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之山是記載於《山海經》中的一座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危之山
- 出處:《山海經》
- 性質:山
三危之山是記載於《山海經》中的一座山。
三危之山是記載於《山海經》中的一座山。原文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①。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suō)②,其名曰〈彳敖〉 (ào)〈彳因〉(yē),是食人。有鳥焉,一...
三危山自古以來都是敦煌一處重要的宗教勝地。三危聖境規模甚大,一派佛國聖地、道家天宮的景象。主要景點 三危山景區有山門牌坊、王母宮、觀音井、阿彌陀佛殿、觀音殿、龍王廟、平安廟、釋迦牟尼大佛、老君廟等廟宇宮觀建築,遠山上還有樂堂和各種碑刻、塑像。危峰東峙 “危峰東峙”為“敦煌八景”之首,因其“三峰...
三危金光是敦煌莫高窟的奇特景象,最早於公元698年被記載。簡介 敦煌有不少謎,莫高窟出現的萬道金光就是其中之一。雨過天晴,空氣清新的清晨或黃昏之時,如果從敦煌城驅車沿安敦公路向東南而行,就會被幾十里以外的三危山呈現的奇特景象所吸引。只見這座陡然崛起、劈地摩天的大山之巔,在日出或落日餘暉的照耀下,...
【詞目】三危 【拼音】sān wēi 【釋義】1.三件可危之事。2.古代西部邊疆山名。詳細解釋 三件可危之事。《淮南子·人間訓》:“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古代西部邊疆山名。《尚書·禹貢》:“三危既宅。” 孔 傳:“三危為西裔之山也。”...
三危山河壩 三危山河壩是甘肅省的地名,三危山河壩因地處三危山腳下而得名。地名含義 三危山河壩,即在地處三危山河壩附近由人工開發的一塊地片。歷史沿革 於1958年開發。1980年後因缺水棄 耕。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左右)][彳因(左右)],是食人。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鳥(左右)],其名曰鴟。譯文 再往西二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三危山,三青鳥就棲居在這裡。這座山,方圓百里。
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枬,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雲之所出也。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𢕟𢓨,是食有。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𪇱,其名曰鴟。又西一百九十里,...
《山海經 山經》卷二“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郭璞云:“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自古以來,青鸞被賦予了許多層涵義:信使 宋趙令畤《蝶戀花》詞:“廢寢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清納蘭性德《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絕。”...
三危:三危山。傳說中的仙山。《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 在甘肅省敦煌縣東南,屬祁連山脈。三峰聳峙,其勢欲墜,故名。西與大沙山間有著名的敦煌石窟。九折:九曲彎路。杳:昏暗。幽暗深遠。枝交:樹枝交錯。幰xiǎn:車幰。車上的帷幔。指車。聽靜:靜下來聽。
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枬,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雲之所出也。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彳因,是食有。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其名曰鴟。又西一百九十里,...
攀援北斗而俯瞰大地呵,目力所及看到了三危之山。陳列眾車於東方的高丘呵,任隨玉車往下賓士。漂浮龍淵而迴旋於九重之下呵,窺探了大地的底蘊而返回。風颯颯來扶轂呵,鸞鳳紛飛來銜車飾。橫渡弱水如同小溪呵,踏過不周山好比走曲徑。他想到美麗的西王母而欣然祝壽呵,又迴避玉女離卻宓妃。玉女無從送其秋波呵,宓妃...
青鸞翼,典故名,典出《山海經·山經》卷二〈西山經〉。青鳥,神話傳說中為 西王母 取食傳信的神鳥。後遂以“青鸞翼”為信使的代稱。亦省作“ 青翼 ”。詳細釋義 典源 《山海經·山經》卷二〈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郭璞云:「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
三山:指三危山。《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又,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晉王嘉《拾遺記·高辛》:“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澎湖),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禾:禾苗。穀子。仙禽:仙人的禽鳥。指鶴。相傳仙人多騎鶴,故稱。徒...
如《西山經》說“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大荒西經》說,大荒之中,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騖,一名曰少黧,一名曰青鳥”;又說“有五彩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海內北經》說“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這些記述...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郭璞註:“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此言“取食”。又,《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於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有頃,王母至,有兩青鳥如烏,挾...
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枬,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雲之所出也。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彳因】,是食有。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鳥】,其名曰鴟。又...
三鳥即三青鳥,sān niǎo,指古代神話中西王母身邊的三隻青鳥。亦為使者的泛稱。《楚辭.九嘆》:“三鳥飛以自南兮,覽其志而欲北。願寄言於三鳥兮,去飄疾而不可得。解釋 指古代神話中 西王母 身邊的三隻青鳥。亦為使者的泛稱。典源 《山海經·山經》卷二〈西山經〉~54~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
《山海經 山經》卷二“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郭璞云:“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1]自古以來,青鸞被賦予了許多層涵義:信使 宋趙令畤《蝶戀花》詞:“廢寢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清納蘭性德《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絕...
三危山 敦煌三危山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和莫高窟與佛為緣,相互輝映,在絲綢之路上形成了一道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旅遊風景線。 三危山東西綿延數十里,主峰隔大泉河與鳴沙山相望,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云三危”。三危山是敦煌歷史的一座名山,是敦煌文明歷史的發源地,據《山海經》記載,三危山是...
有苗氏離開三危之地,向南遷徙於漢水流域,時間不會超過五十年,便被夏禹施行戰爭重創而繼續向南遷徙。故而,九黎蚩尤與古三苗並無傳承影響相關的史實可以作證。至於湘西東部方言苗族的源出,因本人無史料可作研究,不敢妄言。但追溯盤瓠神話又有關於“犬”的圖騰,則源於上古代盤瓠氏族部落主體是沒有問題的。但史家...
三危山:《山海經·西山經》:“三危山,三青鳥居之。”郭璞註:“三青鳥主力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因:因依,依託。具:通“俱”,完全,詳細。須:通“需”,需要。唯:同“惟”,獨,只有。長年:長壽。蕪皋:即無皋,傳說中的山系名。《山海經·東山經》:“無皋之山,南望幼海,東望...
校徽釋義:1. 契合學校辦學願景:孕育師生的幸福力;2. 契合校名:青台山國小,“青”字的重疊;傳說中青鳥居三危之山,青台山亦成為青鳥之居地。符合山鳥相依,希望學生像青鳥一樣,學校則為學生們健康成長、追求理想和希望的發源地;3. 契合學校自然教育環境。精神文化 辦學願景 辦一所孕育師生幸福力的學校 價...
荊山、岐山治理以後,終南山、惇物山(今秦嶺主峰太白山)一直到鳥鼠山都得到了治理。原隰的治理取得了成功,至於瀦野澤也得到了治理。三危山已經可以居住,三苗就安定了。那裡的土是黃色的,那裡的田是第一等,那裡的賦稅是第六等。那裡的貢物是美玉、寶石和珠寶。進貢的船隻從積石山附近的黃河,行到龍門、西河...
敦煌莫高窟壁畫,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縣城東南方向的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為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由樂尊和尚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歷經一千六百多年繪製形成現今規模。敦煌莫高窟壁畫描繪了古代各民族,各階級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建築造型以及音樂,舞蹈的道存畫面。敦煌莫高窟壁畫是十六國至...
扭轉我的車馬奔向西方,揚起虹霓旗直驅玉門山。駕馭著六龍奔向三危山頂,召來四方之神集合於九曲水濱。迴轉車頭向著西山,橫渡飛泉之谷再向南行進。穿過都廣曠野直線前進,與視融海神在朱冥會合。迴轉玉車經過炎火山,兩次在鹹池暫且停留。貫穿鴻濛之氣向東飛馳,六條飛龍系在扶桑樹上。我要周行各地遊覽天下,我要上...
南靠鳴沙山,北臨疏勒河古道,西連西戈壁,西南與南湖灌區相望,東接東戈壁,東南與三危山為鄰。南北長40公里,東西寬22公里,控制面積880平方公里,轄孟家橋、七里鎮、肅州、楊家橋、三危、五墩、郭家堡、呂家堡、轉渠口、黃渠等10鄉鎮和省農墾局酒泉分局黃墩農場,青海石油管理局東風農場,敦煌市良種場、園藝場...
敦煌者,古之瓜州也。位於三省之交界,地處走廊之西端。東臨三危山,峰巒突兀;西通羅布泊,浩如煙海;南擁鳴沙山,氣勢恢弘;北枕北塞山,得天獨厚。敦煌者,光耀千秋,名動環宇,是中西交通樞紐之要道,為絲綢之路咽喉之鎖鑰。名詞解釋 敦煌賦,文學作品名詞,主要是指謳歌敦煌的辭賦文學作品。2009年10月,中共...
《禹貢》所載山川,地名,如三危,碣石,彭蠡,山民山,不僅比"小九州"大,也比一般人所說的"中原"要大。考古學上應當明確:堯舜禹時代有共主,有諸侯,甸服,綏服,要服,荒服有不同的義務,考古學文化面貌不同,是在情理之中的,據這些不同就說夏的疆域僅限於"小九州"一帶,是不切合實際的。名義上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