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起源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三月三日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原始制度。
歷史發展
農曆三月初三,又稱“上巳節”。春秋時期就已在流行。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晉以後,上巳節定為三月三,後代沿襲。“上巳”在漢代定為節日。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邊沐浴。“上巳節”正處於季節交換,陰氣還沒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邊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災禍,並祈求福祉降臨。
魏晉時代,“上巳節”除了要祓禊之外,還演變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臨水宴飲的日子,這成為“上巳節”另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
唐以後,“上巳節”的習俗逐漸淡出。
三月三上巳節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從宋元時代開始,漸漸不顯,筆記史料和文學作品中都表現了一種追古慕古的情懷。與此同時,寒食、清明、上巳三節呈現合併混同的趨向,最終寒食“並”入清明,上巳“躲”進清明。
三月初三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這個節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民間習俗
傳統民俗
漢族民眾會在河南黃帝故里舉行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民族特色
壯族“三月三”習俗,很多人只知道對歌談情,其實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包五色糯米飯
節前家家戶戶準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米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搶花炮
在農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衝等方式衝進對方炮台,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制圓環,直徑約5厘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段預告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打扁擔
打扁擔是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每一個壯家人都是“打著堂”的演員,婦女的動作輕巧優美,男子的動作剛勁有力,自娛自樂的“打著堂”,寄託著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願望。
打扁擔的舞蹈形式有雙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種套式。舞者多為雙數。表演者手拿扁擔,圍在長凳或舂米槽旁,有節奏地時而敲打板凳,時而互相撞擊扁擔。
對歌談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點。小伙子在歌師的指點下與中意的姑娘對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脫口而出。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然後歌聲更加甜蜜,遂訂秦晉之好。
打銅鼓
廣西的一些少數民族素來有在節日慶典或祭祀中擊打銅鼓的習慣,這一風俗一直沿襲至今,現在東蘭、天峨等地壯族民眾每年過“三月三”和春節,都安、巴馬、大化等地瑤族民眾過祝著節,南丹瑤族舉行葬禮祭祀,南丹中堡苗族過春節或遇上喜慶時都要以擊銅鼓的方式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
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意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運氣”的意頭。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種節”、“討蔥節”、“花炮節”。侗家傳說,古時他們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了。侗族多於三月三這天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故亦稱“花炮節”。
瑤族的三月三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人們把這天取名為三月三,又名“乾巴節”。每年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狩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按戶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婦女們上山採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4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敬獻盤古。節日當天,瑤族人民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1天,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伙子們則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樹林裡對歌、玩耍、談情說愛。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貞豐、望謨等地布依族的民族傳統節日。
在傳統的觀念中,為了使全寨人達到“禳災祈福、寨子安寧、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目的,祖祖輩輩生活在北盤江畔的貞豐布依族人民在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都要舉行相應的祭祀活動。
祭山活動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動之一。祭祀山神要在“掃寨驅邪”之後進行。
“三月三”節日的這天,寨里的每戶,除了一個男家長去參加祭祀山神活動外,其餘老少聽到祭山神殺豬前鳴放的鞭炮後都要上山去“躲蟲”,也就是躲避各種蟲害、災難和瘟疫。
布依族節日“三月三”,已經有了許多變化,成為布依族地區群體性的集會,有專門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節日遊藝活動。
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傳說,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
在畲族民眾中,三月三是可以與春節相提並論的重大節日。此日,家家宰殺牲口,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天舉辦婚禮。節日裡還要趕舞場,跳起火把舞、木拍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魚燈舞。同時還有問凳、操石磉、腹頂棍、操槓、趕野豬等畲族民間競技。
農曆三月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喜慶新生、讚美生活、追求愛情的傳統吉祥節日。1984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原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和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報告,正式將三月初三定為海南黎族傳統節日。
這天人們都要早早起床,婦女忙著舂山欄糯米,準備過節食品,姑娘們上山採擷染飯的樹葉,男人們則合夥上山放狗打獵,下水抓魚。家家戶戶殺雞買肉備好酒,姑娘們穿上盛裝,披金戴銀,且歌且舞,歡慶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節。
相傳三月三民間集會的活動地點曾有幾次遷移。第一次是在獼猴嶺下的高灘坡,此處有一個寬敞的岩洞,洞中石頭千姿百態,流水清澈,每年三月三青年男女成群結隊聚會於此,歡歌曼舞,喜氣洋洋。有一次,正當青年們興高采烈的時候,突然雲聚電閃,滾雷震天地,石洞崩塌,洞口被堵。爾後,三月三活動地點就遷到昌化江與南謠河匯聚處的長沙灘。第三個地點是昌化江畔的燕窩嶺下,遷來此處的說法有二:一說是因雷電劈斷了長沙灘的一棵木棉樹,一說是為了紀念黎族祖先。日本侵略者入侵海南島時,三月三的活動就搬遷到離東方鄉4公里的波單坡。
三亞、保亭、陵水等地的黎族人民每逢三月三節,人們以豬頭、米酒和飯糰為祭品,前往三亞落筆洞、甘什嶺山洞等地祈求祖先賜平安。通什地區黎族於農曆三月的牛日,在畝頭家殺豬擺酒席,聚眾敲鑼打鼓,歡跳祭祖舞蹈,慶賀春天帶來的福氣,同時為未懷孕的婦女招福魂,祝願來日生男育女。
20世紀80年代之後,其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除了繼承傳統活動內容的三月三對歌,黎族傳統體育競賽如弓箭射擊、頂槓、打陀螺、爬桿、拉烏龜等,各種文藝匯演以及騎牛賽跑、盪鞦韆、摔跤和跳打柴舞等娛樂活動外,還增加了現代歌舞、遊園、書畫等文藝娛樂性內容和棋類、球類、田徑等體育節目,使三月三節慶活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海南旅遊觀光文化活動。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人數有幾千人甚至上萬人。
土家族的三月三是其“情人節”,也叫“女兒節”。節日當天,青年男女穿戴簇新,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欲選佳婿的女子服飾很有特色,上身左襟大褂衣袖短寬,滾有多道花邊,下著內長外短、衣分多層的百褶長裙,佯裝趕集,出售土產,等待意中人的出現;而欲選佳偶的未婚男子,則身背空簍,佯裝購物。如男子看上哪位女子,便會上前“購物”,如女子中意“購物”男子,便會將土產低價售之,以示願意以身相許,並隨之退出鬧市,擇靜處互通情愫。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裡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民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三月三”苗族情歌節,是當地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活動期間,在外工作的村民和外嫁的女子及鄰近幾十個村寨的青年男女都會齊聚於此聯歡,因此“三月三”情歌節不僅是村民祭祖團圓和親朋好友敘舊延情的節日,更是村寨青年談情說愛的美好日子。
民間傳說
相傳,遠古的壯鄉有個員外生了三個美若天仙的女兒,長女和次女都嫁給了大戶人家的公子,只有名叫麗妹的三女兒還沒有嫁出去。她聰明過人,能詩能歌,心地善良,經常背著家人樂善好施。芳年十八時,儘管追求她的富人官人絡繹不絕,但她都一一回絕,弄得父母傷透了腦筋。
原來麗妹早有了心上人,他是本村貧窮人家的子弟,村民管他叫阿強哥。阿強雖出身貧寒,但心地善良,經常為窮人做好事,無論誰家有什麼農活忙不過來,他總是擠出時間前去幫忙,他家有什麼好吃的,也少不了鄉親們,因而得到了大家的厚愛。阿強也聰明過人,雖然經文聖書沒讀多少,但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尤其是吟詩唱山歌,能觸景生情,即興而發。麗妹雖然經文聖書比她讀得多,但還拜他為師。阿強見麗妹謙虛好學,總把她當親妹妹看待,經常一起探討詩文,這一年農曆二月下旬,壯鄉舉行山歌比賽,麗妹,阿強哥都報名參賽。聽他倆的對歌,人人都如痴如醉,流連忘返。結果雙雙都得了頭名金獎。通過這次比賽,麗妹對阿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尤其對他那聰明絕頂,現編現唱以及樂於助人的品格深感敬佩,於是產生了愛慕之情。在大家離去後,麗妹有意留了下來,含情脈脈地對阿強吐露了自己的愛意,並發誓說:“如阿強不娶她,她也一輩子不嫁人。”對她的話,阿強十分高興,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世,難為情地推辭說:“我出身貧寒,恐怕你父母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麗妹緊緊抱住他,告訴他:“不會吧,只要你登門求親,他們會同意的。”麗妹追求阿強哥相親們都知道了,他們都說願意為阿強捐獻彩禮,只要員外家人開恩。
一個深更半夜,麗妹跳窗找阿強哥去了,正當他們相互傾吐衷腸之際,員外家丁闖了進來,強行把麗妹抓了回去,麗妹泣不成聲,祈求父母成全她和阿強的這門婚事。說阿強雖家境貧寒,但憑他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一定會有好日子過的。但固執的父母還是不同意她的哀求。痴情的麗妹眼看不能與阿強結為夫妻了,便心灰意冷,萌發了輕生的念頭。到父母都散去入睡後,留下遺書,便懸樑自盡了。門外的丫鬟朦朧中醒來,聽到閨房內有異常,打開門一看,她簡直驚呆了,麗妹已經尋短見了。她拚命呼救,頓時,員外一家嚎哭起來,他們看著遺書,悔恨不該干涉女兒的婚姻自由,鄉親們聽到哭聲,知道了麗妹為了反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而憤怒死去,對她深感同情,對員外夫婦極為憤慨。
再說阿強從員外家提親不成,回到家後,茶飯不思,一頭栽倒在床上,父母怎么叫喚他,就是不坑聲。當麗妹殉情的噩耗傳來,無疑是給阿強重大的精神打擊,他腦子嗡嗡作響,想到生不能結為夫妻,死了再陰間也要結為夫妻。想到這裡,他起身走出了家門,三步並做兩步,走到員外家,“哇”的一聲撲到了麗妹的屍體上,說時遲,那時快,他猛的起身一頭撞到樑柱上,也殉情了。這一天正是農曆三月三日,鄉親們見壯鄉的好兒子,好女兒雙雙殉情了,個個悲痛萬分,哽咽著,哭泣著。有的還以山歌老歌頌他們忠貞不屈的愛情,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三天后才隆重地為他們倆下葬。
為了紀念他倆,每年人們便在三月三這一天,蒸上糯米飯,帶上雞鴨魚肉,上山為他們掃墓,同時聯歡唱歌,歌圩就這樣形成了。
社會效應
廣西、浙江、福建、海南等地,都舉辦了一系列形式新、立意高、民眾參與度高的活動,吸引著全國各地遊客的目光。從一個傳統民族節日到文化旅遊節慶,最終轉型成為當地的文旅品牌,“三月三”的發展,為民族傳統節日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啟示。
文化遺產
2006年,在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海南省申報的“黎族三月三節”榜上有名。
2008年,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申報的“畲族三月三”入列其中。
2011年,貴州省貞豐縣、望謨縣的布依族“三月三”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中,貴州省鎮遠縣的“報京三月三”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的“壯族三月三”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