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善是十相成就裡面的一種說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種善
- 含義:初、中、後為三種善
- 隸屬:佛教
- 性質:術語
三種善是十相成就裡面的一種說法。
三種善是十相成就裡面的一種說法。三種善簡介(三種善與十相成就)其次在“三種善與十相成就”的句子中,即初、中、後為三種善,如是須知由三種善而有十相成就。如聖典中說68:(三種善)初禪的行道清淨為初,舍的隨增為中,喜悅為後。...
三種佛事,教義名數。大乘指“善”、“無記”與“不善”。“三業”都可以通向佛道。據《維摩詰經·菩薩行品》鳩摩羅什注曰:“一以善作佛事,二以無記作佛事,三以不善,八萬四千煩惱是也。”僧肇注特別解釋第三種:“眾生皆以煩惱為病,而諸佛即以之為藥。如婬女以欲為患,更極其情慾,然後悟道;毒龍以...
《為人處世的三種能力:做人識人善交際》主要內容:人應該活得真善美。不虛偽、不做作、直率、乾脆,這是真;以同情之心待人,以惻隱之心愛人,這是善;溝通心靈和儀表,融合人類與自然,這是美。以真善美的品位做人,其樂無窮。一個人在特定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支配下表現出來的舉止和行為,別人都能看得一清二...
複次擇滅,是善;彼得亦善。非擇滅,是無記;彼得亦無記。無常滅,通三種;彼得亦三種。(二)複次擇滅,是無漏;彼得通有漏無漏。非擇滅,是無漏;彼得唯有漏。無常滅,通二種;彼得亦二種。複次擇滅,是不系;彼得,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或不系。非擇滅,是不系;彼得,唯三界系。無常滅,三界系,...
不為活命。但為求無上菩提及求大涅槃樂。勇猛精進。不生懈怠之心。不雜眾惡之法。不受當來生老病死之苦。是名成就意樂圓滿。(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三成就宿因圓滿謂修菩薩行者。於宿世中曾修福善。故於今生種種資身之具。悉無匱乏。復能為他廣行惠施。心不慳吝。是名成就宿因圓滿。
中國古代一種主張人性分為三等的理論。 西漢董仲舒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東漢王充也據稟氣的多少把人性分為善、中、惡三種,唐韓愈明確提出“性情三品”說,把性與情分為上、中、下三品。簡介 中國古代一種關於人性的學說。中國古代一種主張人性分為三等的理論。性三品之說受孔子“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戒善(佛教術語)持戒的善根,如前生受持五戒者,今生得生人間,前生受持十善者,今生得生天上,此皆持戒的功德所致。見於【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持戒之善根。前生持五戒則今生生於人間,前生持十善戒則今生生於天上。國王為人間已上者,故由前生十善持戒之功也。(參見:十善)分類 戒善有三種,具戒戒善、...
論五曰:‘能為此世它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違順,非於他世,故不名善。能於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 ’淨影約五乘而判三種之善惡:一順益為善,違損為惡。若依此義,則上通佛菩薩,下極人天,其所修之行,名為善。招三途...
在19世紀歐洲,康德的義務論主張,善是對道德律令和道德義務的無條件尊重和遵守,而惡則是把對個人快樂和利益的追求置於道德法則之上。人的善惡觀念受人的意向所支配,而與行為的後果無關。換言之,善惡觀念的產生基於人的意志向善或向惡的傾向。其中意志向惡的傾向可區分為三種:一是人本性上的“意志薄弱”;二...
九十年代,沔陽善書都不乏講唱藝人和聽眾。沔陽善書已入選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特色 沔陽善書通常以一人主講、多人應答的形式演出。形式有問有答,說唱結合。曲詞分為“說詞”、“宣詞”、“答詞” 三種。答詞在善書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答詞的演員,既是“包袱”的製造者,又是“包袱”的揭示者...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中略)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1)體大︰指凡聖、染淨、因果、依正皆以之為所依的本體,...
三性是佛教名詞。它指法相宗所主張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認為事理、迷悟一切諸法,均不出此三性。見《成唯識論》卷八。也稱“三自性”。關係 1.佛教名詞。2.佛教名詞,它指善性、惡性和無記性(即非善非惡之性)。3.道教名詞,它指元精、元氣和元神。4.它指人性的三個來源。從宗教倫理的...
親善(Goodwill),漢語詞語,讀音是qīn shàn,意思是親近友善。解釋 親近友善;寵愛信任。出處 《東觀漢記·尹敏傳》:“敏 與 彪 親善,每相遇與談,常日旰忘食。”明 唐順之 《弟婦王氏墓志銘》:“蓋以是深動餘弟而欲其與兄相親善也。”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第三種是投降主義的理論...
四、從行為方面來說:佛講眾生以十事為善,以十事為惡,就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行為所表現的,在我們的身體、嘴巴(言語)、和思想所表現的。本章就是解釋這個道理。 經文說:“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究竟是那十種呢?“身三、口四、意三”,在我們身體上有三種,在我們口頭上有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