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三九學社)

九三學社

三九學社一般指本詞條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九三學社與五四運動有著深厚淵源。九三學社創始人或積極參加五四運動,或深受五四運動影響。抗日戰爭後期,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學學者繼承並發揚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以民主、科學為宗旨,在中國共產黨支持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感召下,在重慶發起民主科學座談會,自然科學座談會的學者也陸續加入。為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學座談會召開擴大會議,並更名為九三座談會。1946年5月4日,改建為九三學社。

截止2017年6月30日,本社共有地方組織339個,其中省級組織30個,省轄市級組織280個,縣級組織29個;社員總數167218人。社員中擔任各級人大代表的2381人,擔任各級政協委員的11885人,擔任縣處級以上政府及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1157人。九三學社先後擁有180餘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多成員為中國科技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三學社
  • 外文名:Jiusan Society 
  • 成立時間:1946年5月4日
  • 黨派性質:參政黨
  • 主要宗旨:民主、科學
  • 主要成員: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
  • 前身:民主科學座談會
  • 現任主席武維華
發展歷史,主要機構,工作任務,學社規模,主要刊物,入社條件,主要貢獻,歷任領導,知名人物,

發展歷史

九三學社的前身是民主科學座談會。1944年底,一批進步學者為爭取抗戰勝利和政治民主,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民主、科學精神,在重慶組成民主科學座談會,討論時局,發表政見。後為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於1946年5月4日在座談會基礎上正式成立九三學社。
解放戰爭時期,九三學社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各項政治主張,在北平上海南京、重慶等地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等運動。
1949年1月,九三學社發表宣言,回響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的八項和平主張,擁護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九三學社代表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的組成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九三學社鄭重宣布: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作為自己的政治綱領。此後,九三學社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中的一個民主黨派愛國統一戰線的成員,參加國家政權
1956年2月和1958年12月,九三學社先後召開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九三學社在團結推動成員及所聯繫的人士,積極投身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大運動和社會主義的經濟、科技、教育等各項建設事業,為加強全國人民的團結,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破壞,九三學社被迫停止活動。
1978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九三學社恢復了活動。隨著全國工作重點的轉移,九三學社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
1979年10月和1983年12月,九三學社先後召開了第三、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九三學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致力於發展和完善業已確立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繼續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遵循同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在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建設事業中,九三學社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諸如維護成員的合法權益,協助中國共產黨和政府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就教育、科技、知識分子問題、經濟建設等方面的重大課題進行調研,向中共和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面向社會開展智力開發、科技諮詢和支邊支農等活動;推動成員和所聯繫的廣大科學技術、高等教育和醫藥衛生界專家學者做好崗位工作,為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協調有關方面的關係,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積極開展海外聯絡和人民外交活動,促進祖國統一和國際間的相互了解。
1988年12月,九三學社舉行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修改了社章,確定今後的任務是:在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廣泛團結知識界人士,堅持民主和科學,致力於改革開放,為使中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主要機構

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必要時可提前或延期舉行。全國代表大會的規模及代表產生辦法,由中央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大會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中央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如全國代表大會提前或延期舉行,其任期相應改變。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常務委員會召集,必要時可提前或延期舉行。中央委員會設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他們同時是中央常務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
中央委員會設監督委員會。中央監督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領導下進行工作,每屆任期與中央委員會相同。
中央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組成中央主席會議,在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閉會期間,主持中央工作。
中央委員會主席、專職副主席組成主席辦公會議,研究、決定需要及時處理的重要問題並主持日常工作。
中央主席會議和主席辦公會議均由中央委員會主席召集並主持,也可由中央委員會主席委託一位副主席召集並主持。
本社地方組織一般分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包括自治州、直轄市的區)、不設區的市(包括市轄區)三級。
本社基層組織有:直屬小組、支社和委員會。基層組織的領導成員每屆任期五年。

工作任務

在新的歷史時期。九三學社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不斷開拓新局面。九三學社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

學社規模

截止2014年12月底,九三學社共有地方組織334個,其中省級組織30個,省轄市級組織276個,縣級組織28個;基層組織6007個,其中基層委員會648個,支社5188個,小組171個。全國社員總數已達149797人。社員中擔任各級人大代表的共有1833人,擔任各級政協委員的共有9532人,擔任縣處級以上政府及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共有1075人。
據九三學社中央組織部最新數據,截至2015年上半年,九三學社共有省級組織30個,市級組織295個;基層組織6032個。全國社員人數為152214人,具有高中級職稱的九三學社社員占93.51%。
截止2017年6月30日,本社共有地方組織339個,其中省級組織30個,省轄市級組織280個,縣級組織29個;社員總數167218人。社員中擔任各級人大代表的2381人,擔任各級政協委員的11885人,擔任縣處級以上政府及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1157人。

主要刊物

九三學社中央主辦的刊物有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民主與科學》和在社內發行的《九三中央社訊》,設有學苑出版社學苑音像出版社,開通有九三學社中央網站。

入社條件

《九三學社章程》第一章第一條規定:“從事科學、技術工作以及高等教育、醫藥衛生等方面的高、中級知識分子,贊成並願意遵守本社章程,可申請加入本社。”
以從事科學技術以及高等教育、醫藥衛生工作等方面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在堅持組織發展重點分工的前提下,根據工作需要,適當發展從事經濟、管理、法律、文化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工作及政府部門、新的社會階層中有較強代表性的優秀知識分子入社,這部分人士一般掌握在發展總數的30%以內。

主要貢獻

九三學社充分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就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依法治國方略和科技、教育、經濟、文化等重大課題進行調研,向中共中央領導同志提出了《關於建立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和資源開發區的建議》、《大西南連片貧困岩溶地區脫貧與振興經濟建設的建議》和關於建設好延安革命紀念地、建立“農業建設專項基金”等建議,向中共中央和政府先後提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生態保護和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實行產業化經營、大力推進中西部農村經濟的發展、環境保護、實施人才戰略、西部大開發、自主技術創新、三農問題等方面的多項重要建議,受到中共和國家有關方面的重視;面向社會,積極開展科教服務、支邊扶貧活動,以“九廣”(九三學社四川省委與四川廣元市)、“九臨”(九三學社山西省委與山西臨汾市)、“九通”(九三學社內蒙古區委與內蒙古通遼市)三個科教合作區為重點,為老、少、邊、貧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海外聯絡工作,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服務;努力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貢獻力量。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九三學社作為參政黨,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九三學社努力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團結帶領廣大成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奮發有為,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把九三學社建設成為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參政黨,為實現我國在新世紀的宏偉目標不懈奮鬥。

歷任領導

九三學社成立大會
理 事:(按姓氏筆畫為序)
彭飭三 稅西恆 褚輔成 潘 菽
監 事:(按姓氏筆畫為序)
盧於道 劉及辰 何 魯 陳劍鞘 侯外廬 梁 希 詹熊來 黎錦熙
九三學社第一屆中央理事會
主 席:許德珩
九三學社創始人許德珩九三學社創始人許德珩
副主席:梁 希
常務理事:(按姓氏筆畫為序)
許德珩 孟憲章 黃國璋 梁 希 薛 愚
九三學社第二屆中央理事會
主 席:許德珩
副主席:梁 希
常務理事:(按姓氏筆畫為序)
許德珩 孟憲章 黃國璋 梁 希 薛 愚
秘書長:黃國璋
九三學社第三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許德珩
副主席:梁 希
秘書長:涂長望
九三學社第四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許德珩
副主席:梁 希
秘書長:涂長望
九三學社第五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許德珩
副主席:梁希 周培源 潘 菽 茅以升 涂長望 嚴濟慈
秘書長:孫承佩
九三學社第六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許德珩
副主席:周培源 潘 菽 茅以升 嚴濟慈 稅西恆 金善寶 盧於道 王竹溪 柯 召 孫承佩
秘書長:孫承佩(兼)
九三學社第七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許德珩 周培源(注)
副主席:周培源 潘 菽 茅以升 嚴濟慈 金善寶 盧於道 柯 召 孫承佩 徐采棟 郝詒純(女) 安振東
秘書長:趙偉之
(注):在九三學社七屆三中全會上,會議接受許德珩辭去主席職務的請求,一致推舉周培源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主席。
九三學社第八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周培源
副主席:孫承佩 徐采棟 郝詒純(女) 安振東 王文元 楊 槱 吳階平 陳明紹 陳學俊 趙偉之(注1)
名譽主席:許德珩 嚴濟慈 茅以升 金善寶
秘書長:李 毅(兼)
(注1):在九三學社八屆三中全會上,趙偉之被增補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九三學社第九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吳階平
副主席:徐采棟 郝詒純(女) 安振東 王文元 楊 槱 陳明紹 陳學俊 趙偉之 洪紱曾 金開誠 王選(注1)
黃其興(注1)
名譽主席:周培源 嚴濟慈 金善寶
秘書長:劉榮漢
(注1):在九三學社九屆四中全會上,王選、黃其興被增補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九三學社第十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吳階平
副主席:王文元(常務) 安振東 趙偉之 洪紱曾 金開誠 王 選 黃其興 劉應明 閔乃本 謝麗娟(女)
陳抗甫(注1) 韓啟德(注1)
名譽主席:王淦昌
名譽副主席:徐采棟 柯 召 郝詒純(女) 楊 槱 陳明紹 陳學俊
秘書長:劉榮漢
(注1):在九三學社十屆四中全會上,陳抗甫、韓啟德被增補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九三學社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韓啟德
副主席:王選陳抗甫(常務) 洪紱曾 金開誠 劉應明 閔乃本 謝麗娟(女) 馮培恩 賀 鏗(注2)
王志珍(女)(注3) 邵 鴻(注3)
九三學社現任主席韓啟德九三學社現任主席韓啟德
名譽主席:吳階平
名譽副主席:王文元 徐采棟 楊 槱 陳明紹 陳學俊 趙偉之 黃其興
秘書長:徐國權
(注1):在九三學社十一屆四中全會上,洪紱曾、金開誠、閔乃本辭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常委、委員職務,開始擔任九三學社中央顧問。
(注2):在九三學社十一屆二中全會上,賀鏗被增補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注3):在九三學社十一屆四中全會上,王志珍、邵鴻被增補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韓啟德
副主席:王志珍 陳抗甫(常務)(注1) 馮培恩 賀 鏗(注2) 邵 鴻(注3) 謝小軍 張桃林 賴明 馬大龍
叢斌(注4)
秘書長:徐國權(注5) 邵 鴻(注3)
(注1):在九三學社十二屆三中全會上,陳抗甫辭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常委、委員職務。
(注2):在九三學社十二屆四中全會上,賀鏗辭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常委、委員職務。
(注3):在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任命邵鴻為秘書長。
(注4):在九三學社十二屆四中全會上,叢斌被增補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注5):在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免去徐國權秘書長職務。
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主 席:武維華

知名人物

九三學社先後擁有180餘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多成員為中國科技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九三學社社員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陳芳允程開甲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王選、黃昆榮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師昌緒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謝家麟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程開甲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