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漢語辭彙)

三世(漢語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世指夏商周三皇時期,常見於古文,如“三世之時,民風淳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世
  • 時間:夏商周三皇時期
  • 常見於:古文
  • :祖、父、子三代
漢語辭彙,簡介,三世因果,

漢語辭彙

sān shì
1.指祖孫三代。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袁可立故宅》:“今睢縣行政公署為清之洛學書院,然本明袁尚書可立故宅也。東西臨街二石坊,左曰‘三世司馬’,右曰‘宮保尚書’,皆距大門五十步之遙。”
2.指《春秋公羊家主張的歷史演變的三個階段,即所見世、所聞世、所傳聞世。《公羊傳.隱公元年》:“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休注略云:“於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用心尚粗粗,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於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大小若一”。清錢謙益《玉劍尊聞序》:“《周官》之六典如故,《公羊》之三世非遐。”康有為公羊家言曾提出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之說。參見《大同書》。
3.佛教道教以過去、現在、未來為三世。
4.指《黃帝針灸》、《神農本草》和《素女脈訣》三部古醫書。
5.多種言情類得小說里關於男女情感時,可能會許下類似“三生三世”的誓願。這裡的“三世”表示未來的三輩子。
6.西方文化的姓名往往來自於自己的父輩,三世可以表示某一姓氏的第三代,如拿破崙三世。還有用於封建時代的王的稱號。進而指經歷三代皇帝替換的時間,如“已歷三世”,
或指第三代,如“愛德華三世”。《史記·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7.指夏商周三皇時期。常見於古文,如“三世之時,民風淳樸”。
8.泛指長時間
這種用法三不做實指 ,而是取華夏哲學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以三表示一個大的不定數,如“三生三世永不渝”。

簡介

指過去、現在、未來三者,此處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這一佛教道教用語,大致相當於今天我們所說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時空宇宙。十方,謂東南西北四方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三世”的“世”者,有“遷流”之義,“有為”之義。用於因果輪迴,它也指個體一生的存在時間。即:過去(前世、前生、前際),現在(現世、現生、中際),未來(來世、來生、後際)的總稱。《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八:“沙門瞿曇恆說三世。云何為三?所謂過去、現在、將來。”又說:“云何過去世?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世。云何未來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來世。云何現在世?若法生已未滅,是名現在世。”
在那個五胡亂華的殘酷的大時代里,一切都在變,變動之中,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明天可不可以活下去與如何擺脫無盡的煩惱痛苦和壓迫,而輪迴與因果業力無疑是一個安慰劑。道教教義重今生與對後世族群的建設,並不信這些只把他們當做宣傳傳教、招攬信徒的手段與幫助統治者愚弄的工具。故道教吸收佛教輪迴等論。

三世因果

三世與其它字詞組合起來常出現在佛經道經當中。如:三世因果,是指前世、今生與來世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前世種下的因便是今生的果,而來生的果報如何又要看今生會種下什麼樣的因。對三世因果的說法,在道教經典《呂祖說三世因果經》里有詳細的說法。現代經典《三世因果真經》,對於三世因果的現象,亦有一番詳細的論述。
三世因果真經如下: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果,
欲知後世果, 今生做者因;
因果有真假, 眾生細辨清,
假經圖金銀, 真經為民生。
善男善女細端詳, 聽念三世因果經。
三世因果事非小, 真言細語實非輕。
今生做官為何因, 前世公道正義身。
前世修來今世果, 紫袍玉帶為民生。
黃金贈與壯士行, 行俠仗義蓋世功。
莫說做官皆容易, 正義公平兩邊行。
騎馬乘轎為何因, 前世修橋救助人。
穿綢裹緞為何因, 前世施衣濟貧人。
豐衣足食為何因, 前世茶飯施路人。
缺衣少食為何因, 前世不助半分文。
高樓大廈為何因, 前世助學起涼亭。
福祿俱足為何因, 前世施粥濟災民。
相貌端嚴為何因, 前世明禮敬重人。
聰明智慧為何因, 前世讀書用功人。
娶妻賢惠為何因, 前世扶弱助老人。
夫妻長壽為何因, 前世相敬如賓朋。
父母雙全為何因, 前世敬重孤寡人。
無父無母為何因, 前世定是打鳥人。
子孫多福為何因, 前世開籠放鳥人。
養子不成為何因, 前世皆因賣嬰兒。
今生無子為何因, 前世偷竊賊盜人。
今生長壽為何因, 前世救助愛生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