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頭古村(三水樂平大旗頭村)

大旗頭古村

三水樂平大旗頭村一般指本詞條

大旗頭古村位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境內,是一個祠堂,家廟兼備,聚族而居的建築群。始建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是嶺南廣府古村落,嶺南規模最大的廣府鑊耳屋古建築群,它占地5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多平方米,五座祠堂、家廟以及200多座一式的硬山頂鑊耳屋。2002年,被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其與江蘇省周莊、安徽省西遞等12個古村落一起,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2004年,大旗頭村被廣東省文化廳評為“廣東第一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旗頭古村
  • 外文名:the ancient bulding cluster of Daqitou Village
  • 地理位置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旗頭村 
  • 著名景點:文塔、鄭氏宗祠、裕禮鄭公祠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景點級別:省重點文物單位
著名人物,鄭紹忠,鄭潤琦,鄭紹杭,鄭志安,鄭洵侯,基本情況,歷史沉澱,村名由來,建成歷史,村落變遷,行政歸屬,村落特色,排水系統,金錢眼,保存方式,布局特點,人口經濟,人口狀況,經濟概況,交通信息,

著名人物

三水大旗頭古村也稱鄭村,村中居民多姓鄭,由清朝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初建,和其它古村命運一樣,逼仄的小屋不再受現代人喜愛,而且古村200餘間屋舍也已經無法容納上千人居住,如今鄭的後人已經遷出古村。穿梭在古村,時而遇傾頹的院牆,時而看到廚房內滿地青磚,有些屋舍欠缺照料日顯荒涼。時光倒流100年前,清代的大旗頭村何等風光。

鄭紹忠

1891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建造了屋舍後,讓村中鄭姓人免費居住。據說鄭紹忠生前頗得慈禧太后器重。1894年,和慈禧太后同一年六十大壽的鄭紹忠還收到慈禧親筆書寫的“壽”字。時光再倒流30多年,鄭紹忠還是反清農民軍一員,他應該不會想到日後的榮耀。據歷史資料記載,鄭紹忠原名鄭金,三水大旗頭村人,最初隨農民軍起事,後降清,改名鄭紹忠。清剿太平天國起義和廣東客匪,足跡遍布廣東境內以及廣西、福建,所過之處,多事的地方逐漸平息,清剿有功的鄭紹忠甚至得到清廷的黃馬褂賞賜。1891年,時任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因病出缺,兩廣總督獲得清廷批准,調鄭紹忠任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上任伊始,便處在清朝水師革新的前端,處在珠江口防禦的風口浪尖。鄭紹忠擴建、增建炮台船塢和海軍基地,購造新型船艦,招募水師,組織團練。期間,他測量珠江入海口,探測了海流、風速、海霧、海浪,編繪了詳細的海圖。同時,他還擴建了一些軍事工廠和海軍基地,以保衛3000餘里的海堤。1896年,62歲的鄭紹忠病倒後逝去。據了解,在廣東的東莞虎門和三水大旗頭村以及廣西均有鄭紹忠的墓地,他死後究竟葬在何方至今仍未有定論。

鄭潤琦

鄭潤琦(1873年~1931年),字仰韓,樂平大旗頭村人。自少跟隨伯父、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鄭金)從軍,久歷戎行。初任排長、連長、營長。辛亥革命後,護國戰爭時在魏邦平部獨立第二旅任幫統、統領,後任護-第五軍第一司令。民國9年(1920年)粵軍回粵,魏邦平率部回響,魏所部編為粵軍第三師,鄭任第三師第六旅旅長。民國10年(1921年)參加援桂之役。民國11年(1922年)陳炯明叛變,中山率領討伐軍從廣西東下討陳,鄭率部回響。民國12年(1923年)4月升中央直轄廣東討伐軍第三師師長。民國13年(1924年)任建國粵軍第一軍第三師師長,曾奉命出征廣東南路,討伐陳炯明派系的鄧本殷叛軍。民國14年(1925年)8月廖仲愷被刺案發生,因事件與鄭有牽連,被蔣介石繳械。鄭解職後寓居上海,民國17年(1928年)返穗經商,病卒於廣州

鄭紹杭

鄭紹杭(1945—1966年)大旗頭村人,1962年鄭紹杭國小畢業後在鄉務農。1964年12月,他未滿18歲就抱著為祖國人民去站崗放哨的心愿,積極報名應徵入伍,來到了部隊駐地——廣西寧明縣,編入高炮第六十三師六〇七團炮一連,任炮瞄雷達諸元傳送班戰士。當時美國為了挽回在越南戰場上的敗局,利用其“空中優勢”,日以繼夜地對越南連線中國的兩條鐵路幹線狂轟濫炸,企圖切斷和阻止中國、東歐等國家的大量援越物資進入越南。中國政府應越南政府的迫切要求,決定派出自己的部隊入越參戰,其中我炮兵第六十三師光榮地接受了負責廣西至越南河內鐵路沿線的防空安全任務。1965年8月,部隊進入越南後,從涼山轉戰到宋化地區。1965年12月20日,美機出動轟炸宋化橋樑,六〇七團與兄弟團組成了嚴密的火網,向來犯的敵機猛烈還擊,全線一舉擊落美機10架,擊傷4架,俘虜上尉飛行員一名。紹杭在這次初戰中機智沉著,在傳達雷達諸元中,口令清楚靈利,準確無誤,出色地完成了任務。1966年2月13日,六〇七團奉命轉至安沛市防區,配屬十七師指揮,負責火車站的對空安全。六〇七團在守衛安沛市的3個多月中,作戰共30餘次,擊落敵機40多架,俘虜飛行員一批。1966年5月31日,敵出動飛機28批共107架次,對火車站和我炮連陣地連續進攻轟炸,投下兩千磅以上的重型炸彈152枚,火箭和球形鋼珠彈不計其數。六〇七團與六一九團協同作戰,官兵們不怕苦、不怕死,前赴後繼,英勇殺敵,發射八五炮彈1600多發,十四點高射機槍彈3200多發,取得了擊落敵機16架,擊傷10架和俘虜飛行員多人的重大戰果,再一次贏得了越南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揚。我部犧牲7人,負傷10多人,鄭紹杭在此次激戰中壯烈犧牲,時年21歲。鄭紹杭在戰鬥中多次受到連隊的嘉獎,曾記三等功一次。部隊按其生前的志願和表現,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員。

鄭志安

鄭志安(1955—1979年)大旗頭村人,1975年1月應徵入伍,服役期間,勤奮學習,訓練成績突出,屢受團連表揚和嘉獎。1976年加入中國青年團,197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提升為副班長,後又任五三五七○部隊二營五連班長。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2月17日,五連奉命向那林和雙昂地區發動攻擊,鄭志安班作為該連的尖刀班,一直衝在最前面。當達到那林北側無名高地時,遇到敵人三面火力夾擊,前進受阻,因樹林叢密,我方炮火無法支援,志安判斷出敵人三個火力隱蔽點的具體位置後,當機立斷,命令副班長和兩個戰鬥小組進行掩護,自己帶小周和小金兩名戰士從右側迂迴到敵人第一個火力點背後,向前推進時,被敵人發現射擊,小金負傷。志安為他包紮好傷口後叫他就地警戒,又和小周相互掩護交替前進,摸爬到離敵人火力點4米左右時,志安孤身向前向敵人藏身處扔進一個手榴彈,只聽轟隆一聲,兩個敵人當場被炸死,他們接著向敵人設在山洞中的第二個火力點進攻,這時敵人正用機關槍向我連隊射擊,志安猛撲向前,端起衝鋒鎗向洞內狠狠射擊,結果打死三人。隨後,連長命令六班長帶領另外一個小組向敵人第三個火力點進攻,志安為了配合他們,不下火線從右側向哪個火力點接近,在前進中,俘虜了兩個受傷的越南士兵,交給受傷的小金看管,接近敵火力點時,突然傳來爆炸聲,只見六班班長被敵人扔出來的手榴彈炸傷,志安立即朝敵人扔了一棵手榴彈,隨即衝上前去打死了兩名敵人,其餘敵人慌忙從洞後逃生,此時,志安不幸被敵人火箭炮擊中,英勇犧牲。  戰鬥結束後,上級為鄭志安追記一等功,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鄭洵侯

鄭詢侯,男,漢族,1927年生,廣州大學計政班會計專業畢業,從1950年開始在廣州市稅務、財政系統工作,先後擔任廣州市西禪稅務所科員,廣州市稅務局駐南洋兄弟菸草公司駐廠員,廣州北區稅務局工商稅科科長,廣州市財政局企財科主辦科員,中共廣州市市委監察委員會駐廣州市財政局監察員,廣州市海珠區財政局第二稅務所所長,廣州市財政局監察室副主任等職務。1984年到廣州市審計局工作,任外資審計處副處長。1988年退休後,被聘任到廣州市審計師事物所工作。1989年被評為審計師,是我國第一批審計師,被收錄進《中國審計師名錄》。  工作期間,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58年被評為廣州市越秀區先進工作者,1959 年被評為廣東省先進工作者,廣州市財政系統先進工作者。

基本情況

三水大旗頭村,古鍋耳屋群大旗頭村,也稱鄭村,始創於明嘉靖年間,原名叫大橋頭,是廣東粵中地區典型的、最具獨特建築風格的清代村落,據說古村由清朝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至今保存完整,現已被定為省文物保護單位。該村是一個祠堂,家廟兼備,聚族而居的建築群,內部布局採用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二廊”式。前臨半廟方擴,擴基砌以石坎,突出部份狀如壺嘴;擴邊有一筆形古塔——文塔;塔下有兩方石;大者高三尺許,如硯,小者方塊狀如印,組成一個明顯的“文房四寶”齊全的人文景觀,寄希望後代“讀書做官”之意。
大旗頭古村(三水樂平大旗頭村)
大旗頭古村

歷史沉澱

村名由來

大旗頭村位於佛山市三水區西南鎮東北28公里,樂平鎮北偏西2公里處。據村中鐘姓長者講,明朝初年,鐘姓始祖福安公自南海南浦村遷居而來。明嘉靖5年左右,鄭姓開基祖康泰公(三水縣蚺蛇鄭氏十世祖)由蚺蛇村遷居於此。對於來此定居誰早的問題,有三種說法:一說鐘姓先祖最早放鴨為生,擇水而居,他趕鴨至此以後,見該地水草豐美,河汊縱橫十分有利於鴨群放養,於是,便擇地修屋定居下來,是大旗頭最早定居者。這一說法的論據就是現在鐘姓村民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村中地勢較高的北面。按一般的推理而言,居於村中地勢最高位置的應該是最早來此定居的人,因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洼,水網密布,村落極易遭受水澇洪災;一說是鄭氏康泰公與鐘氏先祖一起以放鴨為生,二人放鴨至此地後,覺得此地河汊廣布,水域水草豐美,利於放鴨,於是二人就決定定居於此;第三種說法是,康泰公最早來此定居。
對於康泰公為何移居此地,按村里老人的說法是:由於當時蚺蛇村太小,而村中人口太多,同時當時正值兵荒馬亂之時,村里原有的土地根本無法養活太多的人口,於是,蚺蛇鄭姓十世祖曹隆公(名倚雲)、康泰公(名大良)堂兄弟兩人,其中曹隆公與蚺蛇村人植禾峰遷至清新縣定居,該地取二人名字,而得名“禾雲”鎮,故倚雲公為清遠禾雲鎮鄭氏之始祖。而康泰公則遷至三水大橋頭村,為該村之始祖。康泰公來該村後,篳路藍縷,勤勞苦作,終於子孫繁盛,村落大成。
明代正是珠江三角洲大開墾時期,也是珠江三角洲商品經濟開始發展的時期。在明代廣東省共新設定22縣,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有順德、三水、新安(寶安)、新寧(台山)、高明、開平、恩平等縣。可見,正是在這種大的時代背景,鐘、鄭始祖遷居於此,拓荒耕田,從此掀開大旗頭村的發展史。因此,無論誰最早來此,鐘姓、鄭姓共同開村闢地,在這裡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原來,由於村落旁側河涌建有大橋,即稱此村為大橋頭,至清代光緒年後,該村鄭姓第六代世孫鄭紹忠(曾任廣東水師提督,加尚書銜)死後,葬於村西南向的老虎崗,由村里遠眺,紹忠墓如大旗飄展,於是後人改此村名為大旗頭,該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建成歷史

十九世紀末,國家危難當頭,水師連連敗仗,海防吃緊,中國組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海軍——北洋水師,試圖強國。但就在建軍關鍵時期,慈禧太后卻授意動用海軍經費重修頤和園。1891年,宣布“完工”。還在兩年前,鄭紹忠的母親過逝,鄭紹忠回家守孝期間,也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大旗頭村開始修建私宅。據說鄭紹忠修建私宅的款項也是慈禧太后所撥。慈禧太后不但關心她的皇家園林,還掛念臣子的屋舍,她聽聞臣子在老家尚無像樣的居舍後,下旨要求國庫撥金修建。大宅剛剛建成,鄭紹忠病倒在水師提督的位置上,不久便病逝,直到今天,它成了嶺南建築的代表,更成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之一。

村落變遷

大旗頭村的村落變遷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明初,鐘、鄭開村祖遷入大橋頭定居創業—清同治2年,鄭金投降清廷)屬於大旗頭村的初創時期。這一時期,村落人口不多,最多時也不過40餘戶左右,村落在空間形態上表現為鄭姓主要分布於村西南區域,鐘姓分布於村北區域。兩姓之間獨立,但在村落事務上協同一體,如抗禦盜匪,解決兩姓爭端等。根據鄭紹忠後人鄭詢侯(現定居於澳大利亞)回憶:在現今村落東向和北向之間,早年曾建築有帝王古廟,裡面供奉洪聖大王,該廟的主要功能就是作為村里鄭、鐘二姓解決爭端的協商之地。兩姓人口數量也大致持平。
大旗頭古村(三水樂平大旗頭村)
大旗頭古村
第二階段(同治2年後—民國末年1949年)此一時期,大旗頭鄭氏後人鄭紹忠對全村進行全方位改建重修。相傳鄭紹忠因守孝回鄉,開始準備重修私宅,但他的最初動議並沒有獲得鄭氏宗族長房裕仁(康泰公之長子)一支的積極配合,本來鄭紹忠準備對全村鄭氏家族所在的區域進行整體改建,由於長房支系(裕仁分支)的抵制,最終他的這一構想沒有實現,他只好把修造的重點區域集中到他自己這一支(三房裕禮分支,康泰公之三子)所在的東向區域。由於當時他已經是廣東水師提督,位居一品,鄉望甚眾。因此,在重修過程中,鄭紹忠還是有意突出了三房支的地位和權勢。整個建築群布局以鄭氏宗祠為中心,並將自己的尚書第建在宗祠旁邊,一方面為了凸現其地位的顯要,另一方面也彰顯鄭紹忠的孝道,以示永伴祖先身邊。鄭紹忠還在建築的朝向和層次上特意和村落中的其他鄭姓分支及鐘姓村民的聚落做了區分(見圖1-1、圖1-6)。從圖可以看出,村中其他部分的民居朝向都是東北-西南向、西北-東南向的,而鄭紹忠集中修建的建築群朝向均為正東西向的,民宅朝東,取“紫氣東來”之意。又聘請專業設計人員(風水師)勘查設計,建築朝向為正東向、走向為正南北,似軍營排兵布陣一樣,形成整齊的村落布局。同時,結合全村的空間方位,突出鄭紹忠的從軍功績,凸現其戰場殺敵的將軍形象,村中建築群落以禦敵防衛為根本思想,加強對核心部分——鄭紹忠及其直系子孫居所的防衛,全村既體現軍營規制的形式美,又體現出村落防衛的實用功能。此一時期是大旗頭村發展的最迅速時期,同時也是村落整體形態、結構、功能最為完善的一個時期。鄭紹忠以後,村中鄭鐘二姓族人對該村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建設,最終形成一個面積達5萬餘平方米的宏偉村落。
第三階段(建國以後—1980年前後)建國以後,大旗頭的鄭紹忠房支家族被當作反動地主階級看待,的古建築群落被當時中山大學中文系的評《紅》六組稱為地主莊園,是廣東的“寧國府”和“榮國府”,並寫了《三水縣大旗頭村鄭金地主莊園調查》。隨著土改——破四舊——“三反五反”——“打倒孔家幫”——“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民眾運動和無產階級專政運動,大旗頭村的歷史文物,尤其是家廟、宗祠、府第、文塔等遭受到了摧毀性的打擊。圍繞鄭紹忠及其宗親而興建的各種紀念性建築不是被嚴重損毀,就是改做它用,建威第曾經被用作大旗頭國小的教室和活動室,因而出現多處加建、改建以及其他較為嚴重的損毀和破壞——牆體多處油漆粉刷加建門窗、隔牆,堵塞原門窗,室內原有的匾額楹聯全部失散,家俱丟失殆盡。振威第被改為牛棚。尚書第的情況也幾乎一樣,曾被用作倉庫、食堂,的尚書第僅有頭進尚存,東立面保存比較完好,但廳堂內部構架已經不復原貌,原來的抬梁式架構已經被替換為簡單的棚屋結構,廳堂內的閣樓已全部不存。其他如鄭氏宗祠、振威將軍家廟等的精美木雕、石雕、磚雕、屋脊的陶塑都有不同程度損毀。原有的鄭紹忠畫像、家族收藏的古董等全部被毀。這些對深入研究鄭紹忠及其家族發展歷史和大旗頭村的近代史及其歷史文化價值造成巨大影響。
大旗頭古村(三水樂平大旗頭村)
鄭氏祠堂
第四階段(1980年—2005年)這一階段的村落發展表現出如下特點:
(1)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深入發展,經過20年左右的發展,大旗頭村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準得到大力改善,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多,村裡的中青年一代,不再喜歡居於這種比較陰暗潮濕的古民居中,因為當年的民居為了防盜防賊的防衛要求,房屋的視窗都很小,屋內明顯採光不足,而且又顯潮濕,這樣的古民居對那些追求現代生活和物質享受的現代人來說是遠遠達不到要求的。這樣,那些有錢又想提升生活品質的村民紛紛移居村外建房蓋樓,留在村中生活的就是那些還沒有能力移居外面的人和那些在這裡住了一輩子,對村落本身和歷史有著深重懷念的老人。另外,還有一些被出租給外來種田的打工者。由於村中人口的急劇減少,很多傳統民居便處於一種無人看管的境地,時間延久,自然破落荒廢。2004年,古建築群內的居民幾乎全部遷出。
(2)隨著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尤其是國家加強對傳統歷史文化遺產遺蹟的挖掘和保護,以歷史辯證法的視野審視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以來,大旗頭的古民居群落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保護。
1994年大旗頭村被評為三水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被評為佛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7月被評為廣東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 年10月大旗頭村被評為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村(12條村)之一,
2004年它又被廣東省文化廳評為廣東第一村。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古村落的保護和重修,這一嶺南古村落奇葩又重新煥發新的風采。

行政歸屬

歷史上的大橋頭村,原屬南海縣祿步堡所轄,明初經鐘氏、鄭氏先祖遷居開發,篳路藍縷,終成村落。該村的地域範圍從唐太宗元年(西元627年)至明世宗嘉靖五年(西元1526年)的899年間,始終屬南海縣祿步堡江邊圩。明嘉靖五年(1526年)總督兩廣軍務右都御史兼巡撫廣東姚饃,巡按廣東監察御史余相,左布政使梁材,按察使周宣4人會議決定分割南海、高要兩縣部分地區設立新縣,是年5月,世宗嘉靖帝恩批設立三水縣(據清嘉慶二十四年《三水縣誌》),大橋頭便隸屬三水縣三江都祿步堡江邊圩管轄。一直延續至明朝衰亡,清朝興起。
大旗頭古村(三水樂平大旗頭村)
筆塔
有清以降,自順治至康熙、乾隆年間,大橋頭村在行政隸屬上仍屬三江都祿步堡江邊圩管轄。清道光三年(1823年)三水縣改都為坊,劃分15坊,大橋頭行政歸屬三江坊。光緒十四年(1888年)三水改坊制為5區制(設5個區,55個局,31個圩),大橋頭行政隸屬東區保平局范湖圩。期間,在鄭紹忠身故以後,根據其墓葬特點,改大橋頭村大旗頭村,行政建制歸屬一直延續至民國初年。
民國十年(1921年)廢局改鄉,設5區37鄉3鎮,大旗頭隸屬東區樂平鄉管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全國實行基層保甲編制,大旗頭列入保甲編制,仍然屬於樂平鄉管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三水縣改原來的東、西、南、北、中五區為一、二、三、四區,大旗頭村改屬三區樂平鄉。民國三十 年(1941年)三水成戰地縣,一、三、四區淪陷,樂平鎮也淪陷為日軍占領區,其中民國三十 年(1941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軍扶植的汪偽政權在西南鎮設立“三水縣政府”。下轄三個區,大旗頭實屬第四區屬地。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將縣制分為4區24 個鄉鎮,此建制沿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3月15 日,三水縣人民政府成立,下設5 個區(稱區人民政府)22 個鄉1鎮,大旗頭行政隸屬東區樂平鄉,同年10月改設4 個區(稱區公所)22鄉1鎮,大旗頭村改屬三區樂平鄉。1953年10 月,改設6個區,68 個鄉2個鎮,大旗頭隸屬三區范湖鄉。1955年三區更名為樂平區,原來的建制結構不變。1957 年撤區並鄉,設20 鄉1鎮,大旗頭隸屬樂平鄉。1958 年樂平鄉更名為躍進人民公社,大旗頭屬躍進人民公社管理。1961年公社名稱更為樂平人民公社,大旗頭仍然屬於樂平人民公社管轄。  1984年恢復區鄉建制,三水全縣共設11個區,4個鎮,83 個鄉,大旗頭隸屬樂平區樂平鄉管轄。1987年全縣撤區建鎮,全縣共設11個鎮,大旗頭村樂平鎮。1993年國務院批准三水撤縣改市,原三水縣的行政區劃為三水市的行政區域。  2002年,三水市撤市,併入佛山市,三水由市改為區,大旗頭村歸屬三水區樂平鎮新旗村委會管轄,2004年,佛山市全面取消農業戶口,大旗頭村仍由新旗村委會管理。

村落特色

排水系統

未到三水大旗頭村,已看到古村容顏,村子離公路咫尺之遙,成片的屋舍倒影在村前池塘。古村前的池塘據說代表洗筆墨池。相傳鄭紹忠隻字不識,便在村舍前修建了洗筆墨池,還修建了一座筆形的古塔——文塔,代表筆,與塔下的兩方石、村前草坪和廣場,組成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池塘不僅僅有象徵意義,在建築群中,還擔任重要的角色——集納村中雨水。村中的房屋座西向東,地基也是微斜,屋檐雨水落在天井小巷,自滲井由高向低泄入暗渠,再由暗渠排到天井小巷,最後排進村前池塘。大旗頭古村在修建之初便使用暗渠泄流,小巷全部以條石鋪砌,方便清理下水道,有設計如此科學美觀的排水系統,所以大旗頭村修建百餘年來,即便在暴雨時節,也從未發生過積水浸村事件。

金錢眼

當我隨意走進一戶人家,迎面而來的,是一股陰冷的潮氣,它們帶給了我陌生人獨有的闖入感。主人不在,我步入一戶小院落。和頭頂那些張揚肅穆的官帽屋頂不同,每一間屋舍,都顯得通俗而實用。所有的屋子結構布局都大抵相同,院落坐東向西,東面三間屋,中間用木板屏風分割成前堂和臥室,西面中間有一小天井,南北兩側各有一廚房和門廊。每間屋子的面積都不大,有的大屋還被分隔成了兩個小間,單間的門半開半掩,小小的鐵窗透出一些光線,並未把屋子照亮,只隱隱約約看到一些廢棄家具,一種塵封已久的泥土味夾雜其中,刺激而又安寧。從靠近巷道的一側門房退出,腳邊不遠處有一個形狀酷似錢幣的眼洞,這就是“金錢眼”了——這眼洞在彰顯富貴的背後,卻也非常實用。雨季,水可沿巷道滑下,進入眼洞,再通過暗渠匯入村前池塘。而頭頂的官帽樣屋牆,又叫硬山頂鍋耳式封火山牆,人稱“鰲魚牆”,官帽兩耳是厚厚的麻條石牆,可起到隔火的作用。這種具有珠三角地區特色的造型象徵官帽兩耳,後引申為“獨占鰲頭”的意思,只有擁有功名的人才能採用,後來在珠三角民居中被廣泛採納,遠看牆體高聳嚴整,頓覺肅穆。

保存方式

古村百年前的防盜、防火、防風和防漏之設計非常精巧,曾經入村詳細考察的三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教授說:“大旗頭的規劃建築放在今天來看也是先進的”。古村機關滿布、防盜設施十分完善,如高高的石腳、高達2米多的氣窗、房屋的較低的視窗則都鑲嵌鐵條、如同現代的防盜網。所有的屋宇都設有兩層屋檐,即使盜賊想破頂而入,都要花費一倍的力氣。整個村被分為四條直巷,每一條巷口都曾有鐵閘,必要時同時落下,整個村莊則如同一堡壘。而巷間卻四通八達,很多樓宇間有天橋相通,不熟悉者如踏入迷宮。  更讓人叫絕的是,整個村落牆體厚達半米多,外層青磚,裡面竟然夾厚達30多厘米的麻石板,難怪在文革前期,曾經有人試圖毀村,但發現屋宇如此難拆後,也只能望而興嘆。村中人回憶說,小時候村內一間民宅突發大火,屋內火光沖天,卻絲毫未波及鄰舍,失火屋宇除房頂燒穿外,主結構也安然無恙。大旗頭古村建好以後,鄭紹忠曾立下規矩:住進大屋的人,不得隨意改建房子,10年內出售也得賣給本村鄭姓的人,這也是大旗頭古村能完好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古村得以保存除了祖上的一些規矩起作用外,區里、鎮裡和文化、旅遊部門對大旗頭古村的重視也是重要原因。該古村也是首批縣級保護文物。三水區旅遊局還出資將古村“破四舊”時期散落在各處的文物收購回來,以再現古村原有的風貌。  四五條深巷將古村分為幾片,每條深巷一端堵死,另一端修有門樓,遇到外人入侵,門樓上鐵閘落下,村子便自成堅固的防守體系。  占地52000平方米的古村最初並未有這么大規模,只是隨著鄭家後人代代繁衍,一房一房地分脈,房子也一幢一幢地建起,建了房屋又建祠堂、家廟,久而久之,形成一片整齊密集的村落。

布局特點

清代光緒年間,清太后慈禧下旨為水師提督鄭紹忠興建了大旗頭村。大旗頭古村採用的是粵中地區典型的梳式布局,集民居、祠堂、家廟、府第、文塔、村前廣場以及池塘於一體,村落布局完整,每家每戶都採用硬山頂鑊耳式、封山牆以及“三間兩廊”式樣,整個古村相對完整地表現了廣東農村民居的特點。  大旗頭村的布局相當有趣,村落坐西向東,南北延伸,從村南門進,村落的中心是鄭氏宗祠,和其他村落一樣,宗祠對面是水塘,據說代表洗筆墨池,不遠處的一座三層六角的古塔就是中國鄉村中常見的文塔,被稱作是筆塔,再加上塔底下的兩塊形似墨硯的巨石,以及村前仿佛鋪開的白紙般的曬穀場,就組成了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相傳建村的清代水師提督鄭紹忠不識字,因擅武才打拚到廣東水師提督的位置,因此他希望後代能通過讀書做官,當然這裡的文房四寶也有後人附會的成分,但也表達了廣東民間歷來有好學的民風,筆塔仍然供奉文昌君和魁星,村裡的孩子讀書或考試,總有家長來此“開筆”或祈求順利。  村口有古榕樹,村里人稱這一處的風景為古榕掛月,文塔旁邊有木棉樹,又表示村里後人能夠讀書做官,出人頭地。大榕樹因為濃蔭蔽日,是村民休憩最好的場所。村裡的老人坐在榕樹下,有的下棋或者玩牌,有的就坐在文塔的塔基上看報紙。一隻黑色的小狗睡在路的中央,池塘里有露出半隻頭的水牛,這一切也是今天大旗頭村最經典的場景。

人口經濟

人口狀況

1.人口淵源  大旗頭村屬於較為特殊的雙姓村落,村中人口就是鄭鐘二姓。鄭氏一脈在明嘉靖年間從樂平鎮蚺蛇村傳入,根據《滎陽鄭氏淵源》記載,鄭氏先祖為姬友,其後人幾經遷徙,一支向北,數支分布於閩浙台地區。今廣東的鄭姓即自福建福清遷入經廣東南雄再到今三水樂平蚺蛇,傳至十世康泰公,於明嘉靖年間始遷居於大橋頭村(今大旗頭村)。據《鐘氏家譜》記載,鐘姓一脈相傳自河南潁川遷入。據說鐘氏先祖福安公原來在南海南浦村以放鴨為生,明朝初年,趕鴨至大橋頭村附近後,即落戶居於此地。  從現存的資料來看,明代末年,大旗頭村鄭、鐘兩姓一起也不過10 余口人,經六代繁衍,至清道光年間(歷經六代發展)大旗頭鄭氏形成四大房支(裕仁、裕禮、裕智、裕信)。鐘姓人丁也有較大發展,全村估計當時人口應在40戶左右200—300餘口之間。至鄭紹忠發跡,全面整修大旗頭,此時人口出現一個大發展時期,此趨勢一直延續至清末,大旗頭人口應在500—600之間。民國以來,由於某些房支沒有男丁,後繼無人而導致出現斷續的情況外,總的來說,大旗頭的人丁還在處於一個發展成長的時期,據村中老人回憶:至解放前夕,大旗頭村共100餘戶,總人口在700人左右。
2.人口的發展和變遷  解放以後,大旗頭村的人口發展經歷了幾次較大的變動。 解放后土改前夕,大旗頭村的鄭、鐘二姓中有歷史問題的(如鄭紹忠的後代、三水民國最後一任縣長鐘錦添的直系親屬等)因為畏懼土改和民眾運動,紛紛移居香港、澳門地區,那些在外鄉做工或手藝的人紛紛回鄉參加土改運動,1953年人口統計顯示,人口數量穩中有升,大致接近1000人左右。60年代初,由於天災人禍,加之當時對生產的漠視,人民生活一度極其困難,為了生存計,大旗頭村發生人口外遷現象,如1962年6月,深圳邊防一線全面開放,為時一個月,廣東省去香港謀生者達到10萬之眾,大旗頭在這一次外遷中至少有幾十人之多。文革期間,由於政策等原因,民眾生活愈益艱苦,而毗鄰的香港、澳門經濟迅速發展,加之本村在香港、澳門有較好的親緣基礎,所以逃港逃澳事件時有發生。隨著青壯年的向外流失,全村整體人口數量直到80年代,基本與解放之初持平。  改革開放以來,原因主要在於以下方面:(1)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村民的經濟收入和經濟基礎發生很大變化,人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改善,村里新生幼兒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全村的平均壽命得到顯著提高,且由於執行國家的計畫生育政策,村裡的戶均生育率和解放初期、三中全會以前相比較,顯著下降,這樣影響了全村人口總數,使大旗頭村的全村人口維持在一個基本穩定的局面上。(2)經濟發展的多元化和村民從業形態的多元化,使得村民的外向發展有了內在的驅動力,村里一些有能力向外拓展的人,紛紛走出了大旗頭村的狹小空間向附近的廣州、佛山等地安家生活,這樣的人口流失抵消了由於村里嬰幼兒出生而導致的人口總量增加,使得村落的總人口在過去的20年時間內基本維持在1200—1500之間。自1985開始,維持緩慢而小幅度增長的趨勢。
3.人口結構  大旗頭村歷史上是一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小村,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改革開放前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人口結構也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1)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大旗頭村的農業戶口向非農業戶口的轉變主要集中於三水市併入佛山市以後,佛山市取消農業戶口,在全市範圍內實行城鎮戶口化和居民委員會管理系統。全村進行了系統的農改非工作,全村居民實質上已經成為城鎮居民身份。但由於歷史的原因,農業生產仍然是村中的主要生產方式之一,只是的農業主要集中於魚塘、果蔬的生產上。(2)人口老年化日益明顯。經濟的發展使村民提前步入小康,生活品質顯著提高,醫療條件和其他設施得到明顯改善,人們的壽命水準直接得到改善和提高,由於執行嚴格的計畫生育政策,人口生育率受到控制,村里老年人口的比例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經濟概況

大旗頭村傳統上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村落,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歷史時期曾經有一些磨米、造酒(本地特產之米酒)之類的家庭作坊式的小手工業,但整體而言是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傳統村落。村民僅在農閒之時去附近的樂平、西南、佛山從事商貿手工業活動“所謂大率耕八工一,余則貿遷其事”(三水縣誌)。抗戰期間,由於戰火綿延,生產力受到了嚴重打擊,至解放初期,大旗頭的整體生活狀況非常低下。新中國成立以後,大旗頭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由恢復到發展到繁榮的過程。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村里經濟結構也從傳統的純農業經濟轉變為以農業經濟為主體,工業經濟適當增長,旅遊業和第三產業的年均產值提升明顯並逐步成為村中的第二位的主要增長力量。生產方式也從原來的純粹手工生產過渡到以專業化生產為導向,放眼市場變化和需求,形成依託城市,注重經濟作物全面發展的基本態勢,由原來主要種植水稻發展為高經濟效益經濟作物型的農業生產和其他專業型生產。村民經濟狀況的改善主要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政策,自80年代以來,村民人均收入水準呈現明顯的遞增發展。
經濟產業  1.農業經濟發展  歷史上,大旗頭的農業生產一直是村中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即使在改革開放以後的這些年以來,農業產值在村裡的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是最高的。以上表為例,1985—2004年間,1987年、1988年和2000年的農業的產值比重大約在70%左右,除這三年外,大旗頭村的農業產值基本維持在85%以上。究其原因大致如下幾點:(1)大旗頭村的農業生產儘管一直以來都占有決定性的地位,但就生產方式和農業內部結構來說,不同時期還是有其各自的特點,改革開放以前,大旗頭歷史上的農業生產主要以水稻種植為主,間種的經濟作物和蔬菜類主要是自給自足。80年代以來,隨著周圍的城市和鄉村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大旗頭村在農業生產領域迅速調整生產結構,由傳統的稻作生產為主轉向集中力量發展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生產和大棚蔬菜,建設了一批大棚蔬菜生產基地,主要生產的農作物有水稻、椰菜、番茄、奶白菜、冬瓜等。同時大力發展池塘養魚,村裡的池塘養魚業已經成為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2)從區域經濟的格局來看,佛山市三水區地處佛山西北方向,其整體經濟實力與順德、南海和禪城區不可同日而語,由於整體經濟發展的滯後,加之大旗頭村在發展工業上的先天不足:如缺乏原材料,交通相對閉塞,村民的開拓意識和創新意識不夠等,使得大旗頭村的在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的迅速工業化進程中起步滯後,進展緩慢,導致該村農業經濟產值一直居於村落收入中的主要地位。
2.工業經濟發展  如表1-3所示,大旗頭村的工業發展一直相對落後,自1985年至2004的近20 年中,大旗頭工業發展稍有起色的時期在1986—1988年和2000—2004年的兩個時期,統計顯示,1986—1988年間大旗頭工業產值占全村產值比重有明顯提高的原因在於:村里建立制磚廠,由於制磚廠的投產,村中工業產出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但對村落生產總值的貢獻來說,還是相對微小的。而且,制磚廠由於污染、原材料、競爭等問題,經營時間不到三年即倒閉,故自1988年以後,大旗頭的工業發展又復歸於沉寂。從1989年到1999年的10年間,大旗頭村幾乎沒有像樣的工業生產規模和能力。  進入2000年以後,村里開始進行小五金加工及其關聯產品的生產,於是,2000年以來大旗頭村工業收入有所恢復,從前一年的1.3萬元(1999年)猛增到25萬元(2000年)而後幾年,工業產值一直比較穩定的維持在20—30萬元之間,但就工業生產對全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來說,其作用依然有限。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還是在於村民的觀念相對落後,本村現有的資源不足,交通相對閉塞、政府對大旗頭村在發展思路的定位等原因有關。
3.第三產業和旅遊業發展  歷史時期的大旗頭村,幾乎沒有任何第三產業形式,僅有的商品交易行為也是以實物交易為主,不具備商品經濟的特徵,這樣的局面一直維持到解放以後的若干年內,才出現以滿足村民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的日雜店,若以嚴格的產業形態來看,大旗頭村的第三產業真正出現應在,主要是圍繞大旗頭古村的保護開發,發展旅遊業,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初步形成以旅遊業為主導,相關產業(交通運輸業,餐飲商貿,建築承包和其他服務業形式)協同發展的基本態勢。就第三產業的貢獻率來看,旅遊業的貢獻率仍然十分有限,尤其是90年代早中期,對第三產業貢獻較大的是交通運輸、建築承包等。1994年,大旗頭村被當時的三水市定為第二批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後,加之已經沒有了意識形態領域的隔閡,人們對鄭紹忠的個人歷史及大旗頭古民居群落的歷史文化價值倍感興趣,出於保護文物古蹟和了解歷史過程的驅動,大旗頭村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造訪,在這種情況下,三水市旅遊局、樂平鎮政府和大旗頭村開始對大旗頭古村進行旅遊開發。資料顯示,2000年以來,大旗頭的旅遊人數逐年遞增,旅遊收入,也從有資料記錄的2000年的16597.5元上升到2004年的55970元。

交通信息

到達方式:
從三水汽車站:可乘坐613路或者661路到大旗頭村站下即可進入村內。
自駕路線:廣佛高速(謝邊入口)→廣三高速(三水出口)→沿南豐大道往大塘方向一直北行→右轉入南鹽公路(即361省道)→經南邊後到達樂平鎮→在樂平醫院的路口左轉後直行→大旗頭村。
大旗頭古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