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湖鄉

范湖鄉

范湖鄉位於襄城縣東20公里處,是襄城縣、許昌縣、臨潁縣三縣的結合部。全鄉有范湖西村、周莊村、台王村、西譚村、城上村、閆柳村、文莊村、秦寺村、鐵爐陳村、范湖東村、坡周村、大郭村、朱湖潭村、康封村、倘莊村、凹郭村、營陳村、軍張村、紙房村、東大陳村、竹園村、汊河閻村、北任莊村、大白村、堯城宋村、西於村、祖師廟村、裴昌村、東虎頭李村、帥郭村、羅莊村、油房孫村、廟上村、陳家灣村34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總人口58963人(2017年),耕地9.2萬畝,區域面積96.58平方千米(2017年),51個黨支部,2029名黨員,農村黨員1765名,是襄城縣第一大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范湖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襄城縣
  • 面積:96.58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58963人(2017年) 
概況,沿革,地理位置,鄉村相關信息,鄉村特色,鄉村建設,鄉村教育,鄉村黨建,分工情況,地圖信息,

概況

范湖鄉位於襄城縣東部,距縣城20千米。面積96.58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8963人(2017年)。轄范湖西、周莊、台王、西譚、城上、閻柳、文莊、秦寺、鐵爐陳、范湖東、坡周、大郭、朱湖潭、康封、倘莊、凹郭、營陳、軍張、紙房、東大陳、竹園、汊河閻、北任莊、大白、堯城宋、西於、祖師廟、裴昌、東虎頭李、帥郭、羅莊、油房孫、廟上33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省級公路茨逍路由西向東貫穿全境,南水源路貫通南北。古蹟有曹操練兵台、“鐵底銅幫”運糧河、論城、不羹城等遺址。
[代碼]411025205:~201范湖西村 ~202周莊村 ~203台王村 ~204西譚村 ~205城上村 ~206閻柳村 ~207文莊村 ~208秦寺村 ~209鐵爐陳村 ~210范湖東村 ~211坡周村 ~212大郭村 ~213朱湖潭村 ~214康封村 ~215倘莊村 ~216凹郭村 ~217營陳村 ~218軍張村 ~219紙房村 ~220東大陳村 ~221竹園村 ~222汊河閻村 ~223北任莊村 ~224大白村 ~225堯城宋村 ~226西於村 ~227祖師廟村 ~228裴昌村 ~229東虎頭李村 ~230帥郭村 ~231羅莊村 ~232油房孫村 ~233廟上村

沿革

1949年為范湖區,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95.4平方千米,人口7.1萬,轄范湖東、范湖西、鐵爐陳、大白、軍張、營陳、紙房、油房孫、東大陳、汊河閻、北任莊、廟上、康封、凹郭、倘莊、竹園、朱湖潭、坡周、帥郭、文莊、秦寺、西於、裴昌、堯城宋、羅莊、大郭、祖師廟、閻柳、西潭、城上、台王、東虎頭李、周莊33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范湖鄉位於襄城縣東20公里處,是襄城縣、許昌縣、臨潁縣三縣的結合部。

鄉村相關信息

全鄉有范湖西村、周莊村、台王村、西譚村、城上村、閻柳村、文莊村、秦寺村、鐵爐陳村、范湖東村、坡周村、大郭村、朱湖潭村、康封村、倘莊村、凹郭村、營陳村、軍張村、紙房村、東大陳村、竹園村、汊河閻村、北任莊村、大白村、堯城宋村、西於村、祖師廟村、裴昌村、東虎頭李村、帥郭村、羅莊村、油房孫村、廟上村33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總人口58963人(2017年),耕地8.5萬畝,區域面積96.58平方千米(2017年),51個黨支部,2029名黨員,農村黨員1765名,是襄城縣第一大鄉。地勢平坦,四季分明,農作物種植以小麥、大豆、玉米為主。

鄉村特色

該鄉交通便利,省級公路茨逍路由西向東貫穿全境,南水源路貫通南北。村村通公路,公路里程居全縣第一。范湖——許昌、范湖——襄城縣的公車拉近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使廣大農民在物質和文化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這裡名勝古蹟歷史悠久,曹操練兵台、“鐵底銅幫”運糧河、論城、不羹城等遺址均聞名遐邇。

鄉村建設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農業和農村工作將面臨新的嚴峻的考驗。做為一個農業大鄉,為儘快把資源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鄉黨委、政府認真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龍頭企業、特色項目帶動全鄉經濟結構調整。與河南現代化農業裝備公司合作,引進資金300萬元,在大郭村林場反租200畝土地建設“農業高效示範園區”,目前已建成以色列式恆溫滴灌日光溫室15座,棚內種植了花卉、果樹、精品蔬菜,每座大棚年效益在7000元以上,蓮魚共養池塘100畝,每畝年收入可達5000元以上,以此帶動全鄉轉換傳統種植模式,引導農民向高效益、立體化種植方面推進。目前,在全鄉已形成台王、城上、范西、裴昌等10多個生產食用菌專業村,產量達300多萬袋,為農民增收270多萬元。宋莊、康封、大郭等村農民飼養的生豬,全部由許昌外資部門收購,遠銷到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鄉黨委、政府以范西村小城鎮建設為中心,搞好公路沿線的商貿區開發,紙房的建材飲食服務小區已初具規模。

鄉村教育

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該鄉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加大基礎投入,實現了“普九”驗收,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在全市舉行的“三科”聯賽中,鄉初級中學連續5年名列全市第2名。衛生工作加大基礎投入和人才培養,形成了科室齊全、設備先進、人才備出的局面,為提高人民民眾的健康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鄉衛生院2002年被定為全省重點衛生院。

鄉村黨建

該鄉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活動為指導、以農村基層組織規範化建設為重點,從提高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素質入手,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使其充分發揮戰鬥堡壘的作用,全面促進各項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先後被省委宣傳部授予“先進基層黨校”,市委、市政府授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鄉鎮,縣委授予“基層組織”先進鄉、“先進黨委”等榮譽稱號。

分工情況

郜聚良:黨委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鄉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楊天生:黨委副書記、鄉長(主持鄉政府全面工作)
黃建倉:黨委副書記(分管計畫生育工作)
閆亞平:黨委副書記(分管組織、統戰、宣傳工作)
孫衛東:黨委副書記(分管政法、信訪工作)
趙雙顯:黨委委員(分管組織、民政工作)
李書宇:黨委黨員(分管黨辦、政辦工作)
劉旭娜:黨委委員(分管宣傳、統戰工作)
邢書彥:黨委委員(分管民兵武裝工作)
任艷豐:副鄉長(分管農業工作)
楊長偉:副鄉長(分管公路、郵電、電信工作)
黃大栓:副鄉長(分管非公經濟、科技工作)
晁建珍: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常委會工作)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