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金光

三危金光是敦煌莫高窟的奇特景象,最早於公元698年被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危金光
  • 外文名:Three gold
  • 存在意義:敦煌莫高窟的奇特景
  • 最早記錄時間:公元698年
  • 作者:李懷讓
  • 著作:《重修莫高窟佛龕碑》
  • 三危山海拔:約1846米
簡介,記載,形成,

簡介

敦煌有不少謎,莫高窟出現的萬道金光就是其中之一。
雨過天晴,空氣清新的清晨或黃昏之時,如果從敦煌城驅車沿安敦公路向東南而行,就會被幾十里以外的三危山呈現的奇特景象所吸引。只見這座陡然崛起、劈地摩天的大山之巔,在日出或落日餘暉的照耀下,放射出五彩繽紛的光芒。如果你此時正在敦煌乾佛洞,你會欣喜若狂地大叫:"我看到了佛光。"

記載

莫高窟的這種奇特景象,千百年來,曾引起過多少文人墨客的注視。最早記錄這一現象的,是唐朝聖曆元年(公元698年)李懷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碑文記載:"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年),有沙門樂尊,戒行清虛,執心活靜,嘗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岩,造窟一龕……"敦煌藏經洞遺書 P. 3720號和莫高窟第 156窟前室北壁左上方的墨書《莫高窟記》中也記載:"右在州東南廿五里三危山上。秦建元中,有沙門樂尊,仗錫西遊至此,巡禮其山,見金光如千佛之狀,遂架空鐫岩,大造龕像……"文中所指的即三危山,所造的龕像,就是敦煌於佛洞最早的洞窟。
那么,樂傅和尚看到的這幅美妙的景象,應該做何解釋呢,要了解這個秘密,必須藉助自然科學知識和技術。我們先看看三危山的地理環境。我國最早記載山川地形的《尚書·禹貢篇》中就有"竄三苗於三危"的話,可見早在新石器晚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了。據《都司志)}三危條下注釋:此山之"三峰聳峙如危欲墜,故云三危",三危山也由此而得其名。若登上山巔,可東望安西,西盡敦煌,山川樹木,盡收眼底,所以古來又有"望山"之稱。清朝《道光縣誌》還將"危峰東峙"列為敦煌八景之一。莫高窟入口處的大牌枋,東面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三危攬勝"四個大字。可見,古人所謂"座鎮敦煌第一山,誰移泰岳到陽關"的詩句,讀來並不誇張。

形成

地質科學考察證明:三危山純為沙漿岩層,屬玉門系老年期山,海拔高度約1846米,岩石顏色赭黑相間,岩石內還含有石英等許多礦物質,山上不生草木,由於山岩成分和顏色較為特殊,因而在大雨剛過,黃昏將臨,空氣又格外清新的情況下,經落日餘暉一照,山上的各色岩石便同岩面上未乾的雨水及空氣中的水分一齊反射出五彩繽紛的光芒,將萬道金光的燦爛景象展現在人們眼前。
另一種情景是:莫高窟修造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崖前有條溪,在唐代叫"宕泉",現今叫大泉河,河東側的三危山與西側的鳴沙山遙相對峙,形成一夾角。傍晚,即將西落沉入戈壁瀚海的落日餘暉,穿透空氣,將五彩繽紛的萬道霞光灑射在鳴沙山上,反射出萬道金光,這正是我們有時看到的"夕陽西下彩霞飛"的壯麗景象。
實際上,無論是出現在三危山,還是鳴沙山兩個方向的所謂"金光",都是一種在特殊條件下的自然現象,古人由於受當時生產力的局限和宗教迷信的束縛,無法從科學上解釋這種自然現象,只得用神、佛顯靈來做結論,至於樂尊和尚,他為了神其佛法,顯示自己的虔誠,便又有了"忽見金光,狀有千佛"的玄妙說法流傳乾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