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村(雲南省楚雄大姚縣三岔河鄉三岔河村)

三岔河村(雲南省楚雄大姚縣三岔河鄉三岔河村)

該行政村隸屬大姚縣三岔河鄉,地處三岔河鄉東南邊,距三岔河鄉政府所在地0.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大姚縣城53公里。東鄰白泥田村,南鄰背陰地、蕎苴村,西鄰賓川縣,北鄰達么、格谷村。全村轄三岔河、他支伯、大坪子、文宜么、阿臘么、荃嗎箐、窪子、小村、小河門口、馬鹿塘等26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22戶,全村現有人口2478人,其中農業人口2478人,勞動力1578人。

全村國土面積45.35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17.6℃,年降水量650-75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085畝,人均耕地 1.2畝,林地54554.1畝,共有經濟林果地7168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97.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烤菸、林果為主。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水、通電話五通,有一個自然村有路燈。全村有386戶通自來水,有56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62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22戶,有123戶通有線電視,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0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7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輛,農用運輸車15輛,拖拉機10輛,機車37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548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1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73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岔河村
  • 面積:45.35平方公里
  • 海拔:1450米
  • 年平均氣溫:17.6℃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國土面積68021.6畝。有耕地總面積3085畝(其中:田689畝,地2396 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54554.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16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89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51畝,其他面積9913.7畝。

基礎設施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7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71戶;建有小水窖363口。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97.8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75萬元;畜牧業收入284.21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26頭,肉牛180頭,肉羊573頭);林業收577.3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72.2萬元,工資性收入30.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0元,農民收入以糧食、烤菸、林果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0.8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4人,在省內務工193人,到省外務工1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林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種植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75萬元;2010年林果全村銷售總收入577.32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其中專業合作組織3個,已登記註冊3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400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25戶,共鄉村人口2489人,其中男性1294人,女性1195人。其中農業人口2474人,勞動力1608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0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1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5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岔河中心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三岔河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0公里,距離中學0.5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4人,中學生9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2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026.1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2485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5.00萬元,有固定資產56.7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38.6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26人,黨員中男黨員106人,女黨員20人。 團員16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基礎設施環節薄弱,全村80%的小組雖然通公路,但不安全隱患普遍嚴峻。民眾搞基礎性設施導致經濟負擔過重。二、部分自然村組人畜飲水還比較困難,水質及其不衛生。三、文化教育條件差,師生吃住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板栗、核桃、蠶桑特色產業,種植面積6435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2795頭、牛394頭、羊2021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00人。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7139元增加到100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