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河北省海興縣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王是河北省海興縣下轄村三王莊的簡稱。周圍地區稱三王莊為三王。三王莊位於河北省東南部,隸屬於河北滄州市海興縣,三王莊位於張會亭鄉西南偏北2公里處。總人口1000人,均為漢族。總耕地1618畝。地勢平坦,多為紅土地。以為主。氣候宜人,開發潛力巨大。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除了北京,就是三王”之稱。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張孟松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取名張孟松村。後山、王兩姓遷此為張家的佃戶,因常呼張孟松,氏為忌諱祖名,於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反意相擊,改名山王莊。後山叫白,習稱三王莊。詳見”三王莊“詞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王
  • 外文名稱:sanwang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北省海興縣張會亭鄉
  • 政府駐地:張會亭鄉三王莊 家后街區
  • 電話區號:0317
  • 郵政區碼:061200
  • 地理位置:河北省東南部,華北平原東北部
  • 面積:1.4平方千米
  • 人口:1000
  • 方言:冀魯官話,滄惠片,黃樂小片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民革磚窯遺址,護村河
歷史,人文風情,農業,

歷史

在三王莊建村之前,其所處的地區便有著悠久的歷史:
炎黃前期為東夷蚩尤地[1];
大禹時期,禹在今河南東北部、山東西北部、河北東南部一帶發掘、疏通了9條河道,以分流黃河的洪水,有效治理了北方的水患,也為這一地區留下了九河遺蹟。九河之中的胡蘇、簡、三河,便是三王莊在在地區的流域。“禹播九河”形成了獨特的九河文化,三王莊自那時起便擁有了著豐富的遺產。[2]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雍州冀州兗州三王莊屬兗州。
代屬蒲姑國無棣邑;
西周時屬青州,屬無棣邑。春秋戰國在齊、燕之間變動;
秦為濟北郡柳縣地(城在小山);
南北朝時期屬高城縣鹽山前身,治:今鹽山古城趙村;
五代時屬鹽山縣(治:今黃驊舊城村);
中書省河間路滄州鹽山縣(治:今黃驊舊城村);
明屬京師河間府鹽山縣(治:東隅,即今鹽山縣城);
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張孟松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取名張孟松村。後山、王兩姓遷此為張家的佃戶,因常呼張孟松,氏為忌諱祖名,於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反意相擊,改名山王莊。後山叫白,習稱三王莊。
代屬直隸天津府鹽山縣;
1938年鹽山縣抗日民主政府在第五區(高灣)成立,楊靖遠任縣長,時稱:楊鬍子。
1965年3月27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海興縣,隸屬海興縣。
具體詳見“三王莊”詞條

人文風情

三王莊所處的海興縣地處(山東河北)兩省、(德州滄州)兩市(鹽山,慶雲,黃驊,無棣)四(市)縣交界,既有燕趙文化的慷慨豪邁之氣,又有齊魯文化的儒雅仁愛之風。三王莊歷史悠久
合併圖冊(3張)
,人傑地靈,三王莊人民勤勞勇敢,繼承前人的優秀的精神品質,不斷地開拓創新,在科學發展觀和和諧建設觀指導下,形成了多方位、多方元民俗文化、飲食文化、農村文化等鮮明的文化元素,彰顯出三王莊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獨特品質傳統。
具體詳見“三王莊”詞條

農業

農業方面盛產小麥、玉米高粱以及大豆葵花子、時令瓜果和蔬菜等,林果有金絲小棗鴨梨等名特稀農產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合理規劃全村農業發展方向,引導農民合理種植。如今三王莊全村有耕地1000畝,林地600畝。全村溝渠長度近30千米,溝渠在田地間縱橫交錯,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灌溉。
具體詳見“三王莊”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