅貌、秦晉之戰等典故,無不見證於此。以後歷代兵事頻繁,城池多次被毀,又多次復建,一直是州郡、縣治所在地。唐太宗李世民、韓愈、杜甫、柳公權、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杜牧等以及宋代政治家司馬光、王安石,金、明、清代許多文人志士都先後游於此。唐西台侍郎上官儀、昭容上官婉兒的故居在城東北隅上官巷,北宋詩人魏野的草堂在城東三里橋村。城西是太陽渡,城北是萬錦灘,城內有羊角山、鐘鼓樓、寶輪寺、文廟、關廟、禹廟、召公構、蛤蟆泉、石牌坊等古建築。1960年三門峽大壩攔洪後,由於陝州城地處原高壩深庫設計的淹沒區,居民全部搬遷,使這裡變成一片空地。寶輪寺塔、石牌坊等古蹟得到了保護和修復。
風景區現有各類樹木83個品種83萬株,草坪60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已達92.5%,主要導遊路25條15985米,主要旅遊景點16個,距今已有800年歷史的寶輪寺塔是中國四大回音建築之一,典雅古樸的三門峽博物館聞名遐邇。

主要景點

寶輪寺塔

位於陝州風景區,原為陝州城內寶輪寺的寺塔。始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餘年。寺已早毀,唯塔獨存。此塔塔門面南,平面作正方形,為13級迭澀密檐式磚塔,塔高26.5米,塔圍21.6米,用青灰條磚一順一丁壘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聖舍利寶塔”的塔銘,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收斂,每層高度均勻遞減 ,外輪廓呈拋物線型,用菱角牙子磚和迭澀磚層砌出塔檐,秀麗俊俏。每層塔身分別闢有半圓形拱券門、佛龕、窗洞,翼角下有風鐸(鐵鈴),風吹鈴動,叮噹作響。塔內有塔心室和梯道,可以登臨遠眺,觀賞“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壯景。
遊人立於塔四周數丈,叩石、擊掌,會聽到“呱呱呱”的類似蛤蟆的叫聲。叩石或擊掌越響、越快,這種蛤蟆叫的聲音也就越逼真、響亮,所以當地民眾俗稱其為“蛤蟆塔”。其實,塔內蛙鳴之聲出自回聲原理。該塔同北京天壇回音壁 、山西普救寺的鶯鶯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同列為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門峽博物館

位於寶輪寺塔北側,於1989年11月建成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總的建築風格是: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古樸莊重,秀麗典雅。主要收藏三門峽地區出土的歷史文物和自然資源標本。同時還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活動,反映三門峽市的建設成就、豫西地區古樸、淳厚的民風民俗以及從大禹治水到現代治理黃河、開發黃河、利用黃河的歷史概貌。

太陽渡


連線晉豫的古渡之一。對岸為山西省平陸縣的夏陽。相傳漢代名將韓信曾在此以木罌渡軍,襲安邑,俘魏五豹。公元637年唐太宗曾命大將丘行恭在這裡建造了一座長76丈的浮橋,稱太陽橋,溝通黃河兩岸的交通。現在太陽渡已成為"黃河游"的重要碼頭這一,遊人可在此登船遊覽黃河。 歷史上統稱為茅津渡。兩岸峽谷對峙,河水平靜,風景秀麗。宋代詩人魏野《茅津渡》詩讚曰“數點歸鴉啼遠樹,人行欲盡夕陽路。暮靄還生竹塢村,西風乍起茅津渡。顒昂三兩待舡人,衛塞抉篩理水濱。忽見爐中煙一縷,只應炊稻烹霜鱗。” 還有甘棠苑、鐘鼓樓、西遊記蠟像藝術宮、釧鼓樓遺址、羊角山遺址、石碑坊遺址等。

提示

寶輪寺塔收費4元,太陽渡坐船1元,其他免費。因為景區較大,建議進去時租用四輪腳踏車,最多可坐4人。收費:每小時10元,押金100元。

旅遊信息

陝州風景區位於三門峽市湖濱區西北郊的黃河岸邊,是在古陝州城遺址中建設起來的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園林。三門峽市區出發,西行三公里。
陝州風景區
附近地標建築有;黃河大廈 豫州購物廣場
公交線路有;10路 12路 13路 14路 4路 9路跟迎賓1號公交專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