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岔河大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楚雄市
- 面積:國土面積1.47平方公里
村情概況,位置交通與鄰居:,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位於三岔河鄉南邊,距離三岔河村委會1.2公里,距離三岔河鄉政府駐地1.7公里,海拔1480米,年平均氣溫17.6 ℃,年降水量650-750毫米,適宜種植糧、煙等農作物。有耕地218畝,其中人均耕地0.89畝;有林地1495.9畝,共有經濟林果22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1戶,有鄉村人口243人,其中農業人口243人,勞動力166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5.3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2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林果為主。
位置交通與鄰居:
位置交通與鄰居: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8畝(其中:田110畝,108畝),人均耕地0.8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1495.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0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畝,其他面積45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水、通路、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1戶通自來水,有61戶通電,有6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7%和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7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尚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共有汽車2輛,機車3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4戶,建有小水窖1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27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73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4戶居住於磚混結構房屋,有5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5.37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9.17萬元,畜牧業收入18.9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8頭,肉牛13頭,肉羊40頭);漁業收入0.054萬元,林業收入12.8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0.1萬元;工資性收入4.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28元,農民收入以糧食、林果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3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人,在省內務工2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以板栗、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其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61戶,共有鄉村人口243人,其中男性115人,女性128人。其中農業人口243人,勞動力16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43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7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0人,享受低保7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到三岔河中心完小就讀,中學生就讀到三岔河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 人,其中小學生16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0.39畝,已實施了“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萬元,有固定資產1.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的內容有財務公開和政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11人,黨員中男黨員8人,女黨員3人。團支部1個,團支部設在村委會,團員2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地理環境嚴重阻礙基礎設施建設。2、思想觀念滯後,阻礙先進技術的引進和使用。3、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應積極主動營造新農村建設的基礎。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板栗、蔬菜特色產業種植面積;發展養殖業。每年轉移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