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三道鎮,原名“三道溝子”。清末,拜泉設縣之初,知縣王錫侯以“三道溝子”為東荒要衝,請建縣城。1907年11月(清光緒三十三年十月),縣署由太平山移駐於此。後於1908年11月移駐“大泡子”新建縣署。“三道溝”已成一小街,遂將“三道溝”改為“三道鎮”,仍留有分防巡檢。中華民國成立後,因巡檢名稱不合民國官制,於1913年改為警察事務所。1914年6月,改為三道鎮佐治局,翌年1月改為三道鎮縣佐,設有縣佐公署。自設局出放荒地,人煙漸稠,至1915年三道鎮城內人口已達3030人;到1928年,全鎮大小商號達百餘家,鎮街居民有900餘戶。東北淪陷時期,初屬拜泉縣第二保,後改為三道鎮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9月增設通肯縣,縣政府駐三道鎮。1948年9月,撤銷通肯縣,三道鎮仍歸拜泉縣管轄,設定三道鎮區,並為區政府駐地。1956年3月,撤區劃鄉,設定三道鎮。1958年9月,改稱三道鎮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三道鎮稱謂。
行政區劃
全鎮截止2016年共轄15個村民委員會是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230231101200 | 121 | 合心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1 | 220 | 利華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2 | 220 | 革心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3 | 220 | 富業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4 | 220 | 久勝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5 | 220 | 眾心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6 | 220 | 群心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7 | 220 | 華光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8 | 220 | 戰鬥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09 | 220 | 向榮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10 | 220 | 和樂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11 | 220 | 競業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13 | 220 | 自由村民委員會 |
230231101214 | 220 | 組織村民委員會 |
地理位置
三道鎮全境地形屬漫川漫崗,南部平原,窪地較多,土壤肥沃。全鎮總面積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萬畝,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等。鎮辦工業有農具、鐵木、編織、被服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009萬元。全鎮共轄利華、聯心、合心、革新、富業、久勝、民心、齊心、眾心、群心、同心等11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5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87人。鎮政府駐於鎮內。原來的拜泉縣第三中學就在三道鎮【拜泉三中】。三道鎮盛產的大蒜馳名中外。
始建於1958年的三道鎮水庫,建成於1969年6月,位於黑龍江省拜泉縣東南部三道溝子上。三道溝子是通肯河支流,屬呼蘭河流域水系。距鎮內僅8.5公里,是拜泉縣唯一一座以灌溉防洪為主,兼顧養魚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15平方公里,相應庫容為4461萬立方米,可灌溉水田1萬畝,素稱拜泉縣“小三峽”。它是齊齊哈爾市的第二大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