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蕨

三叉蕨

三叉蕨(拉丁學名:Tectaria subtriphylla (Hook. et Arn.) Cop.)是叉蕨科叉蕨屬的植物。植株高50-7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5毫米,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脈聯結處,在側脈間有不整齊的2至多行;囊群蓋圓腎形,堅膜質,棕色,脫落。

分布於印度、台灣島、玻里尼西亞、緬甸、印度尼西亞、越南、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雲南、廣西、海南、貴州、福建等地。生長於海拔100-450米的山地或河邊密林下陰濕處或岩石上。

三又蕨的株、葉型優雅,色翠綠,可配置於疊石陰處和大型水石盆景中。盆栽觀賞饒有風趣。葉可以入藥,性味澀,平。解毒、止血、祛風濕。治痢疾、刀傷出血、蛇傷、風濕骨痛。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叉蕨
  • 拉丁學名:Tectaria subtriphylla (Hook. et Arn.) Cop.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亞綱薄囊蕨亞綱
  • 真蕨目
  • 叉蕨科
  • 叉蕨屬
  • 多果組
  • :三叉蕨
  • 命名者及年代:(Hook. et Arn.) Cop.,1907
  •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 :裸柄系
  • :復頂群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育植技術,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植株高50-7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5毫米,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3-4毫米,先端長漸尖,全緣,膜質,褐棕色。葉近生;葉柄長20-40厘米,基部粗約3毫米,深禾稈色,上面有淺溝,全部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二型: 不育葉三角狀五角形,長25-35厘米,基部寬20-2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心形,一回羽狀,能育葉與不育葉形狀相似但各部均縮狹;頂生羽片三角形,長15-20厘米,基部寬約15厘米,基部楔形而下延,兩側羽裂,基部一對裂片最長;側生羽片1-2對,對生,稍斜向上,間隔1.5-2.5厘米,基部一對柄長約1厘米,向上部的近無柄;基部一對羽片最大,三角披針形至三角形,長約15厘米,基部寬約1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其兩側有1對近平展的披針形小裂片,邊緣有波狀圓裂片;第二對羽片橢圓披針形,長10-12厘米,基部寬3-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斜截形而稍與葉軸合生,全緣或有淺波狀的圓裂片。葉脈聯結成近六角形網眼,有分叉的內藏小脈,兩面均明顯而稍隆起,下面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側脈稍曲折,下面隆起並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紙質,乾後褐綠色,上面光滑,下面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緣疏被同樣的睫毛;葉軸及羽軸禾稈色,上面均被有關節的短毛,羽軸下面密被開展的有關節的淡棕色長毛。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脈聯結處,在側脈間有不整齊的2至多行;囊群蓋圓腎形,堅膜質,棕色,脫落。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玻里尼西亞。在中國分布於台灣(台北、南投、嘉義、高雄、平東、台東)、福建(南靖)、廣東(高要鼎湖山、博羅羅浮山、南海西樵山、英德滑水山、廣州白雲山、樂昌、翁源、懷集、順德、新興、茂名、汕頭、寶安、恩平)、海南(海口、萬寧、陵水尖山、昌江佳切山、定安毛祥山、儋縣沙煲山及紅毛山、臨高蓮花山、樂東尖峰嶺、崖縣南嶺)、廣西(武鳴大明山、橫縣、藤縣)、貴州(荔波)、雲南(屏邊大圍山)。生長於海拔100-450米的山地或河邊密林下陰濕處或岩石上。喜溫暖和充足的陽光。

育植技術

三叉蕨的葉片厚紙質而要求中等空氣濕度(60-70%),鬚根多而纖細。要求排水良好的腐殖土,一般用腐殖土和細沙(2:1)混合調製,每年抽生葉芽少,故須保護嫩芽。喜酸性。生長溫度,夜溫10-15℃和晝溫21-26℃,冬季溫度不低於7℃。夏季水肥供應要充足,每年的春夏生長季節施2次稀液肥。
用分株和孢子繁殖。分株可在春、秋季進行,從母株橫走的根狀莖上切取,一段中至少需帶有2-3片葉。要注意少損傷細根,栽在排水良好的苗床培養,保持陰濕環境,待發新根後根狀莖出現葉芽寸,要相應降低苗床濕度。培育至第二年新葉成長,始可移植盆栽。
孢子繁殖無嚴格的時限,四季都可進行,但以3月-5月最適宜。孢子成熟期因地而異。播種宜用淺盆,盆底放一層煮過的泥炭蘚或草根,再以山地心土混入少量磚屑或炭粉,裝到距盆口3厘米處,稍加壓實,然後將孢子撒布其上。也可直接剪下帶有成熟孢子的葉,在盆內輕輕敲擊,播後不用蓋土,將盆放在水中,水從盆底排水孔滲入,直至見土面濕潤為止,然後置於陰處,盆上加蓋玻璃。此時如氣溫在20天左右,約1個月發芽,待原葉體長出孢子體時即可分栽,培育至根狀莖伸長,有3-4片葉時再分盆栽植或移栽於岩石上或其他陰濕環境綠化。

主要價值

觀賞:三又蕨的株、葉型優雅,色翠綠,可配置於疊石陰處和大型水石盆景中。盆栽觀賞饒有風趣。
藥用:葉可以入藥,性味澀,平。解毒、止血、祛風濕。治痢疾、刀傷出血、蛇傷、風濕骨痛。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三叉蕨三叉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