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教珠英》
- 外文名:《三教珠英》
- 年代:公元699年
- 編著:張說 劉知幾 徐彥伯
- 類別:古代詩歌
《三教珠英》,是公元699年作品。唐代聖歷二年(699年),武后詔學士四十七人修《三教珠英》。全書一千三百卷,目錄十三卷,開成初(八三六)改名《海內珠英》,...
可謂彼時之三教連稱,系時風所趨,深入人心。武則天時編纂《三教珠英》,參加者皆為一時之選,如“引文學之士李嶠、閻朝隱、徐彥伯、張說、宋之問、崔湜、富嘉謨等”...
總集名。唐崔融編。五卷。輯錄武后時參與修《三教珠英》學士李嶠、張說等四十七人詩二百七十六首。全集不傳。敦煌寫本中有二殘卷,即斯2717號、伯3771號,...
702年(長安二年),《三教珠英》修成,張說改任右史、內供奉,兼知考功貢舉事,後被提拔為鳳閣舍人。 [9] 703年(長安三年),張易之與張昌宗誣陷宰相魏元忠...
704年 主要作品 《三教珠英》 主要成就 瘦金體之祖 目錄 1 人物生平 2 軼事典故 3 個人作品 ▪ 登綿州富樂山別李道士策 ▪ 奉和聖制夏日游石...
《新唐書·藝文志》:《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目錄十三卷,原注張昌宗、李嶠、崔湜、閻朝隱、徐彥伯、張說、沈佺期、宋之問、富嘉謨、喬品、員半乾、薛曜等撰,...
沈全(佺)期:(656年—約714),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屬河南)人。初唐詩人。青少年時代曾事漫遊,到過巴蜀荊湘。上元中進士及第,後任考功員外郎,預修《三教珠英》...
崔湜出身於博陵崔氏安平房 [1] ,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後依附於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後因典選受賄被貶為...
閻朝隱,字友倩,趙州欒城人。連中進士、孝弟廉讓科。性滑稽,屬辭奇詭,為武后所賞。累遷給事中,預修《三教珠英》。聖歷中,轉麟台少監,坐附張易之徙嶺外...
唐中宗時預修《三教珠英》。中宗神龍初,韋嗣立薦為左台監察御史,不久病逝。《上官昭容集》20卷唐上官婉兒撰。《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佚。今《全唐詩》卷5...
屢遷給事中,預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為齊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館學士、工部侍郎,歷太子賓客卒。中文名 徐彥伯 別名 徐洪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
屢遷給事中,預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為齊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館學士、工部侍郎,歷太子賓客卒。 [1] 作品名稱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2] ...
與劉知幾等同修《三教珠英》、《則天實錄》。卒,贈太子少保,謚曰文。著有《大隱傳》、輯有《初學記》傳於世。堅與父齊聃俱以詞學著聞。堅長姑徐惠為...
歷史年號 則天順聖皇后長安元年 歷史大事 撰《三教珠英》成 目錄 1 歷史大事 2 通鑑記載 701年歷史大事 編輯 撰《三教珠英》成聖歷...
聖歷二年(699年),武則天敕張昌宗和李嶠、張說等學士編撰《三教珠英》。 武周晚年,與其兄張易之把持朝政,敗壞朝綱。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張柬之、敬暉、...
因古無控鶴之職,當時任此職者又皆輕薄少年,半千不屑與之為伍,遂上疏請罷此職,因此違則天旨意,左遷水部郎中,預修《三教珠英》。不久為棣州刺史,復入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